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51.80 KB
- 文档页数:1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研究用笔画查字法,能熟练查字典。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识字。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形近字组词;照样子组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学会选择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初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式,能照样子说句子。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在2万左右,并阅读中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课标推荐的《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三首古诗。
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能用一、二个句子,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续编故事;根据表达需要,研究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两部分内容相对宽泛,详见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的具体要求。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各种识字方法,能独立识字并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够组词,包括生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和照样子组词,并正确读写本册要求积累的词语和成语,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对常用的意思浅显的词语进行运用。
能在语境中辨析多义字、近义词的异同,正确搭配词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按照要求积累成语、对联、诗句、谚语等。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研究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会选择课文中的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2018复习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双向细目表2019—2019年全国I卷高考语文双向细目表题号内容能力历年考查内容应试策略及技巧复习计划1论述类文阅读理解B14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1、常见命题错误类型:①偷换概念;②以偏概全;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2、论述类选材:重文艺理论、社科类,穿插自然科学,多以概念、理解、筛选、概括、归纳居多、17年最后一题考查推断。
3、解题步骤:先凝神静气读选文,审清题意,再找选项文本区间,居高临下,宏观把握,把选项与文本比对,选项间比对排除。
15年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3分)16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17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2 分析综合C级14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15年理解并比较文章句子。
(3分)16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17年分析作品结构。
(3分)3 分析综合C级14年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分析。
(3分)15年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分析。
(3分)16年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分析。
(3分)(3分)17年作者观点的分析4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C级14年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5分)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测验命题双向细目表————————————————————————————————作者:————————————————————————————————日期: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是检查培养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重要手段。
当前,由于考试命题缺少一套规范化程序,命题的主观顺意性较大。
为式试卷更好的体现教学目标,应该加强编拟时间的计划性、科学性。
1987年,中央教课所组织九省市专家、教授和教研人员为小学语文教材实验班编拟毕业试卷,命题前分析教学大纲具体教学要求,设计了一份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该表分纵向、横向两列,分别列出考试的知识内容和学生认知行为应达到的水平,既有知识要求,又有能力要求,是一次命题计划性、科学性的尝试。
一般而言,双向细目表包含三个要素:考察内容,如课程标准中规定某个单元知识;考察目标,如课程标准规定的某个知识点的认知要求;考察内容和考察目标的比例权重。
双向其目标前后经历了三次修正,考试命题结合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确立了7个纬度来考察,包括:测试内容、认知要求、范围、难度、题量、教学引导、价值取向。
这样,从认知要求的角度确保了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其中的测试内容、认知要求对应于双向细目表中的考察内容和考察目标。
细目表一般在制定时包括两个纬度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测验内容测验目标合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与综合创造合计(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测验内容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应用题分析题合计识记理解识记分析综合应用分析综合、创造合计(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题型题量分数分布难易度覆盖面合计客观题主观题每小题分数每大题总分易中难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合计100分(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叙述题合计题数152054246分数难易程度A8 B7 CD认知度I8AI7BI5AI II1AII7BII Ⅲ4CIII IV2DIV合计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细目表的特点:在常态的教师命题情况下,测验设计细目表所包含的内容(如考察内容与考察目标、题型与题量、难度与价值取向、评分细则)与课程标准(如知识及认知要求、难度与课程的价值观、考察知识的题目数量之间的平衡)达成了深度匹配。
2017年下期攸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评价表
2017年下期攸县一中高一年级数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评价表
2017年下期攸县一中高一年级英语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评价表
2017年下期攸县一中高一年级物理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评价表
2017年下期攸县一中高一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评价表
2017年下期攸县一中高一年级生物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评价表
2017年下期攸县一中高一年级政治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评价表
2017年下期攸县一中高一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评价表
2017年下期攸县一中高一年级地理科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