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五探索二抽样误差

项目五探索二抽样误差

《统计实务》教学简案

2抽样调查(第二课时)

4.2抽样调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让学生对抽样调查及相关的基本概念有个初步认识。 ?2、了解统计图的种类,为后续内容学习做准备。 ?数学思考:1、会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能构造合适的统计图 ?2、能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数据。 ?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到与同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抽样、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反映总体的思想 难点:(1)学生如何把调查的经历、得出的结论简明地表达出来; (2)怎样从抽样调查中通过分析、归纳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为了了解情况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该地区准备对中小学生进行视力调查.那么如何调查呢? 1.学生思考、讨论开展调查的方式? (如果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消耗的人 力、物力也非常大) 2.讨论(一) 仅仅是从小学学校抽取部分同学作为调查的对象,妥当吗?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呢? 3.讨论(二) (1)导致学生们近视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影响近视的因素,在设计调查问卷中应包括哪些问题? (3)请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4.展示与分析 ①你能从表中的数据获取哪些信息? ②为了比较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视力情况,你能根据上表画出统计图来更直观地反映数据信息的变化情况吗? 三、解决问题 1.你能根据所制的统计表与统计图,估计一下该地区中小学的视力情况吗? 2.学习样本、总体、抽样、调查等概念.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有时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 ?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章节考试重点

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章节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 第一节 (一)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 1、目的性 2、经验性 3、理论性 4、社会性 (三)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 1、社会研究的主体 2、社会研究的对象 3、社会研究的内容 4、社会研究的方法 社会研究的主体有: 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 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5、社会研究者个人 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 集合概念社会研究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 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分为五种: 1、现状调查 2、态度调查 3、因果分析

4、预测分析 5、对策研究 第二节 (一)社会研究的目的: 1、探索未知的事物 2、验证不确定的知识 3、扩展已有的知识 (二)社会研究的意义: 1、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 2、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 (三)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第三节 (一)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1、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保证社会研究的客观性 2、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社会研究活动的效率。 (二)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 1、经验性 2、理论性 3、规范性 4、多样性 (三)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1、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2、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 3、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第四节

重点,抽样技术

名词解释 抽样:从总体全部单元或个体选择部分单元或个体的活动 样本:从总体全部单元或个体中选出的部分单元或个体,其全体称为样本总体,简称样本 测量对象:又称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或某些属性或特征 众值;又称众数,就是在测量过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再测信度: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对同一群测量对象反复测量两次 单元:将构成集合体的一个个东西统称为单元或个体 抽样调查:从构成总体的所有单元中按一定程序选择一部分单元,并根据这部分单元的特征估计或推断总体特征的调查 概率抽样:按照一定概率从构成总体的所有单元中随机选择一部分单元进入样本的抽样方法便利抽样:调查人员根据自己的方便,自行确定入样的单元 抽样分布:对一个固定的总体,在确定的样本设计和样本量的条件下,估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及其出现概率的序列就是该估计量的抽样分布 抽样误差:由于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估计所引起的代表性误差 非抽样误差:它的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有抽样框未能不重不漏地包含所有抽样单导致的抽样框误差,调查测量不准确引致的测量误差,此外还有无回答误差,粗大误差等 比例分配:在分层抽样中,若每层的样本量nh都与层的大小Nh成比例 最优分配: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对于给定的费用,使估计量的方差V(yst)达到最小,或者对于给定的估计量方差V,使得总费用达到最小的各层样本量的分配称为最优分配 不等概率抽样:如果总体中的每个单元进入样本的可能性是不相等的,则这种随机抽样方式就称不等概率抽样 整群抽样:设总体由N个大小单元即初级单元组成,每个初级单元又由若干个较小的次级单元或二级单元组成,首先从总体中按某种方式抽取n个初级单元,然后抽出其中所包含的所有次级单元,构成一个样本,称为整群抽样 群内相关系数:表示同一群内不同次级或基本单元的变量值对总体均值的离差乘积的期望值与总体所有次级或基本单元变量值对总体均值离差平方的期望之比 非概率抽样:抽样时不遵循随机原则,而是按照研究人员的主观经验或其它条件来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非概率抽样的共同点:不是按照随机原则的方式收取样本 判断抽样:目的抽样,主观抽样,立意抽样,专家抽样,它是一种凭研究人员的主观意愿,经验和知识,从总体中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本点构成样本作为调查客体的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 雪球抽样:链式抽样,网络抽样,辐射抽样,连带抽样,它是以”滚雪球”的方式抽取样本,即通过一些”种子”样本点以获取更多样本点的消息,样本逐渐庞大 直线等距抽样:假设总体单元数为N,样本容量为n,N=nk,切总体中的N个单元已按某种确定顺序编号为1,2,,N 如抽样程序时先从头k个单元编号中随机抽出一个单元编号,然后每隔k个单元编号抽出一个单元编号,直到抽出n个单元编号为止,则这种等距抽样称为直线等距抽样 圆形等距抽样:假设总体单元数为N,样本容量为n,N=nk,总体中的N个单元已按某种确定顺序编号为1,2,,N 如将这些编号看为首尾相接的一个环,并从1到N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一个单元编号作为随机起点r,然后每隔k抽取一个单元编号,知道抽满n 个单元为止,则这种等距抽样称为圆形等距抽样

《抽样技术》练习题5及答案

习题一 1.请列举一些你所了解的以及被接受的抽样调查。 2.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 3.抽样调查的特点。 4.样本可能数目及其意义; 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6.某个总体抽取一个n=50的独立同分布样本,样本数据如下: 567 601 665 732 366 937 462 619 279 287 690 520 502 312 452 562 557 574 350 875 834 203 593 980 172 287 753 259 276 876 692 371 887 641 399 442 927 442 918 11 178 416 405 210 58 797 746 153 644 476 1)计算样本均值y与样本方差s2; 2)若用y估计总体均值,按数理统计结果,y是否无偏,并写出它的方差表达式; 3)根据上述样本数据,如何估计v(y)? 4)假定y的分布是近似正态的,试分别给出总体均值μ的置信度为80%,90%,95%,99%的(近似)置信区间。 习题二 一判断题 1 普查是对总体的所有单元进行调查,而抽样调查仅对总体的部分单元进行调查。 2 概率抽样就是随机抽样,即要求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同时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3 抽样单元与总体单元是一致的。 4 偏倚是由于系统性因素产生的。 5 在没有偏倚的情况下,用样本统计量对目标量进行估计,要求估计量的方差越小越好。 6 偏倚与抽样误差一样都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产生的。 7 偏倚与抽样误差一样都随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8 抽样单元是构成抽样框的基本要素,抽样单元只包含一个个体。 9 抽样单元可以分级,但在抽样调查中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级的抽样框。 10 总体目标量与样本统计量有不同的意义,但样本统计量它是样本的函数,是随机变量。

第03章抽样误差

第3章抽样误差 3.1 抽样误差的概念 医学科研中通常采用抽样研究的方法,从某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来进行研究,而所得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常不一致,这种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属于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这在抽样研究中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假设某地成年男子血红蛋白的总体均数(μ)为13.76(g/100ml),随机抽查了360名男子,算得平均血红蛋白含量X=13.45(g/100ml),若用此X作为该地区成年男子血红蛋白的总体均数(μ)的一个估计值,则(13.76-13.45)=0.31(g/100ml),此差值属于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如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的差异;其二是:不同样本的统计量间的差异,如从同一总体中抽取含量相等的两样本得到的两个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 从理论上讲,若进行K次抽样,所得的K个样本统计量(例如X)则很可能各不相同,若将这些样本统计量编制成频率分布表或绘制成频率分布图,则可看出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是有规律的。 3.2 抽样误差产生的条件 抽样误差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 (1) 抽样研究。抽样研究是产生抽样误差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对总体中的部分个体进行研究,才可能导致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不一致,而且在从同一总体进行抽样的研究中,样本含量越少的研究,理论上抽样误差必然越大。 (2) 个体变异。个体变异是产生抽样误差的另一必备条件。在医学科研领域,许多被研究对象都存在着变异现象,如血压、疗效、药物反应等。在抽样方法和样本含量不变的条件下,变异大的研究样本其抽样误差也大,反之则小。 以上是产生抽样误差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若进行普查,则被研究对象的个体变异将不会产生抽样误差;若个体间无变异,当然无需作抽样研究,也无抽样误差可言。

市场调查实务复习-(1)

市场调查实务复习-(1)

1、德尔菲法的特点包括,和收敛性。 2、非全面调查的具体方式常见的有,和抽样调查。 3、根据调查资料的来源,市场调查可以分为一手资料和。 4、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是指任何产品都会经历一个从进入市场、 和,直到退出市场的生命周期。 5、抽样误差是指随机抽样调查中与之间的实际差异。 6、营销实务调查主要包括产品调查、、和促销调查。 第 2 页共 20 页

7、是市场预测的依据,市场预测则是的基础。 8、据功能不同市场调查分为探索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 9、抽样误差是按照原则抽样时,所 得样本指标与的实际差 数。 10、市场调查与预测所需的市场信息资料的来 源包括和两大类。 11、按照抽样的随机性,抽样调查分为和两类。 第 3 页共 20 页

●二、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调查的特点?( ) ●A.目的性B.科学性 C.全面性 D.关连性 ●2.要回答一则广告对公司销售上升产生的影 响可采用下列哪种调查方式?()●A.探索性调查B.描述性调查 C.因 果性调查 D.预测性调查 ●3.探索性调查通常作为调查项目的( ) ●A.起始步骤B.过渡阶段 C.尝 试性阶段 D.发现问题阶段 ●4.()它是先将总体按其属性分成各种 类型;然后根据各类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 第 4 页共 20 页

比重,确定从各类型中随机抽取样本的技术。 ●A.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 C.任意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 ●5.()是指对划分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子 总体分配一定数量的样本,从而组成调查样本。 ●A.主观抽样B.非随机抽样 C.配额抽样 D.偶遇抽样 ●6.()是对市场运行过程与状况的客观 描述,是各种经济事物运动变化状态及其相互联系的现实表征。 ●A..市场信息 B.企业信息 C.市 场情报D.市场趋势 ●7.()是由调查者直接或利用仪器来观察、 记录被调查对象的行为、活动、反应、感受 第 5 页共 20 页

统计学习题第五章_抽样与抽样估计答案

第五章抽样与抽样估计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把n≥30 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把n<30 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2、在抽样估计中,常见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标准差或样本方差以及它们的函数。 3、在研究目的一定的条件下,抽样总体是唯一确定的,而样本则有许多个。 4、在抽样调查中,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都可以尽量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 5、在抽样估计中,抽样估计量是指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样本指标(统计量),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1/3,则样本单位数必须 ((2)) (1)增加到原来的3倍(2)增加到原来的9倍 (3)增加到原来的6倍(4)也是原来的1/3 2、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大,单位数又多的情况下,宜采用 ((3)) (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 3、某厂产品质量检查,确定按5%的比率抽取,按连续生产时间顺序每20小时抽1 小时的全部产进行检验,这种方式是((4)) (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 4、其它条件一定,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提高,抽样推断的准确性就会((2)) (1)提高(2)降低(3)不变(4)不一定降低 5、在城市电话网的100次通话中,通话持续平均时间为3分钟,均方差为分钟,则概率为时,通话平均持续时间的抽样极限误差为((2)) (1)(2)(3)(4) 6、假定11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3))(1)两者相等(2)前者比后者大(3)前者比后者小(4)不能确定大小 多选题: 1、降低抽样误差,可以通过下列那些途径((2)(4)(5)) (1)降低总体方差(2)增加样本容量。 (3)减少样本容量(4)改重复抽样为不重复抽样 (5)改简单随机抽样为类型抽样 2、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1)(5)) (1)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2)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3)只有调查后才能计算 (4)即不能减少,也不能消除 (5)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3、抽样极限误差((1)(2)(4))

市场调查与预测期末复习资料

市场调查与预测期末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资料管理营销策划 市场调查与预测期末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分析题(1题)计算题(1题15分) 第一章 1、市场调查:是指系统、客观、科学地设计、收集、分析和报告与企业特定营销问题有关的信息的活动。 2、市场调查的类型:(1)按调查的目的分类:探测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因果关系调查、预测性调查。(2)按调查的内容分类:定性调查、定量调查。(3)按调查的方法分类:文案调查、实地调查(焦点小组访谈法、深度访谈法、询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实验调查法。 3、市场调查的内容:市场环境调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市场需求调查(市场需求量、需求结构、消费动机与行为、市场需求变动因素研究)。 4、市场调查的作用:A.有利于企业发现市场营销机会B.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 C.有利于企业优化市场营销组合。 D.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5、我国市场调查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市场调查机构

本身存在的问题:a.数量众多,规模偏小。b.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低。C.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2)行业运作中存在的规范性不足的问题:a.行业没有统一的业务流程质量标准监督规则,使得客户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无从判别,从而对调查结果存在不信任。B.缺乏行业的代理商评价体系。C.缺乏行业的资格评审标准。D.企业之间存在低层次价格竞争。(3)委托调查的企业存在的问题:A.对市场调查的作用认识不清。B.愿意支付的调查费用低。C.对调查结果的不正当炒作。(4)被调查者存在的问题。 6、(看一遍,P12)市场调查机构的类型:(1)企业内部市场调查机构的类型:A.企业内部设有正式的市场调查部门。B.专人负责的市场调查工作。C.兼职的市场调查工作。(2)企业尾部市场调查机构的类型:A.专门从事市场调查业务的市场调查公司(综合性的市场调查公司、大型跨国公司区域市场调查代理公司、行业性的市场调查公司、功能专一的市场调查公司)。B.咨询公司。 C.广告公司的调查机构。 7、(考几个,P16)市场调行业的道德规范:(1)调查者(调研机构、受托方)的道德规范:注重商业信誉、尊重客户和被调查者的意愿并保护其利益、提供优质服务、坚持公平交。(2)企业(委托方)的道德规范:委托企业不能以市场调查为由误导公众、受托企业应与市场调查者保持一种开诚布公的关系、委托企

统计学练习题 (3)

《统计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描述总体特征的度量工具(如均值)被称为( D )。 A、参数 B、总体 C、样本 D、统计量 2、下列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D )。 A、年龄 B、工资 C、产量 D、性别 3、为了估计某城市中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比例,随机抽取500个家庭,得到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比例为30%,这里的30%是( B )。 A、参数值 B、统计量的值 C、样本量 D、统计量 4、抽样调查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B )。 A、系统性误差 B、偶然性误差 C、观察性误差 D、登记性误差 5、下列关于抽样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抽样误差是针对某个具体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总体结果的差异而言 B、样本容量N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总体的变异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D、抽样误差可控制,也可避免 6、不适用于顺序尺度的统计量是( D )。 A、频率 B、众数 C、中位数 D、均值 7、描述定性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图示法是( A )。 A、条形图和饼图 B、散点图和饼图 C、散点图和条形图 D、条形图和茎叶图 8、下列图形中,适合描述顺序数据的是( D )。 A、直方图 B、茎叶图 C、箱线图 D、环形图 9、对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离散变量分组是,通常采用的分组方法是( B )。 A、单项式分组 B、组距式分组 C、等距分组 D、异距分组 10、为了描述身高与体重的依存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B )。 A、直方图 B、散点图 C、箱线图 D、雷达图 11、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D )。 A、异众比率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12、当观察数据偏斜程度较大时,应该选用( D )测度数据的集中趋势。 A、均值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中位数 13、从一个均值=20,标准差=1.2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36的样本。假定该总体并不是很偏,则样本均值小于19.8的近似概率为( B )。 A、0.1268 B、0.1587 C、0.2735 D、0.6324 14、从一个均值为60,标准差为8的总体里随机抽查容量n=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B )。 A、60,8 B、60 ,0.8 C、0.6,8 D、0.6,0.08 15、对于非正态总体,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 2分布 D、F分布 16、一个估计量的有效性是( D )。

探索初中统计学统计推断与抽样误差的分析与应用

探索初中统计学统计推断与抽样误差的分析 与应用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它在日常 生活、科学研究和商业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初中阶段,学 生开始接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其中包括统计推断和抽样误差。本文将探索初中统计学中这两个关键概念的分析与应用。 一、统计推断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 通常无法对整个总体进行调查,只能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特征。 统计推断可以分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参数估计是指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例如,在调查一 所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时,如果我们不可能测量每一个学生的身高, 我们可以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作为样本,并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出总体 的平均身高。参数估计的常见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出总体参数的最可能值。例如,在上述 学生身高调查中,通过样本数据计算出的平均身高即为总体平均身高 的点估计。 区间估计则是对总体参数给出一个置信区间,该区间是包含总体参 数真值的概率较高的区间。以95%的置信水平进行区间估计时,通常 采用样本平均值加减一个较小的值,这个值称为标准误差。

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某个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在假设检验中,我 们首先提出一个原假设(H0)和一个备择假设(H1),然后根据样本 数据进行推断来判断原假设的合理性。假设检验的结果可以是接受原 假设或拒绝原假设。 例如,假设我们要研究某种新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原假设可以 是该药物无效,备择假设可以是该药物有效。通过对一部分患者进行 试验,并根据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我们可以判断该药物是否具有 治疗效果。 二、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选择不当导致的估计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 差异。在统计推断中,样本的选择对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样本选择不具有随机性,或者样本量较小,那么估计结果可能会 产生较大的偏差,即抽样误差。 为减小抽样误差,首先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例如,在调查 某地区的政治选举结果时,应该随机抽取不同社会阶层和人口组成特 征的选民来组成样本,以保证样本能够反映整个选民群体的特征。 其次,增加样本量可以降低抽样误差。样本量越大,样本的可靠性 越高,估计结果与总体真值的接近程度也越高。 最后,使用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方法进行分析和调整。例如,通过 计算标准误差来确定区间估计的范围,或者进行假设检验时,使用适 当的显著性水平和统计检验方法来控制错误推断的概率。

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篇一:抽样调查习题及答案】 ss=txt>1. 抽样调查是遵循随机的原则抽选样本,通过对样本单位的调查来对研究对象的总体数量特征作出推断的。 2. 采用不重复抽样方法,从总体为n的单位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 的可能样本个数为n(n-1)(n-2)??(n-n+1)。 3. 只要使用非全面调查的方法,即使遵守随机原则,抽样误差也不 可避免会产生。 4. 参数估计有两种形式:一是点估计,二是区间估计。 5. 判别估计量优良性的三个准则是: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6. 我们采用“抽样指标的标准差”,即所有抽样估计值的标准差,作为 衡量抽样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7.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分组)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和分阶段抽样。 9. 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是95%,则抽样 平均数是1000,极限抽样误差是40.82,抽样平均误差是20.41。 10. 在同样的精度要求下,不重复抽样比重复抽样需要的样本容量少,整群抽样比个体抽样需要的样本容量多。二、判断题 3. 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 样平均误差。(√) 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为原来的1/3,则样本容量必须增大到9倍。(√) 1. 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 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为原来的(c)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2. 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叫做(d) a. 分层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3.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若有多个样本标准差的资料,应选哪个来计算(b)a. 最小一个 b. 最大一个 c. 中间一个 d. 平均值 4. 抽样误差是指(d) a. 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b. 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c. 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d. 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5. 抽样成数是一个(a) a. 结构相对数 b. 比例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6. 成数和成数方差的关系是(c) A.成数越接近于0,成数方差越大B.成数越接近于1,成数方差越大C.成数越接近于0.5,成数方差越大D.成数越接近于 0.25,成数方差越大 7. 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调查,所以整群抽样是(b) 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一次性调查 d. 经常性调查 8. 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则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40%)a. 4% b. 4.13% c. 9.18% d. 8.26% 9. 根据5%抽样资料表明,甲产品合格率为60%,乙产品合格率为80%,在抽样产品数相等的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误差是(b) a. 甲产品大 b. 乙产品大 c. 相等 d. 无法判断 10.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乙企业工人数比甲企业工人数多3倍,则随机抽样误差(b)

抽样误差教程

第三节抽样误差和抽样推断 抽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样本的调查去认识调查的总体,即用样本指标去推断总体指标。要实现这一目的,要考虑两个问题。首先是看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能否用具体数量表示;其次是如何利用样本指标及其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来推断总体指标。下面就来说明抽样误差和抽样推断等相关问题。 一、抽样误差 (一)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抽样误差是指随机抽样调查中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抽样误差是随机抽样调查中必然发生的代表性误差即平均误差,通常用符号μ表示。因为抽样调查是以样本代表总体,以样本综合指标推断总体综合指标,所以平均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误差一般不包括技术性误差即调查过程中的工作误差。 抽样误差是反映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指标,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1.样本数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样本数目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反之,样本数目越小,则抽样误差就越大。 2.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大;如果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那么,抽样误差值也较小。 3.抽样方法 不同的抽样方法选取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同,相应的抽样误差也不一样。如分层随机抽样误差比单纯随机抽样误差小,而分群随机抽样误差又比分层随机抽样误差小。 (二)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的计算也不一样。但各种不同的抽样方法都是以单纯随机抽样为基础的。因此,从理论上对抽样误差进行介绍时,一般以单纯随机抽样法为基础,以重复抽样误差公式为例,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简单随机抽样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 式中,:抽样平均数的抽样误差; :总体标准差; n:样本单位数。

第六章 抽样调查

第六章抽样调查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意义及全然概念 一、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那么从总体中抽取一局部单位进行瞧瞧,并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以被抽取的那局部单位的数量特征为代表,对总体作出数量上的推断分析。 二、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抽样调查方法是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查方法上的必定选择,和普查相比,它具有正确度高、本钞票低、速度快、应用面广等优点。 一般适用于以下范围: 1.实际工作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瞧瞧,而又需要了解其全面资料的事物; 2.虽可进行全面调查瞧瞧,但比立困难或并不必要; 3.对普查或全面调查统计资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 4.抽样方法适用于对大量现象的瞧瞧,即组成事物总体的单位数量较多的情况; 5.利用抽样推断的方法,能够关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判定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 定取舍。 三、抽样调查的全然概念 (一)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总体和样本) 全及总体:所要调查瞧瞧的全部事物。 总体单位数用N表示。 抽样总体:抽取出来调查瞧瞧的单位。 抽样总体的单位数用n表示。 n≥30大样本 n<30小样本 (二)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 全及指标:全及总体的那些指标。 抽样指标:抽样总体的那些指标。 第二节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通常有以下四种组织形式: 一、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即从总体单位中不加任何分组、排队,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随机抽选可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做法,如: 1.直截了当抽选法; 2.抽签法; 3.随机数码表法; 二、类型抽样(分类抽样) 先对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加以分类(层),然后再从各类(层)中按随机原那么抽取样本,组成一个总的样本。 类型的划分: 一是必须有清楚的划类界限; 二是必须明白各类中的单位数目和比例; 三是分类型的数目不宜太多。 类型抽样的好处是: 样本代表性高、抽样误差小、抽样调查本钞票较低。要是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的话那么抽样数目能够减少。

抽样误差(教案).docx

【课题】抽样误差 【教材版本】 娄庆松,曹少华.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娄庆松•屮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统计基础知识教V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娄庆松,祝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帖统计基础知识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重复随机抽样和不重复随机抽样的方法 2.理解样木平均数与样木成数抽样误差的概念 3.理解样本平均数与样本成数抽样误差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计算样木平均数和样木成数的的抽样谋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平均抽样误差的概念 2.平均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 3.平均抽样误差的计算 教学难点:平均抽样误差的概念、影响因索和计算 教学途径:木节课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作ppt和教学光盘笫四章 演示法、总结法和讲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新课(10分钟) 【提问】1.抽样调查的含义 2.抽样调杳的用途 通过本环节,对上节课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同时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环节新授课(65分钟)

【讲解】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抽样调査的含义、用途,我们也知道抽样调查在实际 的生活中冇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节课,我们将向同学们介绍抽样调查这种调查方法的几 个关键问题。 一、抽取样本单位的方式和抽样误差 【举例】调查青少年的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讨论】 【问答】问:应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 答:抽样调查。 问:样本怎样抽取? 【讲解】(一)重复抽样(40分钟) 1.重复抽样方式(15分钟) 重复抽样也称回置抽样。它是从总体N 个单位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 本,每次从总体中随机抽到一个单位就看成一次试验,连续进行n 次试验构成 一个样木。每次抽取并登记结果之后把被抽屮的单-位放回,重新参加下次抽取。 这样,总体单位数不变,已经被抽中的样本,仍然有同等的机会再被抽中。 【演示】课件 总体⑷「回放】]回放2 9样本®".丄_ L 抽样2—卡本⑹ 2.抽样平均误差 【讲解】因为抽样调査是用部分去推断总体,所以部分的统计量与总体的参数值不可能相等, 回放 1]

市场调查与预测 自测习题答案汇总-舒燕 项目1--8 认识市场调查 --- 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项目一认识市场调查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 2、ABCD 3、C 4、D 5、ABCD 二、判断题 1、X 2、/ 3、X 4、/ 5、X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按调查目的分类a.探索性调查b.描述性调查c.因果关系调查d.预测性调查;(2)按调查对象分类,市场调查可分为消费者调查和非消费者调查;(3)按调查的产品或服务分类,市场调查可分为快速变动的消费品或非耐用品调查、耐用品调查、行业或企业调查、批发和零售调查、金融服务调查、汽车调查、制药/医药调查、公用事业调查、电信和邮电服务调查(不管是公有的、私有的,还是混合的)、农业调查(不包括政府)、公共部门调查(包括政府)、社会调查(不包括公共部门)、广播媒介调查(包括电视、无线电广播等)、其他媒介和出版调查、广告调查和其他专门业务或其他服务调查等;(4)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类,市场调查可分为专项调查、连续性调查和搭车调查;(5)按调查分析的方法分类,市场调查可分为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6)按资料的来源分类,市场调查可分为文案调查和实地调查。 2、答案要点:(1)企业宏观环境调查:a.政治与法律环境,b.经济环境,c.文化环境,d.科技环境,e.自然环境,f.人口因素;(2)企业微观环境调查:a.市场需求调查,b.营销策略调查,c.

市场竞争者调查;(3)顾客满意度调查 3、答案要点:结合第一题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进行调查分析。 4、答案要点:(1)思想品德素质,(2)身体素质,(3)心理素质,(4)业务能力素质,(5)形象素质。 5、答案要点: 市场调查机构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市场调查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调查访问的成效,它与调查结果的公正性及可利用价值关系重大。(1)培训的分类市场调查机构对市场调查从业人员的培训可以分为常规性培训和专业性培训I。常规性培训是指市场调查机构对市场调查从业人员进行自我介绍、入户方式、应变能力、工作态度、安全意识、报酬计算标准、奖惩条例、作业流程以及纪律与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培训。专业性培训是指市场调查机构针对某一份具体问卷所涉及的如何甄选被调查者、如何统一理解或向被调查者解释某些专业概念与名词、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做好笔录、如何追问及如何自查问卷等技术性问题开展的培训。(2)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培训、访问技巧和基本要求培训、项目专项培训。 项目二设计市场调查方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C 5、D 6、C 7、C 8、ABCD 二、判断题 6、X 7、/ 8、X 9、/

《市场调查与预测》教案 第6课 抽样误差的计算及样本量的确定

课题抽样误差的计算及样本量的确定课时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抽样误差的概念、意义和影响样本量的因素(2)掌握抽样误差及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3)能够准确计算抽样误差 (4)能够通过计算确定抽样误差及样本量 (5)能够开展团队合作 思政育人目标: 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尽量避免非抽样误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计算抽样误差 通过计算确定抽样误差及样本量教学难点:准确计算抽样误差 通过计算确定抽样误差及样本量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课前任务→考勤(2 min)→问题导入(8 min)→传授新知(50 min)→探索训练(25 min)→课堂小结(3min)→作业布置(2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 学完成课前任务 请大家通过APP观看微课,初步了解什么是“抽样误差”,并 总结出生活中所遇到过的抽样误差情况。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通过课前任务, 让学生初步了解 “抽样误差”的概 念 考勤(2 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 织纪律性,掌握学 生的出勤情况 问题导入(8 min)⏹【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1)市场调查都会产生误差吗? (2)你觉得误差可能会产生在哪些环节? 通过问题导入 的方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抽样误差 的计算及样本量的确定 传授新知(50 min) 任务二、抽样误差的计算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 ⏹【教师】讲授新知:抽样误差的相关概念 (一)定义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中的偶然因素使样本不足以代表总 体所引起的误差,它是所有抽样调查固有的误差。 【知识拓展】 ⎪ ⎩ ⎪ ⎨ ⎧ ⎩ ⎨ ⎧ ) ( ) ( 抽样误差 偶然性代表性误差 系统偏误 系统性代表性误差 代表性误差 登记性误差 调查误差 系统偏误与登记性误差可以防止或避免,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只能加以控制。 (二)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1、样本量 当样本量增加时,抽样误差会减小;当样本足够大时,抽样误 差的影响可以忽略。 2、个体特征的差异程度 个体特征的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3、抽样方法 一般来说,重复抽样误差大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详见教材) 【知识拓展】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指除抽样误差以外所有误差的总和,它贯穿于市 场调查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设计误差、调查人员误差、现场应 答者误差和数据处理误差。 (1)设计误差包括总体定义误差、抽样框误差、调查方法误差 等。 (2)调查人员误差包括现场选样误差、提问误差和记录误差等。 (3)现场应答者误差包括误解误差、无能力回答误差、不愿意 回答误差和无回答误差。 (4)数据处理误差包括数据编码误差、录入误差、审核误差及 通过老师的 讲解,使学生了解 并掌握抽样误差 的一些基本概念, 为后面的学习做 准备 2

实训项目四. 市场调查抽样设计 (2)[13页]

实训项目四. 市场调查抽样设计 任务1 认识抽样调查 实训目标 通过任务1的训练,明确调查抽样的含义、特点和作用,认识到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熟悉总体与样本、抽样框、样本容量、抽样误差等概念,熟悉抽样调查的步骤,掌握各个步骤的的实际操作;为后面具体的调查抽样设计做指导性准备。 实训知识重点 抽样调查是市场调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查方式。抽样调查简称抽查,它是指从市场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对抽取的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调查结果推断市场总体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抽样调查的程序包括定义调查总体、确定抽样框、选择调查样本、实施调查、测算结果五个环节。抽样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要符合高效率、目的性、可度量性、可行性等原则。 实训内容 [实训1] 【背景资料与要求】 根据案例资料和分析重点提示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认识到抽样调查对于调查的重要作用及原则和熟悉抽样误差的运用。 案例背景抽样调查决定调查成功的关键 在193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有两位候选人,即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和共和党候选人兰登。有一家文摘杂志(文学摘要)通过从电话号码簿和一些俱乐部成员的名单中选取1000万人,以发出询问信的方式进行民意调查,共有240万人作出了回答。据此资料,此文摘杂志预测兰登将以获得57%的选票获胜,而罗斯福的得票率将是43%。而选举结果罗斯福类型的得票率则是62%,兰登仅得到38%的选票。为此,这家杂志社很快就倒闭了。 自1916年以来,此家杂志每次所作的预测都是正确的,因而影响很大.这次它的预测基于巨大数字的240万的答卷作出的,却预测错误。 当时有电话的家庭有1100万户,失业者有900万人.有一个叫乔治.盖洛普的人建立的一个调查组织从1000万人中随机选取了3000人,就提前知道了文摘将要得出的结论:兰登将以56%的选票获胜,这与文摘公布结果的仅差1%,而这个结论来自于3000人而非240万人.盖洛普从更大的范围内随机选取了5000人,据此预测罗斯福将以56%得票率获胜,而兰登的得票率为44%.与实际结果差6%. 分析本案例的实际背景: 1929年到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遭到打击,“罗斯福新政”动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损害了部分富人的利益,“喝了富人的血”,但广大美国人民从中得到好处.【分析重点】 (1)文摘杂志社此次预测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盖洛普既能了解文摘的预测结果,又能对大选预测成功? (3)预测的误差是否随着抽样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4)从这个案例分析中得到什么启发?用样本推断总体获得的结论可靠吗?为什么?怎样保证其可靠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