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α-酰氧基-2αβ-溴代鬼臼毒素类和梣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3.37 KB
- 文档页数:3
鬼臼毒素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和体外抗癌活性的研究李楠;赵阳;魏菲;高晨光;曹波;高颖;陈虹【摘要】目的:为了得到抗癌活性更高的抗肿瘤药物,设计、合成新型脲类鬼臼毒素衍生物.方法:以鬼臼毒素或4'-去甲基鬼臼毒素为起始原料经N,N'-羰基二咪唑(CDI)活化其C-4位氨基,并与仲胺类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鬼臼毒素脲类衍生物,经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噻唑蓝(M 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白血病(K562)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8个新的目标化合物,其中化合物6a增殖抑制活性较强.结论:在鬼臼毒素C-4位引入哌嗪环脲类结构可提高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22)003【总页数】5页(P199-203)【关键词】鬼臼毒素;脲;N,N'-羰基二咪唑;抗肿瘤活性【作者】李楠;赵阳;魏菲;高晨光;曹波;高颖;陈虹【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生药与药剂学教研室,天津300309;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生药与药剂学教研室,天津300309;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生药与药剂学教研室,天津30030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生药与药剂学教研室,天津30030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生药与药剂学教研室,天津300309;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生药与药剂学教研室,天津3003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鬼臼毒素存在于小檗科(Berberidaceae)多年生草本类群鬼臼亚科(Podophylloideae)、山荷叶属(Diphylleia Michx)、八角莲属(Dysosma Woodson)、足叶草属(Podophyllum L.)和桃儿七属(Sinopodophyllum Ying)植物的根和茎中[1]。
新型酰胺类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孙强稳;王杰;陈守强;牛聪;曹波;高颖;陈虹【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通过对鬼臼毒素母核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高效、低毒、抗多药耐药的新型鬼臼毒素衍生物。
方法:将4β-氨基-4-脱氧表鬼臼毒素的C-4位经酰胺化分别引入对位取代的苯甲酸和对位取代的肉桂酸化合物,得到4-甲酰基苯甲酸及4-甲酰基肉桂酸的鬼臼毒素类衍生物,通过MTT法筛选,并对K562和Hela细胞进行药理活性评价。
结果:合成得到两个系列共8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都经过HR-ESI-MS和1HNMR验证,其中化合物1d、2b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结论:在C-4位引入4-甲酰基苯甲酸以及4-甲酰基肉桂酸基团可增加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O bjective:To obtain novel podophyllotoxin derivatives with higher efficiency, lower toxicity and anti-multi-drug resistance. Methods:Derivatives of 4-formyl benzoicacid and 4-formyl-cinnamic acid in C-4 position of 4β-amino-pipodophyllotoxin were introduced;Hela cells and K562 were used to evaluat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in vitro. Results:Eight compounds by different methods were obtained, and all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MS and 1HNMR validation. The compounds 1b,1d,2a and 2b had a good drug resistance in both Hela and K562 cell line. Conclusion:At C-4 position, podophyllotoxin introduced 4-formyl-benzoyl derivatives and 4-formyl-cinnamic acid derivatives can increase antitumor activities.【总页数】5页(P282-286)【作者】孙强稳;王杰;陈守强;牛聪;曹波;高颖;陈虹【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0; 武警后勤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天津300309;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0;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0;武警后勤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天津300309;武警后勤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天津300309;武警后勤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天津300309;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0; 武警后勤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天津3003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新型7-乙基-10-羟基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J], 吴玲;龚琳慧;宿冬远;樊晨;谢娇艳;赵宇;罗波;何黎黎2.新型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J], 周菲; 吴高荣; 郭文博; 张文曦; 黄雪梅; 贾晓慧; 王鹏龙; 雷海民3.咖啡酸酰胺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J], 王杰;张晖;付映林;孙贝尔;刘莹;史冬雅;高子舜;杨亮亮4.新型喹唑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J], 孙健康;赵明霞;李思辉;高丹;姜俊兵5.新型去氢表雄酮C3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J], 刘荣春;任博;郭聪;汤江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席文立;师俊萍;章莹;侯宝锋;康文艺【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4(026)004【摘要】研究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获得高活性的抗肿瘤新化合物.本文以鬼臼毒素为起始原料,在CF3 COOH/NaI或者ZrCl4/NaBr的作用下,经SN1亲核取代,缩合,得到目标产物.该化合物通过1H NMR、MS谱确证,同时采用MTT法评价了新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依托泊苷相当,值得进一步研究.【总页数】3页(P594-596)【作者】席文立;师俊萍;章莹;侯宝锋;康文艺【作者单位】开封市中心医院&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药剂科,开封475000;开封市中心医院&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药剂科,开封475000;开封市中心医院&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药剂科,开封475000;开封市中心医院&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药剂科,开封475000;河南大学药学院,开封47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5【相关文献】1.4-β-硫酯-4-脱氧-4′-去甲表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J], 陈再新;马维勇;陈秀华2.鬼臼毒素类的化学与抗肿瘤活性研究Ⅸ.4-(芳甲亚胺基)及4-烷胺基-4-脱氧-4'去甲表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J], 王志光3.新型酰胺类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J], 孙强稳;王杰;陈守强;牛聪;曹波;高颖;陈虹4.吲哚草酰类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J], 唐啸威;谢文利;陈虹;田丹丽;左松;白淑芳5.新型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J], 周菲; 吴高荣; 郭文博; 张文曦; 黄雪梅; 贾晓慧; 王鹏龙; 雷海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肿瘤药物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设计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
当前,化学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治疗癌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鬼臼毒素(MMAE)是一种强效的肿瘤毒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导致其死亡。
然而,MMAE存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上的问题,其中包括快速代谢和不利的毒副作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人们对鬼臼毒素衍生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通过对MMAE结构的修改和合成设计,已经成功制备出了具有更好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的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包括:鬼臼双肽编码抗体药物联合物、鬼臼毒素前体、鬼臼毒素与植物毒素的杂交物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的鬼臼毒素衍生物,并评估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和生物学特性,为开发更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提供参考和指导。
3. 研究内容(1)对鬼臼毒素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并设计一系列具有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的鬼臼毒素衍生物。
(2)采用有机合成化学方法,合成目标衍生物,并利用一系列物理化学手段将合成物进行表征。
(3)通过细胞实验和体内实验,评估目标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和生物学特性,并与原始的鬼臼毒素进行对比分析。
4.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对开发更好的肿瘤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新合成的鬼臼毒素衍生物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可以减少药物的代谢和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本研究还将对肿瘤治疗领域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5.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有机合成化学方法,结合细胞实验和体内实验,评价目标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和生物学特性。
(1)设计并合成目标衍生物。
(2)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性质表征,包括物理化学性质、分子结构和药效学活性等。
(3)采用细胞实验,测定目标衍生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和抗肿瘤能力,包括细胞毒性、细胞增殖抑制和促进细胞凋亡等。
卤代查尔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宫颈癌活性YANG Zheng;MEHRIGUL Mamtimin;MOURBOUL Ablise;LIAO Bo-er;GAO Yi-ting【摘要】以查尔酮类衍生物异甘草素为先导化合物,以卤代苯甲醛和取代苯乙酮为原料,利用Claisen-Schmidt反应原理,采用微波液相法合成了系列卤代查尔酮类衍生物(3a~3c,5a~5c),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表征.采用MTT 法研究了化合物对人子宫颈癌细胞(SiHa和HeLa)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的抑制活性.用流式法检测化合物5 b对SiHa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对人子宫颈癌细胞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5b对SiHa细胞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0.25μg·mL-1),为先导化合物异甘草素的209倍,凋亡比例高达82.5%.5a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0.38μg·mL-1),为先导化合物异甘草素的72倍.【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19(027)001【总页数】6页(P50-55)【关键词】Claisen-Schmidt;异甘草素;微波液相法;卤代查尔酮;合成;MTT法;流式法;抗宫颈癌活性【作者】YANG Zheng;MEHRIGUL Mamtimin;MOURBOUL Ablise;LIAO Bo-er;GAO Yi-ti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1.3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人数约14万,死亡约3.7万[1]。
目前,宫颈癌的药物治疗手段主要是以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临床一线药物为主。
但是因铂类药物选择性低,容易引起胃肠道、血液和神经等系统的毒性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顺应相差,从而导致治疗失败[2-3]。
顺铂还具有一定的耐药性,长期使用导致癌细胞的敏感度降低,细胞对药物的代谢和外排作用加强,增加了宫颈癌耐药性[4]。
新型局部麻醉药物4-甲氧基-N-2-(4-哌啶基)乙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周石洋;杨善彬【摘要】以达克罗宁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烷基链改造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进行结构优化,共设计出12个类似化合物.在实验过程中,以4-羟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酰胺化、醚键化、N-烷基化等4步合成目标产物,其目标分子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法进行表征.通过角膜反射实验对各目标分子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目标分子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中化合物11的生物活性最好.%Dyclonine as lead compounds,the use of alkyl chain transformation and biological electronic principle,structure optimization,the 12 similar compounds had been designed.In the processof experiment,with 4-hydroxy benzoic aci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via acyl chlorination,amidation,ether bond and N-alkylation four steps such as synthesis of target products,its target molecules structure byt H NMR,13C NMR,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were ing comeal reflex experiment to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targetmolecules,results showed that each target molecules had good biological activity,biological activity of compounds 11 of the best.【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5)006【总页数】6页(P93-98)【关键词】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表征;生物活性【作者】周石洋;杨善彬【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重庆401331;重庆高校生物活性物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重庆401331;重庆高校生物活性物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13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5.42局部麻醉药物作用于神经末梢及神经干,可逆性地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局部的感觉丧失,而不影响意识,便于进行局部的手术和治疗。
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进展刘沛友;费强;欧阳贵平【摘要】Quinazoline was a heterocyclic structure matrix with extensive biological activity.Introduc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into quinazoline framework can afford a series of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possessing anticancer activity.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quinazoline structure,the recent studies in anticancer of aminoquinazoline and quinazoline(thio)ether were summerized,in addition,the developing prospect of them was also discussed.%喹唑啉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结构母体,在喹唑啉骨架中引入不同的基团,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癌活性的喹唑啉类衍生物。
文中按照喹唑啉结构的不同类型,分别综述了氨基喹唑啉类和喹唑啉(硫)醚类化合物近年来在抗癌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05【总页数】3页(P51-52,56)【关键词】喹唑啉;杂环结构;抗癌活性【作者】刘沛友;费强;欧阳贵平【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4在含氮杂环化合物中,喹唑啉类化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使得它在医药和农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抗癌、杀菌、杀虫、抗病毒等[1-4]。
4α-酰氧基-2α/β-溴代鬼臼毒素类和梣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
杀虫活性研究
Ⅰ、鬼臼毒素是天然的芳基四氢萘内酯类木脂素的典型代表之一,其不仅是制备抗肿瘤药物(如依托泊甙VP-16、替尼泊甙VM-26以及磷酸依托泊甙等)的重要先导化合物,同时其杀虫活性以及抗真菌活性也引起了科研者的关注。
基于前期我们对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的合成和研究,并发现部分化合物的杀虫活性超过从苦楝树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商品化植物源农药川楝素,以及为了制备新型的植物源杀虫剂,所以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4α-酰氧基-2α/β-溴代鬼臼毒素类衍生物,并测定了所有化合物对三龄前期粘虫的杀虫活性,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合成了4个2α/β-溴代鬼臼毒素类中间体化合物,并制备了 13个4α-酰氧基-2α/β-溴代鬼臼毒素类衍生物,有趣的是,在BF3·Et20的催化作用下,反应时间延长至4-18 h,发现4α-酰氧基-2α-溴代苦鬼臼毒素类衍生物很容易通过分子内傅克烷基化转变为结构特殊的副产物14,所有化合物对三龄前期粘虫的杀虫活性显示,化合物5g、6h、6i和14表现出显著的杀虫活性,超过从苦棟树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商品化植物源农药川楝素。
Ⅱ、梣酮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天然降解型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因其具有抗炎、抑制生育、令血管松弛以及治疗T细胞介导的肝脏疾病等多种医药活性而备受科研者的关注。
此外,其还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
尽管早在1972年,梣酮的全合成已被报道,但是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杀虫活性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因此,以梣酮为先导,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制备了四大系列梣酮类衍生物,共计164个化合物,158个目标新化合物,并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的测试,初步研究了其构效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微波
辅助作用下,利用Se02和Cr03氧化剂,通过烯丙位氧化区域选择性合成了 2个重要的中间体3-醛基梣酮和梣酮酮,并进一步和肼、酰肼缩合反应,制备了23个结构新颖的梣酮腙类衍生物。
所有化合物对三龄前期粘虫的杀虫活性显示,化合物6d和7a表现出显著的杀虫活性,均超过从苦楝树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商品化植物源农药川楝素。
2、在梣酮的C-4或C-10位进行修饰,制备了两小系列共计37个4α/10-酰氧基梣酮类衍生物,并对三龄前期粘虫进行了杀虫活性测试。
同时,发现了一种从母体梣酮出发,简单、高效具有立体选择性合成4α-羟基梣酮的方法,并通过X-单晶衍射对其衍生物6h的立体构型进行了确定。
在这37个衍生物中,其中一些衍生物表现出很好的杀虫活性,特别是6h、6q、6t和7q 表现出很显著的杀虫活性,均已超过从苦楝树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商品化植物源农药川楝素。
经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发现梣酮C-4和C-10位连接具有氟原子的苯酰氧基基团时,比连接含氯原子或溴原子的苯酰氧基基团杀虫活性好。
此外,C-4和C-10位连有杂环类基团时,对其杀虫活性也有很关键的作用。
3、在梣酮B环的C-1或C-8位进行修饰,制备37个梣酮B环修饰的新型酯类衍生物,并在1mg/mL的浓度下,将所有化合物对三龄前期粘虫进行了杀虫活性的测试。
通过X-单晶衍射,进一步对五个具有立体构型的重要化合物2、3和8f、8g、8j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其次,还发现红铝和底物梣酮之间的摩尔比对其还原产物的种类以及产率有很大影响。
在该系列衍生物中,化合物2和8i、8j、8O表现出显著的杀虫活性,超过其母体梣酮以及阳性对照川楝素。
最后,初步的构效关系表明,梣酮的内酯环(B环)对杀虫活性至关重要;梣酮C-2位的双键对杀虫活性来说并不是必须基团;将内酯羰基变为硫羰基后,杀虫
活性降低;对于苯甲酰氧基化合物来说,在苯甲酰氧基(8f)的苯环上引入吸电子基团后,对杀虫活性有提高作用。
4、在梣酮呋喃环的C-2’和C-5’位进行修饰,制备了 6小系列共计61个梣酮呋喃环修饰的衍生物,并在1mg/mL的浓度下,将所有化合物对三龄前期粘虫进行了杀虫活性的测试。
首次对梣酮呋喃环进行傅克酰基化的亲电取代反应,发现呋喃环的C-5’位比C-2’位更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初步推断可能由于C-2’位与内酯环相邻,内酯环对其空间位阻的影响。
通过X-单晶衍射,对化合物2a、2c、4和5的立体结构进行了确证,表明酰氧基首先在梣酮呋喃环的C-5’位发生了取代。
在所有化合物中,化合物2a、2e、4b、4d、5i、5j、6d、6e、7d、7e、7f、7h和7j表现出很好的杀虫活性,特别是化合物7j的杀虫活性最高,为64.3%,而阳性对照川楝素为46.4%。
这表明对梣酮呋喃环进行修饰,有望制备杀虫活性更好的梣酮类衍生物作为新型的植物源杀虫剂。
综述以上研究结果,这将为我们今后以鬼臼毒素或梣酮为母体进行结构优化,制备新型植物源杀虫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