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哪些化学品的员工需要做职业病健康体检
- 格式:docx
- 大小:15.02 KB
- 文档页数:6
使用哪些化学品的员工需要做职业病健康体检使用哪些化学品的员工需要做职业病健康体检接触到法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论上讲,都要进行对应的职业健康体检。
化学因素见卫生部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化学物质类:(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四)镉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五)铍及其化合物:铍病(六)铊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七)钡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八)钒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十一)铀: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十二)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十三)氯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十四)二氧化硫: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硫中毒(十五)光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气中毒(十六)氨: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中毒(十七)偏二甲基肼: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偏二甲基肼中毒(十八)氮氧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氮氧化合物中毒(十九)一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氧化碳中毒(二十)二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碳中毒(二十一)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化氢中毒(二十二)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二十三)氟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工业性氟病(二十四)氰及腈类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二十五)四乙基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乙基铅中毒(二十六)有机锡: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锡中毒(二十七)羰基镍: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羰基镍中毒(二十八)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中毒(二十九)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苯中毒(三十)二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苯中毒(三十一)正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正已烷中毒(三十二)汽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汽油中毒(三十三)一甲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甲胺中毒(三十四)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三十五)二氯乙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氯乙烷中毒(三十六)四氯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氯化碳中毒(三十七)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中毒(三十八)三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氯乙烯中毒(三十九)氯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丙烯中毒(四十)氯丁二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丁二烯中毒(四十一)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四十二)三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硝基甲苯中毒(四十三)甲醇: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醇中毒(四十四)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酚中毒(四十五)五氯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五氯酚中毒(四十六)甲醛: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醛中毒(四十七)硫酸二甲酯(四十八)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丙烯酰胺中毒(四十九)二甲基甲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五十)有机磷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磷农药中毒(五十一)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五十二)杀虫脒: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杀虫脒中毒(五十三)溴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溴甲烷中毒(五十四)拟除虫菊酯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五十五)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类物质: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五氯酚、硫酸二甲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中毒性肝病(五十六)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一)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三氯乙烯、重铬酸盐、三氯甲烷、β-萘胺、铬酸盐、乙醇、醚、甲醛、环氧树脂、尿醛树脂、酚醛树脂、松节油、苯胺、润滑油、对苯二酚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接触性皮炎。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化学物质类)危害告知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我司对从事与化学物质相关的工作岗位的员工提供以下的职业病危害告知:1. 化学物质的危害: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您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刺激性、腐蚀性、毒性等。
请您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这些化学物质。
2. 吸入危害: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以气体、烟雾或粉尘的形式存在,当您吸入这些物质时,可能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
请您在工作环境中保持通风良好,配戴有效的呼吸防护设备。
3. 接触皮肤危害:部分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可能会引起过敏、刺激、炎症等问题。
请您在与这些化学物质接触时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工作服等。
4. 急性中毒危害:某些化学物质在短时间内会对人体产生急性毒性作用,如意外泄漏、误食等。
请您保持警惕,严禁将化学物质接触到口腔、食物等。
防护措施为了保护您的健康和安全,降低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请您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了解化学品:了解您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防护设备、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工作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防止化学物质的积聚和泄露。
4.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预防职业病危害。
5. 应急处置: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如泄漏事故、急救知识等,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
职业健康保护责任公司将为从事与化学物质相关的工作岗位的员工提供以下职业健康保护责任:1. 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培训和指导,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方法、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方法等。
2.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使用和维护的有效性。
3. 定期检查工作环境,保障工作场所符合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
4. 监测和评估员工职业病危害的暴露情况。
5. 提供相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如通风设备、防护洗眼器等。
危化品管理人员体检要求
危险化学品(危化品)管理人员的体检要求通常是为了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以提高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安全性。
不同地区和行业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危化品管理人员体检的一些建议要求:
1.体检项目:
一般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
血液检查: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以确保身体的基本机能正常。
视力和听力检查:确保危化品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感知能力。
心电图检查:对于一些特殊岗位,可能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确保心脏健康。
职业病检查:针对可能与工作环境相关的职业病进行相应的检查。
2.体检机构:
合格的医疗机构:体检应选择具有资质的医院或体检中心,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危化品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体检,以保持身体健康状态的监测和管理。
4.特殊要求:
岗位相关体检:针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与危险化学品接触相关的特殊项目的体检,以确保他们在工作中不受
到危险物质的损害。
个人防护用具:体检也应关注危化品管理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并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体检要求的具体内容还应根据国家、地区、行业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具体调整。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体检制度,确保人员的健康与工作安全相适应。
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体检标准
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环境或工作条件。
企业应该根据具体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体检标准,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的体检标准:
1. 毒物接触:如有毒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体检标准可以包括相关的毒物检测和排毒功能的检查。
2. 物理因素:如噪音、震动、辐射等。
体检标准可以包括听力和视力检查、辐射剂量监测等。
3. 粉尘和颗粒物:如煤尘、木尘、金属尘等。
体检标准可以包括肺功能、胸部X光检查等。
4. 压力和应激:如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等。
体检标准可以包括心理评估、血压和心率监测等。
5. 体力负荷:如重体力劳动、高温作业等。
体检标准可以包括心脏功能、肌肉骨骼检查等。
6.传染病:如职业暴露于传染病原体的工作环境。
体检标准可以包括传染病相关的血液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 引言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是指涉及储存、销售、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单位。
由于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为确保员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制定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以规范企业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操作流程,降低事故风险,并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应设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该部门或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负责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健康监测、卫生设施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员工培训等工作。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还应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落实相关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政策。
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1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危险化学品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和标识,员工应具备识别不同危险化学品的能力,了解其危险性和防护要求。
危险化学品应在储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标识、包装和贮存,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2 职业健康监测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包括体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
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3.3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应配备适当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如通风设备、防护服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使用情况。
员工在使用这些设施设备时,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还应确保防护设施设备的有效性,并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设备。
3.4 员工培训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化学品的识别、职业卫生知识、应急处理等。
培训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培训师进行,员工应通过考试或实际操作来评估其培训效果。
培训记录应妥善保存,供相关部门查阅。
一、一、目的目的目的::为保护从事接触国家法定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的规范,同时使职业健康检查符合目前公司实际所产生的危害因素情况,特修订本规范。
二、二、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于QSMC 各厂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
三、三、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基本情况1、 QSMC 职业危害岗位及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岗位及危害因素涉及岗位涉及岗位危害因素危害因素体检周期体检周期 收板二氧化锡、铜烟、镍与难溶性镍化物1年手工焊(维修) BGA 焊接 二氧化锡、铜烟、镍与难溶性镍化物、异丙醇、高温 1年 回焊炉\波峰焊保养 小锡炉 裁板 其他粉尘3年 点胶固化操作 紫外辐射、丙烯酰胺、臭氧 2年 点胶岗位 丙烯酰胺2年擦拭站 异丙醇、正庚烷1年钢板清洗 化学品管理员 镭雕机操作工 异丙醇、激光 1年 有机前处理实验室 甲苯、正已烷 1年 探伤作业X-RAY1年说明:职业危害岗位将视生产部门使用有害物质不同而有所增减。
2 、体检体检周期周期周期1) 职业健康体检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性健康体检。
2) 在岗期间体检依据接触物质不同安排不同周期的健康体检。
(参照GBZ188-2007)3、体检费用:、体检费用: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的医学复查、观察费用由公司承担,并分摊至所在部门。
非职业危害因素引起之其它疾病或异常项目之检查及治疗费用由员工个人承担。
四、体检安排四、体检安排1、上岗前体检、上岗前体检:各部门在安排新上岗职业病危害作业员工时,部门(单位)助理应即时将该员工记录在HR 系统特殊岗位人员名单中。
医务室依据特殊岗位人员名单统计新上岗人员名单,安排相应职业健康体检。
2、在岗中体检:、在岗中体检:各厂医务室每半年统计一次满体检周期的在岗人员名单,在岗人员体检统一安排于每年4月份和10月份。
WH029有机溶剂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规程有机溶剂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规程1. 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规范有机溶剂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加强有机溶剂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早期发现有机溶剂作业人员职业禁忌及疑似职业病、早期职业病;保护有机溶剂作业人员的健康。
2. 范围职业健康检查医师对从事有机溶剂作业人员在其上岗前、在岗期间(每年1次)、离岗时和应急情况下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常见有机溶剂包括苯及苯系物、正已烷及其同系物、三氯乙烯、硫酸二甲酯、醇类、酚醛类及汽油等等。
3. 职责职业健康检查由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格医疗机构对用人单位组织从事有机溶剂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工作;项目负责人参照职业健康体检关于有机溶剂作业工种的体检项目就其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情况下制订体检项目、时间和地点;并安排对应项目的检查医师(或技师)按指定时间地点完成相应的检查项目。
并对结果及相应职业禁忌作出评价。
4. 定义有机溶剂作业是指工作环境(化工生产、皮革加工、金属清洗及有机溶剂相应行业的工种等等)接触到有机溶剂且这些有机溶剂有可能通过呼吸道、皮肤或其它系统途径被人体吸收从而引起中毒。
职业体检资格: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可以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
5. 操作程序5.1为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监护管理,保护有机溶剂作业劳动者的健康, 早期发现重金属作业人员职业禁忌及疑似职业病、早期职业病,由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格的单位对从事有机溶剂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
5.2 按就业前、在岗期间(每年1次)、离岗时及应急情况下进行针对性有机溶剂作业人员的体检。
5.3 体检表统一采用广东省卫生厅编制的职业性健康体检表;体检前由用人单位在体检表上加盖人事公章并让受检人签名以示确认。
5.4 体检项目:常规必做项目:问诊(职业史)、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神经外科检查(包括握力、肌张力、腱反射三颤等)、血透等;尿常规检查,化验室主要检查肝功能、血常规。
常见职业病的职业接触、主要症状及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一、铅及其化合物中毒铅,灰色金属,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聚为烟尘。
工业铅接触有: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修、拆旧船、桥梁时的焊割。
以上作业铅以蒸气和烟尘形式逸散。
铅的化合物,如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铅(又称红丹)、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化铅、硫酸铅等分别用于油漆、颜料、橡胶、玻璃、陶瓷、釉料、药物、塑料、炸药等行业。
铅化合物均以粉尘形式逸散。
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拆旧船熔割。
铅及其化合物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整的皮肤不能吸收。
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
神经衰弱,是铅中毒早期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其中以头昏、全身无力最为明显。
多发性神经病,可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
感觉型的表现为肢端麻木和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
运动型的表现有:①肌无力,②肌肉麻痹,亦称铅麻痹,多见于桡神经支配的手指和手腕伸肌呈腕下垂,亦称垂腕症。
消化道症状包括在齿龈边缘出现的蓝灰色铅线、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上腹部胀闷、不适、腹隐痛和便秘,大便干结呈算盘珠状,铅绞痛发作前常有顽固性便秘作为先兆。
严重的腹绞痛易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
血液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导致贫血,多为低色素正常红细胞型贫血。
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主要为内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尿铅(或血铅)及红细胞锌原叶啉等。
二、汞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又称水银,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并易流动的金属。
汞很易蒸发到空气中引起危害,因为汞在0℃时已蒸发,气温愈高,蒸发愈快愈多。
5. 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5.1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英文:LeadCAS No:7439-92-15.1.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5.1.1.1 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 贫血(2) 卟啉病(3)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5.1.1.2 检查内容(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神经系统和贫血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等(2) 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b. 神经系统常规检查(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b. 选检项目血铅或尿铅5.1.2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5.1.2.1 目标疾病(1) 职业病: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参见GBZ 37)(2) 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5.1.2.2 检查内容(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
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烦躁、多梦、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腹痛、食欲减退、便秘等(2) 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b. 神经系统常规检查(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铅或尿铅b. 选检项目尿δ-ALA、血ZPP 或FEP、血清ALT、神经-肌电图5.1.2.3 健康检查周期一年5.1.3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5.1.3.1 目标疾病职业性慢性铅中毒5.1.3.2 检查内容同在岗期间5.2 四乙基铅英文:Tetraethyl leadCAS No:78-00-25.2.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5.2.1.1 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 严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3) 各类精神疾病5.2.1.2 检查内容第 16 页共 97 页(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史及相关症状(2) 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注意体温、脉搏、血压的测量b. 神经系统检查常规检查及自主神经功能、中枢神经系统检查c. 精神专科检查(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b. 选检项目脑电图5.2.2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2.2.1 目标疾病同上岗前5.2.2.2 检查内容同上岗前5.2.2.3 健康检查周期二年5.2.3 应急职业健康检查5.2.3.1 目标疾病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参见GBZ 36)5.2.3.2 检查内容(1) 症状询问询问短期大量暴露情况、神经系统症状及精神症状(2) 体格检查同上岗前(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心电图b. 选检项目脑电图、血铅、尿铅5.3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英文:MercuryCAS No:7439-97-65.3.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5.3.1.1 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 慢性口腔炎(2) 慢性肾脏疾病(3)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4) 各类精神病5.3.1.2 检查内容(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肾脏病史及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多汗等(2) 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b. 口腔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口腔黏膜、牙龈c. 神经系统常规检查(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b. 选检项目尿β2-微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汞5.3.2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5.3.2.1 目标疾病(1) 职业病:职业性慢性汞中毒(参见GBZ 89)(2) 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第 17 页共 97 页5.3.2.2 检查内容(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烦躁、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多汗等(2) 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b. 神经系统检查常规检查及小脑功能、震颤(眼睑、舌、手指震颤)c. 口腔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口腔及牙龈炎症(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尿汞、尿β2-微球蛋白、尿浓缩试验b. 选检项目尿视黄醇结合蛋白5.3.2.3 健康检查周期(1) 劳动者接触汞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一年一次(2) 劳动者接触汞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二年一次5.3.3 应急职业健康检查5.3.3.1 目标疾病职业性急性汞中毒(参见GBZ 89)5.3.3.2 检查内容(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发热、头晕、头痛、震颤,流涎、口腔溃疡、牙龈肿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咳嗽、气急、胸闷等症状(2) 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b. 神经系统常规检查c. 口腔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口腔黏膜、牙龈(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尿汞、胸部X 射线检查b. 选检项目尿β2-微球蛋白、心电图、尿蛋白定量5.3.4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5.3.4.1 目标疾病职业性慢性汞中毒5.3.4.2 检查内容同在岗期间5.4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英文:ManganeseCAS No:7439-96-55.4.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5.4.1.1 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 各类精神病(3) 严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5.4.1.2 检查内容(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头晕、疲乏、睡眠障碍、健忘、错觉、幻觉、抑郁或燥狂等(2) 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b. 神经系统检查常规检查及四肢肌力、肌张力(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b. 选检项目尿锰、脑电图、颅脑CT(或MRI)第 18 页共 97 页5.4.2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5.4.2.1 目标疾病(1) 职业病: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参见GBZ 3)(2) 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5.4.2.2 检查内容(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头晕、疲乏、睡眠障碍、健忘、下肢无力和沉重感、多汗、心悸、肢体震颤,感情淡漠、不自主哭笑、强迫观念、冲动行为等(2) 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b. 神经系统检查常规检查及智力、定向力、语速、面部表情、反应能力、四肢肌力、肌张力、共济失调、肢体震颤(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b. 选检项目脑电图、颅脑CT(或MRI)、尿锰5.4.2.3 健康检查周期一年5.4.3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5.4.3.1 目标疾病职业性慢性锰中毒5.4.3.2 检查内容同在岗期间5.4.4 离岗后医学随访5.4.4.1 随访对象在岗期间接受定期健康检查的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作业人员5.4.4.2 随访目的监护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作业人员离岗后职业性慢性锰中毒的发生5.4.4.3 目标疾病职业性慢性锰中毒5.4.4.4 检查内容同在岗期间5.4.4.5 随访时间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工龄在10 年(含10 年)以下者,随访10 年;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工龄超过10 年者,随访15 年。
22种有害因素在岗期间推荐性5.2四乙基铅(CAS No:78-00-2)5.2.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8氧化锌(CAS No:1314-13-2)5.8.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10砷化氢(砷化三氢,CAS No:7784-42-l)5.10.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12磷化氢(CAS No:7803-51-2)5.12.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13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CAS No:7440-39-3)5.13.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14钒及其无机化合物(CAS No:7440-62-2)5.14.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15三烷基锡5.15.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17羰基镍(CAS No:13463-39-3)5.17.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22甲醇(CAS No:67-56-1)5.22.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24溴甲烷(CAS No:74-83-9)5.24.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25 1,2-二氯乙烷(CAS No:107-06-2)5.25.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34光气(CAS No:75-44-5)5.34.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36一甲胺(CAS No:74-89-5)5.36.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37一氧化碳(CAS No:630-08-0)5.37.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38硫化氢(CAS No:7783-06-4)5.38.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43有机氟5.43.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46氰及腈类化合物(CAS No:460-19-5)5.46.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47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CAS No:108-95-2)5.47.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48五氯酚(CAS No:87-86-5)5.48.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51偏二甲基肼(CAS No:57-14-7)5.51.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52硫酸二甲酯(CAS No:77-78-1)5.52.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5.55拟除虫菊酯类(CAS No:28434-01-7)5.55.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
接触锰及其化合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锰及其化合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
锰矿开采、爆破、粉碎、筛选、运输等过程会接触锰矿粉尘;锰合金特别是锰铁合金生产是工人接触锰的重要途径;在干电池制造过程中工人会接触二氧化锰;电焊条制造和使用,特别是电焊工在长期作业过程中会接触过量的锰;高锰酸钾的制造和使用,以及纺织业,玻璃、油漆、燃料和陶瓷制造均可使用锰或其无机化合物。
生产过程中锰及其化合物通过烟(尘)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锰对人体的危害慢性锰中毒一般在接触锰烟(尘)3~5年或更长时间后发病。
早期有头晕、头痛、肢体酸痛、下肢无力和沉重、多汗、心悸和情绪改变症状。
病情发展后可出现肌张力增高、手指震颤、腱反射亢进,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和情绪不稳定。
后期出现典型的震颤麻痹综合征,有四肢肌张力增高和静止性震颤、言语障碍、步态不稳等;重者可有闭目难立,言语障碍,或步态异常、后退困难等运动障碍,以及出现感情淡漠、反应迟钝、不自主哭笑、强迫观念、冲动行为等症状。
急性锰中毒常见因口服高锰酸钾溶液,引起口腔黏膜糜烂、恶心、呕吐、胃部疼痛、胃肠道黏膜坏死、便血,甚至休克死亡。
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对象为拟录用从事接触生产性锰尘(烟)、锰化合物的人员和转岗拟接触人员,目的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已确诊并仍需医学监护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等职业禁忌证。
检查内容一是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神经精神病史及症状,如头晕、疲乏、睡眠障碍、健忘、错觉、幻觉、抑郁或燥狂等。
二是体格检查,有内科常规与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四肢肌力与肌张力检查。
三是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选检项目是血尿锰、脑电图。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对象为所有职业性接触锰及其化合物的人员,目的是早期发现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和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人员。
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危害因素目录支持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235)。
1.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1.1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1.2 四乙基铅1.3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1.4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1.5 铍及其无机化合物1.6 镉及其无机化合物1.7 铬及其无机化合物1.8 氧化锌1.9 砷1.10 胂/砷化氢(砷化三氢)1.11 磷及其无机化合物1.12 磷化氢1.13 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1.14 钒及其无机化合物1.15 三烷基锡1.16 铊及其无机化合物1.17 羰基镍1.18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1.19 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1.20 二硫化碳1.21 四氯化碳1.22 甲醇1.23 汽油1.24 溴甲烷1.25 1,2-二氯乙烷1.26 正己烷1.27 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1.28 三硝基甲苯1.29 联苯胺1.30 氯气1.31 二氧化硫1.32 氮氧化物1.33 氨1.34 光气1.35 甲醛1.36 一甲胺1.37 一氧化碳1.38 硫化氢1.39 氯乙烯1.40 三氯乙烯1.41 氯丙烯1.42 氯丁二烯1.43 有机氟1.44 二异氰酸甲苯酯1.45 二甲基甲酰胺1.46 氰及腈类化合物1.47 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1.48 五氯酚1.49 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1.50 丙烯酰胺1.51 偏二甲基肼1.52 硫酸二甲酯1.53 有机磷杀虫剂1.54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1.55 拟除虫菊酯类1.56 酸雾或酸酐1.57 致喘物1.58 焦炉逸散物2.接触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2.1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注:即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又称:矽尘,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的无机性粉尘。
2.2 煤尘2.3 石棉粉尘2.4 其他致尘肺病的无机粉尘注:包括石墨粉尘、碳黑粉尘、滑石粉尘、水泥粉尘、云母粉尘、陶瓷粉尘、铝尘(铝、铝矾土、氧化铝)、电焊烟尘、铸造粉尘等无机粉尘。
使用哪些化学品的员工需要做职业病健康体检
接触到法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论上讲,都要进行对应的职业健康体检。
化学因素见卫生部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化学物质类: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四)镉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五)铍及其化合物:铍病
(六)铊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七)钡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八)钒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一)铀: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
(十二)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
(十三)氯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
(十四)二氧化硫: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硫中毒
(十五)光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气中毒
(十六)氨: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中毒
(十七)偏二甲基肼: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偏二甲基肼中毒
(十八)氮氧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氮氧化合物中毒
(十九)一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氧化碳中毒
(二十)二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碳中毒
(二十一)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化氢中毒
(二十二)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二十三)氟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工业性氟病
(二十四)氰及腈类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二十五)四乙基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乙基铅中毒
(二十六)有机锡: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锡中毒
(二十七)羰基镍: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羰基镍中毒
(二十八)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中毒
(二十九)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苯中毒
(三十)二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苯中毒
(三十一)正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正已烷中毒
(三十二)汽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汽油中毒
(三十三)一甲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甲胺中毒
(三十四)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氟聚合
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三十五)二氯乙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氯乙烷中毒
(三十六)四氯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氯化碳中毒
(三十七)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中毒
(三十八)三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氯乙烯中毒
(三十九)氯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丙烯中毒
(四十)氯丁二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丁二烯中毒
(四十一)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四十二)三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硝基甲苯中毒
(四十三)甲醇: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醇中毒
(四十四)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酚中毒
(四十五)五氯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五氯酚中毒
(四十六)甲醛: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醛中毒
(四十七)硫酸二甲酯
(四十八)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丙烯酰胺中毒
(四十九)二甲基甲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五十)有机磷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磷农药中毒
(五十一)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五十二)杀虫脒: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杀虫脒中毒
(五十三)溴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溴甲烷中毒
(五十四)拟除虫菊酯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五十五)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类物质: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五氯酚、硫酸二甲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五十六)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一)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三氯乙烯、重铬酸盐、三氯甲烷、β-萘胺、铬酸盐、乙醇、醚、甲醛、环氧树脂、尿醛树脂、酚醛树脂、松节油、苯胺、润滑油、对苯二酚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接触性皮炎。
(二)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醌、蒽醌、蒽油、木酚油、荧光素、六氯苯、氯酚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敏性皮炎
(三)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皮(四)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蒽油、汽油、润滑油、油彩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黑变病
(五)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沥青、润滑油、柴油、煤油、多氯苯、多氯联苯、氯化萘、多氯萘、多氯酚、聚氯乙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痤疮
(六)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铍及其化合物、砷化合物、氯化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溃疡
(七)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可能
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皮肤灼伤
(八)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油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油彩皮炎
高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浸渍、糜烂
有机溶剂: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
螨、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痒疹
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一)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氮氧化物、甲醛、酚、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部灼伤
(二)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三)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放射性物质、三硝基甲苯、高温、激光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白内障
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噪声聋
(二)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鼻病
(三)导致牙酸蚀病案的危害因素:氟化氰、硫酸酸雾、硝酸酸雾、盐酸酸雾,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危害因素:石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危害因素:联苯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联苯胺所致
膀胱癌
(三)苯所致白血病的危害因素: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所致白血病(四)氯甲醚所致肺癌的危害因素:氯甲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甲醚所致肺癌
(五)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的危害因素: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六)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危害因素: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七)焦炉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焦炉烟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焦炉工人肺癌(八)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铬酸盐,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氧化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金属烟热
(二)二异氰酸甲苯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哮喘
(三)嗜热性放线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四)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棉尘病
(五)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矿井下工人滑曩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