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法
- 格式:ppt
- 大小:271.0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四舍五入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数学计算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方法。
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取近似数的时候,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 4 或者比 4 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是 5 或者比 5 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在它的前一位进 1。
比如说,我们要把 314159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这个数的第三位小数是 1,比 4 小,所以就把 1 和后面的数字都舍去,得到 314。
再比如,要把 5678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三位小数是 8,比 5 大,所以就把 7 进 1 变成 8,得到 57。
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四舍五入法呢?这是因为在很多实际情况中,我们并不需要非常精确的数字,只需要一个大概的数值就可以了。
比如,在统计一个城市的人口时,可能会说大约有 500 万人,而不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
又比如,在计算买东西的总价时,如果价格是1238 元,我们可能会说大约 12 元。
四舍五入法在数学计算中也有很多应用。
比如在做加法或者乘法运算时,如果数字的位数太多,计算起来会很麻烦,这时候就可以先把数字进行四舍五入,然后再计算,这样可以让计算变得更简单。
在学习四舍五入法的时候,小朋友们可能会容易出现一些错误。
比如,有的小朋友可能会忘记看尾数的最高位数字,直接把尾数都舍去了。
还有的小朋友可能在进位的时候会出错,没有正确地把前一位数字加上 1。
为了更好地掌握四舍五入法,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练习。
比如,可以找一些数字,让自己练习把它们精确到不同的小数位数。
还可以做一些应用题,比如计算购物的总价或者估算某个物品的数量。
在实际生活中,四舍五入法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去超市买东西,商品的价格可能会被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者重量时,如果测量工具的精度有限,也会用到四舍五入法来得到一个近似的值。
另外,在科学研究中,虽然要求数据非常精确,但在初步处理数据或者进行估算时,四舍五入法也能发挥作用。
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柳州市柳石路第四小學蒋芸一、敎學目标:1.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學生學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學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数學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二、敎學重难点敎學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敎學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三、敎學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导學1.出示问题。
求下列小数的近似数:75.805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分别是多少?1.9736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是多少?(1)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数呢?(2)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2.引入新知。
谈话:我们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所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板书:积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回顾“四舍五入”法将小数按要求取近似数,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學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度释疑1.谈话导入。
师: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经过训练后的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获很多案件,比如追捕逃犯、搜查违禁品等。
同學们,你知道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吗?(狗的嗅觉灵敏)师:是的,因为狗的嗅觉非常灵敏。
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出示敎材第11页的例6)。
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學生读题,理解题意。
(1)怎样计算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呢?學生思考后,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解答,敎师点一名學生板演。
(2)引导學生观察,思考:a.积的小数位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
b.如果积要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么做?组织學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说一说取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指名汇报。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上册数教科书p76例3。
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养成优良的习惯,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一)准备1、说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 52 63 89 21 78 192、笔算下面各题。
指名选一题,说说笔算过程。
(二)学习目标: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1):内容:76页例3(1)题,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的填空。
思考:1、把除数21看做()来试商,为什么?2、商写在()位的上面。
为什么?(二)自学指导(2):内容:76页例3(2)题,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的填空。
思考:1、把除数62看做()来试商,为什么?2、第一次试商(),这个商(),就要改为()。
3、商写在()位的上面。
为什么?三、合作交流1、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试商,也就是用()法试商。
2、在试商中,可能第一次试商不适合,就要及时()。
四、质疑探究1、怎样试商整理笔算除法的过程,肯定了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重要性。
2、试商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小结检测a、先说说下面各题的除数可以看做几十来试商,再进行计算。
93÷31 208÷52 278÷8271)332 83)188 42)284b、计算。
69÷23 235÷72185÷31 272÷63c、找朋友154÷22 7 312÷52248÷31 8 345÷69d、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强调: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1、2、3、4,可以把尾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设计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第3课时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活动经验,力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两点:1.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求近似数,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
教学时,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深入体会近似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明确有些量很难或不必要用准确数表示,常用近似数表示,这样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利用书中的情境图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学习活动,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
2.倡导自主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来探究新知,经历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我国人口总数、世界人口数的数据信息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口吗?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口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我们班有40名同学,全国大约有14亿人口,全世界大约有70亿人口)师: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有的数据前面加了“大约”,说明不是准确的数据)师: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班级、全国和全世界的人口数据,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准确数,同时对近似数的特点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生心里构成近似数的概念。
⊙自主探究、总结方法1.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
(1)介绍准确数和近似数。
师: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常遇到各种数据。
有的数据与实际完全相符,这样的数叫做准确数。
例如,四(1)班有60名同学,60就是准确数。
有些数据与实际大体符合,或者说接近实际数据,这样的数叫做近似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练习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整数和分数的比较,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吗?生:近似数就是与准确数相近的数。
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
2.讲解四舍五入的概念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四舍五入的概念。
四舍五入是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它的原则是:如果要保留的位数的下一位数大于等于5,就向前进一位;如果小于5,就舍去。
例如:我们要保留整数10的个位数,它的下一位数是0,小于5,所以我们舍去,得到10的近似数为10。
3.演示四舍五入的过程师: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四舍五入的过程。
(1)保留整数10的十分位,下一位是0,小于5,舍去,得到10.0。
(2)保留整数12的个位数,下一位是2,小于5,舍去,得到12。
(3)保留整数14的十位数,下一位是4,小于5,舍去,得到10。
4.练习四舍五入师: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四舍五入。
(1)保留整数15的个位数。
生:15的下一位是5,大于等于5,所以我们要进一位,得到20。
(2)保留整数18的十位数。
生:18的下一位是8,大于等于5,所以我们要进一位,得到20。
(3)保留整数23的百位数。
生:23的下一位是3,小于5,所以我们要舍去,得到20。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掌握了四舍五入的规则了吗?生:是的,老师。
6.应用四舍五入解决实际问题师: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小明的身高是1.45米,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他的身高近似数。
生:保留整数1的十分位,下一位是4,小于5,舍去,得到1.4米。
小学数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写近似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过程与方法学生“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位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认识近似数1.课件出示`1、小明身高约140厘米,体重约为36千克。
2、四(2)班有56人,全校有730人。
3、大天鹅可以飞跃海拔88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
师:这里有一些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准确数,近似数)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多少,如在整个2014年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
这时就需要近似数。
图中这些画横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二)点明课题师: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近似数,学生在前面已经有过简单的认识,这里借助情境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阅读、思考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方法回顾、准备。
】二、探究新知(一)求近似数1.课件出示:(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圈出题中的“大约”、“万”)。
这说明要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师:这两个数都不是整万的数。
把不是整万的数写成整万数,这个整万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呢?2.求12756的近似数(1)师:12756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2)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图。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知识点+达标练习+答案●知识点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①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例如:9.953≈10(保留整数)②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 例如:9.953≈100(保留一位小数)③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 例如:9.953≈9.95(保留两位小数)④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千分位,看万分位上数……例如:23.4395≈23440(保留三位小数)●达标练习题一、填空题。
(1)地球总面积约是511000000平方千米=( )亿平方千米。
(2)我国《四库全书》是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书,如果将书摊开来逐页相接,可绕地球一又三分之一周。
全书共约997000000字。
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精确到个位为( )亿。
选择题。
二、选择题。
1、近似值是7.54的最大三位小数是( )A.7.539B.7.544C.7.5492、9.964精确到十分位是( )A.10B.9.9C.9.0D.10.03、保留两位小数是8.90的小数是( )A.8.999B.8.849C.8.8954、把5.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5.90B.6.00C.5.99D.6.05、6.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A.6.99B.7C.7.006、一个四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约是4.836其中最大的一个四位小数是( )A.4.8354B.4.8359C.4.8364D.4.8365三、判断题。
1、9.993保留两位小数是10.00。
( )2、8.45扩大10倍等于845缩小100倍( )3、精确到千分位,就是保留三位小数。
( )四、按要求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65432001≈______万 5473508≈______万2、保留一位小数647000000≈___亿 75300____≈万95890000≈___亿3、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12.044≈_____ 6.208≈_____ 0.659≈_____36.897≈_____五、填出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资源信息表四舍五入法【第1课时】松江区实验小学李桂清李燕华教学内容:上海市小学数学新教材试验本第七册第26、27页。
设计说明:“四舍五入法”是计算中常用的凑整法,这一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
但对学生来说,它确实不是全新的学习内容,因为在前面的教材中学生已接触过一些估算、凑整的内容,为此已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舍五入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出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用“四舍五入法”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数量很方便,记忆容易。
这样学生既认识到“四舍五入”法的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索、感悟、理解方法的同时,又深刻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
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本教学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比较合适。
【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2、会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6×28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2、说说524、584相邻的整百数各是多少?又最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3、引出课题:凑整(板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即从估算、凑整引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分层学习。
(一)相邻的整万数。
1、写出与a、b、c、d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1)写一写:它们分别接近哪两个整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万数。
(2)说一说:它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万数?你是怎么想的?[由于学生对相邻的数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而且a、b、c、d四个点在数射线上的位置也比较明了。
所以,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观察和发现与一个数相邻的整万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
小数的四舍五入在数学运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小数的四舍五入问题。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实际数值与理论数值之间的差异导致的。
下面将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介绍小数的四舍五入。
理论基础四舍五入是一种常见的数值近似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被使用。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小数的特点,判断小数点后位数的值,然后根据这个值进行舍入。
具体而言,如果小数点后一位的值大于等于5,则向前进位;如果小数点后一位的值小于5,则舍去。
当小数点后一位的值等于5时,需要进一步判断小数点后的所有位数是否都是0,如果是,则舍去;如果不是,则向前进位。
应用举例假设有一个小数为 3.14159,我们要将其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两位。
根据前述原理,我们需要判断小数点后第三位的值,即1。
由于1小于5,我们需要将其舍去,所以最终的结果是3.14。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小数为2.765,我们要将其四舍五入到整数位。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需要判断小数点后第一位的值,即7。
由于7大于等于5,我们需要向前进位,所以最终的结果是3。
小数的四舍五入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金融行业中,股票价格的计算就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又如,科学实验中的实测数据往往是连续的小数,为了使得结果更加精确,也需要进行四舍五入操作。
除了常规的四舍五入,还存在其他一些特殊的处理方式。
例如,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小数精确到某个特定位数,并且对第一位进行舍入。
这通常用于计算机科学中的浮点数处理。
此外,还存在向偶数舍入、向零舍入等不同的舍入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总结小数的四舍五入是数学运算中常见的数值近似方法。
通过判断小数点后位数的值,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舍入处理。
在实际生活和科学领域中,小数的四舍五入被广泛应用,能够得到更加精确和合理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小数的四舍五入的原理和应用,而且对于不同情况下的特殊处理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舍入方式,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