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人教版数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0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
2.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和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按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难点:能正确理解省略的要求,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搜集我国人口数、世界人口数的数据信息教学过程板块一发现问题,引入新课1.提问: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口吗?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口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我们班有36名同学,全国大约有14亿人口,全世界大约有77亿人口2.追问: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大约”是什么意思?预设生1:14亿、77亿的前面有“大约”这个词语,而36前面就没有。
生2:“大约”就是“约莫”的意思。
生3:就是差不多有14亿、差不多有77亿。
生4:大约14亿就是可能比14亿多或者比14亿少。
3.导语:同学们说得有道理。
生活中,有的量很难或没有必要用准确数表示,所以就用“大约14亿”这样的方式来表示。
在这里,14亿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值,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近似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近似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操作指导在这个板块中,要结合生活实例,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初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准确数,同时使学生对近似数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在心里构成近似数的概念。
板块二自主探究,总结方法活动1自主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7。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太阳呢?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生:我知道了地球的直径是12756千米,太阳的直径是1389000千米,这道题要求的是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太阳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