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43
社区医师亦应重视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关键词】老年患者;营养支持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87-01我国2011年第六次进行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居世界首位,≥60岁人口占13.26%,约17765万人;≥65岁人口占8.87%,达11883万人,据联合国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60的人口比例将超过30%,目前可以说老龄化进程超前现代化,未富先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医保政策全覆盖及新农合全面推行,老年住院患者也逐渐增加,据各大医院统计,≥65岁的住院患者占40%左右,我中心2011年——2012年≥65岁的住院患者比例分别为37.80%、42.23%。
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呈退行性改变,伴有的各种急慢性疾病,精神心理问题,使老年患者的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而与之关系密切的最易被社区医师忽视的是老年人的营养不良所致的贫血、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抗感染、抗创伤能力、延长住院日,引起mods的风险增加应引起重视。
据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孙建琴教授发布了中国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五大城市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初步结果,被调查者中总体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5%,其中养老机构发生率最高为60%,综合医院58%,社区医院37%。
国内外临床资料表明: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社区老人,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5%-10%。
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29%-61%,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在住院老年人中患病率60%,但被诊出率36%,获得性营养不良支持者只有8%。
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在老年患者发病率更高。
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老年人代谢特点能量代谢低,糖代谢明显降低,糖耐量下降,蛋白质合成减慢,包括酶的合成量减少、酶的活力下降、激素的合成下降、激素的受体的敏感性降低。
《老年医学(病)科临床营养管理指导意见》要点营养不良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发生率极高。
2012年全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调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15%,营养不良风险占到50%,即2/3的老年住院患者有营养不良问题。
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可以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术后并发症增加、功能依赖、感染及死亡率增高。
在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营养管理中重点强调以下问题:1.要了解老年人营养不良会加重肌少症,进而发生衰弱综合征,使之独立生活能力逐渐下降。
同时还削弱老年人维护稳态网络系统的能力,降低对应激的抵抗力。
2.老年医学(病)科的医护人员应该熟悉并掌握营养不良管理规范。
该流程包括快速初筛(简易询问2个问题)、筛查与评估(采用规范量表,查找风险因素)、干预和监测(出院后随访),见图1。
3.重视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判断。
4.注意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风险定义的区别。
营养风险的概念为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况影响疾病或手术后临床结局的风险。
并非指营养不良发生的风险。
早期筛查发现营养风险患者,并给予有效干预,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5.目前营养干预主张生命历程介入模式。
即在急性病期、恢复期及生命终末期的营养干预有着不同特点。
6. 强调经口营养摄入的重要性。
7.营养管理是一项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工作。
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建立与临床营养医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及相应专科医师的合作。
第一部分营养筛查与评估一、营养筛查对象所有年龄≥65岁、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老年住院患者都应接受例行营养筛查。
二、快速简易筛查问题下列问题符合任一条,就需要进行微营养评定法(MNA-SF)或2002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1.非自主性体质量下降。
与平日体质量相比,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或3个月内体质量下降≥5%。
2.与日常进食相比,经口摄入减少。
三、营养筛查采用MNA-SF或NRS 2002进行规范化的营养筛查,见表1和2。
住院老年病人饮食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营养与饮食在疾病的康复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这方面有独到之处。
《素问·六节藏象》中指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主”。
人的生命全赖于天地间基层医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护士在饮食护理措施的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使饮食医嘱落实不到位,造成患者不合理的进食,影响疾病的康复。
只有重视这问题才能促进疾病康复。
1 存在问题1.1重视不够1.1.1患者及家属或陪护对饮食不重视。
老年人对饮食认识的误区,患者住院后,一部分患者认为,只要打上针,吃上药,病就会好,更有患者则认为输上液体(葡萄糖),就可以不进食,营养也够了;而另一部分的患者认为,患病后就要加强营养,也不顾自己病情是否需要,一味的补充各种营养食品,造成患者饮食不当,达不到饮食治疗的目的。
1.1.2护士对饮食护理不重视。
表现在护士执行饮食医嘱时,只是将医嘱签上字,拿着饮食单告之患者或家属,陪护,这样就完成了任务,至于患者是否按饮食要求进食,护士则不管了。
1.2条件不具备1.2.1无专门的营养食堂:现在大多数基层医院的食堂都采取了承包制,使食堂工作人员对医院病人的饮食要求不是很清楚,不具备营养学知识,因而,造成病人的饮食医嘱难以落实。
1.2.2无专门的营养师:营养师基层医院几乎是没有,所以就谈不上如何给病人合理的安排饮食与营养,如何根据病情的发展来调配饮食结构。
1.2.3部分患者经济条件差:基层来的病员有很多经济条件特别差,他们将有限的钱几乎全部拿来交了住院费,剩下的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所以,病人的饮食全靠家人自己调配,造成营养跟不上而影响疾病的康复。
1.3饮食风险:老年病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使得老年病人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1]。
老年病人由于牙齿松动或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咀嚼或吞咽功能下降,如果进食不当,易引起误咽、呛咳、烫伤、哽噎等,或因呛咳、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因此,应该加强老年病人的饮食护理,确保饮食安全。
老年人营养不良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摘要]老年人营养不良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患病率高,且易被忽视。
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例如年龄、共病、多重用药、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会导致很多不良结局,如肌少症、衰弱、跌倒、骨折、失能和死亡等,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目前,国内外各指南推荐对营养不良老年人采用多学科综合管理,但缺乏具体的、可实施的方案和标准。
该共识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本领域专家的诊治经验,提出了老年人营养不良多学科决策模式,旨在临床实践中对老年人进行更加规范化的综合营养管理,促进健康老龄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高达18.70%,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3.50%。
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多病共存或患有严重疾病者。
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合并患病率为41.2%,这会降低老年人健康水平,增加相关医疗花费。
由于老年人营养不良常合并多个器官功能的减退、多重用药和精神心理障碍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传统的单一学科诊疗模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1营养不良的定义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能量或营养素缺乏的一种状态,伴有或不伴有炎症(导致代谢需求增加),导致身体成分和身体细胞质量发生改变(特别是去脂体重的降低),从而对躯体和心理功能乃至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2流行病学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受不同的医疗环境、伴随疾病及筛查和评估工具的影响。
共识1: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导致或加重多种负性临床事件,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以改善预后。
3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共识2:影响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复杂,包括年龄、器官功能储备、疾病、精神状况等内部因素,以及环境、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外部因素,提示老年营养不良需要多维度、多学科共同评估及干预。
4营养不良的〃筛查-多重干预-联合管理〃多学科决策模式4.1 营养不良的多模式、多学科干预及管理共识3:老年人营养不良管理应采用〃筛查-多重干预-联合管理〃的多学科决策模式,定期随访,保证充足的膳食摄入,以改善功能和临床结局。
浅谈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作者:杨萍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6年第7期杨萍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个旧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云南省个旧市 661000【摘要】目的:探索老年人在营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一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通过评估分析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善老年人营养问题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论:医护人员应该了解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原因,并积极提供营养支持帮助。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不良;干预措施老年人由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短期或长期影响,加之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营养不良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调查研究显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的患病率在一般住院患者中是11-44%,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则达29-61%[1]。
老年病人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性没有得到重视和处理的问题[2]。
1 资料台湾营养调查发现,在医院,有90.0% 的医生意识到营养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给老年患者的常规治疗中却未运用营养治疗;有95.5% 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会面临着营养学的问题,但只有11.0% 的护士认为自己的营养知识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并有76.0% 的患者对临床营养支持不满意[3]。
由此可见,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老年人缺乏相关的营养知识及其营养问题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作为老年科医护人员,了解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尽可能帮助患者发现及解决营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2 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2.1 药物因素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许多药物能直接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有些药物的副反应也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出现药物性营养不良。
2.2 疾病及生理学因素老年人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率的逐渐增加,其机体的营养消耗也相应增加,但是由于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衰退、身体组成发生了改变,肌肉和矿物质减少,牙齿脱落,咀嚼吞咽、胃蕾数量减少,胃肠功能降低,这些病理及生理变化让老年人在食物的摄取、吸收方面受到影响,导致营养不良;其次,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有些老年人有偏食的习惯,长期摄入的饮食种类单一,使摄入营养素失衡;也有的老年人由于节俭,习惯吃剩菜、隔夜菜,使摄入的饮食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
DOI:10.16662/ki.1674-0742.2024.05.028高龄住院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曾真,彭夫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100022[摘要]目的分析高龄住院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的66例高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对照组采用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血白蛋白(28.12±5.63)g/L、前白蛋白(0.18±0.02)g/L、转铁蛋白(1.62±0.28)g/L、血红蛋白(128.69±15.75)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29.96±6.56)U/L、谷草转氨酶(25.52±7.65)U/L、总胆红素(15.12±1.89)µmol/L、血肌酐(100.47±15.64)µ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高龄住院老年患者营养支持中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突出。
[关键词]肠内营养;高龄住院老年患者;营养支持[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4)02(b)-0028-04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at Advanced AgesZENG Zhen, PENG Fusong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Beijing Chuiyangliu Hospital, Beijing, 10002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in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at advanced ag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Beijing Chuiyangliu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3 were retrospectiv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33 cases eac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mode of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prac⁃ticed the intravenous route to provide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enteral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lood albumin (28.12±5.63) g/L, prealbumin (0.18±0.02) g/L, transferrin (1.62±0.28) g/L, and hemoglobin (128.69±15.75) g/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Albumin transaminase (29.96±6.56) U/L, glutamine transaminase (25.52±7.65) U/L, total bilirubin (15.12±1.89) µmol/L, and blood creati⁃nine (100.47±15.64) µmol/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nutritional support of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at a high age is outstanding.[Key words] Enteral nutritio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Nutritional support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龄老年人越来越多,对医疗需求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