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期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4.37 KB
- 文档页数:29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令狐文艳2.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
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
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3.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
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中西文化比较1.1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D窗体顶端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2.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D窗体顶端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窗体顶端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窗体底端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F5.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
F1.2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D窗体顶端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窗体顶端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3.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C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F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T1.3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C 窗体顶端A、300.0B、600.0C、800.0D、1200.0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C窗体顶端A、气B、道C、象D、规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D窗体顶端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T5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A、地形B、地质C、气候D、资源正确答案: B2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是()。
A、人民政治B、精英政治C、帮主政治D、阶级政治正确答案: C3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 、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正确答案: D4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逻辑型B、抽象型C、理智型D、理论型正确答案: D5下列人物中,对于汉字持肯定态度的是()。
A、郝尔德B、鲁迅C、钱玄同D、德里达正确答案: D6西方哲学倡导()。
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正确答案: C7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A、自由自治意识B、人生哲学思考C、平等民主心态D、官本位思想正确答案: C8 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A、描写局限性B、描写及时性C、描写主观性D、描写无止境正确答案: D9 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B、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正确答案: C10 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A、彰显朝廷气度B、区分官员品级C、做出表率作用D、约束官员行为正确答案: C11 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的音节是()。
A、单音节B、开音节C、多音节D、闭音节正确答案: C12()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安提西尼正确答案: A13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正确答案: D14佛教认为,唯心所现的()。
A、有生有灭B、有生无灭C、无生有灭D、无生无灭正确答案: D15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三大制约机制不包括()。
A、暴力制约机制B、法律制约机制C、血缘制约机制D、道德制约机制正确答案: C16 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区域是()的产生区域。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题答案1以下不属于儒家的三不朽的是?(1.0分)A、立德B、立功C、立言D、立行正确答案: D2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A、中国写日的诗歌主要是写夕阳。
B、中国与月亮意象有关的诗歌比比皆是。
C、郭沫若《女神之再生》中多次歌颂太阳。
D、自唐代起,中国的民族性格偏于内向、封闭、阴柔。
正确答案: D3下列属于文艺复兴的特征的是?(1.0分)A、强调女性地位B、强调哲学家的地位C、强调世俗文化D、强调基督教禁欲文化正确答案:4中国哲学偏向(),西方哲学偏向()。
(1.0分)A、科学伦理B、伦理审美C、审美科学D、伦理科学正确答案: C5不能概况中国文学特点的是:(1.0分)A、客观描绘B、和谐宁静C、主观意会D、粉饰太平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6在《周易》中,中国文化的时间观是?(1.0分)A、螺旋上升的B、螺旋浮沉,没有终点C、收尾相连的圆圈D、末世论式的正确答案: C7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尼采最推崇的是?(1.0分)A、文学B、绘画C、雕塑D、音乐正确答案: D8哪一项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1.0分)A、局部B、直觉C、推理D、阳性正确答案: B9哪一时期的文学在歌德看来“通体都是美的”?(1.0分)A、当代文学B、17世纪文学C、古希腊D、文艺复兴正确答案: C10既是哲学又是诗的著作是:(1.0分)A、尼采的《查拉图斯特如是说》B、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C、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D、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正确答案: A11在属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而不属于“四大奇书”的是?(1.0分)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正确答案: C12以下对中西方戏剧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A、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伟大的悲剧喜剧著作。
B、西方的悲剧喜剧有着严格的区分。
C、中国的戏剧中往往呈现悲喜因素交织的情况。
D、戏剧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学类型。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1.0分∙A、内容逻辑严密∙∙B、作品流传广泛∙∙C、社会情况需要∙∙D、译者专业所在∙我的答案:C2“朔”指的是农历:1.0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我的答案:A3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我的答案:C4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D5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1.0分∙A、格拉斯曼定律∙∙B、维尔纳定律∙∙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D、格里姆定律∙我的答案:D6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0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A7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1.0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C8西方哲学倡导()。
1.0分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我的答案:C9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A、平实∙∙B、口语化∙∙C、华丽∙∙D、书面化∙我的答案:C10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B11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1.0分∙A、母系氏族∙∙B、父系氏族∙∙C、奴隶制∙∙D、封建制∙我的答案:A12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1.0分∙A、300.0∙∙B、600.0∙∙C、800.0∙∙D、1200.0∙我的答案:C13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分∙A、礼∙∙B、和∙∙C、衷∙∙D、孝∙我的答案:A14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2.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
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
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3.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
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 ,或者逐渐递减, 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从大体上看 ,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
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
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
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 首先,文化可以瞧作具有多层次结构得有机系统。
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得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得历史遗产, 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与创造中得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 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与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得阐述与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与地域性就是文化得重要特征.不同得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得自然条件得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得不同得文化共生关系得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得价值系统、思维模式与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得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得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得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得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就是历史继承得,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得不断积累形成特定得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得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得内在力量,但我们还就是要指出:一定民族得文化形态就是可以变迁得。
2. 一种文化背景下得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得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得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
中西哲学不同得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就是中国哲学精神得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得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得抽象及对普遍真理得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得因素,但更多采用得就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得一般程序与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得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得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得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得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A、地形B、地质C、气候D、资源正确答案:B2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是()。
∙A、人民政治∙B、精英政治∙C、帮主政治∙D、阶级政治正确答案:C3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正确答案:D4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逻辑型∙B、抽象型∙C、理智型∙D、理论型正确答案:D5下列人物中,对于汉字持肯定态度的是()。
∙A、郝尔德鲁迅∙C、钱玄同∙D、德里达正确答案:D6西方哲学倡导()。
∙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正确答案:C7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A、自由自治意识人生哲学思考∙C、平等民主心态∙D、官本位思想正确答案:C8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A、描写局限性∙B、描写及时性∙C、描写主观性∙D、描写无止境正确答案:D9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正确答案:C10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A、彰显朝廷气度∙B、区分官员品级∙C、做出表率作用∙D、约束官员行为正确答案:C11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的音节是()。
∙A、单音节开音节∙C、多音节∙D、闭音节正确答案:C12()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安提西尼正确答案:A13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A、思维原型∙C、理论∙D、精神正确答案:D14佛教认为,唯心所现的()。
∙A、有生有灭∙B、有生无灭∙C、无生有灭∙D、无生无灭正确答案:D15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三大制约机制不包括()。
∙A、暴力制约机制法律制约机制∙C、血缘制约机制∙D、道德制约机制正确答案:C16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区域是()的产生区域。
一、单选题(题数: 50, 共 5)1汉语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情理型B.艺术型C.直观型D.听觉型我的答案: D2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 闭音节B.一字单音或多音, 多向性C.一韵一字, 音义象构性强D.具有规则性, 轻重音表语调我的答案: C3西方的利益集团不包括()。
A.军事利益集团B.经济利益集团C.政治利益集团D.阶级利益集团我的答案: D4合乎当代的自由竞争模式的真正的民主应该是用()的方式遴选社会的绝大多数官员。
A、提携B、考试C、竞选D、推举我的答案: B5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A、食B、性C、财D、权我的答案: C6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 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1.0B.601.0C.801.0D.1201.0我的答案: C7中式的民主强调()。
A.以礼为本B.以德为本C.以民为本D.以法为本我的答案: C8从气候角度来说, 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太平洋暖湿气流B.副热带高压带C.西伯利亚冷气流D.温带季风我的答案: C9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是()。
A.贵族阶级B.统治阶级C.市民阶级D.奴隶阶级我的答案: D10胡适认为, 17世纪人类历史进入新学术时代, 西方学者运用的是()。
A.自然材料B、书本C、文字D.文献证据我的答案: A11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A.经典内容篇幅短, 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 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 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 C12关于中国人的哲学, 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德行B.追求长生不老C.有追求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D.儒家是追求德行的代表我的答案: C13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北纬30°-40°B.南纬30°-40°C.北纬40°-50°D.南纬40°-50°我的答案: A14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说法正确的是()。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这句话出自()。
(1.0分)1.0 分A、尼采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柏拉图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嫂溺而不援之以手,是豺狼也”是()之言。
(1.0分)1.0 分A、老子B、孟子C、庄子D、墨子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索绪尔在其语言学教程中提到“必须承认语言文字的(),这是一切语言学的根本”。
(1.0分)1.0 分A、必然性B、文字性C、任意性D、情境性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受到()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产生大量奴隶。
(1.0分)1.0 分A、安居乐业B、个人主义C、天下太平D、家族主义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五四时期,中国的全盘西化派提倡()类型的诗歌。
(1.0分)1.0 分A、B、白话诗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就是()。
(1.0分)1.0 分A、精英政治B、帮主政治C、阶级政治D、人民政治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7与庄子的思想最为接近的是()的思想。
(1.0分)1.0 分A、康德B、叔本华C、法耶尔阿本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B、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C、集权制度发展完善D、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就中国来说,古代文化主要的边缘地是在()。
(1.0分)1.0 分A、中原B、高原C、D、山地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印欧语系语言受到语法的影响,具有()的特点。
(1.0分)1.0 分A、直观综合,一语中的B、定位功能,比类条分C、用词严谨,使用灵活D、活用功能,词达理清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1得武力者得天下是()的主流文化逻辑。
(1.0分)1.0 分A、中国B、西方C、以上都不是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2“政府是人类智慧为了满足人类需要而建立的一种聪明的设置”是()的思想。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之后,西方文化分裂为科学哲学与人本的艺术哲学两个部分。A、维特根斯坦B、尼采C、黑格尔D、康德我的答案:C2儒家的仁和基督教的博爱之间的差异在于,儒家的仁强调区分()。A、地域联结B、等级秩序C、信仰对象D、经济阶层我的答案:B3中国古代戏剧是()。A、悲剧B、喜剧C、悲喜和合局D、混合剧我的答案:C4下列人物中,()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A、尧B、禹5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是自然哲学。A、音乐B、绘画C、散文D、建筑我的答案:B6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精气神”,其中()是构成一切组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A、精B、气C、神D、以上都不正确我的答案:B7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平和宁静在()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我的答案:B8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A、萌芽B、进步9()不适合用于形容西方文化。A、逻辑性B、确定性C、含蓄性D、体系性我的答案:C10中国古代诗人用闺怨、春怨等主题中的怨郁的女子反应自身同样的遭遇与情怀的情节自()开始。A、诗经B、淮南子C、屈原D、道德经我的答案:C11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提到,不存在缺憾的文明是()。A、中国文明B、西方文明C、古代文明D、不存在的我的答案:D12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文化。A、神曲B、哈姆雷特D、荷马史诗我的答案:C13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A、易道补儒B、易佛补儒C、易道替儒D、易佛替儒我的答案:B14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模式更接近于()。A、线段B、螺旋上升C、半环D、圆环我的答案:D15孟德斯鸠提出,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A、德B、人C、法D、理我的答案:C16在崇尚文学典范、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的。A、相同B、相似D、无关我的答案:B17关于和与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可以产生新事物,同不可以B、同可以产生新事物,和不可以C、和与同都可以产生新事物D、和与同都不能产生新事物我的答案:A18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中国月亮文学最典型的代表是()。A、《西游记》B、《水浒传》C、《红楼梦》D、《三国演义》我的答案:C19以下人物中,思想更为阴柔的是()。A、墨子B、孔子C、孟子D、老子我的答案:D20关于西方哲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从形而上学的纯粹理论探讨转向实用哲学、实证哲学和生命哲学B、从本体论、认识论探讨转向人学本题的探讨D、从具有浓重虚构性的类似神学的哲学到摆脱虚构的科学哲学和人本哲学我的答案:C21中国文化注重感性与理性的()。A、合一B、对立C、相吸D、相斥我的答案:A22黑格尔的历史观是从()的角度来重视历史的。A、认知B、实用C、理论D、逻辑我的答案:A23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文化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文化B、西方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C、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跳跃性的D、西方文化的发展是爆破性的我的答案:D24雨果的()序言中已经要求艺术不要避开丑。A、《笑面人》B、《死囚之末日》D、《克伦威尔》我的答案:D25()认为德性就是力量。A、尼采B、黑格尔C、康德D、歌德我的答案:C26()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一个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孔子道德战胜野蛮的故事。A、雨果B、卢梭C、孟德斯鸠D、伏尔泰我的答案:D27宗教最大的功能是()。A、超越死亡B、慰藉个体的孤独情怀C、寻找希望D、提供帮助我的答案:A28中国文学侧重于在()当中求发展。A、批判与否定B、批判与肯定D、继承与创新我的答案:C29中国吟咏太阳的诗歌大量出现于()以后。A、宋词兴起B、满清入关C、鸦片战争D、五四运动我的答案:D30鲁迅批评屈原()。A、没有鲜明的语言风格B、没有典型的文学意向C、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D、没有独立的人格精神我的答案:D31与基督教相比,儒家最大的特点是()。A、阶级性与整体性B、阶级性与独立性C、合群性与整体性D、合群性与独立性我的答案:C32关于法律和人情,孔子认为()。A、人情高于法律B、法律高于人情D、人情与法律毫无关系我的答案:A33儒家的中和之美就是把艺术和合到()之中。()A、政治教化、礼数、理性本体B、政治教化、礼数、道德C、二元对立、礼数、理性本体D、二元对立、礼数、道德我的答案:B34克尔凯戈尔把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A、政治的B、审美的C、伦理的D、宗教的我的答案:A35尼采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徒,即为()。A、尼采自己B、教皇C、马丁·路德D、耶稣我的答案:D36孔子认为管仲()。A、不知仁B、不知善D、不知德我的答案:C37从已有的文化成果来看,中国文化偏于()的性格。A、阴柔B、阳刚C、刚柔并济D、刚柔之间我的答案:A38中国的理性是一种具有()的伦理理性。A、理论特征B、实用特征C、分析特征D、逻辑特征我的答案:B39尼采认为自己是酒神艺术家,而酒神艺术家最高的表现形式是()。A、政治B、文学C、音乐D、美术我的答案:C40精神分析批评偏重()与文本的深层心理的分析。A、读者B、作家D、传统价值观我的答案:B41根据《淮南子·外八篇》,()派羿去射日。A、黄帝B、炎帝C、尧D、舜我的答案:C42关于中国文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特别讲究形式美B、理性和情感内容一般不突破感性形式C、长于直抒胸臆D、将情感积淀在景物上我的答案:C43下列不属于老子关于战争的看法的是()。A、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B、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C、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D、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我的答案:D44()将中国文化中反对不知餍足的追求极端化了。A、儒家B、墨家我的答案:D45儒家的伦理体系构建是由()开始的。A、诗B、书C、礼D、乐我的答案:A46庄子哲学的伦理趋向是()。A、礼B、法C、合D、分我的答案:C47相较于西方传统剧作,西方黑色幽默和荒诞派的大部分作品往往是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在同一个文本中()的。A、激烈对立B、强烈融合C、逐渐弱化D、逐渐强化我的答案:A48萨缪尔·亨廷顿认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的主要冲突类型不包括()。A、政治D、语言我的答案:A49下列任务中,对基督教进行了更为严厉批判的是()。A、拜伦B、雪莱C、雨果D、尼采我的答案:D50亚里士多德认为写()比写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A、科学著作B、逻辑著作C、诗D、政治著作我的答案:C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1庄子对儒家的礼教进行了抨击。()我的答案:√2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哲学与科学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我的答案:√3儒家的教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宗教的作用。()我的答案:√4古代希腊人所强调的理性,正是希腊诗学作为人类童年的标志性特征。()5亚里士多德在感性中看到了理性,从而肯定了艺术。()我的答案:√6中国的中和精神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我的答案:√7中国文学注重文辞之美,很少对心灵或文化进行入木三分的分析。()我的答案:√8老子认为动优于静。()我的答案:×9后世的中国文人往往都是儒道分裂的结构,在儒学和道学的艺术追求上有较为明显的分立。() 我的答案:×10古本《山海经》中记载了后羿射日的传说。()我的答案:√11在西方基督教的文化背景之下,西方文学首先关注的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1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哲学家、战士和艺术家持肯定态度。()我的答案:×13马克思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不断动态变化的文化形态。()我的答案:×14鲁迅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是一个直线型的发展模式。()我的答案:×15西方每个时代的文学批评特色都受到同时代科学取得的成绩或对世界的认知水平的影响。() 我的答案:√16西方辩证法更执着于保持整体的灵活性。()17墨家的伦理强调爱人若爱其身。()我的答案:×18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相似的文学现象在不同文化结构当中尽管位置不同,它的价值和作用是类似的。()我的答案:×19托马斯·阿奎那主要用柏拉图的哲学来解释宗教。()我的答案:×20法国哲学家、美学家鮑姆嘉通被誉为“美学之父”。()我的答案:×21夏志清认为,中国的文学理念缺乏一种宗教信仰的阐释,使中国文学缺乏深度。()我的答案:×22严格意义上讲,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中的史诗。()我的答案:√23萨特认为他人即地狱。()我的答案:√24西方文化中“天”主要指代自然,而中国文化中“天”主要指代主宰。()我的答案:×25道家希望将艺术和合到自然之中。()我的答案:√26恩格斯将生物重演律转化到思维和文化层面上。()我的答案:√27西方传统派小说注重物理性的时空,现代派小说注重主观心灵。()我的答案:√29在中国的戏曲中,悲怆与欢乐的情感混沌在一起,悲和喜没有截然的分化。()我的答案:√30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提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单一而抽象的。()我的答案:×31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认为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舌端,下士杀人怀石盘。() 我的答案:×32相较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更侧重于审美性。()我的答案:×33从世界文化视野着眼,阴柔与阳刚并不代表价值的优劣。()我的答案:√34尼采将希腊人感性与理性的分化称为梦与罪的对立统一。我的答案:×35西方文学是在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对立中发展起来的。()我的答案:√36鲁迅笔下的阿Q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力维护者。()我的答案:√37西方文化实际上是在由理性转向感性。()我的答案:√38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的阴柔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古代长期存在专制制度。()我的答案:√39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是所有六书的基础。()我的答案:√41中国文化综合性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医也是综合性的,并没有很具体的分科。()我的答案:√42孔子认为使千差万别的事物达到中和的方法就是中庸之道。()我的答案:√43与基督教类似,儒家同样认为自我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完善的。()我的答案:×44《浮士德》和《罪与罚》等作品主要表现了西方文化中内在心灵的激荡。()我的答案:×45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上层社会主要受审美和伦理的影响,宗教的因素很少。()我的答案:√46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承认完全脱离肉体的灵魂的。()我的答案:√47亚里士多德运用大量文学性的词汇对世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我的答案:×48莱布尼茨将明晰的认识分为明确的感性认识和混乱的理性认识。()我的答案:×49儒家构建了中国的伦理框架,而人的具体的言行与理论实践在很大意义上是老子教育出来的。() 我的答案:√50中国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模糊。()我的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主要强调某些汉字如果发音很相似,那么他们的含义也很相似。
1.0分•A、音韵学•B、音切学•C、音转学•D、音义学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现代社会的君主或统治者是以()为主。
1.0分•A、法治•B、德治•C、礼治•D、武治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0.0分•A、历时语言学•B、短暂语言学•C、共时语言学•D、纵向语言学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4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
1.0分•A、翻译的误区•B、文化的差异•C、体质的差异•D、环境的影响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1.0分•A、不断循环的•B、横向发展的•C、纵向发展的•D、相互融合的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6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1.0分•A、北纬30°-40°•B、南纬30°-40°•C、北纬40°-50°•D、南纬40°-50°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7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
1.0分•A、语形•B、语音•C、语义•D、语感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0.0分•A、中国人以语言来规范文字•B、西方人以语言来规范文字•C、以语言来规范文字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凝聚•D、以语言来规范文字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扩张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C9关于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说法错误的是()。
1.0分•A、三权分立也不能完全维护社会正义•B、认为民主制度的假设前提是多数派总是对的•C、少数派在民主中无法保障自己的自由•D、民主制度有利于遏制中央集权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0中国中原一带属于()。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48.5
66' 50'' 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7-12-01 23:59 一、单选题
1 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A、
9000 B、 8000 C、 7000 D、 6000 我的答案:B 2
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
笛卡尔 B、 霍布斯 C、 洛克 D、 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C 3
中国当代提倡年轻化的重要原因是把()代替了政治传统。 A、
军事传统 B、 经济传统 C、 文化传统 D、 思想传统 我的答案:A 4
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A、
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 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 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D 5
()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 A、 黑格尔 B、 康德 C、 叔本华 D、 法耶尔阿本德 我的答案:A 6
关于格律诗,说法正确的是()。 A、
格律诗最盛于唐宋 B、 格律诗不存在生命周期 C、 格律诗包含不同的格律 D、 格律诗的格律通用于不同的时代 我的答案:C 7
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 A、
第二冰期结束 B、 第三冰期结束 C、 第四冰期结束 D、 第五冰期结束 我的答案:C 8
关于尼采的民主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A、
大众统治是讲文化降低到大众水准的一种精神堕落形式 B、 民主将一般群众抬升到杰出人物的水平 C、 多数人永远是对的 D、 民主是社会的进步 我的答案:A 9
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
300.0 B、 600.0 C、 800.0 D、 1200.0 我的答案:C 10
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 A、
一致的 B、 对立的 C、 互相促进的 D、 毫不相干的 我的答案:B 11
中式的民主强调()。 A、
以礼为本 B、 以德为本 C、 以民为本 D、 以法为本 我的答案:C 12
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A、 历时语言学 B、 短暂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纵向语言学 我的答案:D 13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
太平洋暖湿气流 B、 副热带高压带 C、 西伯利亚冷气流 D、 温带季风 我的答案:C 14
关于智性科学,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比量性的科学 B、 它是数理性的科学 C、 它是工具性的科学 D、 它是经验性的科学 我的答案:D 15
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A、
理性主义 B、 唯物思想 C、 专制心态 D、 共和意识 我的答案:C 16
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B、 西方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C、 中国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D、 西方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我的答案:C 17 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A、
机械记忆能力强 B、 理解记忆能力强 C、 理性思维能力强 D、 感性思维能力强 我的答案:A 18
下列表现近古音的语音著作是()。 A、
《佩文韵府》 B、 《中州音韵》 C、 《中原音韵》 D、 《新刊韵略》 我的答案:C 19
汉语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 情理型 B、 艺术型 C、 直观型 D、 听觉型 我的答案:D 20
《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
天地 B、 阴阳 C、 男女 D、 日月 我的答案:D 21
西方商业文化倾向较强,促进了西方民族()的性格。 A、
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 B、 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 C、 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 D、 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 我的答案:C 22
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A、
自由自治意识 B、 人生哲学思考 C、 平等民主心态 D、 官本位思想 我的答案:C 23
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 A、
社会的反应 B、 流行的理论 C、 自己的身体 D、 外部的环境 我的答案:C 24 宋朝欧阳修以来,“小学”的内容不包括()。 A、
文字 B、 音韵 C、 训诂 D、 礼教 我的答案:D 25
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A、
忠 B、 孝 C、 仁 D、 义 我的答案:B 26
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 北纬30°-40° B、 南纬30°-40° C、 北纬40°-50° D、 南纬40°-50° 我的答案:A 27
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记忆书写速度特点是()。 A、
先慢后快 B、 先快后慢 C、 更快 D、 更慢 我的答案:A 28
中文的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A、
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 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 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C 29
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A、
描写局限性 B、 描写及时性 C、 描写主观性 D、 描写无止境 我的答案:C 30
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体证的缺点在于()。 A、
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B、 不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C、 所得的观点难以验证 D、 体证者无法正确表达 我的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