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肺转移怎么治疗比较好
- 格式:pdf
- 大小:78.19 KB
- 文档页数:1
2023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和晚期疾病的治疗(第二部分)DTC 复发和转移的治疗问题:DTC 复发和转移的治疗策略复发或转移性DTC 临床常见,约95%发生在颈部。
颈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占74%,甲状腺床的复发占20%,气管或邻近肌肉的受累占6%o 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约有5%~21%,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占63%)β复发或转移限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依次为:手术治疗(能通过手术治愈者)、1311治疗(病灶可以摄碘者)、TSH 抑制治疗(肿瘤无进展或进展较慢、无症状、无重要区域如中枢神经系统等受累者)、外照射治疗以及新型靶向药物治疗(疾病迅速进展的RR-DTC 患者)。
对术后复能否手H 弋的评估TSH 抑制治疗、随访和 动态风险评估 根据动态评估结果 DTC 的术后分期和复发 风险分层 根据动态评估结果TSH 抑制治疗、随访和 动态风险评估 积极动态评估结果 处于进展期的晚期DTC 其他非常规治疗(外照射、化疗及靶向药物、消融、粒子植入等) 能•手术一 疑诊或确诊DTC是否行小1治疗的评估 ∙是< 注:DTC 分化型甲状裳唐;T$H:促甲伏朦激案发或转移的单个或几个病灶且具有较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局部应用热消融、乙醇消融、外照射、粒子植入治疗等可能会起到控制转移、避免局部并发症以及延缓系统性辅助治疗的作用。
推荐:针对DTC复发或转移病灶,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依次为手术治疗、1311治疗、TSH抑制治疗和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对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单个或几个病灶且具有较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可应用热消融等局部治疗方法(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问题:DTC颈部复发、局部转移的手术治疗DTC颈部复发、局部转移的手术治疗应考虑及平衡两方面问题:(1)再次手术的并发症风险和获益。
(2)根据个体情况评估手术是否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多项研究表明,可对体积较小、惰性的复发淋巴结进行主动监测。
但对体积较大、侵袭性的复发淋巴结应进行手术治疗。
1例甲状腺癌全切除并肺转移癌放疗后的延续性护理方法与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甲状腺癌全切除并肺转移癌放疗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与心得。
方法:甲状腺癌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因声带麻痹、气管变形导致呼吸困难,气管套管术后留置。
通过气管切口与套管清洁消毒、呼吸道感染防治、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延续性护理,克服了肺部感染、呼吸困难、营养不良等护理难题。
结果:患者生活自理,存活时间较长。
结论:延续性护理对甲状腺癌全切除并肺转移癌放疗后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甲状腺癌;肺转移癌;气管套管;手术;放疗【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179-02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病理分型包括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临床以分化型常见。
分化型进展缓慢,及时治疗,效果良好,但其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1-2]。
甲状腺癌转移以淋巴结和肺组织常见,淋巴结转移可经手术清除,肺部转移往往需要经过放疗治疗,并由此造成肺部不可逆损伤,影响呼吸功能。
因此,延续护理对患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本文就甲状腺癌全切除、气管切口套管留置、双肺多发转移癌经131I内放疗治疗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要点研究如下。
1.典型案例患者,女,1950年出生。
于2007年12月因胸闷、纳差,就诊于漳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
因怀疑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遂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双侧声带麻痹,声门狭窄,支气管镜无法进入。
后经颈部超声检查提示双侧甲状腺多发实质占位,CT提示右肺门结节及双侧肺弥漫粟粒状阴影。
因高度怀疑甲状腺癌,患者遂转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普外科,并于2007年12月26日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清扫+右侧颈内静脉切除术+气管切开”。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椎前肌交感神经节、左锁骨下静脉旁组织,右侧颈部淋巴结见转移性甲状腺癌。
肺癌晚期已转移怎么选择治疗方法肺癌晚期的治疗选择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这是因为晚期肺癌通常已经转移至其他身体部位,并且已经进展到无法完全治愈的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目标转变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肺癌晚期治疗选择。
一、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以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细胞的方法,通过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肺癌晚期患者来说,放射治疗通常被用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以及控制肿瘤的进展。
具体放射治疗的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二、化疗化疗是使用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症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肺癌晚期患者,化疗通常用于减缓肿瘤的生长,控制肿瘤的扩散,提高生存期。
化疗的药物选择和疗程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化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但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药物控制或其他措施缓解。
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根据肿瘤细胞的特定变异进行治疗的方法,它可以通过靶向特定变异基因的靶向药物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对于某些特定基因变异的肺癌晚期患者,靶向治疗可以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靶向治疗的选择需要依赖基因检测结果,并且需要特定基因变异的肿瘤细胞才能有效。
四、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从而使肿瘤细胞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
对于肺癌晚期患者来说,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地延长生存期,并且具有较小的副作用。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免疫治疗,因此在进行治疗选择时需要进行相关的筛查和评估。
综上所述,对于肺癌晚期已转移的患者来说,治疗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进展、基因变异和系统耐受性等因素。
此外,患者还应与专业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并全面了解治疗的预期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晚期甲状腺癌的姑息治疗(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甲状腺癌姑息治疗在美国每年有约33 600例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总的5年生存率大于96%,约1 500人死于该病[1]。
晚期进展期甲状腺癌患者在死亡前的几周甚至几个月内会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常见的包括疼痛、乏力、疲劳、恶心、呕吐、气短、厌食,神经精神症状包括抑郁、焦虑、失眠、极度兴奋等。
由于甲状腺解剖位置的原因,恶性进展期甲状腺癌会挤压、侵犯颈部重要结构,如气管、食管、重要的血管、神经,导致痛苦不适和危及生命,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咯血。
远处转移如肺、骨、肝转移会引起疼痛,器官功能障碍。
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甲状腺髓样癌通过多种生物活性胺、肽类分泌引起腹泻。
这些症状不仅对患者而且对其家属造成很多不便与痛苦。
本文将讨论缓解恶性进展期甲状腺癌患者症状的方法,包括手术、放射碘治疗、外部放射治疗,化疗等。
1 分化好的甲状腺癌晚期姑息治疗分化好的甲状腺癌(WDTCs)如乳头状和滤泡状癌,通过手术和放射碘治疗长期生存率很高。
而部分表现出广泛浸润或远处转移的晚期进展期肿瘤是不可治愈的,对这些患者来说,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延长生命。
1.1 局部浸润 WDTCs穿过甲状腺包膜向外生长,浸润周围结构引起临床症状,如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咯血等[2]。
WDTCs最常侵及喉、气管。
如不及时治疗,多数发生局部浸润的患者死于气道阻塞引起的窒息。
周围压迫,腔内浸润,累及喉返神经引起的声带麻痹或以上原因的综合均加重气道不畅。
对于侵及上呼吸道的WDTCs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生存率,但也有部分研究提示其跟单纯肿瘤切除术相比生存率无明显延长。
Kim等发现两种治疗方法的复发率是相近的,是否采用扩大根治术治疗应由患者和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并发症、肿瘤特征(如癌的类型、浸润深度、器官累及情况等),外科技术水平,可能的术后并发症,个体功能方面的影响(如说话的能力),恢复的大约时间,治疗的目的(如延长生命,减轻症状)等来定。
碘131治疗是甲状腺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甲状腺癌患者在对碘131治疗的认识上存在以下五个误区。
误区一、手术已经切除干净,不再需要131碘治疗131碘治疗包括“清甲”(清除甲状腺组织)和“治疗”。
“清甲”是指用131碘摧毁术后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
国际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与其他癌症不同,甲状腺癌是多个中心发生的,即通过CT、B超、手术等探测到甲状腺内有1个癌结节,但是在甲状腺其他部位也可能有癌细胞,只是因为癌细胞较少而未形成明显的癌结节。
有人认为好的外科专家会将甲状腺全部切除干净,不会残留有正常甲状腺组织或癌组织。
这是误解,再高明的外科专家,只能做到肉眼切除甲状腺或癌组织,而不能做到显微镜下切除,即术后仍有较多的甲状腺细胞或癌细胞残留,这些残留的甲状腺细胞或癌细胞必须由服131碘来消灭。
利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细胞具有高度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让患者口服131碘,131碘进入体内会被甲状腺癌细胞特异性地吸收,131碘释放的β射线会将隐藏于体内任何部位的甲状腺癌细胞消灭,因此131碘治疗甲状腺癌是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也使甲状腺癌成为第一个能被人类彻底治愈的恶性肿瘤,很多经过131碘治疗后的甲状腺癌患者预期寿命会像正常人一样。
因此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行131碘治疗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益处,会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癌症的复发。
当然,并非所有甲状腺癌病人用131碘治疗均有获益。
一般而言,放射性碘治疗对乳头状癌及滤泡型癌较有效,可当作手术后及并发软组织转移的辅助疗法。
但它对骨骼转移或肺部大结节性转移的治疗效果较差。
至于未分化癌、髓样癌则一般对放射性碘治疗无反应。
目前对那些并有远处转移但临床上并无症状的患者,是否应重复给予放射性碘治疗,并无一致的结论。
特别是考虑到在每次给予放射性碘治疗前都必须先将患者调整处于血中高TSH 浓度的环境下,这是否反而将加速癌细胞的生长,也是临床医师必须加以考虑的。
・150・Modem Nurse,May,2021,Vol.28,No.14 1例甲状腺癌术后伴肺转移行碘-131加靶向治疗患儿的个性化护理胡双1陈嘉1蒋仁州$陈文俊彳胡中豪$胡辉平4摘要本文总结了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伴肺转移带气管套管行碘-131加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的6岁男性患儿的个性化护理体会。
护理要点包括了解患儿的个体情况,建立个性化档案,实诫个性化护理措施;具体包括:患儿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个性化护理;辐射防护的护理;气管套管的护理;呼吸性碱中毒的护理;重视药物副反应的发现及处理等。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患儿成功完成此次碘-131治疗,现已出院。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碘-131;个性化护理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临床进展通常较缓慢,恶性程度低,远处转移并不常见,发生率为5%左右,然而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则严重影响患者预后⑴幻。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肿瘤但具备摄碘功能的肺转移患者,碘-131治疗已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⑶。
中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0-14岁发病率较低,男性的患病率远远低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3)⑷。
个性化护理是将患者作为一个有病求医、同时具有自我性格和家庭社会特征的完整个体来看待,针对服务对象的人种、性别、年龄、病种、疾病的不同阶段以及个人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情感特征、家庭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不同,实施相应的个性化的护理措施⑷o本院于2020年2月13日收治了1例DTC 术后伴肺转移的带气管套管行碘-131加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的6岁男性患儿的罕见病例,了解患儿喜好,建立个性化档案,对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男,6岁,19kg,为求碘-131巩固治疗于2020年2月13日前往本科门诊。
患儿2018年11月发现颈部一肿块,2019年2月26日行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至今共行3次碘-131巩固治疗,期间因肺转移和淋巴转移先后行气管新生物切除术,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近年来,我国年轻患者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10年前上升了3倍以上,尤其是20~40岁的青年女性已成甲状腺癌高危人群,作为人体重要器官,肺转移的出现不仅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更会给患者生命带来威胁,因而一经发现需要及时给予治疗。
如今,中医药治疗已成为甲状腺癌患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其功效也得到大量临床案例的证实,因而很多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会寻求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肺转移中药方也受到广泛关注。
得了甲状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出现扩散、转移,其会使治疗更加棘手,预后也往往较差。
但并不意味着扩散、转移了就无药可救了,此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甚至一些患者还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因而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一定要对治疗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此时,由于肺转移患者往往已属晚期,治疗目的往往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主,因而安全、毒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往往成为其理想选择。
中医药治疗既可以联合其他治疗达到增效减毒功效,又可以单独作用于患者,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在寻求中医药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往往会四处寻找好的中药方,一些患者更是会盲目尝试各种偏方、秘方。
众所周知,中医治疗疾病需要严格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虽然同属甲状腺癌,且出现肺转移,但每个患者的情况却有所不同,用药方案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虽然治疗甲状腺癌肺转移的中药方有很多,亦有不少有效的偏方、秘方,但并不建议患者盲目服用,以免影响药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反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在寻求中医药治疗时,患者一定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这样才能够很大程度地确保用药效果。
作为一位已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肿瘤30余年的中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曾接诊过不少因盲目用药而导致病情延误的患者。
因此,无论患者是否来院寻求其治疗,袁希福院长及医院医护人员都会为患者强调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的重要性。
在施治过程中,袁希福院长更是严格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用药,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方,因而多数患者经其治疗都能够获得满意疗效,其中亦有不少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
肿瘤的转移的治疗方法
肿瘤的转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1. 手术切除:对于局部转移或具有手术指征的转移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直接去除转移病灶,以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
2. 放疗(放射疗法):通过使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射线来破坏转移病灶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 化疗(化学疗法):使用化学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口服或局部注射等方式,针对全身或局部治疗,以杀死或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
4. 靶向治疗:利用特定的靶向药物,针对肿瘤细胞上的特定分子靶点进行治疗,比如抑制血管生成、抑制特定的信号通路等,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5.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转移肿瘤治疗方案可能会结合使用,根据肿瘤类型、转移部位、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全网发布:2012-07-27 14:27 发表者:袁媛6685人已访问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甲状腺癌的治疗在国内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虽然国外有一系列相关指南,但国内的医生大多不甚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核医学分会以及外科学分会曾经在大连召开会议,期望对本病的治疗给予规范性指导,但因为三个学会的专家观点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最终未能如愿。
值得庆幸的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08年制订了一个指导性意见,这对规范我们处理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下面将全文发表如下。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国际上已有60年的历史,我国开展此项工作亦近50年。
目前,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展此项治疗工作,成为DTC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外科手术切除、131I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国际上公认治疗DTC的理想方案。
131I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后的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和复发及转移病灶的治疗。
清甲治疗后,当患者血清Tg≤2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即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并定期随访。
在随访中,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 >5ng/ml)或发现复发及转移病灶,应进行131I转移病灶的治疗。
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因此,病灶可以聚集131I,通过β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治疗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对131I均敏感,临床疗效肯定。
一、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1.清甲的理由①131I可摧毁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中难以探测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②有利于进行全身131I显像;③有利于通过测定Tg水平监测甲状腺癌;④乳头状癌有双侧、微小多灶、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局部潜伏及发展期长、复发率高;⑤DTC具有局部浸润特点,复发可能性增大。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规范及流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规范及流程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规范,流程,,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规范及流程甘肃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一、适应症1、131I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所有DTc患者术后有残留甲状腺组织,其摄取131I率大于1%,甲状腺显像时甲状腺床有残留甲状腺组织显影者,均应使用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2)DTc患者没有经手术切除原发灶,原发癌灶直径>1.5cm,有淋巴、血管或包膜侵犯,甲状腺内有多发癌灶。
(3)DTc患者选择131I治疗,一般要求年龄大于40岁。
2、131I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1)DTc患者经手术切除原发灶后复发或残余肿瘤。
(2)DTc患者因故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病灶,经131I显像显示病灶有131I浓聚,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
(3)DTc患者经手术切除原发灶,临床确诊已经存在远处转移如肺、骨转移等,经131I显像显示病灶有131I浓聚,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治疗者。
二、禁忌症1、妊娠和哺乳期患者;2、DTc近期术后创口未愈者;3、wbc(1)所有患者忌碘及含碘食物、药物四周,目的是提高残留甲状腺组织对的摄取。
如果是最近手术的患者,待手术创伤痊愈后行131I去除治疗。
(2)患者停止服用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片2周,目的是使Tsh 水平升高,提高摄碘率。
2、治疗前的检查:(1)血常规、肝肾功检查;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
(2)甲功全项(包括T3、T4、FT3、FT4、Tsh、Tg、TgAb,目的在于了解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状态下机体的激素水平。
Tg水平检测在DTc患者来说很重要,对1131I于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者131I去除甲状腺治疗后的患者,如果Tg 水平升高,意味着DTc复发或体内存在DTc转移灶(血清中TgAb的存在,可影响Tg的检测结果,所以在评价Tg水平时,一定要考虑TgAb 的影响。
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过去几十年来,肺癌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导致许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肺癌的治疗方面,经过不断的研究和进步,医学界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和医生作出明智的决策。
一、手术治疗对于早期发现的肺癌病例,手术治疗通常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手术,可以将肿瘤组织从肺部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广泛切除和保守切除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广泛切除是指通过切除整个受影响的肺叶或肺叶之间的一部分来去除肿瘤。
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早期肺癌,能够最大限度地去除癌细胞,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保守切除则是通过切除肿瘤及其周围一小段正常组织,以保留尽可能多的肺功能。
这种手术方法常用于较小的肿瘤或患者肺功能较差的情况。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射线来破坏和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无法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或有高风险手术的患者来说,放射治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外部放射治疗是通过将射线从外部设备引导到肿瘤区域,从而精确照射肿瘤组织。
这种方法能够最小程度地伤害到周围健康组织,同时提供高剂量的辐射以杀死癌细胞。
内照射治疗是通过在患者体内放置放射性物质,直接照射肿瘤组织。
这种方法可用于治疗局部晚期的肺癌,且常与化疗结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三、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肺癌或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化疗常常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化疗通常采用多药联合治疗,以增加治疗效果并降低癌细胞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基于肺癌细胞的分子特征来选择特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常常以药物的方式给予患者,能够更精准地击败癌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靶向治疗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非常有效,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ALK基因融合。
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适合的靶向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晚期肺癌的最新治疗方法
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和放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治疗方法:
1. 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晚期肺癌治疗的新型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2. 靶向治疗:对于某些具有特定基因变异的患者,靶向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目前,针对EGFR、ALK、ROS1等基因变异的肺癌患者,已经有一些靶向药物获得了批准并且在临床上应用。
3. 化疗:化疗仍然是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常用方法,可以通过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来控制肿瘤的进展。
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紫杉醇类和顺铂类等。
4. 放疗:放射治疗可以帮助减小肿瘤的体积或缓解相关病症,如呼吸困难或疼痛。
近年来,放疗技术也进步迅速,例如3D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轮廓引导放疗等,可以更加精确地照射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因患者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同时,早期筛查和预防仍然是减少肺癌
发病和死亡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尽早发现病变并进行治疗非常重要。
甲状腺癌肺转移是甲状腺癌晚期常常出现的转移病灶,据临床数据统计,约有66%的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后会转移到肺部,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那么,甲状腺癌肺转移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先来了解一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症状:
由于患者体制以及癌肿发展分期的不同,表现也并不一样。
有长期甲状腺结节性肿大,形状不规则或近期迅速增大变硬,出现吞咽困难,并伴有质硬的颈部淋巴结肿大,长期腹泻。
除了原发病灶的症状,还有肺部症状如发热、咳嗽、咳血、胸闷、胸痛、气急、声音嘶哑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消瘦、恶病质等症状。
甲状腺癌肺转移怎么治疗比较好?
在临床上患者选择最多的就是化疗。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方式,可以对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进行杀灭,但是化疗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敌我不分,会对人体正常的细胞组织造成损害,长时间的进行化疗会削弱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患者的抗病能力,使得患者机体无法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所以在这个时候必须采取中医与化疗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治疗。
中医能消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缓解头晕,恶心,呕吐症状。
增加食欲,使患者体温正常,控制脱发,提高白细胞计数,达到减毒增效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
尤其是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院长的三联平衡疗法,能铲除化疗后残留的癌细胞,预防复发扩散再转移。
使病人快速进入康复期,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三联平衡疗法以个性化整体辨证施治为理念,是针对各种癌症进行分型对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以调动人体天然抗癌能力为主,快速恢复机体内环境平衡,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不仅克服了化疗的副作用,而且大大提高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定期巩固提高康复患者的免疫机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患者病例】
王淑梅,女,河南省郑州市,甲状腺癌、乳腺癌,
王淑梅,2012年4月在河南中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癌,当时随即就做了手术,两次大手术后,王淑梅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站都站不稳,当地的一位开私人诊所的大夫说她活不到过年。
后来,王淑梅的女儿打听到同学的婆婆也是患了癌症,病情非常严重,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中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因此,王淑梅也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
2012年7月,王淑梅按照“三联平衡疗法”吃中药后,身体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原本以为自己活不成的王淑梅感觉到疗效后,就更有信心了,决定一直坚持吃下去。
起初的那几年,她一边吃着中药,一边同时吃着抗肿瘤的西药,后来去医院复查,医生说吃西药吃的太多导致肝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受损,2016年4月份,就停止服用西药了。
现在服用中药五年,王淑梅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降血压、降血糖的药都停了,全身各方面情况都非常好。
又开始跑保险业务了,而且还带着很大的团队,见了她的人都说她精气神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