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浮选(浮选药剂)
- 格式:ppt
- 大小:713.50 KB
- 文档页数:97
第六章浮选第一节浮选概述一、浮选定义及基本方法1.定义:浮选,亦称泡沫浮选,是根据各种矿物的表面性质的差异,从矿浆中借助气泡浮力,分选矿物的过程。
2.方法:一定浓度的矿浆并加入各种浮选药剂,在浮选机内产生大量的弥散气泡,于是,呈悬浮状态的矿粒与气泡碰撞。
下一步选择性分离。
二、浮选过程:矿物的浮选过程是在固(矿物)、液(水)和气(气泡)三相界面上进行的,进行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矿物表面性质(润湿性)差异,从矿浆中析出足够量的稳定而细小的气泡;有用矿物(欲浮矿物)有充分的机会与气泡群碰撞,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被浮到矿浆的表面,脉石矿物虽有机会与气泡碰撞,但不粘附,遗留在矿浆中,在这里气泡是分选的媒介,同时又是运载工具。
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下列工序:1)矿石原料的准备,包括磨矿和分级,使入选矿物单体分离负荷浮选要求。
2)矿浆的调整并加入浮选药剂。
3)搅拌并造成大量气泡。
向浮选机中引入空气并形成气泡,使矿粒在矿浆中悬浮,造成矿粒与气泡接触的机会。
4)气泡的矿化。
即矿粒向气泡附着。
5)矿化泡沫的形成和刮出。
图选矿过程示意图◆正浮选:上浮的泡沫产品为目的矿物的浮选过程。
◆反浮选:上浮的泡沫产品为脉石矿物的浮选过程。
◆优先浮选:将多种有用矿物依次分选为单一的精矿。
◆混合浮选:将有用矿物共同分选出来,组成混合精矿,然后将混合精矿加以分选。
三、浮选发展的三个阶段1 全油浮选:1860年由英国人Willian Haynis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油-水界面发生,疏水矿粒进入油相,亲水矿粒进入水相。
1898年这种工艺用于工业生产。
2 表层浮选:1907年由马克魁斯通(Macquiston)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水-气界面发生,疏水矿粒浮在水面上,亲水矿粒沉入水中。
•以上两种浮选因其是在两相界面发生,因此又称为界面浮选。
3 泡沫浮选:1902年由Potter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气-水-固三相界面发生,疏水矿粒念附气泡上浮,亲水矿粒留于水中。
1.磷矿的浮选磷石可分为两类;磷灰(石)岩和磷块岩。
磷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磷酸钙,其中还含有氟(F)、氯(C1)等元素。
至于铁、铝、锰、镁的磷酸盐矿物仅占磷矿物的5%。
磷灰(石)岩是指磷以晶质磷灰石形式出现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磷灰石。
磷灰石晶体多种多样,可从巨大晶体到普通显微镜也观察不到的微晶。
这类矿石一般品位较低,但可选性较好。
磷块岩是指以含肢磷矿为主的磷矿石,主要是沉积成因或风化淋滤成因的磷灰石。
胶磷矿是指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分辨不出晶体的那些磷酸盐矿物的统称。
以前人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许多胶体结构,认为它是非晶质物质,但实际证明它是结晶质的,只是结晶体非常细小,一般不易观察,其可选性次于磷灰(石)岩。
B磷矿石的浮选方法磷矿石浮选的主要问题是含磷矿物与含钙的碳酸盐(如方解石、白云石等)的分离。
因为用一些常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时,它们的可浮性都相近似,其分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使用水玻璃和淀粉等抑制剂,对碳酸盐等脉石矿物进行抑制,再用脂肪酸作捕收剂浮出磷矿物。
(2)首先加入偏磷酸钠抑制磷矿物,然后用脂肪酸先浮出碳酸盐等脉石矿物,再浮磷矿物。
(3)用选择性的烃基硫酸酯作捕收剂,先浮出碳酸盐的矿物,尔后再用油酸浮选磷矿物。
C磷矿石浮选实例某矿原矿物质组成:主要矿物为胶磷矿,次要矿物为结晶磷灰石和纤维状胶磷矿。
而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盐、石英、玉髓,其次是长石、白云母、绢云母、黄铁矿及氧化铁等物质。
矿石结构为鲕状、假鲕粒状、胶状、网格状及砂状等。
矿石构造为块状、条带状、扁豆状等。
处理流程如图5-27所示。
以擦洗分级脱泥-浮选联合流程处理该矿,所获技术经济指标为:精矿含P20532.4%;回收率为86.70%。
某磷矿处理的钙质沉积磷块岩矿石,属含碘微碳氟磷灰石,矿石中磷矿物含磷约占70%,呈非晶质和隐晶质产出,脉石矿物以白云石为主,约占21%,硅质脉石小于5%。
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与磷矿物胶结。
由于碳酸盐脉石的嵌布粒度较磷矿物粗,易于粉碎,且原矿含P205比较高,故在较粗磨的条件下,用反浮选使白云石成为泡沫产品除去。
如何正确使用浮选药剂的问题,也就是在浮选前,如何正确确定药剂制度的问题。
药剂制度是指浮选过程中所添加的药剂种类、药剂用量、添加方式、加药地点以及加药顺序等,浮选厂的药剂制度与矿石性质、工艺流程、需要得到几种选矿产品等因素有关。
通常都是经过矿石的可选性试验或半工业性试验来确定。
药剂制度是影响选矿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
1、药剂种类浮选厂的用药种类与矿石性质、工艺流程、需要得到几种选矿产品等因素有关。
通常都是经过矿石的可选性试验或半工业性试验来确定。
药剂种类按药剂的作用来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起泡剂:分布在水气界面上的有机表面活性物质。
用于产生能浮起矿物的泡沫层,起泡剂有松油、甲酚油、醇类等。
(2)捕收剂:它的作用是捕收目的矿物,捕收剂能改变矿物表面的疏水性,使浮游的矿粒粘附在气泡上。
根据药剂作用性质分为非极性捕收剂、阴离子捕收剂、阳离子捕收剂。
常使用的捕收剂有黑药、黄药、白药、脂肪酸、脂肪胺、矿物油等。
(3)调整剂:调整剂包括活化剂与抑制剂,改变矿粒表面的性质,影响矿物与捕收剂作用,调整剂也有用于改变水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性质的,例如,改变pH值和其中捕收剂的状态。
调整剂有①pH值调整剂:石灰、碳酸钠、硫酸、二氧化硫;②活化剂:硫酸铜、硫化钠;③抑制剂:石灰、黄血盐、硫化钠、二氧化硫、氰化钠、硫酸锌、重铬酸钾、水玻璃、单宁、可溶性胶质、淀粉、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等;④其它:润湿剂、浮化剂、增溶剂等。
2、药剂用量:浮选时药剂用量要恰到好处,用量不足或过量都对选矿指标有影响,用量过大还会增加选矿成本。
各种药剂用量大小与浮选指标的关系捕收剂药量不足,矿物疏水性不够,使回收率下降,药量过大使精矿质量下降,并给分离浮选带来困难;起泡剂用量不足,泡沫稳定性差,用量过大,发生“跑槽”现象;活化剂用量过小,活化不好,用量过大,会破坏浮选过程的选择性;抑制剂用量不足,精矿品位低,药剂过量会使应该浮出的矿物受到抑制,使回收率下降。
浮选药剂配制安全管理规定为了加强浮选药剂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生产指标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1、药剂配制由技术组或指定的专人兼管,具体负责药剂的配制管理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2、配制人员随时注意掌握药剂的用药动态,储存罐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药量,保证浮选生产用药。
3、配制人员坚持对各个药剂储存罐及管线进行巡回检查,一旦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并记录汇报。
4、操作人员在开启闸阀是要缓慢进行,防止产生水击效应损坏设备及伤人。
5、外来人员一律禁止进入药剂配药区域,参观访问者须经领导批准后方可进入。
6、需在药剂配制区域使用电、氧焊时,须批专项作业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7、药剂配制现场要保持通畅、明亮、设备清洁、场地干净,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配备有效消防设备。
8、药剂配制时,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防腐、防酸碱。
选矿厂技术组____年____月____日浮选药剂配制安全管理规定(2)浮选药剂配制是浮选工艺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药剂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保证浮选药剂的配制过程中的安全性,制定浮选药剂配制安全管理规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药剂材料的选择、配制过程的操作规范、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等方面,对浮选药剂配制安全管理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药剂材料的选择(一)药剂选择原则1. 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药剂材料。
2. 选择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药剂材料。
3. 选择环保型、生态友好的药剂材料。
4. 药剂的药效要符合浮选工艺的要求。
(二)药剂材料的采购和验收1. 采购过程中要选择正规的供应商,并签订合同明确药剂的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要求。
2. 药剂材料到货后要进行验收,检查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3. 验收合格的药剂要立即进行入库,并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储存,防止受潮、变质、爆炸等情况发生。
二、配制过程的操作规范(一)配制操作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熟悉药剂的性质、用量和配制方法等。
第一章1、浮选药剂:在矿物浮选过程中,为了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或降低矿物的可浮性,以扩大矿浆中各种矿物可浮性的差异,经行有效地分选,所使用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称为浮选药剂。
浮选:浮选是利用不同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在固-液-气三相界面分选各种矿物的工艺过程,所以固、液、气的界面性质及其调节,对这一分选过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向,特别是固相即矿物的界面性质及其调节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调节和控制矿物浮选行为的方法?调节矿物分选的方法一般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加温处理和高能辐射,化学方法就是加入浮选药剂。
3、浮选药剂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①早起混合油类捕收剂时期药剂条件简单,但是分选效率不高,能分选的矿物的种类不多,尤其是不能使共生矿物彼此分离,并且耗油量大;②中期这一时期所使用的浮选药剂大多都是人工合成或天然物经加工获得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他们大多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而且有效成分含量高,分选效率高、适应性强、耗药量低;③近期非离子极性特效捕收剂时期(络合捕收剂时期)选择性更好,可以用少量抑制剂就可完成优先浮选,其次是用量更少,许多具有起泡性能或者在常温下为液体,易于添加。
4、常见的阴离子离子捕收剂浮选药剂类别典型实例捕收剂极性型阴离子型硫代化合物黄药类黑药类硫氮类硫醇及其衍生物硫脲及其衍生物乙基黄药、丁基黄药25号黑药、丁基铵黑药乙硫氮、丁硫氮苯(马并)噻唑硫醇二苯硫脲羟基含氧酸及其皂类羧酸及其皂烃基硫酸酯烃基磺酸及其盐烃基膦酸烃基胂酸羟肟酸油酸、氧化石蜡皂、妥尔油十六烷基硫酸钠石油磺酸钠苯乙烯膦酸。
浮锡灵混合甲苯胂酸、苄基胂酸异羟肟酸阳离子型胺类脂肪胺醚胺吡啶盐月桂胺、混合脂肪胺烷氧基正丙基醚胺烷基吡啶盐酸盐非离子型硫代化合物的酯多硫代化合物Z-200双黄药非极性型烃油煤油,柴油起泡剂羟基化合物脂环醇、萜烯醇脂肪醇酚松醇油甲基异丁基甲醇、C6-C8混合醇甲酚、木馏油醚及醚醇脂肪醚醇醚三乙氧基丁烷乙基聚丙醚醇吡啶类重吡啶酮樟脑油调整剂抑制剂无机化合物(其中石灰。
浮选药剂用法及用量浮选药剂是矿石浮选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重要辅助剂,主要用于分离和提取有价矿石,如铜、铅、锌等金属矿石。
浮选药剂通常包括调整浮选性能的调整剂、浮选活化剂和浮选抑制剂等几种类别。
1. 调整剂调整剂主要用于调整矿石浮选过程中的浮选性能,提高矿石与气泡之间的附着能力,同时减少矿石与其它杂质之间的粘附。
常见的调整剂包括石油类、树脂类、烷基硫酸盐类等。
在使用调整剂时,一般需要根据矿石类型和矿石品位具体选择合适的剂量。
2. 活化剂活化剂主要用于增加矿石与浮选剂(如黄铜钠)的反应性,提高矿石的浮选速度和浮选率。
常见的活化剂有铜硫化物、黄铜盐类、铜盐类等。
使用活化剂时,需要根据矿石种类和含有的有机物质量适量选择剂量。
3. 抑制剂抑制剂主要用于抑制某些杂质矿石的浮选,提高有价矿石的浮选效果。
常见的抑制剂有氰化物、硅酸盐、水玻璃等。
选择抑制剂时,需要考虑矿石的种类、含量和浮选过程中可能的干扰物。
浮选药剂的用量是根据矿石的性质和浮选过程的要求进行确定的。
通常,初始药剂的添加量可以根据经验值确定,然后通过实验不断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佳的浮选效果。
在浮选过程中使用浮选药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药剂的稀释一般使用浮选药剂之前需要进行稀释,以便合适的加入到浮选槽中。
药剂的稀释可以用水或其它稀释剂进行,但需要注意稀释剂的选择,避免对矿石浮选产生干扰。
2. 药剂的加入药剂的加入顺序和速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先将活化剂加入到浮选槽中,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加入调整剂和抑制剂。
3. 药剂的搅拌搅拌是浮选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可以通过搅拌来保持药剂和矿石的均匀混合,提高浮选效果。
搅拌的速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实验和经验来确定。
4. 药剂的浓度监控在浮选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控药剂的浓度,并根据浮选效果进行调整。
如果浮选效果不佳,可以适量增加药剂的浓度;如果浮选效果太好,可以适量减少药剂的浓度。
总之,浮选药剂的用法和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矿石性质和浮选过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论述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它们能够改变矿物表面性质,使其对气泡和溶液呈现亲水性或疏水性,从而实现矿物与有用矿物分离的目的。
合理使用浮选药剂可以提高选矿效果,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从选择合适的浮选药剂、调整药剂剂量、优化浮选工艺和处理废浆等方面对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进行论述。
在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浮选药剂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不同矿石的矿物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选择适宜的浮选药剂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浮选药剂分为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两种,如草酸和硫酸就属于阳离子型浮选药剂,而氢氧化钠和氢氯酸则属于阴离子型浮选药剂。
对于含有大量硫化矿的矿石,选择适当的浮选药剂可以提高选矿效果和回收率。
如对于含铜硫化物的铜矿石,通常采用黄铵作为浮选剂,可以使铜矿石与非铜硫化物矿物分离,达到提高回收率的效果。
调整浮选药剂的剂量也是实现合理使用的关键一步。
药剂的剂量直接影响着浮选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浮选药剂的剂量过小会导致浮选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的选矿效果;而剂量过大则会浪费药剂,增加生产成本。
在选矿过程中,需要根据矿石的性质和浮选工艺要求,适时调整浮选药剂的剂量。
在处理含有大量铁矿石的矿石中,合理增加浮选剂的剂量可以有效地提高铁矿石的回收率,降低铁精矿的含铁量,提高产品质量。
优化浮选工艺也是合理使用浮选药剂的关键所在。
浮选工艺是指浮选药剂添加顺序、药剂添加时间、浮选机槽中的气泡尺寸和压力等操作过程。
良好的浮选工艺可以使浮选药剂充分接触矿石和气泡,提高浮选效果。
在选矿过程中,通过调整浮选机槽中气泡的尺寸和压力,可以使矿石颗粒与气泡充分接触,提高矿石的捕收率。
合理控制浮选药剂的添加顺序和时间,可以有效地调整矿石与浮选剂的接触顺序和时间,提高选矿效果。
合理处理废浆也是实现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
在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废浆中含有一定量的浮选药剂,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回收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浮选药剂制度浮选药剂制度在处理多金属和复杂难选矿时,药剂制度是个关键的问题。
已经考虑对有用矿物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分选后,就要决定药剂的种类,药剂用量,比例,加药顺序,地点和方法等。
一、制定浮选方案制定浮选方案可以参考类似矿石选矿厂的实践经验。
并对矿石的性质和可能采用的浮选方案进行分析。
例如:是采用混合浮选还是优先浮选。
若采用优先浮选,先捕收哪一种矿物?抵制哪些矿物?哪一种矿物需要活化?哪些矿物不用活化?哪些矿物要考虑抵制?哪些矿物不用抵制等等。
制定分选方案时,下面几条经验可供参考:(1)先浮选易浮的矿物,后浮难浮的矿物。
即先浮可浮性好的,后浮可浮性差的。
(2)抑制可浮性差的矿物,不要抑制可浮性好的的危险制易被抑制的矿物,不要抑制难被抑制的矿物。
例如:当有用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时,方铅矿的可浮性比闪锌矿好,闪锌矿比方铅矿容易抑制。
因此,分选时可以采用抑制闪锌矿,先浮选方铅矿的方案。
(3)如果两种矿物的可浮性相似,则应该先浮选数量少的矿物,抑制数量多的矿物,容易得到比较好的指标。
例如:铜站硫多金属矿,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的可浮性均很好,一般先将这两种矿物同时浮出,再进行分离。
分离时可以抑制铅浮铜或抑铜浮铅。
但实践上,多金属矿中铜的品位经常比铅的品位低许多。
故抑铅沲铜的方案用得较多。
如矿石中有次生铜矿石时,方铅矿被次生铜活化,故抑铅浮铜过程难于进行,此时应采用抑铜浮铅。
又如:铁石英岩的浮选,主要矿物赤铁矿和石英。
赤铁矿含量常比石英少,如用脂肪酸类捕收剂进行分选时,赤铁矿的可浮性比石英好,故一般采用浮选赤铁矿的方案。
但如果是铁精矿中含有小量的二氧化硅,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矿品位,采用阳离子捕收剂浮选少量石英的办法,实践证明,该法比磁铁矿精矿采用多次磁选排除石英的方法更有效。
(4)活化量少的矿物,抑制价值低的矿物,比较容易提高分店离效果。
(5)浮选价值高的矿物,抑制价值矿物,易于达到浮选目的。
第5章浮选药剂5.1 浮选剂的作用与分类1.浮选剂的作用煤泥浮选是利用煤和矿物杂质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实现分选过程的。
为强化分选效果,浮选中添加了各种浮选药剂,浮选剂是为实现或促进浮选所应用的各种化学药剂的总称。
浮选剂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煤粒表面硫水性和煤粒在气泡上粘着的牢固度;在矿浆中促使形成大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和改善泡沫的稳定性,使煤粒有选择性地粘着气泡而上浮;调节煤与矿物杂质的表面性质,提高煤泥的浮选速度和选择性。
2.浮选药剂的分类1).按作用分类浮选药剂按其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1)捕收剂捕收剂是指加入煤桨中提高煤粒表面的硫水性,使其易于并牢固地和气泡附着的浮选剂。
在浮选中最常用的捕收剂为非极性烃类化合物,如煤油、轻柴油等。
(2)起泡剂起泡剂是指在浮选过程中用以控制气泡大小、维持气泡稳定性的浮选剂。
属于这类浮选药剂的是各种有机表面活性物质,如脂肪醇。
(3)调整剂调整剂是指调整煤浆及矿物表面的性质,提高某种浮选药剂的效能或消除负作用的浮选药剂。
选煤用调整剂主要包括:介质pH值调整剂:调整煤浆酸碱度的浮选剂,用以改变煤粒和矿物杂质表面的电性,来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
届于这类浮选剂的有石灰、硫酸等”抑制剂:浮选过程中用于控制矿物杂质对分选的有害行为,降低某种矿物表面疏水性,使其不易浮起,从而提高煤与矿物杂质分离的浮选剂。
届于这类浮选剂的有偏硅酸钠、水玻璃、六偏磷酸钠和淀粉等。
(4)其他其他还有用于增加非极性油类在煤浆中弥散度的乳化剂等。
必须指出,上述浮选药剂类别是按其基本作用区分的。
事实上由于组成结构的影响,通常都不会只起一种作用,还兼有其他作用。
某种浮选药剂在一定条件厂属于这一类,条件改变后可能属于另一类。
2).按分子结构分类浮选药剂按其分子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1)极性浮选剂这类浮选剂的分子就整体而言是电中性的,但具有两个电极,就像磁铁棒具有两个磁极—样,它们能吸引极性水分子,具有亲水性,能溶解在水中,如各种酸类、碱类、盐类。
浮选药剂
在矿物浮选过程中使用的能够调整矿物表面性质,提高或降低矿物可浮性,使矿浆性质和泡沫稳定性更有利于矿物分选的化学制剂。
在选矿药剂中浮选药剂应用最早,且品种最多、效益明显。
分类和应用:浮选药剂种类很多,约有8000余种,常用的约百余种。
通常分为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三大类。
(表1)捕收剂是一类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矿物表面,使矿粒疏水的有机物质;起泡剂主要作用于水-气界面,使空气在矿浆中弥散成小气泡,并能提高气泡矿化程度和在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调整剂能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调整矿浆性质,提高对欲选矿物的选择性。
调整剂按其主要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用以促进捕收剂与矿物作用,从而提高矿物可浮性的活化剂;与活化剂相反,用于削弱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从而降低矿物可浮性的抑制剂;用以调整矿浆pH值,从而调整矿物表面电学性质,改变矿浆离子组成的pH调整剂;促使矿浆中细泥分散、团聚或絮凝的分散剂或絮凝剂;用以削弱矿化泡沫的稳定性,消除过多泡沫对分选效果和泡沫输送的有害影响的消泡剂。
表1中浮选药剂的分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某种药剂在一定条件下属于此类,在另一条件下可能属于彼类。
例如,硫化钠(Na2S)在浮选有色金属硫化矿时是抑制剂,而在浮选有色金属氧化矿时则是活化剂(硫化剂),但若用量过多,它又成为浮选氧化矿的抑制剂了,等等。
表1 浮选药剂分类。
浮选药剂手册1. 引言浮选药剂是矿石选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向矿石浆料中添加浮选药剂,可以提高矿石与小气泡的接触概率,从而实现矿物颗粒与气泡的吸附、脱附和分离。
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浮选药剂的详细信息,包括药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应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等。
2. 浮选药剂的分类浮选药剂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方式进行分类。
2.1 根据化学性质分类•诱导剂:促使矿石颗粒表面发生一定的物化变化,以增加其与气泡接触的可能性,如某些有机物和无机离子;•捕收剂:增加气泡固附在矿物颗粒表面的力度和稳定性,使其易于在气泡上浮出,如有机胺和某些聚合物;•调整剂:调整矿石浆料的pH值,以适应特定矿种的浮选需求,如调整剂可以是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等;•泡沫稳定剂:使气泡保持稳定性,不易破裂和析出,如液体胶体。
2.2 根据作用方式分类•正浮选剂:促使有价矿物颗粒浮出,如黄铜矿、赤铁矿等;•反浮选剂:促使各类杂质矿物颗粒浮出,如硅酸盐矿物等;•副浮选剂:在浮选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药剂,如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等。
3. 浮选药剂的作用机理浮选药剂通过与矿石颗粒和气泡相互作用,改变它们在浮选过程中的性质和行为。
3.1 矿石颗粒的作用机理浮选药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变矿石颗粒的表面性质:•吸附:浮选药剂分子在矿石颗粒表面吸附,形成一层分子膜,改变表面特性;•覆盖:浮选药剂分子在矿石颗粒表面形成一个覆盖层,使矿物颗粒更易湿润;•濡湿:浮选药剂降低了矿石颗粒与水之间的接触角,使其更容易被水湿润。
3.2 气泡的作用机理浮选药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变气泡的作用:•吸附:浮选药剂分子在气泡表面吸附,形成一个稳定的浮选泡沫;•稳定:浮选药剂能够提高气泡的稳定性,防止其过早破裂和析出。
4. 浮选药剂的应用范围浮选药剂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的选矿过程中。
常见的矿物包括铁矿石、铜矿石、铅锌矿石、黄铜矿、金属硫化物矿物等。
5. 浮选药剂的使用方法浮选药剂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矿石性质和选矿工艺进行优化。
论述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有色金属选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开采方法,其中浮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方法。
浮选药剂是浮选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合理使用对浮选过程的稳定性、选矿指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浮选药剂是指在浮选过程中用于改变矿物表面性质和选择性地吸附矿物表面的化学品。
在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常用的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起泡剂和调节剂等。
捕收剂是一种增强矿物与气泡的吸附能力的化学品,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希望浮选的矿物。
起泡剂是一种影响气泡形成和维持时间的化学品,可以促进气泡与矿物颗粒之间的接触。
调节剂是一种通过改变矿物表面性质来选择性地吸附或抑制特定矿物的化学品。
1. 浮选药剂的选择: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物化性质,需要选择不同的浮选药剂来达到浮选目的。
在具体选择时需要考虑矿物的种类、性质和结构,以及浮选指标和矿产开采的经济效益等方面。
同时,需要考虑矿物中存在的有害元素,对浮选药剂的毒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2. 浮选药剂的用量: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浮选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用量过多会造成矿粒过度吸附或药剂过度放量,形成泥沙,影响浮选效果和品质。
用量过少会使浮选效率降低,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在使用浮选药剂时需要掌握良好的用药技巧,严格控制用量。
3. 浮选药剂的顺序:浮选药剂的顺序对浮选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捕收剂的加入要早于起泡剂,以便优先吸附想要浮选的矿物。
此外,在加入调节剂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药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充分发挥其选择性能。
4. 浮选药剂的再生利用:浮选药剂的使用是一个循环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其再生利用。
在浮选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浮选药剂的回收和处理,以降低药剂使用成本和浮选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合理使用是一个复杂而又技术性强的过程。
需要精确掌握矿物的性质、浮选药剂的选择、用量、顺序等因素,并充分考虑浮选药剂再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