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员工晨、午检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6.68 KB
- 文档页数:2
学生、教职工晨(午)检制度为增强开学后学校新冠肺炎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意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做到疫情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结合当前防疫形势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此制度。
一、学生晨午检工作一)每天早上学生进班后,由班主任作为检查人负责进行检查工作。
主要采取询问、观察、用体温计检测等形式,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烧、乏力、干咳、咽痛等症状时,立即通知校长室、安保处及学生家长,同时联系120将学生送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二)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尽量与学生通话,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
如果学生有病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检统计表及因病缺勤缺课学生情况登记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
三)班主任填写好班主任工作手册中的晨检统计及因病缺勤缺课学生情况登记内容,并通过手机钉钉将晨检简要内容发送至保安处XXX处,安全负责人如实填写汇总表。
每日8:30前做好晨检工作,要做到认真、细致,无遗漏。
四)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宣传事情。
告知学生在家或校外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咽痛等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到校,应尽快报告学校并到医院诊断治疗。
五)检查为一般感冒发烧并无确诊或住院治疗后病情痊愈达出院条件,持医院证明方可申请回校上课。
二、教职工晨检工作制度一)高度重视教师晨检工作,办公室负责承担晨检检查和信息报表等有关工作,各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老师晨检工作,各后勤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内员工晨检工作。
二)教职工晨检工作应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完成。
三)教职工应积极主动配合协助部分检查人的晨检事情。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咽痛等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进课堂、进事情场所,应立即报告负责人,联系120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
教师在校外出现病情症状时不能到校,应实时请假并尽快联系120到医院诊断治疗。
四)对生病请假的教师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并做好过程跟踪相识,直至痊愈。
2024师生晨午检制度幼儿园2024年师生晨午检制度在幼儿园的实施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对于孩子的健康,更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2024年,我国幼儿园全面实施师生晨午检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一、师生晨午检的具体内容1. 晨检内容:(1)体温检测:每天早晨,教师将对每个学生的体温进行检测,并录入系统。
体温正常的学生可正常进入教室,体温异常的学生将被隔离,并第一时间通知家长。
(2)脸部检查:教师将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面部情况,如有孩子面色不佳、或者出现皮肤问题等,将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孩子的健康状况良好。
(3)口腔检查:教师将对每个学生的口腔进行检查,如有孩子口腔有溃疡或其他异常,将及时向家长报告,并与家长一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午检内容:(1)食品安全检查:每天午餐前,教师将对食品进行检查,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以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
(2)卫生状况检查:教师将对教室和卫生间进行检查,确保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身体状况检查:教师将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身高、体重等,并记录在案,以便家长关注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
(4)心理健康检查: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学生是否存在疲劳、焦虑等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帮助措施。
二、师生晨午检制度的意义1. 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师生晨午检制度的实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身体上的问题,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每天的晨午检,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师生晨午检制度的实施,可以通过检查卫生状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可以利用检查的过程,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洗手、刷牙、饮水等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学校晨午检工作制度(优秀15篇)学校工作制度1.教室内及卫生区要做到“六无”:无灰尘.无纸屑.无痰迹.无果核.无烟头.无食品袋等杂物。
2.要当好值日生。
每日早、中、晚三扫,每节课间简单清扫。
两周大清扫,每周一总结。
3.清扫时间安排:早晨7:10~7:40前清扫完。
中午12:00前清扫完。
放学5:15~5:45清扫完。
上.下午课间操各班留两名同学清扫教室及卫生区卫生。
4.清扫时要湿式清扫教室及卫生区,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室内物品摆放有序,桌椅整齐,设立卫生角,并有专人负责。
6.自觉保持学校环境卫生。
不在教室内外墙壁乱写乱画,不涂课桌椅,不乱画黑板,不乱扔杂物,不从楼上向下倒水或扔杂物。
7.清扫的垃圾装入塑料袋,5:10放学后,放到学校指定存放地点。
8.每周10分,一天2分。
教室及卫生区如有纸屑等杂物扣0.5分。
早.中.晚及每节课间如有一次不按要求清扫扣1分。
随地扔杂物及践踏草坪扣1分。
爱护环境卫生及有特殊贡献者一项加2分。
学校卫生工作制度为了保证教育教学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卫生制度如下:1、坚持早、午、晚三次清扫,保持室内外整洁;4、班级设有卫生角及卫生箱;5、垃圾倒在指定地点,不许乱倒。
1、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2、要坚持三带:水壶、手帕、抹布;3、要做到六洁:手洁、脸洁、脚洁、皮肤洁、牙齿洁、服装洁;4、把住病从口入关,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吃劣质小食品;5、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
2、每周调换一次学生座位;3、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间歇;4、第二节课后,要认真做“眼操”。
1、坚持天天上操场、人人都锻炼,增强体质;2、坚持上好早(间)操,保证人人都上操(有病不能上操要经过老师批准)。
学校卫生工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卫生管理相关政策与制度。
师生员工晨、午检制度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意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1)学生晨(午)检工作制度:①学生每天进校前需测量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进校进教室,再由班主任检查和询问学生健康状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出现发热、咳嗽、感冒、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异常症状以及其他不能确定的症状。
②对体温异常或其他症状的学生,如14天内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的学生,应立即通知校保健老师和家长,同时将学生带至学校临时隔离室,尽快联系辖区医疗机构,转至医院发热门诊诊治。
对体温异常或其他症状的学生,如14天内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接触史,并迅速通知家长到校,带学生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要求家长将诊断结果及时告知学校。
同时校医要及时向校领导汇报情况,上报市教育局和卫生部门。
③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进行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尽量与学生本人通话,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
如果学生因病缺课,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午检记录登记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
④班主任填写好《晨午检记录登记表》后,要仔细核对相关信息,做到认真、细致,无遗漏,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
并在每天上午9点30分之前及时上交校保健室。
⑤中午12:30,各班进行午检,检查和报告方式与晨检相同。
如与上午晨检结果完全相同,可仅在《晨午检记录登记表》上登记。
⑥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宣传工作,提倡学生之间相互监督观察。
告知学生在家或校外出现发热、皮疹等异常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到校,同时尽快报告学校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治疗。
(2)教职工晨(午)检工作制度:①学校各部门要重视教职工晨(午)检工作,指定专人承担晨(午)检和信息报表等有关工作。
②教职工晨检应在每天早上进校前和下午第一节课前完成。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午检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食堂的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清洁工等。
三、晨检制度1. 从业人员必须每天进行晨检,检查内容包括体温、皮肤、五官、头发等。
2. 晨检应在上班前进行,从业人员应如实填写晨检记录表。
3. 晨检中发现异常情况,如体温超过37.5℃,或有皮肤破损、伤口、口腔溃疡、眼睛红肿等症状,从业人员应立即报告食堂负责人,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 食堂负责人应定期检查从业人员晨检记录表,确保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晨检。
四、午检制度1. 从业人员必须在午休后进行午检,检查内容包括体温、皮肤、五官、头发等。
2. 午检应在午休后上班前进行,从业人员应如实填写午检记录表。
3. 午检中发现异常情况,如体温超过37.5℃,或有皮肤破损、伤口、口腔溃疡、眼睛红肿等症状,从业人员应立即报告食堂负责人,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 食堂负责人应定期检查从业人员午检记录表,确保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午检。
五、其他要求1. 从业人员在上班期间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理发、刮胡子等。
2. 从业人员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工作帽、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食物。
3. 从业人员应遵守食品卫生法规,不得将个人物品带入食品加工区域,不得在食品加工区域吸烟、喝水、进食等。
4. 从业人员应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六、违规处理1. 从业人员未按要求进行晨检、午检,或晨检、午检中发现异常情况未及时报告的,食堂负责人应给予警告,并责令其立即改正。
2. 从业人员在上班期间未保持个人卫生,或未遵守食品卫生法规的,食堂负责人应给予警告,并责令其立即改正。
3. 从业人员未按要求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的,食堂负责人应责令其参加培训,并给予警告。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师生晨午晚检制度师生晨午晚检制度学校师生晨午晚检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对师生进行定时定点的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观察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旨在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以下是学校师生晨午晚检制度的具体内容:一、晨检制度1. 晨检时间:每天早上学生到校前,教师到校后进行。
2. 晨检地点:学校门口或指定地点。
3. 晨检内容:(1)师生体温检测:使用体温枪或体温计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校园。
(2)健康状况观察:观察师生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如有异常,立即进行隔离观察。
(3)健康码检查:检查师生健康码颜色,绿码方可进入校园。
4. 晨检流程:(1)师生到达校门口,有序排队等候检测。
(2)检测人员使用体温枪或体温计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
(3)体温正常者,进入校园。
(4)体温异常者,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
(5)健康码检查,绿码方可进入校园。
二、午检制度1. 午检时间:中午放学后,下午上课前进行。
2. 午检地点:班级教室或指定地点。
3. 午检内容:(1)师生体温检测:使用体温枪或体温计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教室。
(2)健康状况观察:观察师生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如有异常,立即进行隔离观察。
(3)健康码检查:检查师生健康码颜色,绿码方可进入教室。
4. 午检流程:(1)师生到达教室,有序排队等候检测。
(2)检测人员使用体温枪或体温计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
(3)体温正常者,进入教室。
(4)体温异常者,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
(5)健康码检查,绿码方可进入教室。
三、晚检制度1. 晚检时间:下午放学后进行。
2. 晚检地点:学校门口或指定地点。
3. 晚检内容:(1)师生体温检测:使用体温枪或体温计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离开校园。
(2)健康状况观察:观察师生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如有异常,立即进行隔离观察。
师生晨午晚检制度中学师生员工晨午晚检制度《中学师生员工晨午晚检制度》为了保障中学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晨午晚检制度。
一、晨午晚检目的1、及时发现师生员工中身体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二、晨午晚检时间1、晨检:每天早上学生到校时、教职工上班时。
2、午检:每天中午学生午休结束后、教职工午休结束后。
3、晚检:每天晚上学生晚自习前、教职工下班前。
三、晨午晚检人员1、晨检由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检查,年级主任负责对本年级教职工进行检查。
2、午检和晚检由值班教师和值班领导负责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检查。
四、晨午晚检内容1、询问师生员工的身体状况,包括有无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
2、观察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面色等。
3、检查师生员工的手部卫生情况。
五、晨午晚检流程1、晨检流程(1)学生到校后,在教室门口排队,班主任依次进行询问和检查。
(2)班主任使用体温计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如有发热(体温超过 373℃)的学生,立即通知校医,并将学生带到隔离观察室。
(3)教职工上班时,在年级主任处进行体温测量和身体状况询问。
(4)班主任将晨检情况填写在《晨检记录表》上,年级主任将本年级教职工晨检情况填写在相应的记录表上。
2、午检流程(1)学生午休结束后,在教室门口排队,值班教师依次进行询问和检查。
(2)值班教师使用体温计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如有发热(体温超过 373℃)的学生,立即通知校医,并将学生带到隔离观察室。
(3)教职工午休结束后,在值班领导处进行体温测量和身体状况询问。
(4)值班教师将午检情况填写在《午检记录表》上,值班领导将本教职工午检情况填写在相应的记录表上。
3、晚检流程(1)学生晚自习前,在教室门口排队,值班教师依次进行询问和检查。
(2)值班教师使用体温计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如有发热(体温超过 373℃)的学生,立即通知校医,并将学生带到隔离观察室。
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提高师生防病意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预防各类传染病在校内的传播,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包括学生、教职工及其家属。
三、检查内容1. 晨检:主要检查学生体温、口腔、皮肤、头部等部位,以及有无感冒、发烧、咳嗽等疑似症状。
2. 午检:主要检查学生体温、食欲、精神状态等,以及有无不适、疾病等情况。
四、检查时间1. 晨检:每天早晨7:30至8:00进行。
2. 午检:每天中午12:00至12:30进行。
五、检查方法1. 晨检:由班主任负责,使用体温计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观察学生精神状态,询问学生是否有不适症状。
2. 午检:由班主任负责,观察学生食欲、精神状态,询问学生是否有不适、疾病等情况。
六、异常情况处理1. 若发现学生体温超过37.3℃,或有感冒、发烧、咳嗽等疑似症状,班主任应立即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将学生带往医院就诊。
2. 若学生患有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应立即隔离治疗,并通知校医进行消毒、隔离措施。
3. 若学生患有慢性病、过敏性疾病等,班主任应了解病情,告知家长注意事项,并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
七、记录与报告1. 班主任负责记录学生的晨午检情况,包括体温、症状等,并存档备查。
2. 班主任每天将学生的晨午检情况报告给年级组长,年级组长汇总后上报学校卫生室。
3. 学校卫生室对全校学生的晨午检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
八、宣传教育1. 学校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师生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2. 学校组织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传染病预防、健康饮食等知识。
九、监督检查1. 学校领导定期检查晨午检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2. 家长可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途径,了解学生在校晨午检情况。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卫生室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小学晨午检制度师生晨午检制度
中小学晨午检制度是指在学校晨间和午间进行的身体健康检查制度。
师生晨午检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晨间晨检:学校在每天上午上课前的指定时间,由班主任或其他负责人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指标,以及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面色等。
2. 午间午检:学校在每天中午午休之前或课间休息时间,由班主任或其他负责人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观察学生的食欲、是否有疲劳感、是否有不适等。
3. 晨午检记录:学校会将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记录下来,包括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听力以及其他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健康问题。
4. 问题反馈:如果在晨午检过程中发现学生有身体不适或异常情况,学校会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提供相应的建议或帮助。
师生晨午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监测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健康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通过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此外,师生晨午检制度还可以提供一种平台,让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师生晨午检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师生的晨午检行为,保障校园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成长。
适用于全体学校师生。
二、管理标准2.1 师晨午检要求1.早晨晨检:每位教师在上班前,应到所在教室或教学区进行晨检。
检查内容包括体温测量、精神状态、个人卫生等。
如出现不适或疑似疾病症状,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
2.午间午检:每位教师在午餐后,应到所在教室或教学区进行午检。
检查内容包括精神状态、个人卫生等。
3.保持整洁:教师应自觉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不得堆放杂物,定期清理和消毒工作区。
2.2 学生晨午检要求1.晨午检时间:学生在每天早晨和午餐后到所属班级进行晨午检,由班主任或指定的教师负责。
2.晨午检程序:学生按照班级排队,经过体温测量、手部消毒,并注意个人卫生。
如出现不适或疑似疾病症状,应立即报告班级教师或医务室。
3.个人卫生:学生应自觉保持个人卫生,包括整洁的衣着和饰品搭配,干净的手部和面部。
2.3 设备与资源要求1.体温测量器:学校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体温测量器,并确保其准确性。
2.消毒物品:学校应提供足够的洗手液、消毒液等物品,保证学生和教师进行洗手和消毒。
3.废弃物处理:学校应设置足够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消毒,确保废弃物正确处理。
三、考核标准3.1 师晨午检考核1.准时参与:教师应按时参与晨午检,不得迟到或早退。
2.主动报备:如出现不适或疑似疾病症状,教师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备并采取相应措施。
3.工作区整洁:教师应自觉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不得堆放杂物,定期清理和消毒工作区。
3.2 学生晨午检考核1.准时参加:学生应按时参加晨午检,不得迟到或早退。
2.遵守检查程序:学生应按照班级排队,经过体温测量、手部消毒,并注意个人卫生。
3.个人卫生:学生应自觉保持个人卫生,包括整洁的衣着和饰品搭配,干净的手部和面部。
3.3 制度落实考核学校将定期进行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晨午检执行情况、相关设备与资源的配备情况、废弃物处理情况等。
师生员工晨、午检制度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意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1)学生晨(午)检工作制度:
①学生每天进校前需测量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进校进教室,再由班主任检查和询问学生健康状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出现发热、咳嗽、感冒、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异常症状以及其他不能确定的症状。
②对体温异常或其他症状的学生,如14天内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的学生,应立即通知校保健老师和家长,同时将学生带至学校临时隔离室,尽快联系辖区医疗机构,转至医院发热门诊诊治。
对体温异常或其他症状的学生,如14天内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接触史,并迅速通知家长到校,带学生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要求家长将诊断结果及时告知学校。
同时校医要及时向校领导汇报情况,上报市教育局和卫生部门。
③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进行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尽量与学生本人通话,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
如果学生因病缺课,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午检记录登记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
④班主任填写好《晨午检记录登记表》后,要仔细核对相关信息,做到认真、细致,无遗漏,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
并在每天上午9点30分之前及时上交校保健室。
⑤中午12:30,各班进行午检,检查和报告方式与晨检相同。
如与上午晨检结果完全相同,可仅在《晨午检记录登记表》上登记。
⑥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宣传工作,提倡学生之间相互监督观察。
告知学生在家或校外出现发热、皮疹等异常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到校,同时尽快报告学校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治疗。
(2)教职工晨(午)检工作制度:
①学校各部门要重视教职工晨(午)检工作,指定专人承担晨(午)检和信息报表等有关工作。
②教职工晨检应在每天早上进校前和下午第一节课前完成。
③教职工应积极主动配合值班领导和教师的晨(午)检工作。
出现发热、皮疹、腹泻等异常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进课堂,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治疗。
教职工在校外出现病情时不能到校,应及时请假并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治疗。
④部门检查人对生病请假的教职工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痊愈。
⑤每日晨(午)检记录表由各部门检查人将信息如实填写,并及时上交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