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表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_______________医院病历号:_________________ 序号:抽样时间:200__年月日至200__年月日出院人数_________治疗(感染诊断)△预防未用药手术名称切口用药情况(注射用药请同时写清溶媒名称及用量)治疗在预防在△△△△△△△△△△累计使用抗菌药种费用用药合理性单位评价合理○不合理◇用药合理性专家评价合理○不合理◇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说明抽样方式:将2007年3月12日~18日与6月11日~17日出院病历,分成非手术组(表4-1)与手术组(表4-2),然后各随机采样15份病历,进行病历用药调查(每月30份,两月60份)。
病历号:一份病历填2张以上表时,其第二份表的病历号可在原病历号上加“-2”,以示区别。
序号:一份病历填2张以上表时,请按自然顺序编号。
如,第一份病历须填2张表,序号填1和2;纸质表格与电子表格序号必须一致。
抽样时间:200 年月日至 200 年月日:指抽取病历的具体时间范围。
出院人数:指抽取病历的时间范围内出院的病人数(即抽取15份病历的底数)。
1、基本情况:在性别项上划“√”;年龄填实际年龄是?岁/月/天(如35岁可填35岁;1月可填1月;10天可填10天);体重填kg数;实际入院时间及出院时间填具体年、月、日。
2、诊断:填写本次住院的最后诊断(与细菌感染有关的诊断以及一些慢性基础疾病应重点填写)。
3、过敏史:既往(本次住院前)对某一抗菌药曾发生过过敏反应,请在“有”上“√”,并写出药品通用名;如无抗菌药过敏史,请在“无”上“√”。
4、科别:指该患者具体所属科室。
5、用药目的:指本次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目的,在“治疗”或“预防”项上选一项划“√”,治疗用药者写明细菌性感染诊断。
未用药者在“未用药”上划“√”。
若一个患者既有“治疗”又有“预防”,请填2张表,并分别进行评价。
预防:针对有或无潜在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可用药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唑啉、头孢硫脒;+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注: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
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附件一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一、处方指标( Prescription indicators )。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表达方式:同期就诊人次就诊用药总品种数均用药品种数每次就诊人=2.每次就诊人均药费 表达方式:同期就诊人次就诊药物总费用人均药费每次就诊=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药物的百分率就诊使用抗菌4.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100⨯=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注射药物人次药物的百分率就诊使用注射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100⨯=同期就诊用药总品种数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用药的百分率基本药物占处方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drugs use )。
1.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表达方式:院总人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出总品种数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数住院患者人均使用=2.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表达方式:总人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出院总费用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患者人均使用=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100⨯=同期总出院人数总例数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菌药物百分率住院患者使用抗 4.DDDs (用药频度) 表达方式:值该药(某药某一时期销售总量一定时期某药DDD g DDDs )=某药一定时期销售总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分别计算同期其销售总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量(g )DDD(defined daily dose):成人限定日剂量。
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表达方式: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数)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使用强度抗菌药物100DDD ⨯=如计算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 数)即为该医院住院患者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 相加;计算某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 数)为该科室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 相加。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征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大足区妇幼保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征总则为规范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办医政发〔2009〕38号)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1、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
2、本细则适用于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工作相关的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
3、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由医疗机构主管院长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提供咨询与技术支持,医疗管理部门、药学部门、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普外科、感染科、麻醉科、检验科等共同参与,成立工作协作小组,负责本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管理等工作,确保本细则贯彻落实。
4、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5、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二预防用药的适应证1、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2、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
中蒙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情况调查表
科室: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内容 指标及现状
医
院
抗
菌药
物
使用情
况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查 份病例) 使用率=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同期总出院人数
≤60% 实际值: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 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100%
<40DDD 实际值:
清洁手术预防
使用 抗菌药
物情况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使用率=(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病例数/同期清洁手术调查病例数)×100%
≤30% 实际值: 2、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 □有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