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数字地图成图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09.00 KB
- 文档页数:19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大体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计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腹地形资料。
专门是在计划设计时期,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依照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必然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设计。
1.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2.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一、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别离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60表示。
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8°24′20″,纬度为39°56′30″,那么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号为J—50。
二、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万的图。
3、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因为基础的。
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图,别离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别离以一、二、3、4编号。
每幅1:10万图分为64幅1:1万的图,别离以(1)、(2)、……(64)表示。
1:5000和1: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10000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幅1:10000 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别离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图,别离以l、二、……9表示,图幅的大小及编二、矩形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纳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
采纳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样采纳图幅西南角坐标千米数编号法。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0 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 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比例尺换算).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 1 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 10 千米.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地图上比例尺不同表示方法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
例:(2012•滨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和操场的实际距离是 400 米,如绘制到图上的实际距离为 20 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1:20000 B.1:2000 C.用图上 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200 米D.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解答:根据比例尺=
20
图上距离
,计算该图的比例尺为:
实地距离40000
=
1
.
2000
故选:B.
点评:考查了比例尺的计算,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解题思路点拔】
学会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三种形式比例尺之间的转换是解题的关键.
1/ 1。
数字化成图的技术应用摘要: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是近几年随着电子计算机、地面测量仪器、数字测图软件和GIS技术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全新内容,广泛用于测绘生产、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并成为测绘技术变革的重要标志。
数字化成图是对成图对象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系统分析、图形显示与存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其主要生产过程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图形输出。
随着“数字地球”理论的逐步成熟,数字化成图技术将突飞猛进地发展。
关键词: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数字化测图系统一、数字化成图方法目前在我国,获得数字地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
但不管哪种方法,其主要作业过程均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
1.1 航测数字化较之常规的(或传统的)数字化产品的生产办法,航测数字化成图具有如下优点:(1)大大减轻了外业测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测绘成本;(2)可利用软件直接编绘系列图和各种专题图,编图精度高。
(3)航测数字化产品精度均匀,整体精度高;对于地形复杂或隐蔽性较强的地区更容易保证成图精度。
图1.1为航测数字化成图的作业流程图。
图 1.1航测数字化成图的作业流程图1.2 原有地形图的数字化传统的地形图是空间信息的直观描述,是运用坐标位置、符号和注记,以图解的形式表达地面的形状大小与高低起伏。
图解图形必须转换成数字信息,才能被计算机所接受、处理。
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必须采用地形图数字化的方法,将纸上地形图转化为数字地形图(数字地型信息)。
对于以前采用传统测量模式得到的聚酯薄膜地图进行数字化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数字化仪进行数字化,另一种使用扫描矢量化软件进行数字化。
通常用采前者进行数字化。
1.3数字化成图野外作业模式新测地形图数字化(相对于老图数字化而言),即是野外数据采集和成图过程。
数字化测绘仪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或电子平板+相应测图软件。
RTK 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标准作业流程
1.1流程图
5
学习方案
1
接受任务
8-1
碎步测量(RTK
)
3
编制技术设计
书
2
踏勘现场
4
审批
过程检查
9
内业成图
7
控制测量
6
检查工器具
RTK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需求开始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矿山测量工测量设备检查记
录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控制测量成果表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测量任务文件电
子表单
测量过程检查记
录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测量技术员
11
编写技术总结
14
提交、归档
10
最终检查
12
审核
13
验收
RTK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业结束
测量技术员
测量技术员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测量成果移交记
录。
数字化地图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在现代社会中,数字化地图的制作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工作之一。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数字化地图不仅可以呈现地理信息,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空间数据。
本文将介绍数字化地图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数字化地图的制作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
这一过程包括了采集地理数据、获取现有的地理信息资源以及整理和处理这些数据。
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野外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采集数据,获取地理信息的原始数据。
例如,可以使用地理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获取地理坐标信息,从而准确地标记地点的位置。
2.现有数据获取: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资源,如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借助遥感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在数字化地图中起到补充和丰富地理信息的作用。
3.数据整理与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使其符合数字化地图制作的需求。
例如,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去除不必要的信息,保留有效的数据。
二、地图边界确定在数字化地图制作过程中,地图边界的确定非常重要。
地图边界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地理实际情况、地图的使用目的以及制图的比例尺等因素。
通过下面几个步骤可以进行地图边界的确定:1.绘制地图外框:根据地图的使用目的和比例尺,使用绘图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或AutoCAD)绘制地图的外框,确定地图的整体大小和比例。
2.标记地图边界特征:根据地理实际情况,在地图外框上标记地图边界的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这些特征可以使地图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3.优化地图边界:根据地理数据的具体情况,在绘制地图边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地图的边界特征,使地图更加美观和合理。
三、地图要素绘制地图要素的绘制是数字化地图制作的核心环节。
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一、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编辑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与传统的制图过程基本相同,包括收集、分析评价和确定编图资料,根据编图要求选定地图投影、比例尺、地图内容、表示方法等并按自动制图的要求做些编辑准备工作。
2数字化阶段将具有模拟性质的图形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属性转化为计算机可接受的数字,称为数字化。
数字化的方法有手扶跟踪和扫描数字化两种。
3数据处理和编辑阶段这是数字制图的核心工作,数字化信息输入计算机后要进行两方面处理:一是对数字化信息本身做规范化处理,主要有数字的检查、纠正,重新生成数字化文件,转换特征码,统一坐标远点,进行比例尺的变换,不同资料的数据合并归类等;另一方面是为实施地图编制而进行的数据处理,包括地图数学基础的建立,不同地图的投影变换,对数据进行选取和概括,各种专门符号、图形和注记的绘制处理。
4图形输出阶段图形输出是将经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转换为图形,可以在显示器的屏幕上显示,可以存贮在磁盘上,也可以通过绘图仪或打印机以纸质输出。
二、地图分层分层是数字地图重要的概念。
不同的图形要素类型具有不同的图形空间结构,所以应当将不同图要素类型分为不同的图层存放。
通过图形要素的分层可以方便的实现不同数字产品之间数据的“共享”,从而大大减小数字化作业量,同时也可保证地图数据的质量。
所以数字化一幅地图的分层往往先需确定图上的构成要素,例如道路、地块、水域、地名等;然而明确各图形要素是以面状、线状还是注记方式表示。
三、专题地图设计制作专题地图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专题对地图进行渲染的过程。
在桌面制图软件环境下,一般的专题制图步骤为:(1)根据所执行的专题变量,确定使用专题表示方法。
(2)确定从何处获取数据,特别是使用不同图表上的数据时,需要通过数据之间的聚合来实现。
(3)自定义专题图例(4)保存专题地图四、图面配置与输出最终的数字地图产品不仅包括各种分层的图形要素,还可能包括与图形相关的各类统计图表、图例乃至图片,所以需要将不同的图形窗口、统计图窗口和图例窗口在一个页面上妥善的安排,这就是图面的配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