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17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1。
0分)1.0 分A、逻辑分析B、亲身体验C、科学实验D、理论推演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2社会达尔文主义冲上的原则是()。
(1.0分)1.0 分A、五秒规则B、丛林法则C、高德温法则D、阳光16法则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3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1。
0分)1.0 分A、限制王权B、契约精神C、党派分立D、以民为本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1。
0分)1.0 分A、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但是可以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B、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但是无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C、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也不能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D、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5彭加勒认为基本原理来自()。
(1.0分)1.0 分A、先验B、经验C、社会约定D、实际实践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6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1。
0分)1。
0 分A、互根律B、互抗律C、互助律D、互证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7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1.0分)1。
0 分A、机械记忆能力强B、理解记忆能力强C、理性思维能力强D、感性思维能力强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8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1。
0分)1。
0 分A、一致的B、对立的C、互相促进的D、毫不相干的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9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1。
0分)1.0 分A、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B、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C、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D、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0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B、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1有可能剥夺人民的生命的是()。
1道家的美学是让艺术和合到()中。
(1.0分)1.0 分A、风俗B、人伦C、礼数D、自然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按()来划分对立双方。
(1.0分)1.0 分A、种族B、地域C、阶级D、文明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西方文学的发展上,主观的浪漫抒情可以追溯到()。
(1.0分)0.0 分A、柏拉图B、卢梭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4运用大量排比是()的文章的特点。
(1.0分)1.0 分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5关于西方哲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 分A、是从形而上学的纯粹理论探讨转向实用哲学、实证哲学和生命哲学B、从本体论、认识论探讨转向人学本题的探讨C、从切中实质、为人处事的道德训条转向关于万物本源的探讨D、从具有浓重虚构性的类似神学的哲学到摆脱虚构的科学哲学和人本哲学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中西审美与科学的思维差异,表现为()的差异。
(1.0分)1.0 分A、概念B、形式C、文字D、审美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7尼采认为自己是酒神艺术家,而酒神艺术家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1.0分)1.0 分A、政治B、文学C、音乐D、美术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六经中属于史书的是()。
(1.0分)1.0 分A、《易经》B、《诗经》C、《尚书》D、《礼记》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儒家伦理执着于()。
(1.0分)1.0 分A、彼岸B、前世C、来世D、现世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0中国文化认为,天下大德曰()。
(1.0分)1.0 分A、真B、死C、生D、和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1()认为德性就是力量。
(1.0分)1.0 分A、尼采B、黑格尔C、康德D、歌德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2雨果的()序言中已经要求艺术不要避开丑。
(1.0分)1.0 分A、《笑面人》B、《死囚之末日》C、《爱尔那尼》D、《克伦威尔》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3《抵抗力》的作者是()。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
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
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1.0 分A、大帮择主B、强化王权C、帮派主义D、契约分权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1.0 分A、以礼规范B、以道规范C、礼法结合D、道法结合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1.0 分A、制造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军事工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
1.0 分A、色、受、想、行、智B、色、受、智、行、识C、色、受、想、行、识D、色、智、想、行、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 分A、思维原型C、理论D、精神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0.0 分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7《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1.0 分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
1.0 分A、社会的反应B、流行的理论C、自己的身体D、外部的环境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
1.0 分A、程颢B、杨时C、陆九渊张载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 分A、礼B、和C、衷D、孝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1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资源,哪种文化形式成了中华民族必然的选择:1.0 分A、农耕文化B、工业文化C、商业文化D、产业文化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2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1.0 分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3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题答案1以下不属于儒家的三不朽的是?(1.0分)A、立德B、立功C、立言D、立行正确答案: D2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A、中国写日的诗歌主要是写夕阳。
B、中国与月亮意象有关的诗歌比比皆是。
C、郭沫若《女神之再生》中多次歌颂太阳。
D、自唐代起,中国的民族性格偏于内向、封闭、阴柔。
正确答案: D3下列属于文艺复兴的特征的是?(1.0分)A、强调女性地位B、强调哲学家的地位C、强调世俗文化D、强调基督教禁欲文化正确答案:4中国哲学偏向(),西方哲学偏向()。
(1.0分)A、科学伦理B、伦理审美C、审美科学D、伦理科学正确答案: C5不能概况中国文学特点的是:(1.0分)A、客观描绘B、和谐宁静C、主观意会D、粉饰太平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6在《周易》中,中国文化的时间观是?(1.0分)A、螺旋上升的B、螺旋浮沉,没有终点C、收尾相连的圆圈D、末世论式的正确答案: C7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尼采最推崇的是?(1.0分)A、文学B、绘画C、雕塑D、音乐正确答案: D8哪一项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1.0分)A、局部B、直觉C、推理D、阳性正确答案: B9哪一时期的文学在歌德看来“通体都是美的”?(1.0分)A、当代文学B、17世纪文学C、古希腊D、文艺复兴正确答案: C10既是哲学又是诗的著作是:(1.0分)A、尼采的《查拉图斯特如是说》B、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C、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D、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正确答案: A11在属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而不属于“四大奇书”的是?(1.0分)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正确答案: C12以下对中西方戏剧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A、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伟大的悲剧喜剧著作。
B、西方的悲剧喜剧有着严格的区分。
C、中国的戏剧中往往呈现悲喜因素交织的情况。
D、戏剧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学类型。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满分试卷选择题50道,每题一分判断题50到,每题一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是自然哲学。
(1.0分)∙A、音乐∙B、绘画∙C、散文∙D、建筑正确答案:B2中国文化注重感性与理性的()。
(1.0分)∙A、合一∙B、对立∙C、相吸∙D、相斥正确答案:A3与基督教相比,儒家最大的特点是()。
(1.0分)∙A、阶级性与整体性∙B、阶级性与独立性∙C、合群性与整体性∙D、合群性与独立性正确答案:C4孟德斯鸠提出,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1.0分)∙A、德∙B、人∙C、法∙D、理正确答案:C5下列流派中,()更注重文本。
(1.0分)∙A、解释学∙B、接受美学∙C、读者反映批评∙D、现象学批评正确答案:D6下列人物中,()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
(1.0分)∙A、尧∙B、禹∙C、周文王∙D、周武王正确答案:D7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神和自然的地位关系为()。
(1.0分)∙A、人高于神,神高于自然∙B、人高于自然,自然高于神∙C、神高于自然,自然高于人∙D、神高于人,人高于自然正确答案:D8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大量的民主的因素。
(1.0分)1.0分∙A、《论语》∙B、《庄子》∙C、《道德经》∙D、《孟子》正确答案:D9()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一个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孔子道德战胜野蛮的故事。
(1.0分)∙A、雨果∙B、卢梭∙C、孟德斯鸠∙D、伏尔泰正确答案:D10()的形象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1.0分)∙A、太阳∙B、月亮∙C、北斗星∙D、银河正确答案:B11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
(1.0分)∙A、易道补儒∙B、易佛补儒∙C、易道替儒∙D、易佛替儒正确答案:B12克尔凯戈尔把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1.0分)∙A、政治的∙B、审美的∙C、伦理的∙D、宗教的正确答案:A13庄子哲学的伦理趋向是()。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1.0分∙A、内容逻辑严密∙∙B、作品流传广泛∙∙C、社会情况需要∙∙D、译者专业所在∙我的答案:C2“朔”指的是农历:1.0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我的答案:A3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我的答案:C4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D5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1.0分∙A、格拉斯曼定律∙∙B、维尔纳定律∙∙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D、格里姆定律∙我的答案:D6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0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A7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1.0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C8西方哲学倡导()。
1.0分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我的答案:C9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A、平实∙∙B、口语化∙∙C、华丽∙∙D、书面化∙我的答案:C10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B11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1.0分∙A、母系氏族∙∙B、父系氏族∙∙C、奴隶制∙∙D、封建制∙我的答案:A12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1.0分∙A、300.0∙∙B、600.0∙∙C、800.0∙∙D、1200.0∙我的答案:C13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分∙A、礼∙∙B、和∙∙C、衷∙∙D、孝∙我的答案:A14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1、相比于汉语而言,西方人在学习语言时会面临哪种来自语言本身的挑战? (2.00分)A.语音B.语义C.语法D.字形2、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关于文明贡献的标准是什么? (2.00分)A.有多长时间的历史B.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多少影响C.对艺术思想产生多少影响D.技术发展有多大贡献3、对西方民主做了很深的反思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作者是谁? (2.00分)A.乔姆斯基B.伯克C.恩格斯D.托克维尔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封、资、修”中的“资”指的是下列哪一派的人? (2.00分)A.国粹派B.全盘西化派C.理想西化派D.现实西化派5、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的关系用图形表示是: (2.00分)A.梭形B.抛物线C.U形6、根据佛教的观点,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谁造的? (2.00分)A.众生自己B.上帝C.大爆炸D.黑洞7、中国语音: (2.00分)A.为闭音节B.为多音节C.每字有韵调D.音义象构性弱8、下列循环属于地球环境变化小循环的是? (2.00分)A.地球冰期变化B.河外星系团互相运动C.河外星系团形成D.地球绕太阳一周9、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团的循环属于哪一种? (2.00分)A.大循环B.中循环C.小循环D.微循环10、儒家价值系统核心的核心是什么? (2.00分)A.仁B.礼C.智11、中国不受西方列强欺负的方法不应强调: (2.00分)A.全面性B.临时性C.节制性D.拼合性12、中古和近古社会的君主是用什么来治理国家的? (2.00分)A.武治为主,礼治为辅B.德治为主,法治为辅C.法治为主,礼治为辅D.武治为主,法治为辅1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容易出现大量单词单个成句的根源是什么? (2.00分)A.莎士比亚的写作特点B.十四行诗的写作特点C.英语语言表达的特点D.当时社会语言的使用特点14、中国语法有: (2.00分)A.时态B.语态C.前缀D.语序15、汉语和英语的书写速度分别是怎样的? (2.00分)A.汉语先快后慢,英语先慢后快B.汉语一直很快,英语一直很慢C.汉语先慢后快,英语先快后慢16、下列哪一项不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 (2.00分)A.铜器B.钟鼎C.甲骨文D.篆书17、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来看,下列哪一种语言比较适合理论科学的思考? (2.00分)A.英语B.法语C.德语D.汉语18、《礼记?礼运》中没提到: (2.00分)A.政治要求B.内政外交C.文化要求D.金钱态度19、“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