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硫酸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硫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ulfate,anhydrous中文名称:无水芒硝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330CAS No.:7757-82-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基本无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根据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硫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以下是对硫酸钠的一些关键特点的描述:
1. 理化性质:
- 化学式:Na2SO4
- 分子量:142.04 g/mol
- 外观:无色结晶或粉末状
- 熔点:884°C
- 沸点:无水饱和溶液的沸点约为330°C
- 密度:2.68 g/cm3
- 溶解性:可溶于水,不溶于醇和醚
2. 危险特性:
- 刺激性:硫酸钠可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接触眼睛可能导致刺痛和眼部红肿。
- 吸入风险:吸入硫酸钠的粉尘或气体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并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和喉咙疼痛等症状。
- 火灾危险:硫酸钠非易燃物质,但在与可燃物接触时可以加
剧火势,产生有毒烟雾和腐蚀性蒸汽。
- 环境影响:硫酸钠为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可引发水
体污染和溶解氧降低。
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对于正确使用和处理它非常重要。
在使用硫酸钠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
保护。
过硫酸钠各元素过硫酸钠又称过二硫酸钠。
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
无嗅。
无味。
分子式Na2S2O8,相对分子质量238.13。
常温下逐渐分解,加热或在乙醇中可迅速分解,分解后放出氧气并生成焦硫酸钠。
湿气及铂黑、银、铅、铁、铜、镁、镍、锰等金属离子或它们的合金均可促进分解,高温(200℃左右)急剧分解,放出过氧化氢。
易溶于水(20℃时70.4)。
有强氧化性。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长时间接触皮肤,可引起过敏症,操作时应注意。
大鼠经口LD50 895mg/kg。
密封保存。
实验室通过加热过硫酸铵与苛性钠或碳酸钠溶液,除去氨和二氧化碳而得过硫酸钠。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彤彤编辑整理。
过硫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氧化剂,可将Cr3+、Mn2+等氧化成相应的高氧化态化合物,当有Ag+存在时,可促进上述氧化反应;利用其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金属表面处理剂、化学试剂;医药原料;电池、乳液聚合反应的促进剂和引发剂。
(1)硫酸铵水溶液电解氧化生成过硫酸铵,再与氢氧化钠进行复分解反应,将副产的氨逐出后,再减压浓缩、结晶、干燥,可得过硫酸钠。
(NH4)2S2O8+2NaOH→Na2S2O8+2NH3+2H2O。
(2)电解冷硫酸可制得过二硫酸,再与碱作用,可制得过硫酸钠。
(I)2HSO4--2e→H2S2O8 (II)H2S2O8+2NaOH→Na2S2O8+2H2O。
用途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电池去极剂用途用于照相业的废液处理,用作印刷电路板表面金属的软蚀剂及纺织用脱浆剂、硫化染料发色剂等用途用于医药、漂白、电池,并用作化学试剂生产方法1.过硫酸铵、硫酸钠和硫酸用于复分解反应。
2.用碳酸钠来处理过二硫酸铵可制得过二硫酸钠。
在通风柜中,将43g Na2CO3·10H2O与34g (NH4)2S2O8混合并研磨成糊状体,为了除去氨,可将混合物加热至40~50℃,或者通入不含CO2的空气。
然后用玻璃砂芯漏斗将结晶体抽干,并放在暗处干燥。
目录5.1类氧化剂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1)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5)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3)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8)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0)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4)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5)硝酸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6)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9)5.2类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50 过氧化(二)苯甲酰[77%<含量<95%,含水]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1 过氧化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2)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次氯酸钙[含有效氯>39%]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4-7)硝酸铵[含可燃物≤0.2%]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4-7)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酸钠是一种常用化学品,常被用作工业原料、实验室试剂和家庭清洁剂等。
以下是关于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相关信息。
理化性质
- 化学式:Na2SO4
- 分子量:142.04 g/mol
- 外观: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
- 密度:2.68 g/cm³
- 熔点:884℃
- 沸点:1429℃
- 溶解性:可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危险特性
- 刺激性:硫酸钠对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具有刺激性,接触会引起疼痛、灼伤或刺激感。
- 吸入风险:吸入硫酸钠的粉尘或蒸气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 灼伤风险:硫酸钠与水接触产生强酸性溶液,可能造成化学
灼伤。
- 环境影响:硫酸钠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对水生生物
有毒性。
请在使用硫酸钠时注意安全措施,避免与眼睛、皮肤和呼吸系
统接触。
使用过程中应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避免吸入粉尘或蒸气。
在处理硫酸钠废弃物时,应遵循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
以上是关于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介绍。
如需了
解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相关化学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目录5.1类氧化剂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2)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0)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硝酸铈铵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5)亚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6)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5.2类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48 过氧化(二)苯甲酰[77%<含量<95%,含水]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9 过氧化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0)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氧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钠(金属钠)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标识英文名:sodium分子式:Na分子量:22.99危险货物编号:43002UN编号:1428RTECS号:--IMDG规则页码:CAS号:7440-23-5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银白色柔软的轻金属,常温下质软如蜡。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氰化钠、过氧化钠和多种化学药物或作还原剂。
熔点(℃)97.8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沸点(℃)892相对密度(水=1)0.97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0.13(440℃)燃烧热(kJ/mol)209.5引燃温度(℃)>115溶解性:不溶于煤油。
毒性健康危害及急救措施接触限值(mg/m3)中国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LV-TWA: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LV-STEL: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性:LD50:4000mg/kg(小鼠腹腔)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生的烟(主要含氧化钠)对鼻、喉及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及极强的刺激作用。
同潮湿皮肤或衣服接触可燃烧,造成烧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本品遇湿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爆炸极限(v%)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
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
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
燃烧时呈黄色火焰。
100℃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