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数学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195.33 KB
- 文档页数:5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
解析:求多项式的公因式一般用辗转相除法。
这里用赋值法,分别令01,3,1,2x =--代入,同时得00()0,()0,f x g x ==即1x +为二者公因式。
2.【答案】B 。
解析:设曲面经矩阵A 变化后为100'0202'0033'x x x y y y z z z ⎡⎤⎡⎤⎡⎤⎡⎤⎢⎥⎢⎥⎢⎥⎢⎥==⎢⎥⎢⎥⎢⎥⎢⎥⎢⎥⎢⎥⎢⎥⎢⎥⎣⎦⎣⎦⎣⎦⎣⎦,则'1'21'3x x y y z z ⎧⎪=⎪⎪=⎨⎪⎪=⎪⎩故其方程为22211(1)(2)(1)123x y z -+-+-=,选B 。
3.【答案】D 。
解析:样本是受审查客体的反映形象或其自身的一部分,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抽取的若干个体,用于提供总体的信息及由此对总体作统计推断。
样本的平均值称样本均值,在数理统计中,常常用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
样本越大从总体中提取的信息就越多,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好。
这里取的两组数据都是随机的,因此均值不一定相等。
4.【答案】B 。
解析:取1n a n =,11n b n=-,lim 0,lim 1n n n n a b →∞→∞==,0<1,而1110a b =>=,2212a b ==,因此B 的结论不正确。
5.【答案】B 。
解析:由向量积的性质可得,⨯⨯⨯(a +c)b =a b +c b ,故选B 。
6.【答案】C 。
解析:由已知得级数的收敛半径为131lim 331nn n n r n +→∞==+,又当13x =时级数11n n∞=∑发散,当13x =-时级数11(1)n n n ∞=-∑收敛,故选C 。
7.【答案】A 。
解析:第一次数学课程改革发生在20世纪初,史称“克莱因-贝利运动”。
英国数学家贝利提出“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大众”“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应用”的改革指导思想;德国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教育的意义、内容、教材、方法等,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结合近代数学和教育学的新进展,不断进行改革。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二、简答题。
(共5题,每题7分,共35分)9.一条光线斜射在一水平放置的平面上,入射角为π/6,请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反射光线的方程。
若将反射光线绕平面镜的法线旋转一周,求出旋转曲面的方程。
【参考答案】以此光线与平面的交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则入射光线所在直线过原点且在yoz 坐标面上,所以入射光线的直线方程为y y Z 336tan==π,而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z 轴对称,所以反射光线的直线方程为y Z 33-=,而此时法线为z 轴,故将反射光线绕平面镜的法线旋转一周,即是绕z 轴旋转一周,则得出旋转曲面的方程是将反射光线的直线方程中的y 改成22y x +±,得到方程为2233y x Z +±=。
10.求证:非齐次性方程组⎩⎨⎧'='+'=+cy b x a cby ax 有唯一解,当且仅当向量),(),,(b b n a a m '='=线性无关【参考答案】证明:(1)当非齐次性方程组⎩⎨⎧'='+'=+c y b x a cby ax 有唯一解时,假设向量),(),,(b b n a a m '='=线性相关,则m k n =,即a k b ka b '='=,,原方程组可化为⎩⎨⎧'=+=+ckby kax cby ax 当kc c ='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无穷多解,与方程组有唯一解矛盾;当kc c ≠'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无解,与方程组有唯一解矛盾。
所以),(),,(b b n a a m '='=线性无关。
(2)当向量),(),,(b b n a a m '='=线性无关时,⎪⎪⎭⎫⎝⎛''b a b a 可逆,则⎪⎪⎭⎫ ⎝⎛'⎪⎪⎭⎫ ⎝⎛''=⎪⎪⎭⎫ ⎝⎛-c c b a b a y x 1,即⎩⎨⎧'='+'=+c y b x a cby ax 有唯一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是:A. 函数与方程B. 平行四边形C. 概率与统计D. 古典物理知识2.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甲、乙、丙三人得分分别为90分、85分、80分,则他们的平均分为:A. 85分B. 83分C. 82分D. 81分3. 下列关于三角形外角定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B. 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C. 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差D. 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差4. 下列关于圆的性质,正确的是:A. 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B.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三倍C. 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D. 圆的面积等于直径的平方乘以π5. 下列关于不等式的性质,正确的是:A.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B.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C.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D.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6. 下列关于二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的是:A.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B.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C.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水平直线D.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斜直线7. 下列关于幂的运算,正确的是:A. $a^m \cdot a^n = a^{m+n}$B. $a^m \div a^n = a^{m-n}$C. $(a^m)^n = a^{mn}$D. $(a^n)^m = a^{n^m}$8. 下列关于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正确的是:A. 第一象限的点坐标为(-x,-y)B. 第二象限的点坐标为(x,y)C. 第三象限的点坐标为(-x,y)D. 第四象限的点坐标为(x,-y)9. 下列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正确的是:A. 换元法B. 因式分解法C. 分式方程法D. 平移法10. 下列关于二次方程的解法,正确的是:A. 分式方程法B. 因式分解法C. 平移法D. 平行线法11. 下列关于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的是:A. 分式方程法B. 因式分解法C. 平移法D. 消元法12. 下列关于函数的定义域,正确的是:A. 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使得函数有意义的实数B. 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使得函数有意义的正实数C. 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使得函数有意义的负实数D. 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使得函数有意义的非负实数13. 下列关于函数的值域,正确的是:A. 函数的值域为所有使得函数有意义的实数B. 函数的值域为所有使得函数有意义的正实数C. 函数的值域为所有使得函数有意义的负实数D. 函数的值域为所有使得函数有意义的非负实数14. 下列关于一次函数的图像,正确的是:A. 图像是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的直线B. 图像是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的直线C. 图像是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直线D. 图像是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的直线15. 下列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像,正确的是:A. 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B. 图像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C. 图像是水平直线D. 图像是斜直线16. 下列关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的是:A.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B.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3C.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4D.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517. 下列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的是: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3C.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4D.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518. 下列关于梯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的是:A. 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2B. 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3C. 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4D. 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519. 下列关于圆的周长计算,正确的是:A.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B. 圆的周长等于半径乘以πC.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除以πD. 圆的周长等于半径除以π20. 下列关于圆的面积计算,正确的是:A. 圆的面积等于直径的平方乘以πB. 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C. 圆的面积等于直径除以πD. 圆的面积等于半径除以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则这个数是______和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数的是()A. -2B. √4C. πD. √-1答案:D2. 若方程 2x - 3 = 5 的解为 x,则 x + 1 的值为()A. 4B. 5C. 6D. 7答案:D3.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圆D. 长方形答案:C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P(2, -3)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 (2, 3)B. (-2, 3)C. (2, -3)D. (-2, -3)答案:A5. 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4cm、3cm、2cm,则它的体积为()A. 24cm³B. 36cm³C. 48cm³D. 60cm³答案:A6. 下列函数中,y = 2x - 1 是()A. 增函数B. 减函数C. 常数函数D. 无穷函数答案:A7. 在一次函数 y = kx + b 中,k 和 b 的符号关系是()A. k > 0, b > 0B. k < 0, b < 0C. k > 0, b < 0D. k < 0, b > 0答案:C8. 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6cm,腰长为 8cm,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 24cm²B. 30cm²C. 32cm²D. 36cm²答案:B9.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偶数都是整数B. 所有的整数都是自然数C.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D.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答案:A10. 若a² = b²,则 a 和 b 的关系是()A. a = bB. a = -bC. a = ±bD. a 和 b 不确定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1, 2) 到原点的距离为 __________ cm。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试题【科⽬三】模拟卷(9)及答案解析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试题(初级中学)模拟卷(9)⼀、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
错选、多选和未选均⽆分。
1.下列选项中运算结果⼀定为⽆理数的是()A.有理数与⽆理数的和B.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差C.⽆理数与⽆理数的和D.⽆理数与⽆理数的差2.在空间直⾓坐标系中,由参数⽅程22cos sin sin 2x a ty a t z a t===,()02t ≤≤π所确定曲线的⼀般⽅程是()A.22x y az xy+=??=?B.24x y az xy+=??=?C.22222x y a z xy+==D.22224x y az xy+==3.已知空间直⾓坐标与球坐标的变换公式为cos cos cos sin sin x y z ρθ?ρθ?ρθ=??=??=?,ρ?θππ??≥0-π<≤π-≤≤ ?22??,,,则在球坐标系中,3θπ=表⽰的图形是()A.柱⾯B.圆⾯C.半平⾯D.半锥⾯4.设A 为n 阶⽅阵,B 是A 经过若⼲次初等⾏变换后得到的矩阵,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 B B.≠A BC.若0=A ,则⼀定有0=BD.若0>A ,则⼀定有0>B 5.已知12111()(1)()(21)!n n n f x x n ∞--==-π-∑,则()1f =()A.1-B.0C.1D.π6.若矩阵1114335x y -??= --A 有三个线性⽆关的特征向量,2λ=是A 的⼆重特征根,则()A.22x y =-=,B.11x y ==-,C.22x y ==-,D.11x y =-=,7.下列描述为演绎推理的是()A.从⼀般到特殊的推理B.从特殊到⼀般的推理C.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推理D.通过观察猜想得到结论的推理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四个⽅⾯阐述了课程⽬标,这四个⽅⾯是()A.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D.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数学创新情感态度⼆、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7分,共35分)9.⼀次实践活动中,某班甲⼄两个⼩组各20名同学在综合实践基地脱⽟⽶粒,⼀天内每⼈完成脱粒数量(千克)的数据如下:甲组57,59,63,63,64,71,71,71,72,7575,78,79,82,83,83,85,86,86,89。
教师资格证科目三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逐渐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被称为:A. 观察学习B. 条件反射C. 社会学习D. 行为塑造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和淘汰学生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D. 所有上述选项4.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教学方法D. 学校管理5.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学习的本质是:A. 行为的改变B. 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C. 知识的积累D. 技能的掌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7.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8.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元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其中涉及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材料: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他发现自己在数学科目上的成绩一直不理想,尝试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效果都不明显。
老师建议他参加课外辅导班,但小明担心这会占用他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1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提出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材料:小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科学和艺术。
然而,她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四、论述题(共30分)1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提高教学效果的潜在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2. 假设你是一名中学教师,你的班上有一名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的学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3B. -πC. 0.1010010001…D. 1/22. 下列函数中,一次函数是()A. y=2x+3B. y=x²+2x+1C. y=3/xD. y=2x³-3x²+4x-13. 在下列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4.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²+2ab+b²B. (a-b)²=a²-2ab+b²C. (a+b)³=a³+3a²b+3ab²+b³D. (a-b)³=a³-3a²b+3ab²-b³5. 下列各数中,正数是()A. -1/2B. 0C. -πD. 26.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3B. -πC. 0.1010010001…D. 1/27. 下列函数中,一次函数是()A. y=2x+3B. y=x²+2x+1C. y=3/xD. y=2x³-3x²+4x-18. 在下列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9.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²+2ab+b²B. (a-b)²=a²-2ab+b²C. (a+b)³=a³+3a²b+3ab²+b³D. (a-b)³=a³-3a²b+3ab²-b³10. 下列各数中,正数是()A. -1/2B. 0C. -πD. 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已知 a+b=5,a-b=1,则 a=______,b=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是()A.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B. 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C.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D. 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是()A. 数与代数B. 几何与图形C. 统计与概率D. 信息技术与数学3. 在“有理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乘法法则,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演示法B. 启发式教学C. 探究式教学D. 讲授法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方法的是()A. 课堂观察B. 作业批改C. 问卷调查D. 家长会5. 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发现勾股定理,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演示法B. 启发式教学C. 探究式教学D. 讲授法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原则的是()A.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B. 启发式教学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严谨性原则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目标的是()A.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B.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C.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D.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材编写原则的是()A. 科学性B. 实用性C. 系统性D. 适应性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是()A. 教学目标达成度B. 教学内容充实度C. 教学方法创新度D. 学生参与度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是()A. 参加教研活动B. 阅读专业书籍C. 参加学术会议D. 做家务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是()A. 任务驱动教学B. 情境教学C. 合作学习D. 传统讲授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内容的是()A. 教学内容B. 教学方法C. 学生参与度D. 教师形象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原则的是()A.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B. 启发式教学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严谨性原则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目标的是()A.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B.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C.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D.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材编写原则的是()A. 科学性B. 实用性C. 系统性D. 适应性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是()A. 教学目标达成度B. 教学内容充实度C. 教学方法创新度D. 学生参与度1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是()A. 参加教研活动B. 阅读专业书籍C. 参加学术会议D. 做家务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是()A. 任务驱动教学B. 情境教学C. 合作学习D. 传统讲授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内容的是()A. 教学内容B. 教学方法C. 学生参与度D. 教师形象2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原则的是()A.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B. 启发式教学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严谨性原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与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数的是()A. 3B. -5C. √2D. π2. 若a,b是方程x^2 - 3x + 2 = 0的两个根,则a + b的值为()A. 1B. 2C. 3D. 43. 已知函数f(x) = 2x - 1,则f(-3)的值为()A. -7B. -5C. -3D. 1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 3)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 (2, 3)B. (-2, -3)C. (2, -3)D. (-2, 3)5. 若a,b是方程ax^2 + bx + c = 0(a ≠ 0)的两个根,且a + b = -2,ab = 3,则a^2 + b^2的值为()A. 1B. 5C. 7D. 96.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C.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D.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7. 在△ABC中,∠A = 60°,∠B = 45°,则△ABC的形状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8. 若a,b是方程x^2 - 4x + 3 = 0的两个根,则a^2 - b^2的值为()A. 1B. 3C. 4D. 59. 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象经过点(2, 3),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A. y = 2x + 1B. y = 3x - 1C. y = 2x - 1D. y = 3x + 1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角函数的是()A. 正弦B. 余弦C. 正切D. 立方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若∠A = 30°,则∠BAC = ______°。
12. 已知函数f(x) = -x^2 + 2x,则f(-1) = ______。
13. 在△ABC中,∠A = 45°,∠B = 60°,则∠C = 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各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 √2B. πC. 0.1010010001……D. 2/32. 若a、b、c成等差数列,且a=1,b=2,则c=()A. 3B. 4C. 5D. 63. 已知函数f(x)=ax^2+bx+c,若a>0,b=0,c<0,则函数的图像()A. 开口向上,顶点在x轴下方B. 开口向下,顶点在x轴上方C. 开口向上,顶点在x轴上方D. 开口向下,顶点在x轴下方4. 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且a+b>c,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a-b>cB. a-b>cC. a-b>cD. a+b>c5. 已知函数f(x)=x^2-2x+1,则函数的对称轴为()A. x=1B. x=0C. y=1D. y=0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A. (3,2)B. (2,3)C. (1,2)D. (2,1)7. 已知函数f(x)=x^2+2x+1,若f(x)=0,则x的值为()A. -1B. 0C. 1D. -2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1与x轴的交点为()A. (1,0)B. (0,1)C. (-1,0)D. (0,-1)9. 已知函数f(x)=x^2+2x+1,则f(1)=()A. 0B. 1C. 2D. 3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A. (1,-2)B. (-1,2)C. (-1,-2)D. (1,2)11. 已知函数f(x)=x^2+2x+1,若f(x)=0,则x的值为()A. -1B. 0C. 1D. -2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1与y轴的交点为()A. (1,0)B. (0,1)C. (-1,0)D. (0,-1)13. 已知函数f(x)=x^2+2x+1,则f(2)=()A. 0B. 1C. 2D. 3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A. (3,-2)B. (-2,3)C. (-3,2)D. (2,-3)15. 已知函数f(x)=x^2+2x+1,若f(x)=0,则x的值为()A. -1B. 0C. 1D. -2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1与x轴的交点为()A. (1,0)B. (0,1)C. (-1,0)D. (0,-1)17. 已知函数f(x)=x^2+2x+1,则f(-1)=()A. 0B. 1C. 2D. 3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A. (1,-2)B. (-1,2)C. (-1,-2)D. (1,2)19. 已知函数f(x)=x^2+2x+1,若f(x)=0,则x的值为()A. -1B. 0C. 1D. -2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1与y轴的交点为()A. (1,0)B. (0,1)C. (-1,0)D. (0,-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1. 已知函数f(x)=ax^2+bx+c,若a>0,b=0,c<0,则函数的图像为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是()。
A. 以学生发展为本B. 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C. 倡导积极主动、富有个性与合作的学习方式D. 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和应用2. 下列关于函数概念的教学,错误的是()。
A. 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函数的客观存在B. 强调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C. 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增减性D. 忽略函数的实际应用背景3. 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示了几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 发现法B. 探究法C. 演示法D. 讲授法4. 下列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教学,不正确的是()。
A. 强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B. 通过几何画板等工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C. 忽略三角形全等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D. 引导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与图形的关系。
这种方法体现了()。
A. 直观性原则B. 演示性原则C. 实践性原则D. 理论性原则6. 下列关于“概率”的教学,不恰当的是()。
A.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概率的意义B. 强调概率的计算方法C. 忽略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D.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概率的随机性7. 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用尺规作图,这种教学目标属于()。
A. 知识与技能目标B. 过程与方法目标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 以上都是8. 下列关于“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不正确的是()。
A. 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B. 忽略统计图表的制作C.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D. 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9. 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归纳推理的思想,然后介绍数学归纳法。
这种教学步骤属于()。
A. 情境导入B. 概念引入C. 方法讲解D. 应用举例10. 下列关于“立体几何”的教学,不正确的是()。
【数学试讲题目总结】
1、一千米的认识
2、节约用水,要求,数与代数,统计,来结合起来,数据分析,收集
3、可能性中公教师网提供
4、混合运算
5、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
6、质数和合数
7、分数乘法
8、分数乘法
9、乘法分配律
10、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11、求最值
12、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
13、六年级下册比例尺
14、七巧板
15、比例尺
16、角度与弧度的互换
17、圆的标准方程
18、二次跟式的计算(小学数学)
19、奇函数
20、小数的加减法(小学数学)
21、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关系(小学数学)
22、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23个人住宾馆,有两人间和三人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住法?(小学数学)
23、圆面积的计算(小学数学)
24、植树问题,要求三种方法(小学数学)
25、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
答辩:(1)对于写的板书你有什么要说的,有什么反思? (2)你觉得你表现的怎么样?
26、数量关系(小学数学)
27、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小学数学)
28、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
29、三角形的面积(小学数学)
30、商的不变性(小学数学)
答辩:(1)你对本堂课进行评价?对于这节课,你有什么补充的点?(2)你觉得本堂课的重点是什么?
31、方程组解应用题(初中数学)
32、倒数(小学数学)
33、三角形外角(初中数学)
34、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和计算题的解决(小学数学)
35、商不变的性质(小学数学)
36、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小学数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数学思想?A. 形式化思想B. 分类与整合思想C. 数形结合思想D. 分类讨论思想2. 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等腰三角形模型让学生观察、操作,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3. 下列哪个函数是奇函数?A. y = x^2B. y = |x|C. y = x^3D. y = x^44. 在解决“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这一问题时,学生通过画图、测量、计算等方法,这种学习方式属于:A. 接受式学习B. 发现式学习C. 主动式学习D. 反思式学习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思想道德修养6.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结构特点,发现方程的解法,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7. 下列哪个数是实数?A. √(-1)B. √(2)C. √(3)D. √(4)8. 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测量实际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验证勾股定理,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原则?A.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B.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C. 主体性原则D. 个体化原则10.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特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1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评价方法?A. 课堂提问B. 作业批改C. 问卷调查D. 学生自评12. 在“概率”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抛硬币实验,观察硬币正反面的出现次数,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1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学科特点?A. 逻辑性B. 实用性C. 创新性D. 美学性14. 在“三角形相似”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1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评价内容?A. 教学目标达成度B. 教学方法适宜性C. 学生参与度D. 教学时间安排16. 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发现函数的性质,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1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A. 数形结合B. 分类与整合C. 变换思想D. 模型思想18. 在“圆”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发现圆周率π的近似值,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1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组织形式?A. 小组合作B. 个体学习C. 竞赛教学D. 轮流讲解20. 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的特点,发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2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学科素养?A. 数感B. 思辨能力C. 创新精神D. 应用意识22. 在“正比例函数”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2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评价标准?A.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B.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C.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D. 教学过程的规范性24. 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测量,发现立体图形的性质,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法2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原则?A.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B.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C. 主体性原则D.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
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A. 数与代数B. 几何C. 统计与概率D. 思想品德答案:D解析:思想品德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范畴,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2. 下列关于数学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A.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概括性B. 数学概念具有逻辑性、系统性C. 数学概念具有直观性、形象性D. 数学概念具有可操作性答案:C解析: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系统性,但不具有直观性、形象性。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引导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B. 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C. 传授数学知识D.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答案:A解析:引导发现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为了传授数学知识。
4. 下列关于数学教学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 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B. 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C. 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D. 教学评价要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答案:D解析: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过程性评价、学习态度,而不是仅仅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
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A. 只注重预设,忽略生成B. 只注重生成,忽略预设C. 预设与生成并重,以预设为主D. 预设与生成并重,以生成为主答案:D解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预设与生成并重,以生成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填空题1.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包括()、()、()等。
答案: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解析: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 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等。
答案: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解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
三、简答题1. 简述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数的是()A. 3.14B. -2C. √9D. π2. 已知a=3,b=-2,则a²+b²的值为()A. 1B. 5C. 9D. 73. 下列方程中,无解的是()A. 2x + 3 = 7B. 2x + 3 = 0C. 2x + 3 = -7D. 2x + 3 = 24.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若AB=AC,则∠BAC的度数是()A. 30°B. 45°C. 60°D. 90°5.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的是()A. y = √xB. y = x²C. y = 1/xD. y = |x|6. 已知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的图象开口向上,且a≠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² - 4ac > 0B. b² - 4ac = 0C. b² - 4ac < 0D. b² - 4ac = 0或b² - 4ac > 07. 在一次函数y = kx + b中,若k>0,则函数图象的斜率()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D. 以上都不对8. 下列图形中,不属于四边形的是()A. 矩形B. 平行四边形C. 正方形D. 三角形9. 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2x + 3 = 0B. 2x² + 3x + 2 = 0C. 2x³ + 3x² + 2x + 1 = 0D. 2x + 3x + 2 = 010.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A.(2,-3)B.(-2,3)C.(-2,-3)D.(2,-3)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等差数列{an}中,a1=2,公差d=3,则第10项an=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