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2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829.00 KB
- 文档页数:89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第一章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中国古代、近代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主要学派。
2、理解:X理论和Y理论、超Y理论、Z理论。
3、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人际关系学说,X理论和Y理论。
第一节中国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儒家管理思想儒家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仁”(注意是仁义的意思)。
儒家管理手段和途径都强调“为政以德”(注重用道德感化臣民)。
注意:儒家虽然重道德,但是并不否认法治(碰到冥顽不灵者仍要用法制手段)。
2、道家管理思想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道”,它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真题链接:中国古代认为管理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来达到管理目的的是(B)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012.4/2014.4选择)3、法家管理思想法家哲学以“法”为中心,强调法律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韩非子提出了“上法而不上贤”的观点(往年多次考过的一个知识点)4、兵家管理思想兵家以“谋略”为中心,重视组织和编制的作用厉以宁的观点→高层要道家,中层要儒家,基层要法家(2010.4选择)二、中国近代管理思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的舞台上涌现出不同的阶层和代表人物。
1、地主阶级改良派的管理思想林则徐最早意识到中国有不如西方之处,主张向西方学习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学习洋人的技术来抵制洋人)2、农民阶级的管理思想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撼动了清朝的统治《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没有实现,但却体现了良好的愿望3、无产阶级的管理思想共产党人认为:要民主集中、要走群众路线、要集体领导这些思想成为我党治军治国的重要原则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亚当斯密背景介绍: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生于1723年,逝于1790年,被世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一、施工方的项目管理1、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2、业主方(核心)、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3、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阶段(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保修期)和使用阶段4、业主方管理的任务:安全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和协调5、设计方项目管理的任务:其他一样,2变成设计成本控制和设计工作有关的工程造价控制6、供货方:供货方成本控制;总承包方:投资控制和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7、施工方:施工成本控制8、施工总承包方(主体工程自己干)的管理任务: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总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施工组织协调;控制施工的成本;施工总承包方是工程的总执行者和总组织者,负责组织和管理业主指定的分包施工单位的施工,并为分包施工单位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负责施工资源的供应组织;9、施工总承包管理方:不承担施工,如果通过投标获得一部分施工任务,也可以参与施工;一般合同与业主签订,若总承包管理方应业主的要求,协助业主参加施工的招标和发包工作,其参与的工作深度由业主决定。
业主方也可能要求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负责整个施工的招标和发包工作;无论哪方选定的分包,总承包管理方都承担对其组织和管理责任;业主选定的分包应经过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认可,否则施工总承包管理方难以承担对工程管理的总的责任;负责组织和指挥分包单位的施工,并为分包施工单位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10、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目的:为项目建设增值11、总承包采用变动总价合同(大型用变动总价包干、小型用固定总价包干)12、项目管理pm(服务)不承担责任,pmc(承包)承担责任二、施工管理的组织1、项目结构图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2、项目结构分解参考原则:项目进展的总体部署、项目的组成、有利于项目实施任务、有利于项目目标的控制、结合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的特点3、工程项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4、项目结构图和项目结构的编码是编制其他编码的基础5、组织结构图:反应一个组织系统中各组成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6、项目结构图:直线。
第二章1.【组合中的产品类型】突破性项目(有时也称为激进或颠覆式项目)[Breakthrough Projects(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radical or disruptive)]:通过新技术向市场引入崭新新产品的项目,于组织的现有项目有明显不同,且风险水平较高。
平台型项目(Platform Projects):开发出一系列子系统及其接口,由此建立一个通用架构,继而高效地开发制造出其他衍生产品。
衍生项目(Derivative Projects):由现有产品或平台衍生出的项目。
它们可以弥补现有产品线的不足,建立具有成本优势的制造能力,或者基于组织的核心技术提升性能和引入新特性。
通常风险水平较低。
支持性项目(Support Projects):对现有产品渐进式改进,或提升现有产品的制造效率。
通常风险水平较低。
(红皮书43页)1、一个突破性的项目?A.通常在性质上保持原有特点B.和现有的实践大相径庭C.是对现有产品线的加强D.以上全部答案B突破性项目与现有项目明显不同。
突破性项目( Breakthrough Projects)(有时也称为激或式项目)——通过新技术向市场引入崭新产品的项目,与组织的现有项明显不同,且风险水平较高。
2.【组合管理的三种方法】三种方法能建立战略和产品组合之间明晰的关系:确保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组合中的项目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最佳选择。
1.自上而下法(也被称为战略水桶方法)开发过程中首先考虑愿景和战略,确定整个项目组合中可获得的资源平衡根据重要战略可能对新产品做出的贡献,确定业务单元和产品种类的顺序,“战略桶方法”规定了不同业务单元或产品种类理想的投入比例在路径上,项目按优先级排序2.自下而上法战略标准依据评估每个项目的选择标准而定,不同于自上而下法,单个的产品组合即是结果----不对业务部门和产品类型进行特别考虑,该法保证项目与战略是保持一致的,但可能无法对特定的项目类型投入理想比例的成本3.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法具备两种方法的优点确定能根据业务部门或产品类型的投入,进行战略优先级排序所有潜在的项目都要根据战略标准和每个项目的预估投入,进行排序通过战略预算分配项目时,要综合考虑独立的项目优先顺序和预算投入,并与业务部门或产品类型优先顺序保持一致2、自下而上的组合管理方法 ?A.在每个项目的选择标准中建立策略标准B.根据项目类型生成多个投资组合C.有时被称为战略木桶法D.使用净现值做为主要选择标准答案A自下而上的方法始于单个项目,基于单个项目的标准来评估;BC 是自上而下的方法;D 是财务类评估方法3. 【管理组合中五大目标】价值最大化:进行资源配置将组合价值最大化(独立项目商业价值的综合)项目平衡: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如长期或短期、高风险或低风险、特定产品或市场分类等,保持正确的项目之间的平衡战略方向:确保整体组合能持续反映商业战略正确的项目数量:确保资源及重点不会过度分散----大多数公司的组合囊括的项目过多财务稳健:确保产品组合中所选项目能够实现产品创新战略中所设定的财务目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项目组合管理的基本目标?A、平衡整套项目B、使研发努力的价值最大化C、评估特定项目团队的进展D、确保合适的项目数目答案答案C组合管理中的五大目标:价值最大化项目平衡战略协同管道平衡财务稳健C 项目组合是一个整体,不关注特定项目团队。
二级建造师《管理》必背知识点汇总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科目。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必备的知识点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二级建造师《管理》的必备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考生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科目。
一、管理学基础知识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组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 领导与管理4. 决策与计划5. 组织与协调6. 控制与评价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设计2. 施工现场管理3. 施工项目管理4. 安全生产管理5. 质量管理6. 进度管理7. 现场作业环境保护管理三、劳动力管理与施工队伍1. 劳动力组织与管理2. 施工队伍建设3. 劳动力用工管理4. 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四、费用与成本管理1. 施工成本管理2. 施工费用控制3. 施工造价管理4. 财务管理原理五、法律法规与合同管理1. 建设工程法律制度2. 施工企业法律风险管理3. 合同法律要点4. 合同管理实务六、项目管理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2. 项目管理流程及方法3. 项目管理软件及应用4. 项目管理的风险与变革5. 项目管理的技术与经济指标总结和回顾通过本篇文章的阅读,我们对二级建造师《管理》科目的必备知识点有了全面的了解。
这些知识点包括管理学基础知识、施工组织与管理、劳动力管理与施工队伍、费用与成本管理、法律法规与合同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做到知识面广、理解透彻,从而顺利通过二级建造师《管理》的考试。
对于我个人而言,管理学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它涵盖了组织、领导、决策、计划、协调和控制等方面,是企业管理和施工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施工组织与管理涉及到现场管理、项目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考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劳动力管理与施工队伍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考生应该熟悉劳动力用工管理和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的相关知识。
费用与成本管理是企业盈利的重要保障,需要考生了解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费用控制和财务管理原理等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