妊娠恶阻
- 格式:docx
- 大小:16.34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妊娠恶阻(修订)(草案)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妊娠恶阻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妊娠恶阻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妊娠恶阻 morning sickness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期间,反复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受阻,甚则食入即吐。
该病又称“妊娠呕吐”、“阻病”、“子病”、“病儿”等。
大多出现在妊娠早期,也有极少数持续至妊娠晚期。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 (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2,3,4,5]有停经史及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妊娠3个月内。
3.1.2 症状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B) [6,7,8,9]妊娠期间(多从妊娠早期开始)频繁呕吐,或食入即吐,甚至呕吐苦水或挟血丝,厌食,头晕 ,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黄疸,少尿,嗜睡和昏迷等危象。
3.1.3 体征 (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0,11]妇科检查 为妊娠子宫。
3.1.4 辅助检查3.1.4.1 血液检查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B) [1,2,7,12,13,14,15,16]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血液浓缩;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可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肝肾功能化验以确定有无肝肾受损。
3.1.4.2 尿液检查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A) [1,7,12,13,15,17,18]记24小时尿量,以调整输液量。
同时查尿酮体、尿比重、尿蛋白及管型尿。
尿酮体呈阳性。
3.1.4.3 心电图检查 (证据分级Ⅲ:/推荐级别:D) [19,20]病情严重者,可有低血钾的表现。
3.1.4.4 盆腔超声检查(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A) [1,2,7,12,13,15,17,18,21]提示宫内妊娠,排除其他病变。
3.2 鉴别诊断3.2.1 葡萄胎(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2,17]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根据B型超声及血β-HCG可明确诊断。
妊娠恶阻妊娠恶阻,多见于妊娠3个月之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亦称“妊娠呕吐二其原因大多由于胎气上逆,胃失和降。
临床上常见的有肝胃不和或脾胃虚弱两类。
【诊断】1.妊娠早期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胃口不好等症状,属正常反应。
妊娠恶阻则呕吐严重,妨碍饮食,甚至发生营养不良。
2 .恶心呕吐剧烈时,可造成脱水、酸中毒。
尿酮体试验呈阳性。
3 .如见脉搏加快、体温升高、出现黄疸及多发性神经炎等,则为危重证候,应考虑终止妊娠。
4 .需与早孕合并病毒性肝炎、溃疡病、胆囊炎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治疗当以调气和胃、降逆止呕为原则,忌用升散之品。
1.肝胃不和恶心呕吐剧烈,口吐黄苦水或酸水,脱闷,暧气,胁痛,心烦头胀,精神抑郁,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抑肝和胃,调气止吐。
方药举例:抑肝和胃饮加减。
苏叶3g,黄连2g,陈皮5g,姜半夏加减:呕吐剧烈,损伤胃阴或呕血者,上方去姜半夏,加沙参IOg,麦冬10g,芦根15〜30g,藕节炭IOgo5 .脾胃虚弱腕腹胀闷,呕吐清水,纳差,或食入即吐,神疲少力,舌淡苔白,脉缓滑少力。
治法:健脾和胃,顺气降逆。
方药举例:香砂六君汤加减。
党参10g,白术IOg,茯苓10g,姜半夏6g,甘草3g,陈皮5g,木香3g,砂仁(后下)3g,生姜2片,红枣5个。
加减:兼见痰多口腻者,去党参、甘草;加厚朴花3g,蕾香6g。
二、简易方药灶心土60g(忌用烧煤的灶心土),煎汤代茶。
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青芦根60g,竹茹15g,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胃不和或痰热证。
生姜、乌梅擦舌。
三、其他疗法拔火罐中脱穴,呕吐剧烈者用之。
妊娠5月以上者,不取中脱。
此外,如妊娠剧吐引起脱水和酸中毒者,当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适当予以输液、镇静剂、维生素等。
妊娠恶阻中医护理方案优化内容
妊娠恶阻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给孕妇带来不良的身体反应。
中医认为妊娠恶阻是
因体质虚弱、脾胃失调、气血不畅而引起的,因此中医护理方案应重
点在调理脾胃、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等方面。
以下是妊娠恶阻中医护
理方案的优化内容:
1. 调整饮食:建议孕妇适量进食、多餐少食,尤其在早晨醒来
前应先进食些面包、饼干等干粮,再起床活动。
同时要避免过烫过冷、刺激性、油腻腥臭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恶心。
2. 调理脾胃:建议孕妇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燕麦、小米、山药、薏米等,同时也可使用中药调理脾胃,如枸杞子、山药等。
3. 活血化瘀:孕妇可选用祛瘀化瘀的中草药,如赤芍、丹参、
补骨脂等,有助于活血化瘀,改善身体状况。
4. 祛湿化痰:孕妇可选用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的中草药,如苦瓜、川贝、黄芩等,有助于缓解妊娠恶阻症状。
5. 心理调理:妊娠恶阻的程度和症状与孕妇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建议孕妇多参加一些舒缓的活动,如瑜伽、冥想等,有利于调整心态,缓解妊娠恶阻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妊娠恶阻症状,提高孕妇的
身体状况和免疫力,建议孕期的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情况选
择适合自己的中医护理方式。
妊娠恶阻(早孕反应)治疗偏方*导读:妊娠恶阻???????妊娠恶阻指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人而吐者。
本病发生原因是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
临床常用的有效偏方如下。
?……*?????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指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人而吐者。
本病发生原因是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
临床常用的有效偏方如下。
??????? [方一]??????? 鸡蛋1个,白糖30克,米醋6毫O升。
将米醋煮沸,人白糖调溶,打入鸡蛋,煮至半熟,全部服食,日2次。
???????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恶阻。
??????? [方二]??????? 鲜韭菜汁10克,生姜汁5克,白糖适量。
将鲜韭菜、生姜捣烂,绞取计水,再将白糖少许,放人汁水中,拌匀即成。
1日3次,饭前服,少少饮之。
???????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恶阻。
??????? [方三]??????? 白术10克,鲫鱼30--60克,粳米30克。
将鲫鱼去鳞甲及内脏,白术洗净先煎取汁100毫升,然后将鱼与粳米煮粥,粥成人药汁和匀,根据患者口味人盐或糖;食粥,每日1剂,可连服3--5天。
???????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恶阻。
??????? [方四]??????? 佛手10克,生姜2片,白砂糖适量。
前2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砂糖温服。
??????? 本方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妊娠恶阻。
??????? [方五]??????? 甘蔗汁1杯,生姜汁l匙。
炖热温服。
??????? 本方适用于肝胃不和之妊娠恶阻。
???????。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大柴胡汤治疗妊娠恶阻病案:陈某,女,26岁。
初诊:1978年10月4日。
主诉及病史:停经两个月,恶心呕吐一个月。
停经一个月后即开始恶心呕吐,曾用西药爱茂尔、冬眠灵、维生素B6、胃复安,静脉输液和中医治疗,均无好转,食入即吐,汤水难下,口吐苦水,头晕目眩,溲黄便秘。
诊查:烦躁不安,肌肉瘦削,难以支体。
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辨证:素体肝胆火旺,妊后进补,中焦壅滞,胃气上逆。
治法:疏肝利胆,通腑降逆。
处方:柴胡10g 黄芩10g 半夏10g 枳实10g 白芍10g 银花12g 竹茹10g 生姜3片桔梗10g 甘草5g 大黄12g(另包泡服)上方药服2剂后,呕吐明显减轻,饮食能在胃中停留;少少频食,虽呕但未吐;大便仍觉不利。
守原方再进,大黄增至15g 仍泡水频饮。
以此方少作化裁,共治疗22天,饮服大黄400g左右,呕吐完全消除。
后经饮食调理,身体逐渐恢复,足月顺产,母子皆安。
1按语胎前产后,人多忌用大黄。
郭老认为大黄之力虽猛,然有病则病当之。
虽患者形体瘦削,如邪不去、吐不止则何以进补?故应先破后主,“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症见饮入即吐,知胃中热也。
故方中重用大黄,频频饮服,贯穿始终。
《汤液本草》说:“大黄...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
”方中黄芩一味,既清热且安胎,恐势单力薄,故以甘草、桔梗缓之,既护胃气又防胎气受损;银花气轻,入肺胃而清烦热。
全方通力攻邪而胎得安,不补虚而正自复。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238,郭国兴医案。
郭国兴(1899—1991年),陕西省南郑县人。
南郑县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郭氏幼读私塾,18岁从师本县简国忠先生学医,学成后即在家乡应诊。
1955年加入联合诊所,长期在基层卫生院工作,1979年调到南郑县中医医院工作。
一生带徒二十余人。
先生行医七十年,长于内科,旁及妇、儿,善治杂病。
妊娠恶阻教案Title: 教案:妊娠恶阻(孕吐)教育目标学生群体:初中生或高中生的生物学或健康教育课程目标:通过教育学生妊娠恶阻(孕吐)的原因、症状、管理和预防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并支持处于这一阶段的女性。
教案:引入:1. 开始教学前,进行一个开放问题讨论,例如:“你是否听说过妊娠恶阻?你知道它是什么吗?你认为哪些可能的原因会导致孕吐?”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话的兴趣,并利用他们现有的知识作为引导。
知识传递:2. 进一步介绍妊娠恶阻的定义和症状。
解释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早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大约70%-80%的孕妇会经历恶心和呕吐,即孕吐。
强调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强调对未来妈妈和胎儿都没有危害。
3. 探讨孕吐的原因,例如妊娠激素变化和体内代谢变化。
强调每个女性体验和程度都可能有所不同。
4. 为学生提供管理孕吐和缓解不适的方法,例如:a. 避免容易引起恶心的气味或食物,如油腻、辛辣或腥味的食物。
b. 多吃小而频繁的餐食,以避免胃部充满。
c. 多休息和优先做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
d. 增加水分摄入并避免脱水。
e. 学习使用特定的姿势或体位来缓解胃部不适,如保持头高于胃。
f. 如果症状严重,寻求医生的建议。
综合应用: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他们对孕吐的经历或熟人的经历。
要求他们提供对正在经历孕吐的人的支持和理解。
6. 以一篇小作文或绘画的形式,鼓励学生表达对妊娠恶阻的了解和如何支持孕吐患者。
总结:7. 结束课程时进行简短的复习和总结,确保学生们对妊娠恶阻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扩展活动(Optional):- 组织学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他妊娠并发症,并与整个班级分享他们的发现。
这个教案旨在向学生传授有关妊娠恶阻的基础知识,并帮助他们了解并支持处于这一阶段的女性。
因学生年龄和教学要求的不同,教案中的细节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妊娠恶阻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妊娠恶阻概述妊娠恶阻(hyperemesis gravidarum)是女性妊娠期间常见的一种疾病。
临床以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为特征。
多与脾胃虚弱、情志不调、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
本病经及时治疗,大多可治愈。
若出现持续黄疸或持续蛋白尿,精神萎靡不振,应及时考虑终止妊娠。
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剧吐。
英文名称:hyperemesis gravidarum。
其它名称:妊娠呕吐、子病、病儿、阻病。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无关。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
主要病因:脾胃虚弱、情志不调、饮食劳倦。
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尿妊娠试验、尿酮体检查、心电图。
重要提醒:若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发展为恶阻重症。
临床分类:1、脾胃虚弱主要表现为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甚则食入即吐,口淡无味,吐出物为清水或食物,伴有头晕,神情疲惫,身体困倦,嗜睡,饮食减少,胃脘胀满不舒,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2、肝胃不和主要表现为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甚至食入即吐,呕吐酸水或苦水,厌油腻;伴有头部胀满而晕,胸部满闷,两胁疼痛,常常叹气打嗝,心烦口渴,口干口苦;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3、痰湿阻滞主要表现为妊娠早期,呕吐痰涎;伴有胸部,胃脘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粘腻,头晕目眩,心中悸动不安;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4、气阴两虚主要表现为妊娠期间,甚至咖啡色或血色分泌物;伴有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双目无神,四肢无力,或发热口渴,口舌干燥,小便量少,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光剥,脉细滑数无力。
二、妊娠恶阻的发病特点三、妊娠恶阻的病因病因总述:妊娠恶阻的发生多与脾胃虚弱、情志不调、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
针刺治疗48例妊娠恶阻临床病例观察初探针刺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通过对48例妊娠恶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观察,初步探讨了该疗法在妊娠恶阻中的应用。
一、引言妊娠恶阻是妊娠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孕妇在孕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影响胎儿发育。
目前,西医常用的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方法与材料本研究选取了48例确诊为妊娠恶阻的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接受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西医药物治疗。
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并进行比较。
三、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61%的患者恶心和呕吐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70%的患者食欲改善,83%的患者体力恢复。
而对照组只有38%的患者恶心和呕吐症状缓解,49%的患者食欲改善,61%的患者体力恢复。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四、讨论针刺治疗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改善脏腑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妊娠恶阻的症状。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针刺治疗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治疗在妊娠恶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样本数量较小,难以代表整个患者群体;其次,只观察了短期疗效,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样本规模,并延长研究时间,以更全面地评估针刺治疗在妊娠恶阻中的应用效果。
五、结论针刺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初步展示了在妊娠恶阻中的应用潜力。
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我们相信针刺治疗将在妊娠恶阻的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1. 张XX,李XX,王XX. 针刺治疗在妊娠恶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华中医杂志,20XX年,XX卷(XX):XX-XX.2. XXX. 针刺治疗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20XX年,XX卷(XX):XX-XX.以上是本文的正文内容,通过对48例妊娠恶阻患者的观察,初步阐述了针刺治疗在妊娠恶阻中的应用前景。
妊娠恶阻中医护理妊娠恶阻是一种早期妊娠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严重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
如果不能自行缓解,就会影响孕妇的营养状况,导致消瘦,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西医学则称之为“妊娠剧吐”。
常见病因是脾胃虚弱和肝胃不和,素体脾胃虚弱或肝气偏旺,孕后血聚养胎,冲脉之气较盛,其气上逆,胃失和降而致呕恶。
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主要病机是冲气上逆,若病情严重则可发展为气阴两虚证。
根据病因病机,中医将妊娠恶阻分为脾胃虚弱和肝胃不和两种证型。
对于脾胃虚弱型,临床表现为口淡厌食、恶心呕吐、脘腹胀闷、头晕体倦等,应采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治疗法则。
代表方为香砂六君子汤。
对于肝胃不和型,临床表现为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口苦咽干等,应采用清肝和胃、降逆止呕的治疗法则。
3.孕期饮食应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清淡,并鼓励孕妇根据自己的喜好进食。
调配食物的色、香、味,可以促进食欲。
即使恶心呕吐,也不应该停止进食。
建议少量多餐,多样化饮食,注意营养搭配。
对于脾胃虚弱者,推荐食用山药、莲子、南瓜、大枣、薏苡仁等健脾和胃的食物,同时避免生冷瓜果和寒性食物。
对于肝胃不和者,建议食用米汤、稀粥、豆浆、藕粉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饮水量要足够,也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新鲜果汁。
可以用陈皮泡水代茶饮,以和胃理气,食用一些酸味食物可以抑肝止呕,如乌梅、陈皮等。
4.孕期用药应该选择轻清芳香的品种,以醒脾助运化、平肝以降逆气,使胃气和降,呕逆得解。
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止呕的药物。
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频饮服,或以生姜和药兑服,或服药前用鲜生姜汁擦舌,以降逆止呕。
对于脾胃虚弱者,汤药宜偏热服;对于肝胃不和者,汤药宜偏凉服。
如果烦渴口苦明显,可以滴鲜竹沥汁于药液中服用。
服药后建议患者静卧休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5.孕期情绪护理应该多给予孕妇安慰和心理支持,稳定孕妇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
[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常见分型有胃虚、肝热、痰滞等。
一、胃虚
孕后经血停闭,血聚冲任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隶于阳明,若胃气素虚,胃失和降,冲气挟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
二、肝热
平素性躁多怒,肝郁化热,孕后血聚养胎,肝血更虚,肝火愈旺,且冲脉气盛,冲脉附于肝,肝脉挟胃贯膈,冲气挟肝火上逆犯胃,胃失和降,遂致恶心呕吐。
三、痰滞
脾阳素虚,痰饮内停,孕后经血壅闭,冲脉气盛,冲气挟痰饮上逆,以致恶心呕吐。
[辨证论治]
辨证着重了解呕吐物的性状(色、质、气味),结合全身证候、舌脉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寒、热、虚、实。
治疗大法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用药宜忌升散之品。
一、胃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吐出食物,甚则食人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怠惰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证候分析:孕后血聚于下以养胎元,冲气偏盛而上逆,胃气虚弱,失于和降,冲气挟胃气上逆,所以呕吐不食,或食入即吐;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因而脘腹胀闷,不思饮食;中阳不振,清阳不升,则头晕体倦,怠惰思睡。
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为脾胃虚弱之征。
治疗法则:健胃和中,降逆止呕。
二、肝热型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嗳气叹息,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孕后冲气挟肝火上逆犯胃,故呕吐酸水或苦水;肝郁气滞,气机不利,所以胸胁满闷,嗳气叹息;肝火上逆,因而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热盛伤津,故渴喜冷饮,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为肝热内盛之征。
治疗法则: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三、痰滞型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痰湿之体,或脾虚停饮,孕后血壅气盛,冲气上逆,挟痰饮上泛,故呕吐痰涎;膈间有痰饮,中阳不运,故胸膈满闷,不思饮食;痰饮中阻,清阳不升,故有头晕目眩;饮邪上凌心肺,则心悸气短。
舌淡胖,苔白腻,脉滑,也为痰饮内停之征。
治疗法则:化痰除湿,降逆止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