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生平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4.44 KB
- 文档页数:6
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创作的各个时期与主要作品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创作的各个时期与主要作品一、生平( 1564—1616)“英国戏剧之父”,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了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
马克思赞誉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歌德评价他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本?琼生称之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墓志铭:好朋友,看在耶稣的份上,切莫挖掘墓中的遗骸。
爱护我墓室的人上天保佑他;动我尸骸者将受亡灵诅咒。
( GOODFRENDFORJESVSSAKEFORBEARETODIGGTHEDVST ENCLOASED HARE BLES BE FY MAN TY SPARES THES STONES AND CVRSTBE HE TY MOVES )MY BONES二、戏剧创作莎士比亚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戏剧方面。
1850 年,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经过多年对莎剧诗行的研究,把莎剧分为三个时期。
他的这一划分法被后人相沿成习,至今依然被认为是权威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阶段的划分。
(一)历史剧和喜剧时期( 1590——1600)1、主要作品:(1)历史剧9 部由独立的“序曲”和两个“四部曲”组成,描写英国从十三世纪末到十五世纪末近三百年的历史。
序曲是《约翰王》,第一个四部曲是《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
第二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
其中《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
序曲《约翰王》写12、13 世纪之交约翰王一生主要经历,如他和法国王室为争夺英国王位而进行的两次战争,他对王位合法继承人的迫害,他对教会的掠夺和他与罗马教廷的冲突,贵族们对他的叛离和归顺以及他被僧侣毒害致死等情节。
约翰王虽然有反对天主教的一面,但他谋害了合法继承人,篡夺了王位,引起外患。
莎士比亚的简介【莎士比亚】1、生平简介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出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特福郡的斯特拉特福市,享誉全球的英国剧作家、诗人,所创作的戏剧和诗词世界闻名,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歌家和剧作家。
他还是英国文学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内容涉及社会现实与宗教等不同话题。
2、艺术特色莎士比亚的戏剧多伦多,用语精练,引人入胜,依照思想内容构成理论框架,把古代人物配以文墨明达的语言变化,全书的特点也受到一致的好评。
他的戏剧不仅记载着当时的历史,文化、宗教体系,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理解与视角。
3、主要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分为四大类:正剧、悲剧、历史剧、喜剧。
其悲剧作品有《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多个知名作品。
喜剧作品则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
莎士比亚还有不少诗歌:《失恋》、《空洞》、《时光思想》等。
4、经典名句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言,把它放在序言一页传递给大家:“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短暂,也许这个世界的最高境界只不过是一场孩子的游戏。
”(Life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奥赛罗》)“世界上有天使么?他们在失去翅膀前居住于天空,我们在泥土中做梦。
”(Are there no angels in the skies, that with their wings did once abide, That in our dreams do us descry, when we from sleep ourselves have hide?)《大海》“沙漠是耶稣的眼泪,河流是他的脸颊,大海是他的意思。
”(The desert is Jesus' tears, the rivers are his cheeks, and the sea his intent.)《大海》5、影响莎士比亚影响深远,他的作品无处不在,尤其是其诗词,被改编成歌曲、朗诵诗歌的方式广泛传播,大大提升了英语语言的文化含量。
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生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被誉为“戏剧之王”。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留下了无数不朽的经典作品,深刻地影响着后人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的斯特拉特福市,出生地被称为“莎士比亚故乡”。
他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一名手工艺者,而母亲玛丽·阿登则来自一个富有的农场主家庭。
莎士比亚在家中是第三个孩子,他有两个姐姐和四个弟弟。
尽管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会了拉丁语和希腊语。
莎士比亚的童年生活在当时的英格兰是一个严酷而血腥的时代,这种环境无疑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大约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涵盖了戏剧、诗歌和散文,横跨了喜剧、悲剧、历史剧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文学形式,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宗教、伦理与个人命运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塑造了大量富有个性和内涵的角色形象。
莎士比亚最重要的戏剧作品包括《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他的作品广泛涉及人类感情与人性的复杂性,对爱情、婚姻、疯狂、背叛、亲情等主题深刻探讨,展现了古典悲剧的魅力和心理学的深刻见解,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学圣殿之一”。
莎士比亚也因为他的文学贡献和影响力而被尊称为“戏剧之王”。
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然被广泛研究、演绎和传颂。
许多作家、学者和文化人都感叹莎士比亚之才独出心裁,一生创作留下的丰富文学遗产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宝库。
莎士比亚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在创作生涯的早期,他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压力,生活并不富裕。
他也饱受着受限于当时社会地位的压抑和歧视。
正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莎士比亚才能够创作出那些富有现实意义、深刻内涵和普世价值的作品。
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闻名的戏剧大师,著名的文学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莎士比亚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莎士比亚生平简介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
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
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
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
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
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浪漫主义时期赞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像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
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欧洲,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让人身心疲惫,但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让人们有了新的期望,人们渴望自由,渴望平等,渴望和平。
人文主义精神是个让人积极、乐观的精神主义,人文主义的兴起让人们赞美、歌颂着那些美好的一切。
莎士比亚:文学史上的巨匠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被公认为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全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剧作不仅具有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也深入探索了人性、权力、爱情等主题,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启迪。
本文将探讨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对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6日出生在英国的斯特拉特福市,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
尽管关于莎士比亚早年的生活并不清楚,但他在当地的文法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他未来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奠定了基础。
莎士比亚的文学生涯可以追溯到1590年代。
他是伊丽莎白时代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也是伦敦剧院“环球剧院”的创始成员之一。
他的剧本在当时备受欢迎,很快成为当地观众的宠儿。
尽管莎士比亚的个人生活鲜有记载,但他的才华被广泛认可。
他以其深刻的戏剧洞察力和细腻的人物塑造而闻名,他的作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
他的作品在当时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至今仍被广泛上演、翻译和研究。
二、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涵盖了戏剧、诗歌和散文等多种形式。
他一生中创作了大约39部戏剧,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
其中一些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
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具有戏剧上的巨大成就,而且在文学表达、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方面也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他用精确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从各个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戏剧包括了对人类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深入探索,使得观众可以深切地体验到角色的苦痛、悲伤和喜悦。
此外,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充满了智慧的格言和警句,这些句子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颂扬。
他的诗歌也具有豪迈和细腻的特点,他的sonnet(十四行诗)被认为是英语诗歌的巅峰之作。
三、莎士比亚的文学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戏剧不仅在当时大获成功,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上演和欣赏。
主标题:莎士比亚生平副标题: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有过怎样的经历呢?关键词:名著,作者,生平,简介难度:1重要程度:1内容: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
诗人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
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称《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
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四首长诗。
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莎士比亚生平伟大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
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
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
历史学家乔治·斯蒂文森说,后人从这些文字资料中大概勾勒出莎士比亚的生活轨迹:13岁时家道中落,此后辍学经商,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1597年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
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
1582年,18岁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
莎士比亚传记威廉·莎士比亚,被广泛认为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等被称为经典之作,深受世界各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为您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事迹、创作风格与作品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一、生平事迹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6日出生在英国的斯特拉特福市。
尽管关于他的早年生活知之甚少,但已经确认的是他在当地的文法学校受过良好的教育。
之后,他移居伦敦,在那里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
在伦敦,莎士比亚成为一名演员,并加入了当地知名戏剧团体。
他的第一部剧作《亨利六世》于1592年问世,这为他的后续创作奠定了基础。
莎士比亚的才华逐渐被人们认可,他的剧作也在当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二、创作风格与主题莎士比亚的创作风格多样且独特,深受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包含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节以及深刻的人性思考。
他的剧本通常以五幕结构展开,以抒情诗和对话为主要表达方式。
莎士比亚的作品涵盖了各个类别,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等。
他的悲剧作品以《哈姆雷特》、《奥赛罗》和《李尔王》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无情,思考了权力、犯罪与正义等重要主题。
而他的喜剧则以《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第十二夜》等作品广受喜爱。
这些作品以其机智幽默的对白、爱情纠葛与误会为特点,带给读者和观众欢乐和轻松的体验。
三、作品影响与传承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在他生前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戏剧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演出。
他的剧本与角色成为了文化的象征,被广泛传颂。
莎士比亚的文学贡献从不仅仅是艺术层面,他贡献了大量的戏剧技巧和词汇,丰富了英语词汇库。
他的作品也被广泛引用、改编和解读,对后世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
每年都有大量的舞台剧演出他的作品,各种电影改编也层出不穷。
他的作品持续地在不同的文化和艺术领域发挥作用,影响无处不在。
莎士比亚的生平事迹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他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莎士比亚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莎士比亚人物介绍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1616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
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
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
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
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兴趣。
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
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
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他一生写了许多剧本和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
在莎士比亚的早期创作中,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出色地反映了英国社会五光十色的画面。
《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爱情理想和封建恶习之间的冲突,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个性解放的思想。
同期的《威尼斯商人》则尖锐地讽刺了高利贷商人极端利己的本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莎士比亚创作高峰的标志是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其中《哈姆雷特》堪称世界最佳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也成了最复杂的文学典型之一。
莎士比亚晚年转入神奇剧的创作,寄希望于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作品有《辛白林》、《暴风雨》等。
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主要在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完美结合,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同时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
作品思想通过情节人物自然地表现出来。
莎士比亚还是语言的大师,他吸收人民的语言、以及古代和当代的文学语言,运用得得心应手。
剧中时用散文,时用诗体,毫不刻板。
莎士比亚简介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之一,也是全球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至今仍然广为传诵和演出。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戏剧、诗歌和散文,他以其独特的天才创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和经典台词,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出生地为英国的斯特拉特福区(Stratford-upon-Avon)。
根据历史记录,他在当地出生并度过了大部分的人生。
莎士比亚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这并没有阻碍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据信,莎士比亚在当地的文法学校接受了教育,学习了拉丁文和古希腊文学。
这些教育背景对于他后来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莎士比亚的早期生活并不为人所知,直到他在戏剧界取得成功,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追溯到1590年代,当时他已经成为伦敦剧院的重要演员和剧作家。
他的早期作品包括广受欢迎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题材和风格。
他的喜剧作品以幽默和爱情为主题,包括《威尼斯商人》和《十二夜》等。
他的悲剧作品则深入探讨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无常,如《哈姆雷特》和《麦克白》等。
此外,他还创作了历史剧、神话剧以及许多其他类型的剧作。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独具一格,不仅在剧情结构上独具匠心,而且描写了各种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深度。
他的作品常常涉及社会和政治问题,并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普适性,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观众,也能够引起后世读者和演员的共鸣。
三、莎士比亚的诗歌和散文除了戏剧创作,莎士比亚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的诗歌包括许多著名的十四行诗,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hakespearean sonnets)。
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创作的各个时期与主要作品一、生平(1564—1616)“英国戏剧之父”,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了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
马克思赞誉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歌德评价他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本•琼生称之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墓志铭:好朋友,看在耶稣的份上,切莫挖掘墓中的遗骸。
爱护我墓室的人上天保佑他;动我尸骸者将受亡灵诅咒。
(GOODFRENDFORJESVSSAKEFORBEARETODIGGTHEDVST ENCLOASED HARE BLESE BE FY MAN TY SPARES THES STONES AND CVRSTBE HE TY MOVES MY BONES)二、戏剧创作莎士比亚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戏剧方面。
1850年,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经过多年对莎剧诗行的研究,把莎剧分为三个时期。
他的这一划分法被后人相沿成习,至今依然被认为是权威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阶段的划分。
(一)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590——1600)1、主要作品:(1)历史剧9部由独立的“序曲”和两个“四部曲”组成,描写英国从十三世纪末到十五世纪末近三百年的历史。
序曲是《约翰王》,第一个四部曲是《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
第二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
其中《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
序曲《约翰王》写12、13世纪之交约翰王一生主要经历,如他和法国王室为争夺英国王位而进行的两次战争,他对王位合法继承人的迫害,他对教会的掠夺和他与罗马教廷的冲突,贵族们对他的叛离和归顺以及他被僧侣毒害致死等情节。
约翰王虽然有反对天主教的一面,但他谋害了合法继承人,篡夺了王位,引起外患。
第一个四部曲的《亨利六世》上篇写英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由于贵族不和而失利;中篇写国内贵族的纷争和平民起义,导致内战;下篇写红白玫瑰战争的封建内战,属于红玫瑰贵族集团的国王在内战中被杀。
莎士比亚生平与作品(杨周翰)莎士比亚生平与作品(杨周翰)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英国诗人、剧作家。
(一)生平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
父亲约翰是沃里克郡的自耕农,1551年移居斯特拉特福镇,经营羊毛、皮革制造、谷物买卖等业;有人说他还当过屠户。
1565年约翰任斯特拉特福镇的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
威廉是长子,曾被送到当地的文法学校学习拉丁文和古代历史、哲学、诗歌、逻辑、修辞等。
13岁时,家道中落,可能曾辍学帮助父亲料理生意。
1582年11月同邻乡富裕自耕农的女儿安·哈瑟维结婚,次年5月生女苏珊娜,1585年生孪生子女珠迪丝(女)和哈姆奈特(子),哈姆奈特11岁时夭折。
从1585至1592年期间,他的生活经历不详,但是后人有不少传说,例如说他当过乡村教师,又说他在某贵族府邸当过差,又说他当过兵,而传说最广的是说他偷了附近贵族乡绅托马斯·路希爵士的鹿,逃往伦敦,时间一般推测在1586年前后。
1592年,剧作家、所谓“大学才子”之一的罗伯特·格林有一篇文章攻击当时的一些演员,告诫剧作家“不要相信他们;其中有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用我们的羽毛装点自己,用一张演员的皮包起他的虎狼之心;他写了几句虚夸的无韵诗就自以为能同你们中最优秀的作家比美;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打杂工,却恬不知耻地以为举国只有他能震撼舞台”。
“虎狼之心”是从莎剧《亨利六世》下篇中引来的一句话,而“震撼舞台”则是影射莎士比亚的姓氏(shake意即震撼,spear 意为长矛)。
可见莎士比亚在1592年已颇具名望。
从他离开家乡到1592年这一段时期,传说他曾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股东。
他开始写剧多半是改编旧剧或同其他剧作家合作,稍后才独立创作。
他在伦敦有同乡世交菲尔德,经营印刷出版业。
莎士比亚发表的第一部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3)就是由菲尔德出版的。
莎士比亚的简介威廉;莎士比亚,英国作家。
1585年在剧院打杂;1590年成为内务大臣供奉剧团的演员和剧作家。
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莎士比亚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1616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
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
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
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
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兴趣。
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
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
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他一生写了许多剧本和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
在莎士比亚的早期创作中,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出色地反映了英国社会五光十色的画面。
《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爱情理想和封建恶习之间的冲突,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个性解放的思想。
同期的《威尼斯商人》则尖锐地讽刺了高利贷商人极端利己的本性,有深刻的社会莎士比亚创作高峰的标志是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其中《哈姆雷特》堪称世界最佳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也成了最复杂的文学典型之一。
莎士比亚晚年转入神奇剧的创作,寄希望于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作品有《辛白林》、《暴风雨》等。
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主要在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完美结合,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同时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
作品思想通过情节人物自然地表现出来。
莎士比亚还是语言的大师,他吸收人民的语言、以及古代和当代的文学语言,运用得得心应手。
剧中时用散文,时用诗体,毫不刻板。
莎士比亚被同时代的戏剧家称之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也把莎士比亚誉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生平简介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
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等。
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四首长诗。
他是“英国戏剧之父”。
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以他杰出的创造性劳动,给后世留下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十七部戏剧、就是戏剧。
根据社会和其思想的发展变化,他二十来年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590年到1600年,正值伊丽莎白统治盛年,英国一派繁盛兴旺景象,莎士比亚的创作基调也是乐观明朗的。
这是他创作的早期,即历史剧、喜剧时期。
他写出《理查三世》、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等九部历史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等十部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三部悲剧。
这些作品,有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从对待现实的态度上看,他的喜剧突破了古希腊罗马喜剧重在社会讽刺的传统,通过男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纠葛,夜》等。
其次,从人物形象上看,主亨利五世形象,喜剧中一大群新女性形象,例如薇奥拉,鲍西娅等。
后者尤为光彩照人。
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作者表达了他主张国家统再次,从戏剧冲突上看:
多用误会、巧合来编织情节,表现人物。
例如《错误的喜剧》,便是把整个作品的构思建立在误会和巧合上。
第四,从创作基调和风格上看,剧自不待说,甚至悲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乏欢快的情趣。
上述特点的形式,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根源上看,这时期正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盛年,英国已建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势强大,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举国上下陶醉在升平安乐之中。
上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
从思想根源上看,他的人文主义思想这时尚未经受社会的严重考验,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因而,对现实的看法过于乐观。
从艺术规律上看,他之倾向于用历史剧的形式来反映现实,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一样,喜剧的写作,则是因为这种戏剧样式能比较自由地表现他的而且喜剧多以误会和巧合来编织情节的特点,也便于他这个经验不多的青年剧作家去把握。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三个阶段的特点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二首叙事长诗。
他的主要成《亨着重于讴歌赞美人文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
喜剧尤为突出。
而偏重于对理想事物的歌颂。
他大多来颂扬人文主义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如《第十二如历史剧中战功显赫、治国有术的开明君—的政治理想和个性自由的生活理想。
明朗乐观居主导地位。
轻松的喜剧和严肃中含有诙谐的历史这自然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他坚信人文主义理想是是因为他像每一个处在民族形成而他致力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主题,塑造了一系列理想人物。
出于一种用艺术形象来探索祖国历史的爱国主义热忱,这样,特定的生活内容找到了适当的表现形式,他在历史剧和喜剧的创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601年到1608年,英国社会矛盾表面化、尖锐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莎士比亚对现实悲观失望。
这是莎土比亚创作的中期,即悲剧时期,也是他一生创作最辉煌的时期。
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悲愤、阴郁的情调。
他写出《哈姆雷特》等七部悲剧,《一报还一报》等四部喜剧,成就大者是悲剧。
其中又以有“四大悲剧”之称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更为著名。
这些作品,与作者早期创作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
首先,不再是歌颂而是深刻揭露现实的矛盾和丑恶,着力表现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如《哈姆雷特》就是通过同名主人公未能完成专制暴政的罪恶。
其次,占戏剧中心舞台的,不再是理想人物,而是一系列野心家、阴谋家。
例如《奥赛罗》中的伊阿古,《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妇等,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作者一方面深刻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另方面表达了人文主义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深切忧虑。
第三,不再依赖外部的误会和巧合来构筑戏剧冲突、物的性格,表现他们内心的矛盾斗争。
比如《哈姆雷特》的描写中心,就是写主人公内心激烈的斗争过程,通过他内心的冲突来表现并强化外部冲突即人文主义理想与专制暴政的冲突,他既坚定又软弱、既果断又犹豫的典型性格,正足以显示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第四,创作基调由明快转变为悲愤沉郁。
报》也蒙上一层冷峻凄苦的阴影。
总之,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创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关于变化的原因,同样可从三方面来探索:
从社会根源上看,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时代风云的变化,自然影响到作者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的变化。
从思想基础上看,深化了,他看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这一悲剧性的事实。
从艺术规律上看,因为无论就表现矛盾冲突的深刻性而言,地优于历史剧和喜剧,握的戏剧样式。
悲剧创作代表了莎士比亚创作的最高成就。
1609年到1613这是莎士比亚的晚期创作,即传奇剧时期。
他写出《暴风雨》等三部传奇剧,《亨利八世》一部历史剧(与人合作剧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第一,它虽然对黑暗的现实有所涉及,但中心不是揭发批判,而是鼓吹宽恕调和。
“重整乾坤”重任的社会悲剧,来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描写人物,而是在尖锐的矛盾中刻画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
悲戚伤感的悲剧自不待言,就连喜剧如《一报还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都暴露无遗,是由于他对现实的认识看到了人文主义理想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潜心于悲剧的创作,是还是就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灵便而言,悲剧都明显而且作者这时已积累了足够多的创作经验,能自如地驾驭这种难于把)。
传奇剧的代表作是《暴风雨》。
作者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在这部这时的英国已从表面繁荣进入动乱时代,莎士比亚之所以把创作的重心放在揭露和批判上,他之所以完全或部分放弃历史剧和喜剧的写作,年,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使莎士比亚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乌托邦式的幻想。
第二,主人公普洛斯彼罗被虚化成一个神话式人物。
他被阴谋家窃去权柄,不图报复斗争,只求洁身自好,最后反宽恕了敌手,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抽象的善的代表。
第三,推动剧情发展的不是现实生活中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而是一系列虚无缥缈的奇遇。
冲突的最后解决,不是人物行动的逻辑结果,而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
第四,构成戏剧基调的,是虚幻超脱。
一句话,作者这一时期的创作,明显表现出倒退。
至于倒退的原因,仍可从三方面加以探寻:
从社会根源上看,这时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
面对人民的反抗,詹姆斯一世一方面野蛮镇压,另一方面则加强对舆论的控制。
戏剧界于是形成一股专写迎合宫廷趣味的、情节离奇的传奇剧的逆流。
莎士比亚转向传奇剧创作,显然是受到这股逆流的影响。
从思想根源上看,由于人文主义者自身的矛盾,使得莎士比亚未能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因而当人民群众起来反抗暴政时,他便很自然地退到企图以宽恕来调和社会矛盾的境地。
此外,作者本人此时的经济地位,也使得他这样做,因为作为一个大剧团的股东和在乡下拥有田产的富裕绅士,他个人特别需要有安定的环境而不思动乱。
从艺术规律上看,传奇剧往往依靠外部力量来解决矛盾冲突的特点,正好被作者用来调和矛盾服务。
因而他抛开悲剧转向传奇剧的创作。
从思想内容上看,传奇剧自然不是作者的上乘之作,然而,他们的艺术成就却很高。
国外批评界把《暴风雨》看成是作者“诗的遗嘱”而予以高度评价,并非毫无根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士比亚在传奇创作上同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特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描写人物命运,对于人物性格和生活现象,往往是从多方面加以描写,有发展变化,广泛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莎士比亚对戏剧艺术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他的创作方法也成为人们师法的标准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