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单筋矩形截面(精)
- 格式:doc
- 大小:912.50 KB
- 文档页数:19
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1概述1、受弯构件(梁、板)的设计内容:图3-1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破坏截面垂直于梁的轴线,承受弯矩作用而破坏,叫做正截面受弯破坏。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破坏截面与梁截面斜交,承受弯剪作用而破坏,叫做斜截面受剪破坏。
③满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对受弯构件进行设计与校核时,应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
比如最小配筋率、纵向2①板⑴板的形状与厚度:a.形状:有空心板、凹形板、扁矩形板等形式;它与梁的直观区别是高宽比不同,有时也将板叫成扁梁。
其计算与梁计算原理一样。
b.厚度:板的混凝土用量大,因此应注意其经济性;板的厚度通常不小于板跨度的1/35(简支)~1/40(弹性约束)或1/12(悬臂)左右;一般民用现浇板最小厚度60mm,并以10mm为模数(讲一下模数制);工业建筑现浇板最小厚度70mm。
⑵板的受力钢筋:单向板中一般仅有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双向板中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一般情况下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钢筋应绑扎或焊接形成钢筋网。
当采用绑扎钢筋配筋时,其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度h≤150mm时,不应大于200mm,当板厚度h﹥150mm时,不应大于1.5h,且不应大于250mm。
板中受力筋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由板中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其间距不应大于400mm,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其锚固长度l as不应小于5d。
板中弯起钢筋的弯起角不宜小于30°。
板的受力钢筋直径一般用6、8、10mm。
对于嵌固在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包括弯起钢筋在内),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1/7(l1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
b. 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1/4。
c. 沿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是指具有一个纵向钢筋(单筋)和一个矩形截面的构件。
在受弯时,矩形截面受到压力,而钢筋受到拉力,通过计算正截面承载力可以确定该构件的安全性能。
下面将介绍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正截面的受压区高度h和内力矩M。
假设构件受弯时的截面高度为h,宽度为b,截面厚度为d。
根据等截面原则,构件的正截面宽度和截面高度相等,即b=h。
构件的弯矩M由下式计算得出:M=Rd·Z,其中Rd为设计弯矩,Z为正截面抵抗矩。
然后,计算正截面抵抗矩Z。
在单筋矩形截面中,正截面抵抗矩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
钢筋的抵抗矩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Zs=As·fy·(h-d/2),其中As为钢筋截面面积,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抵抗矩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Zc=0.85·fck·(b·h-(As+Asc)·(h/2-d/2)),其中f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Asc为纵向钢筋表面积。
正截面的抵抗矩由钢筋的抵抗矩和混凝土的抵抗矩之和得出:Z=Zs+Zc。
接下来,计算正截面的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构件的承载力由以下条件中的最不利情况决定:1.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力或者钢筋达到屈服应力;2. 混凝土达到达到破坏应变时,即混凝土压应力达到0.45fck或者钢筋达到屈服应变。
计算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力的情况下的承载力,可以得到下式:Nc=0.85·fcd0·A+(Rd-Zs)/Rd·fctd0·A,其中fcd0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fctd0为混凝土的设计抗拉强度,A为截面面积。
计算钢筋达到屈服应力的情况下的承载力,可以得到下式:Ns=(Zs/0.9zτs)·fsd,其中z为混凝土的截面中和高度,τs为混凝土的应力分布系数,fsd为钢筋的设计抗拉强度。
综合两种情况,正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Fc为较小值:Fc=min{Nc,Ns}。
1 /171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本章学习要点:1、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 形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2、了解配筋率对受弯构件破坏特征的影响和适筋受弯构件在各阶段的受力特点;3、熟悉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构造要求。
§4-1 概述一、受弯构件的定义同时受到弯矩M 和剪力V 共同作用,而轴力N 可以忽略的构件(图4—1). 梁和板是土木工程中数量最多,使用面最广的受弯构件。
梁和板的区别: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大于其宽度,而板的截面高度则远小于其宽度。
受弯构件常用的截面形状如图4-2所示。
图4-1二、受弯构件的破坏特性正截面受弯破坏:沿弯矩最大的截面破坏,破坏截面与构件的轴线垂直。
斜截面破坏: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剪力都较大的截面破坏。
破坏截面与构件轴线斜交。
进行受弯构件设计时,要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 /172图4—3 受弯构件的破坏特性§4—2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性一、配筋率对正截面破坏性质的影响配筋率:为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A s 与截面有效面积的百分比.sA bh 式中 s A —-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b -—截面宽度,0h —-截面的有效高度(从受压边缘至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重心的距离)。
构件的破坏特征取决于配筋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诸多因素,但配筋率的影响最大。
受弯构件依配筋数量的多少通常发生如下三种破坏形式: 1、 少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低于某一定值时,构件不但承载力很低,而且只要其一开裂,裂缝就急速开展,裂缝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钢筋由于突然增大的应力而屈服,构件立即发生破坏。
图4—4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2、适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时,构件的破坏首先是受拉区纵向钢筋屈服,然后压区砼压碎。
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破坏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和裂缝预兆。
3、超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一定值时,构件的破坏是由于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
第4章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4. 1选择题1. ( C )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 I a 状态;B ・n a 状态;C ・川a 状态; 第n 阶段;A )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
I a 状态;n a 状态;P 兰 PmaxA • ©(1-0. 5©);B ・ ©(1 +0. 5©); C. 1一0・ D ・ 1+0.5© ;7•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屮,对于双筋截面,下面哪个条件可以满足受压钢筋的屈服•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截面抵抗矩系数取值为:(A )oD . 2.(AB. D .3“( C ・川a 状态; 第n 阶段; D )作为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的依据。
I a 状态; n a 状态; 川a 状态; 第n 阶段; B. C .D•寻弯构件沪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律立杲依抿哪种确坏形杰律立A. B. C. 少筋破坏; 适筋破坏; 超筋破坏; 界限破坏;D. •下列那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巴沁;X 兰巴山o ; C. X 兰 2a.s ;C )oC. X >2且s ;X v2a s;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T形截面划分为两类截面的依据是 D )。
中,(计算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不同;受拉区与受压区截面形状A.不同;B.破坏形态不同;混凝土受压区的形状不同;C.9.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保护层厚度;增加截面高度;增加截面宽度;B.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屮,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范围内混凝土C・ AD・1 n 农的压应力分布是(A.均匀分布;按抛物线形分B.布;按三角形分布;部分均C.匀,部分不均匀分布;n B1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A.纵向钢筋内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B.离;纵向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C.距离;箍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D.离;纵向钢筋重心到混凝土表面的距12.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屮,若x<2a s,则说明)OA. 受压钢筋配置过多;B. 受压钢筋配置过少;C. 梁发生破坏时受压钢筋早已屈服;D. 截面尺卄卜卜十・4・2判断题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4. 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一、基本假定试验梁破坏特征→正截面承载力的四个基本假定: 1. 截面应变保持平面平截面假定:指梁在荷载作用下,正截面变形规律符合“平均应变平截面假定” 。
实验表明:砼和钢筋纵向应变呈直线变化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变
2.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1) 砼的抗拉强度很小;2)其合力作用点离中和轴较近,抗弯力矩的力臂很小
→忽略受拉区砼的
抗拉作用
4.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方程
σs=Es⋅
εs≤fy
纵向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为0.01
2. 等效矩形应力图
公式复杂,可取等效矩形应力图
形来代替受压区砼应力图形
两个图形满足的等效条件:
1)受压区砼压应力合力C 的大小相等
2)两图形中受压区合力C的作用点不变fc
xcx=β1xcα1fcC=α1fcbx
z
T=fyAszT=fyAs
等效矩形应力图
4.4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 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1. 基本计算公式计算简图
情形2:已知截面设计弯矩M、砼强度等级及钢筋级别,求构件截面尺寸bh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设计步骤:
①b , h , As 和x均为未知数,解得有多组。
计算时需要增加条件,通常假定配筋率ρ和梁宽b配筋率的经济取值: 板的约为0.3%~0.8%;单筋矩形梁的约为0.6%~1.5%。
梁宽按构造要求确定
矩形截面:宽度b 一般取为l00、120、150、(180)、200、(220)、250和300mm,300mm以上的级差为50mm;括号中的数值仪用于木模
例1 现浇钢筋砼平板,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一类环境,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为6.50kN/m2(含板自重),砼:C25,钢筋:HRB335级。
试配置该平板的受拉钢筋。
解:截面设计问题
(1)确定设计参数
查附表2-7,HRB335钢筋fy=300 N/mm2
附表2-2 ,C25混凝土fc= 11.9N/mm2
ft= 1.27 N/mm2
表4-5α1=1.0
表4-6 ξb=0.550表αsb=0.399
(4)选配钢筋及绘配筋图
查附表4-1
各种钢筋间距,每米板宽中的钢筋截面面积板的构造要求:常用
直径是6、8、l0mm,其中现浇板的板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钢筋的间距:一般为70~200m。
板厚≤150mm,不宜>200mm
计算面积:311.5mm2选用8@160,
As=314 mm2
受拉钢筋配筋简图
例4.2 某民用建筑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安全等级二级,一类环境,
l=6.3m,=200mm×550mm,bh0承受板传来永久荷载及梁的自重标准值
gk=15.6kN/m,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k=7.8kN/m。
选用C25混凝土和HRB335级钢筋。
试求该梁所需纵向钢筋面积,并画出截面配筋简图。
解:截面设计问题
(1)确定设计参数
查附表
附表
表HRB335钢筋C25混凝土fy=300 N/mm2fc= 11.9N/mm2ft= 1.27 N/mm2α1=1.0表ξb=0.550表αsb=0.399查附表,一类环境,c=25mm as=c+d/2=35mmh0=h−as= 500-35=515mm
(4)选配钢筋及绘配筋图构造要求:常用
直径为10、12、
14、l 6、18、20、
22和25mm,且梁
高≥300mm,纵
筋≥10mm
纵向受拉钢筋
的净距:≥25mm,且≥钢
筋直径
最好不少于3
或4根
计算面积:1100.3mm2选用3 22,As=1140 mm2
截面配筋简图
例题4.3 某矩形截面钢筋砼梁,安全等级二级,一类环境,bh=200mm×500mm,C35混凝土和HRB400级钢筋,截面配筋如图所示。
该梁承受的最大弯距设计值M=210kN·m,复核该截面是否安全。
解:属于截面复核类
(1)确定设计参数
查附表
附表
表HRB400钢筋fy=360 N/mm2C35混凝土fc= 16.7N/mm2ft= 1.57 N/mm2α1=1.0表ξb=0.520
作业:
三校合编课本P.86.
(1) 4.1 (2) 4.2(4)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