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查房与多科联合查房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医疗质量与安全及各项制度专项督导检查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及各项制度专项督导检查记录 月份1月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检查科室上次问题效果评价督导检查内容 1、急诊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落实情况,服务流程执行情况。
2.4.1.1 2、急诊会诊落实情况 3、为特殊患者(如残疾人、无近亲属陪护行动不便患者等)入院、出院提供多种服务的便民措施落实情况。
2.4.2.2 4、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相关制度与流程,危重患者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落实情况。
2.4.2.15、双向转诊制度、转科、转诊交接制度及落实情况。
2.4.3检 查 结 果 及 问 题 缺 陷 原 因 通过检查,我们发现科室医师均能较好的完成以上制度的落实。
随机抽取科室的医师,检查对知晓情况,发现基本上均能知晓,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能够按照制度、流程进行。
但是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提 出 的 改 进 措 施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月份 2月 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科室上次问题效果评价督导检查内容1、患者合法权益相关制度及落实情况。
2.6.1.12、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等知情同意工作落实情况。
2.6.2.13、保护患者隐私权的相关制度落实情况。
2.6.4.14、对开具医嘱相关制度与规范、紧急抢救情况下方可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执行落实情况。
3.2.1.1 3.2.2.1检查结果及问题缺陷原因通过检查,我们发现科室医师均能较好的完成以上制度的落实。
随机抽取科室的医师,检查对知晓情况,发现基本上均能知晓,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能够按照制度、流程进行。
但是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月份3月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及各项制度专项督导检查记录上次问题效果评价督导检查内容1、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
3.3.1.12、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执行落实情况。
重症患者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制度生效日期:2018年01月01日修订日期:2017年12月10日为了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持续医疗救治,落实医院各级医师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的职责,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和医疗习惯,制定三级医师分级查房及多科技联合查房制度。
患者查房从范围分为科内查房,科间查房,院内查房;从级别分主任/副主任(科主任)查房,主治医师查房,住院医师查房。
一、科内查房(一)、查房频次及时限1、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
每周至少1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等有关人员参加。
住院期间,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48小时内完成。
对危重患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即时查房,并有查房记录。
2、主治医师查房。
对一般病情患者的查房每日至少1次,由住院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负责记录和落实诊疗计划。
负责对新入院的一般病人在24小时内查房;对新入院的危重患者应在8小时内查房;对住院期间的危重患者应随时查房,且至少不少于每日两次。
3、住院医师。
对所管患者要全面负责,对一般患者每日至少查房两次,危重患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检查处理,执行上级医师指示,书写整理病历,及时完成病程记录,汇总、归纳、整理、分析各种检查化验结果,出现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负责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参加科室值班。
(二)、查房基本规范1、查房前,在交班会上应明确查房的患者及患者数,以掌握本次查房的概况并能对查房时间加以控制,避免故此失彼。
2、下级医师及参加查房的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资料、化验检查报告、所需检查器材等。
3、查房应严格掌握医师级别,做到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
4、查房时应衣着整洁、佩戴胸卡,站立时应有站姿,不得斜倚乱靠。
查房不得交头接耳,更不允许说不适宜的语言,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
5、查房时各级医师站位应予严格规定。
科主任医师站立于患者右侧;主治医师站立于科主任医师右侧;住院医师站立于患者左侧,与科主任医师相对;护士长站立于床尾;其余相关人员站于周围,但应与主要查房人员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充分的检查空间。
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制度一、科内查房(一)、查房频次及时限1、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
每周至少1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等有关人员参加。
住院期间,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48小时内完成。
对危重患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即时查房,并有查房记录。
2、主治医师查房。
对一般病情患者的查房每日至少1次,由住院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负责记录和落实诊疗计划。
负责对新入院的一般病人在24小时内查房;对新入院的危重患者应在8小时内查房;对住院期间的危重患者应随时查房,且至少不少于每日两次。
3、住院医师。
对所管患者要全面负责,对一般患者每日至少查房两次,危重患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检查处理,执行上级医师指示,书写整理病历,及时完成病程记录,汇总、归纳、整理、分析各种检查化验结果,出现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负责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参加科室值班。
(二)、查房基本规范1、查房前,在交班会上应明确查房的患者及患者数,以掌握本次查房的概况并能对查房时间加以控制,避免故此失彼。
2、下级医师及参加查房的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资料、化验检查报告、所需检查器材等。
3、查房应严格掌握医师级别,做到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
4、查房时应衣着整洁、佩戴胸卡,站立时应有站姿,不得斜倚乱靠。
查房不得交头接耳,更不允许说不适宜的语言,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
5、查房时各级医师站位应予严格规定。
科主任医师站立于患者右侧;主治医师站立于科主任医师右侧;住院医师站立于患者左侧,与科主任医师相对;护士长站立于床尾;其余相关人员站于周围,但应与主要查房人员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充分的检查空间。
6、带教学生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各种检查与操作,并必须征得患者本人同意方可进行。
(三)、查房内容要求1、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
应及时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能体现出当前国内外最新医疗水平的进展。
审查对新入院疑难病症或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
医院三级查房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病房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查房层次1.一级查房:由主管医生负责,对所分管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了解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2.二级查房: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负责,对本科室患者进行重点检查,指导主管医生解决临床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3.三级查房:由医院领导(或医务科)负责,对全院患者进行抽查,监督各级查房制度落实情况,协调解决跨科室问题。
三、查房时间1.一级查房:每日至少一次,节假日照常进行。
2.二级查房:每周至少一次。
3.三级查房:每月至少一次。
四、查房内容1.一级查房:(1)询问患者病情、病史、治疗经过及心理状况;(2)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3)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4)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进行健康教育;(5)检查医嘱执行情况,确保医疗安全。
2.二级查房:(1)对本科室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了解病情变化;(2)指导主管医生解决临床问题;(3)检查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4)组织科室业务学习,提升医护人员业务能力。
3.三级查房:(1)对全院患者进行抽查,监督各级查房制度落实情况;(2)协调解决跨科室问题,确保医疗工作顺利进行;(3)检查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安全等工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五、查房记录1.各级查房均需做好记录,包括查房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患者病情、处理措施等。
2.查房记录由主管医生负责填写,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和医院领导(或医务科)签字。
六、责任追究1.各级医护人员应认真履行查房职责,确保查房质量。
2.对未按规定进行查房、漏查、错查或查房记录不完整等情况,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制度解释权归医院医务科。
中医分级查房制度首先是急诊查房。
急诊查房主要针对病情危重、病情急需紧急处理的患者。
医生需立即抵达急诊科,进行快速的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快速制定诊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急诊查房要求医生具备快速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因为病情危急,一旦处理不当可能立即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其次是普通门诊查房。
普通门诊查房针对较为稳定的患者,包括疑难杂症、慢性病患者等。
医生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病情,针对性进行诊疗。
普通门诊查房需要医生具备较好的临床经验和诊断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并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最后是住院查房。
住院查房主要针对住院患者,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观察和诊治。
医生会定期在病房进行查房,与患者交流,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住院查房还需要医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答疑问,提供心理支持。
此外,中医分级查房制度还可以提高医疗效率。
通过及时观察和诊治,可以更早地发现病情变化,避免病情恶化。
同时,医生对患者进行定期查房,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中医分级查房制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充分。
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中医的信任和依赖。
综上所述,中医分级查房制度是一种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提高医疗效率和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制度。
通过合理的分级和差异化诊疗,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中医医疗水平和质量。
医院三级查房制度是指医院在临床工作中将患者查房划分为三个级别,并对不同级别的查房进行不同的安排和要求。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在医院内接受到全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一级查房是每日晨间查房,由主治医师和副主治医师负责。
晨间查房是对患者情况的全面了解和评估,包括对患者主诉、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详细询问和观察。
同时,还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药物使用和病情进展进行讨论和指导。
通过晨间查房,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安排。
二级查房是每日上午或下午查房,由住院医生和研究生负责。
二级查房是对患者病情的进一步了解和评估,包括对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判断。
在二级查房中,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其疾病的病程以及治疗的需要和期望。
同时,还可以通过团队讨论和共同学习,提高医生的临床思维和诊疗水平。
三级查房是每周或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的查房,由科主任或专家组负责。
三级查房是对患者病情的综合评估和会诊,包括与科室医生和其他专家进行讨论和病例交流。
在三级查房中,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对病情复杂或疑难病例进行指导和解决方案。
通过三级查房,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治疗效果。
对于医院而言,三级查房制度具有以下优势和作用: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三级查房制度,患者可以得到更全面、综合的医疗评估和治疗方案,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2. 提升医生水平:医院可以通过三级查房制度,对医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临床水平和专业能力。
3. 促进团队合作:通过不同级别的查房,医院可以促进医疗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合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4. 加强患者安全:三级查房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减少病情恶化和医疗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5.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三级查房制度,医院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重症患者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制度为了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持续医疗救治,落实医院各级医师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的职责,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和医疗习惯,制定三级医师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制度。
患者查房从范围分为科内查房,科间查房,院内查房;从级别分主任/副主任(科主任)查房,主治医师查房,住院医师查房。
一、科内查房(一)、查房频次及时限1、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
每周至少1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有关人员参加。
住院期间,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48小时内完成。
对危重患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即时查房,并有查房记录。
2、主治医师查房。
对一般病情患者的查房每日至少1次,由住院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负责记录和落实诊疗计划。
负责对新入院的一般病人在24小时内查房;对新入院的危重患者应在8小时内查房;对住院期间的危重患者应随时查房,且至少不少于每日两次。
3、住院医师。
对所管患者要全面负责,对一般患者每日至少查房两次,危重患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检查处理,执行上级医师指示,书写整理病历,及时完成病程记录,汇总、归纳、整理、分析各种检查化验结果,出现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负责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参加科室值班。
(二)、查房基本规范1、查房前,在交班会上应明确查房的患者及患者数,以掌握本次查房的概况并能对查房时间加以控制,避免顾此失彼。
2、下级医师及参加查房的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资料、化验检查报告、所需检查器材等。
3、查房应严格掌握医师级别,做到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
4、查房时应衣着整洁、佩戴胸卡,站立时应有站姿,不得斜倚乱靠。
查房不得交头接耳,更不允许说不适宜的语言,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
5、查房时各级医师站位应予严格规定。
科主任医师站立于患者右侧;主治医师站立于科主任医师右侧;住院医师站立于患者左侧,与科主任医师相对;护士长站立于床尾;其余相关人员站于周围,但应与主要查房人员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充分的检查空间。
浙江衢化医院ICU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为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持续医疗救治,保证患者安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和医疗习惯,落实多学科联合查房的职责,制定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
一、联合查房适用对象1、外科手术术后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
2、疑难患者:诊断难以确定者,涉及多脏器严重病理、生理异常者,涉及重大手术治疗及重症医学科难以解决,需多学科讨论研究的特殊病例。
3、存在医疗安全的危重患者。
二、联合查房参加人员1、术后患者入住ICU,相关手术专科的医生应在术后三天内每天1次联合ICU医生查房。
2、相关科室病人病情变化转入ICU,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危重患者,相关专科医生(副高或主治医生)和主任联合ICU医生查房。
3、必要时可邀请医务科、护理部参与。
三、联合查房程序1、重症医学科科主任或相关专科科主任均可发起联合查房,并共同确定查房时间。
2、查房过程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持。
3、听取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汇报病情,上级医师补充,科主任简要介绍目前诊疗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并提出需要相关专科解决的问题。
4、相关专科主任检查病人及相关检验、检诊报告,并做双向交流,必要时进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并给出诊疗意见或建议(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及医疗护理要点等)。
5、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对查房内容进行总结。
6、重症医学科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如实记录联合查房过程,填写《衢化医院危重症患者多学科联合查房记录表》,此表格一式两份(一份存病例,一份存医务科留底)。
7、联合查房所做出的医疗决策及存在的医疗风险,须共同与患方沟通。
浙江衢化医院ICU多学科联合查房记录表科室:主管医生:日期:附:此表格一式两份(一份存病例,一份存医务科留底),记录此表格为管床医生。
西医特色分级查房制度简介西医特色分级查房制度是医院内部为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而实施的一项管理制度。
通过将医生和病人进行分层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诊疗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制度目的1. 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通过将医生和病人进行分级管理,确保每个患者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疾病特点和程度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和治愈率。
2.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通过合理安排医疗资源的分配,减少因医生过度分散精力而导致的医疗效果下降的问题,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3. 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通过分层管理,医生能够更有目标地对不同级别的病人进行查房,减少不必要的查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制度内容1. 分级标准:根据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病人需求以及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等因素进行分类。
2. 查房频率:根据病人所处的级别确定查房的频率,重症患者可每天查房,轻症患者可以每周查房一次。
3. 查房内容:医生对不同级别的病人进行不同程度的查房,重症患者需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和病情评估,轻症患者可以进行简要的查房。
4. 医生分配:根据病人的级别将医生进行分组,每个组负责查房和管理一定级别的患者,医生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和交流。
实施效果西医特色分级查房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效果: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更有目标的查房,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2. 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和减少不必要的查房时间,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
3. 优化医疗资源利用:通过分级管理,可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分散的问题,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总结西医特色分级查房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资源利用率。
实施该制度需要医院整体的合作和协调,确保制度的顺利运行。
希望通过该制度,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重症患者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制度
为了确保疑难危重患者能够得到持续医疗救治,能从各级各专业角度研究讨论疑难危重患者病情及诊疗方案,解决诊疗过程中难题,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和医疗习惯,现制定ICU重症患者的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制度。
一、适用对象:1、危重症患者;2、疑难患者:住院患者入院3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欠佳、涉及多脏器疾病患者;3、高龄合并多科基础疾病者;4、科内难以解决,须多科联合讨论研究的特殊病例。
二、疑难危重患者查房分类
(一)科内查房,具体参照《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对重症患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即时查房,并有查房记录。
2、主治医师对新入院的重症患者应在24小时内查房;对住院期间的重症患者应随时查房,且不少于每日两次。
3、住院医师对危重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
(二)联合查房
1、科间查房由经治医师提出,主治医师同意填写会诊申请单,将申请单送到被邀科室,被邀科室安排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参加。
确定参加人员后,被邀医师与邀请科室及时沟通,确定查房时间,按时完成。
邀请科室汇总查房意见,实施诊疗,并做好查房记录。
2、多科查房重症疑难患者涉及3个以上专业时,由科主任向医务科提出,并提供病历摘要。
医务科确定查房时间并安排有关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或本专业最高技术职务人员参加,会诊科室汇总各专家查房意见后,根据查房总结意见实施诊疗,并做好查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