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家畜环境卫生学题库(含答案版)
- 格式:doc
- 大小:432.00 KB
- 文档页数:6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畜牧、兽医科学知识: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与答案1、单项选择题鸡、狗在高温环境中的皮肤蒸发形式主要是()。
A.出汗蒸发B.呼吸蒸发C.渗透蒸发D.都对正确答案:B2、单项选择题下列属于可见光计量单位的是()。
A、cdB、lmC、lxD、dB正确答案:C3、单项选择题家畜环境的应激,目前认为主要受下列哪项的主导()A、体液调节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D、生长激素正确答案:C4、单项选择题下列不是应激猪DFD、肉特征得是()。
A、质地较硬B、切面干燥C、色泽淡白D、色泽较暗正确答案:C5、单项选择题净烟气的腐蚀性要大于原烟气,主要是因为()。
A、含有大量氯离子B、含有三氧化硫C、含有大量二氧化硫D、温度降低且含水量加大正确答案:D6、单项选择题决定采光系数的因素是()和畜舍地面面积。
A.天气情况B.开窗面积C.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D.畜舍跨度正确答案:C7、单项选择题在一天中,绝对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A、日出前B、日落后C、12:00D、14:00正确正确答案:D8、单项选择题声压级每变化20分贝,就相当于声压值变化()倍。
A.20B.200C.10D.100正确答案:C9、多项选择题有效温度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基础对()影响的综合评定。
A.气温B.气湿C.气流D.都不是正确答案:A, B, C10、单项选择题畜舍中冬季失热最多的结构是()。
A、地面B、外墙C、屋顶D、门窗正确答案:C11、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改善动物福利的措施的是()。
A、建立亲和关系B、循序渐进的管理制度C、适宜的生产水平D、清洁生产正确答案:A, B, C, D12、单项选择题畜舍自然采光要求,入射角应不小于()。
A.25oB.5oC.90oD.45o正确答案:A13、单项选择题粪便中含氮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的最终产物为()A.氨B.三甲胺C.硝酸盐D.亚硝酸盐正确答案:C14、单项选择题下列不是应激猪DFD、肉特征得是()。
家畜卫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家畜卫生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预防性措施?A. 定期消毒B. 定期驱虫C. 定期检疫D. 隔离治疗答案:D2. 家畜疫苗接种的主要目的是:A. 治疗疾病B. 预防疾病C. 控制疾病传播D. 提高家畜生产力答案:B3. 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A. 空气传播B. 水源传播C. 食物传播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家畜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定期驱虫B. 改善饲养环境C. 定期消毒D. 增加饲养密度答案:D5. 家畜疫病的控制措施不包括:A. 隔离病畜B. 消毒环境C. 药物治疗D. 增加饲养密度答案:D6. 家畜疫苗接种后,通常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产生免疫效果?A. 1天B. 1周C. 1个月D. 3个月答案:B7. 家畜疫病的诊断方法不包括:A. 临床观察B. 实验室检测C. 疫苗接种D. 病理解剖答案:C8. 家畜疫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免疫接种B. 隔离病畜C. 药物治疗D. 增加饲养密度答案:D9. 家畜疫病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A. 昆虫B. 家畜C. 饲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家畜疫病的控制措施不包括:A. 隔离病畜B. 消毒环境C. 药物治疗D. 减少饲养密度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家畜疫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免疫接种、隔离病畜、消毒环境2. 家畜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3. 家畜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定期驱虫、改善饲养环境、定期消毒4. 家畜疫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病理解剖5. 家畜疫病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环境卫生学》试卷2.高温下,湿度对家畜哪种散热影响最大?(B)A.对流B.蒸发C.传导D.辐射班级:姓名: 1、总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闭卷考试3.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首要温热因素是(B)A.气湿B.气温C.气流D.气压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 4、下列属于红外线作用的是(D)A.杀菌作用B.光敏性皮炎C.红斑作用D.日射病一、判断题:得分评卷人把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每小题2.55、下列动物中属于短日照动物的是(C)分,共计25分。
)A.马B.野兔C.山羊D.猫 1、自然应激可以使家畜逐步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生产潜力。
(√ )6、高山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C)2、环境是家畜进行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
(√ )A.气压高B.低温C.机体组织缺氧D.紫外线过强 3、家畜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均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 ) 7、正常情况下,畜舍有害气体主要来源于(D)A.垫草B.饲料C.尿液D.粪便4、大量研究表明,家畜基础代谢热量随体型增大,绝对值增大,按每千克体重计算,体型大的动物越8、水的化学指标中,能表示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的指标是(C)高。
( × )A.溶氧量B.化学耗氧量C.生化需氧量D.总需氧量 9、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没有的细菌为(A)A.结核菌B.大肠杆菌C.黄链球菌D.厌气芽孢菌 5、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把皮温直接称作家畜的体温。
( × ) 10、判断家畜福利好坏的最明显指标是(A) 6、在炎热高温环境中,为缓和家畜的高温应激,可以适当减少脂肪用量增加粗饲料的量。
( × )A.疾病B.福利C.应激D.身体损伤7、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可附在灰尘、飞沫等介质上传播疾病。
(√ )得分评卷人三、多项选择 8、土质对畜舍建筑有较重要影响。
(√ )(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畜牧场按功能通常分为不同区域,一般包括(ABCD)9、水受到污染后,水的感官性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家畜环境卫生学-题库1、皮温答案: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皮温。
它受身体本身和外界条件的双重影响。
2、温湿指数答案: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
3、光周期答案: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交替循环变动的规律。
4、色素沉着作用答案:在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共同作用下,皮肤颜色变深的现象。
5、微粒答案:以固态或液态微小颗粒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分散胶体,它们以空气为介质,或混合,或化合,形成复杂的气溶胶。
6、动物体内的热量是以哪些方式散失的?答案:1.辐射散热: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畜体皮肤温度时,畜体皮肤以长波辐射方式放散体热的过程。
2.传导散热:畜体体表将热量传递给与其直接接触的低温物体的过程。
3.对流散热:气温低于畜体体表温度时,通过空气的运动带走体表热量的过程。
4.蒸发散热:通过畜体皮肤表面和呼吸道表面水分的蒸发散失体热的过程。
解析:7、如何防制太阳辐射热对家畜的影响?答案:1.搭盖凉棚2.屋顶和棚顶喷水3.绿化4.改善饲养管理(舍饲制、夜间饲喂)解析:8、减少畜牧场微粒的措施有哪些?答案:1.选好场址,远离传染源;2.设置必要的防疫设施;3.畜舍、设备和人员要定期消毒;4.保证通风换气系统的正常运转;5.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6.必要时使用除尘器、过滤器解析:9、微粒对家畜的危害有哪些?答案:(一)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
1.刺激皮肤,使其发炎、发痒;2.堵塞皮脂腺,使皮肤干燥,保护功能下降;3.堵塞汗腺,影响皮肤正常散热;4.使皮肤的感受能力下降。
(二)危害呼吸系统。
1.粒径>10µm,阻留在鼻腔,刺激,感染;2.粒径5~10µm,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3.粒径<5µm,到达细支气管和肺泡,阻塞淋巴管引起尘肺病。
解析:10、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土壤的要求?答案:1.场地土壤应是未受到污染、未发生过疫病的土壤;2.场地土壤应是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的土壤。
《家畜环境卫生学》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单选题(5题,每题2分)2. 多选题(5题,每题2分)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五、论述题(共1题,20分)一、选择题1. 单选题(1)下列哪种家畜对环境温度最敏感?(2分)A. 猪B. 牛C. 羊D. 马A. 昆虫B. 微生物C. 家畜种类D. 气候(3)下列哪种家畜粪便最适合用作肥料?(2分)A. 牛粪B. 羊粪C. 猪粪D. 鸡粪A. 增加通风B. 定期清理粪便C. 使用除臭剂D. 提高饲养密度(5)下列哪种家畜对湿度的要求最高?(2分)A. 马B. 牛C. 羊D. 兔2. 多选题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噪音E. 饲料A. 增加通风B. 使用吸附剂C. 定期清理粪便D. 提高饲养密度E. 喷洒消毒剂A. 肺炎B. 肠炎C. 皮肤病D. 蹄炎E. 繁殖障碍A. 紫外线消毒B. 化学消毒剂消毒C. 高温消毒D. 低温消毒E. 氧化消毒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噪音E. 饲料营养二、填空题1. 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家畜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分)2. 影响家畜环境的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4分)3. 家畜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左右。
(4分)4. 家畜舍内光照时间一般控制在________小时/天左右。
(4分)5. 家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分)三、名词解释1. 家畜环境卫生学(4分)2. 环境应激(4分)3. 家畜舍内有害气体(4分)4. 粪便无害化处理(4分)5. 家畜环境消毒(4分)四、简答题1. 简述家畜环境对家畜生长发育的影响。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2.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3.贼风:就是一般冷而大的气流。
4.风向频率:是指在一些时间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该时间刮风总次数的百分比。
6.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动物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称为红斑作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B 2.A 3.C4.A5.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自然环境、人工环境2、产热、散热3、5°4、8米5、太阳直射光线、地平面6、品种、私聊、防疫、环境7、净道、污道、1—3%、3—6米、1.5-3m排水沟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对10、对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正压通风、零压通风、负压通风或者是横向通风、纵向通风、斜向通风、垂直通风)2、(1)。
棚舍(2)开放舍(3)半开放舍(4)有窗封闭舍(5)无窗封闭舍(6)卷帘式舍(7)塑料暖棚舍(8)高层畜禽舍3、原则是五化(1)工厂化(2)专业化(3)企业化(4)集约化(5)效益化4、用体温表测直肠温度,大型15厘米,中型10厘米,小型5 厘米注意事项:(1)涂点润滑油(2)测定时间选择,一般在采食以后或周围环境稳定以后5、必要条件:(1)有地方(2)有资金(3)有市场(4)有技术(5)有人才(6)有政策(7)有关系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分区:办公区(产品初加工、饲料加工),生产区(饲料调制间)疫病管理区(兽医室、贮粪场、焚烧炉)遵循的原则由上风向向下风向建设布局:布局依据:主风向、坡度、生产上的最佳联系(配种、转群、运料、清粪、拾蛋、挤奶、防疫)布局形式:单列式、双列式、棋盘式、折线式、拼图式2、影响:红光下鸡安静,啄癖减少,成熟期略迟,产蛋量稍有增加,蛋的受精率较低,在蓝光、绿光或黄光下,鸡增重较快,性成熟较早,产蛋量减少,蛋重略大,饲料利用率降低,公鸡交配能力增强,啄癖极少。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 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一、名词解释减量排放:日射病:是指红光和红外线穿透颅骨,使脑内温度升高,一起全身病理反应的病理现象。
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注意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临界温度:又称“下限临界温度”,是指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动物通过物理调节仍不能维持提问恒定而开始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的环境温度。
上限临界温度:气温高于等热区上限继续升高,增加散热的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时,动物必须降低代谢率来减少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这种开始通过化学热调节来减少产热维持体温恒定的环境温度。
热射病:指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机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的病理现象隐汗蒸发:即皮肤组织水分通过上皮向外渗透,水分在皮肤表面蒸发的现象。
散热调节:当环境冷热程度发生改变时,畜体通过行为、生理生化乃至形态解剖结构,改变产热和散热速度的过程,成为热调节。
其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散热调节。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成为产热调节。
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动物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
畜禽动物福利:动物福利一般指动物(尤其是受人类控制的)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使是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
长日照动物:在春季日照时数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的动物,如狐狸,田鼠,马和驴等露点::当空气水汽含量不变且压力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或“露点温度”阳伞效应:指由大气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二大类.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
采光系数:是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畜舍地面面积之比纵向通风:指将风机安装在畜舍的一端山墙或一侧山墙附近的纵墙上,进气口设在另一侧墙体上,使气流沿畜舍纵轴而流动正压通风:也称进风式通风或送风,是指利用风机向封闭畜舍送风,从而使舍内压力大于舍外,舍内污浊空气经排气管(口)排出舍外的通风方式。
《环境卫生学》试卷班级:姓名:1、自然应激可以使家畜逐步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生产潜力。
(√)2、环境是家畜进行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
(√)3、家畜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均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4、大量研究表明,家畜基础代谢热量随体型增大,绝对值增大,按每千克体重计算,体型大的动物越高。
(×)5、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把皮温直接称作家畜的体温。
(×)6、在炎热高温环境中,为缓和家畜的高温应激,可以适当减少脂肪用量增加粗饲料的量。
(×)7、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可附在灰尘、飞沫等介质上传播疾病。
(√)8、土质对畜舍建筑有较重要影响。
(√)9、水受到污染后,水的感官性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影响家畜传导散热的因素不包括(C )A.接触物的传导系数B.家畜体表面积C.空气的流动速度D.家畜与接触物的温差2.高温下,湿度对家畜哪种散热影响最大?(B)A.对流B.蒸发C.传导D.辐射3.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首要温热因素是(B)A.气湿B.气温C.气流D.气压4、下列属于红外线作用的是(D)A.杀菌作用B.光敏性皮炎C.红斑作用D.日射病5、下列动物中属于短日照动物的是(C)A.马B.野兔C.山羊D.猫6、高山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C)A.气压高B.低温C.机体组织缺氧D.紫外线过强7、正常情况下,畜舍有害气体主要来源于(D)A.垫草B.饲料C.尿液D.粪便8、水的化学指标中,能表示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的指标是(C)A.溶氧量B.化学耗氧量C.生化需氧量D.总需氧量9、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没有的细菌为(A)A.结核菌B.大肠杆菌C.黄链球菌D.厌气芽孢菌10、判断家畜福利好坏的最明显指标是(A)A.疾病B.福利C.应激D.身体损伤1、畜牧场按功能通常分为不同区域,一般包括(ABCD)A.辅助生长区B.生活管理区C.生产区D.隔离区E.防火区2、下列对水的处理方法中,属于消毒方法的是(ABC)A.氯化法B.煮沸法C.超声波法D.砂滤法E.碱式氯化铝法3、地球大气的恒定成分包括(ABD)A.氮B.氧C.二氧化碳D.氨气E.水蒸气4、畜舍内产生量最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主要有(ACE)A.氨气B.氮气C.硫化氢D.甲烷E.恶臭气体5、一般来说,家畜辐射散热量与哪些因素关系较大?(ABCDE)A.体型B.被毛C.颜色D.体表结构E.空气状况1、简述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答:研究对象:是以家畜为中心的环境。
家畜环境卫生学一、判断题1. 仔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随日龄的增加而下降。
()2. 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家畜的采食量增加。
()3. 雏鸡生长的最适宜温度随日龄的增加而上升。
()4. 动物的采食量越大,产生体增热越多。
()5. 过度的红外线照射可以使家畜皮肤温度升高。
()6. 在自然条件下,鸡的产蛋规律是春季逐渐增多,秋季逐渐减少,冬季基本停产。
()7. 红外线具有光热作用,红外线灯可用于家畜的局部取暖。
()8. 红外线既具有镇痛作用,又具有消肿作用。
()9. 畜舍中的氨气主要来自于家畜的呼吸。
()10. 在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应远离传染源。
()11. 畜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大部分来自于舍外大气。
()12. 加大畜舍的通风换气量可以降低畜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13. 畜牧场的各区之间没必要设置防护设施。
()14. 畜牧场的场址应当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方。
()15. 畜牧场内应设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除雨雪水及生产污水。
()16. 畜牧场的场址选择时,地下水是畜牧场首选的水源。
()17. 畜舍窗户的透光角愈大,愈有利于光线进入舍内。
()18. 外墙之两长墙叫做纵墙,两端短墙叫做端墙。
()19. 畜舍窗户的入射角愈大,愈不利于畜舍的采光。
()20. 在畜舍内使用垫草的方法有常换法和厚垫法。
()21. 未经处理的家畜粪尿是造成畜牧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22. 家畜粪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不但能供给农作物养分,还能改进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23. 畜牧场的恶臭气味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厌氧分解。
()24. 化学耗氧量是衡量污水腐败有机物质污染程度的指标。
()二、名词解释1. 体温:2. 皮温:3. 传导散热:4. 温湿指数:5. 相对湿度:6. 光周期:7. 红斑作用:8. 色素沉着作用:9. 短日照动物:10. 微粒11. 有害气体:12. 灰尘传染13. 飞沫传染14. 地势:15. 地形:16. 场地规划:17. 建筑物布局:18. 联合通风:19. 机械通风:20. 入射角:21. 自然光照:22. 水体污染:23. 环境污染:24. 生化需氧量:25. 化学好氧量:三、简答题1. 动物体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哪几方面?2. 动物体内的热量是以哪些方式散失的?3. 气温对产蛋有何影响?4. 如何防制太阳辐射热对家畜的影响?5. 减少畜牧场有害气体的措施有哪些?6. 减少畜牧场微粒的措施有哪些?7. 减少畜牧场微生物的措施有哪些?8. 微粒对家畜的危害有哪些?9.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地形和地势的要求?10.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土壤的要求?11.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水源的要求?12.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社会联系的要求?13. 畜舍采用的蒸发降温措施有哪些?14. .垫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使用方法有哪些?15. 畜舍通风换气量计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6. 机械通风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7. 畜牧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包括哪几方面?18.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需要哪些条件?19.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需要哪些条件?20. 水体的自净作用包括哪些方面?四、论述题1. 影响家畜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有哪些?2. 蛋鸡生产中恒定光照制度的控制与作用?3. 为什么要减少畜舍空气中的微粒?措施有哪些?4. 在进行养殖场建筑物布局时如何确定建筑物的位置?5. 如何提高畜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6. 请论述造成畜牧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家畜环境卫生学答案一、判断题1. 对2. 错3. 错4. 对5. 对6. 对7. 对8. 对9. 错10. 对11. 错12. 对13. 错14. 对15. 对16. 对17. 对18. 对19. 错20. 对21. 对22. 对23. 对24. 对二、名词解释1. 体温:指身体深部的温度,是衡量动物热平衡唯一可靠的指标,一般以直肠温度作为深部体温的代表。
《家畜环境卫生学》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猪B. 牛C. 羊D. 马匹2. 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家畜生长发育B. 家畜繁殖C. 家畜疾病防治D. 家畜生存环境与生产性能的关系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噪音A. 猪B. 牛C. 羊D. 马匹6. 家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A. 猪B. 牛C. 羊D. 马匹8. 家畜舍内光照时间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舍内温度控制B. 饲料储存C. 粪便处理D. 家畜选种10. 家畜舍内风速对家畜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生长发育B. 呼吸系统疾病C. 采食行为D. 繁殖性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家畜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改善家畜生产性能和________的科学。
2. 影响家畜环境卫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________和有害气体等。
3. 家畜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
4. 家畜舍内光照时间过长会导致家畜________现象。
5. 家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堆肥、发酵、________等。
6. 家畜舍内氨气浓度超过________mg/m³时,会对家畜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7. 家畜舍内风速过大,会导致家畜________现象。
8. 家畜环境卫生管理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家畜舍、________、粪便处理等。
9. 家畜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称为________。
10.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________和现场调查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2. 影响家畜环境卫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 家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意义及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家畜舍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家畜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养猪场冬季舍内温度过低,导致仔猪生长发育缓慢,疫病频发。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家畜生产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学科。
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适应、应激、气候服、气候驯化、温热环境、小气候、散热调节、产热调节、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热区、临界温度、过高温度、舒适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
适应是指生物体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而应激则指动物机体对各种非特异所产生的总体应答反应。
气候服和气候驯化则分别指动物对于某种气候环境的逐渐适应和对气候环境的长期影响导致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改变。
温热环境是指与家畜体热调节密切相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而小气候则指由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导致局部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散热调节和产热调节则分别指在热调节中,通过增加或减少散热和产热来维持体温平衡。
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则分别指一天和一年中最高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异。
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在物理调节的作用下能够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
而临界温度则是指气温下降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家畜必须通过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量或通过蓄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临界点。
过高温度则指因高温而导致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
舒适区则是指家畜在等热区内能够通过自身代谢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温度范围。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则分别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而露点则是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的情况下,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开始析出形成露水的温度。
34.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35.细菌总数是指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过24小时在37℃下培养的1毫升水样中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大肠菌群限制在每毫升100CFU以下。
36.大肠菌群指数是指每升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数量。
37.大肠菌群值是指含有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
38.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改变水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组成,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2.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3.贼风:就是一般冷而大的气流。
4.风向频率:是指在一些时间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该时间刮风总次数的百分比。
6.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动物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称为红斑作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B 2.A 3.C4.A5.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自然环境、人工环境2、产热、散热3、5°4、8米5、太阳直射光线、地平面6、品种、私聊、防疫、环境7、净道、污道、1—3%、3—6米、1.5-3m排水沟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对10、对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正压通风、零压通风、负压通风或者是横向通风、纵向通风、斜向通风、垂直通风)2、(1)。
棚舍(2)开放舍(3)半开放舍(4)有窗封闭舍(5)无窗封闭舍(6)卷帘式舍(7)塑料暖棚舍(8)高层畜禽舍3、原则是五化(1)工厂化(2)专业化(3)企业化(4)集约化(5)效益化4、用体温表测直肠温度,大型15厘米,中型10厘米,小型5 厘米注意事项:(1)涂点润滑油(2)测定时间选择,一般在采食以后或周围环境稳定以后5、必要条件:(1)有地方(2)有资金(3)有市场(4)有技术(5)有人才(6)有政策(7)有关系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分区:办公区(产品初加工、饲料加工),生产区(饲料调制间)疫病管理区(兽医室、贮粪场、焚烧炉)遵循的原则由上风向向下风向建设布局:布局依据:主风向、坡度、生产上的最佳联系(配种、转群、运料、清粪、拾蛋、挤奶、防疫)布局形式:单列式、双列式、棋盘式、折线式、拼图式2、影响:红光下鸡安静,啄癖减少,成熟期略迟,产蛋量稍有增加,蛋的受精率较低,在蓝光、绿光或黄光下,鸡增重较快,性成熟较早,产蛋量减少,蛋重略大,饲料利用率降低,公鸡交配能力增强,啄癖极少。
牲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个方面的内容。
一、名词解说(共 15 分, 每题 3 分) 6 .畜牧场粪便办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1.环境应激:是指牲畜对扰乱或阻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生产沼气。
性反响的过程.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2. 生物节律:动物因为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惯也体现周期大类。
性变化,这类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降落或高升时,惹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升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
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8 .依据外头护构造的关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4.动物福利:保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全部事物。
关闭式畜舍等种类。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空隙和淋巴管内,并堵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致使结缔9 .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负压联合通风。
二、填空题(共 30 分 , 每空 1分)10. 高峰病的发生,是因为海拔高升,气压降低,致使机体组织缺氧1. 自然环境的三大体素是指天气因素、土地因素、生物所致。
因素。
三、判断题(共 10分 , 每题 1 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 牲畜的体热调理有神经调理和体液调理两种方式,体热调理中枢存在于1.小天气与大天气的不一样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别。
( X)下丘脑。
2.高峰病发生的主要原由是海拔高升,气压降低,缺氧所致。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 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3.高纬度地域,牲畜发情的季节性不显然。
( X)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牲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4.正常人耳听不到0 分贝的声音。
(∨)温为中心。
5.增狂风速,能促使散热,对牲畜有益。
( X)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假如经过眼、视神经致使动物的下丘脑喜悦,使其6.凡产热少,散热易的牲畜临界温度低。
一、名词解释减量排放:日射病:是指红光和红外线穿透颅骨,使脑内温度升高,一起全身病理反应的病理现象。
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注意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临界温度:又称“下限临界温度”,是指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动物通过物理调节仍不能维持提问恒定而开始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的环境温度。
上限临界温度:气温高于等热区上限继续升高,增加散热的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时,动物必须降低代谢率来减少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这种开始通过化学热调节来减少产热维持体温恒定的环境温度。
热射病:指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机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的病理现象隐汗蒸发:即皮肤组织水分通过上皮向外渗透,水分在皮肤表面蒸发的现象。
散热调节:当环境冷热程度发生改变时,畜体通过行为、生理生化乃至形态解剖结构,改变产热和散热速度的过程,成为热调节。
其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散热调节。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成为产热调节。
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动物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
畜禽动物福利:动物福利一般指动物(尤其是受人类控制的)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使是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
长日照动物:在春季日照时数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的动物,如狐狸,田鼠,马和驴等露点::当空气水汽含量不变且压力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或“露点温度”阳伞效应:指由大气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二大类.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
采光系数:是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畜舍地面面积之比纵向通风:指将风机安装在畜舍的一端山墙或一侧山墙附近的纵墙上,进气口设在另一侧墙体上,使气流沿畜舍纵轴而流动正压通风:也称进风式通风或送风,是指利用风机向封闭畜舍送风,从而使舍内压力大于舍外,舍内污浊空气经排气管(口)排出舍外的通风方式。
负压通风:也称排风式通风或排风,是指利用风机将封闭舍内污浊空气抽出,使舍内压力相对小于舍外。
而新鲜空气通过进气口或进气管流入舍内而形成舍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风方式。
BOD(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物在需氧性细菌作用下,进行生化分解时小号的氧量。
COD(化学需氧量):指用强氧化剂使1L水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小号的氧量。
腐熟堆肥法:主要通过控制好气微生物活动的水分、酸碱度、碳氮比、空气、温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好气微生物分解家畜粪便及垫草中各种有机物,并使之达到矿质化和腐殖质化的过程。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于37℃条件下培养24h后所生成的各种细菌集落总数。
二、简答1、说明你所了解的消毒方法及主要应用场合。
答:(1)喷雾消毒(1分) 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饲养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畜消毒、畜牧场道路和周围、进入场区的车辆。
(1分)(2)浸液消毒(1分) 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进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
(1分)(3)熏蒸消毒(1分) 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42m1、高锰酸钾21g,21℃以上温度、70%以上相对湿度,封闭熏蒸24h。
甲醛熏蒸饲养舍应在空舍状态时进行。
(1分)(4)喷撒消毒(1分) 在畜禽舍周围、入口、舍内饲养设备下面撤生石灰或火碱可以杀死大量细菌或病毒。
(1分)2、简述横向负压通风的设计。
横向负压通风是较常见的畜舍通风方式,其简单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如下:1.确定负压通风形式畜舍跨度8~12m时,采用一侧排风,对侧进风形式;跨度大于12m时,宜采用两侧排风、顶部进风或顶部(设排风管)排风、两侧进风的形式。
2.确定畜舍通风量(L)根据通风换气量标准计算通风换气量(m3/h)。
3.确定风机台数(N)一般按畜舍长度每6~9m设一台4.确定进气口总面积和数量面积:可按1000m3/h排气量设0.1~0.2m2进气口计或按公式计算:A=L/3600v1数量:n=I/0.4SI—畜舍长度;S—畜舍跨度;每个进气口的面积:a(m2)=A/n5.风机的选择(1)风机风量、流量的确定通风机选择主要先确定其流量,选择时要根据畜舍总通风量和风机用途而定。
(2)风机种类的选择由于畜舍通风的目的在于供给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所以一般选用轴流风机,若为供给暖风、冷风以及进行空气过滤时,可选用离心式风机。
(3)选择高效风机:一般叶片直径大,转速低的风机风量大、噪声小且省电。
(4)选择具备防尘、防潮、防腐蚀性能的风机。
6.布置风机和进风口为保证通风量和气流分布均匀,风机和进气口的布置应注意一下几点:a.一侧进风对侧排风时,风机设在一侧墙下部,进风口均匀设在对侧墙上部;风机口外侧应设铁皮弯管,进风口应设遮光罩,以遮光蔽风;相邻两栋畜舍的进、排风口应相对而设,不能首尾相接。
b.采用上排下进的形式时,两侧墙上进风口不宜过低,并应装导向板,防止冬季冷风直接吹向畜体。
c.风机最好分组控制,以调整不同季节畜舍的通风需求。
d.密闭式畜舍机械通风应按舍内地面面积的2.5%设应急窗,以保障停电和通风故障时的光照和通风。
应急窗要严密、不透光。
3、影响临界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有:动物种类、年龄和体重、皮毛状态、饲养水平、生产力水平、对气候的适应性、管理制度和空气环境因素等。
(4分)4、为减轻畜舍中空气微生物对畜禽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第一,在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应远离传染病源,避开医院、屠宰场、皮毛加工厂等。
第二,畜牧场周围应设防护林带,并以围墙封闭,防止一些小动物把外界疾病带入场内。
第三,在畜牧场的大门设置消毒及车辆喷雾消毒设施,保证外出车辆不带入病原。
第四,场内要绿化,畜舍内要保持清洁,减少尘埃粒子。
第五,定时通风换气,减少一切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的条件,必要时采用除尘器净化空气,除尘可大幅度减少空气中微粒和微生物数量。
第六,定期和不定期消毒。
5、畜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
辐射、对流、传导合称为“非蒸发散热”、“可感散热”或“显热发散”。
这部分热能可使畜舍温度升高或用于家畜在冷天互相温暖。
蒸发散热亦称“潜热发散”,只能使畜舍湿度升高。
6、如何进行猪舍的环境调控?一、采暖猪场常用的采暖方式主要有热水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及局部采暖系统。
进行合理的猪舍设计,利用遮阳、绿化等削弱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高温的危害外,采取通风降温、湿垫风机蒸发降温、喷雾降温等措施,可获得理想的降温效果。
二、通风一方面可起到降温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舍内外空气交换,引入舍外新鲜空气,排除舍内污浊空气和过多水汽,以改善舍内空气环境质量,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
进行猪舍通风时,应注意:①季采用机械通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但过高的气流速度,会因气流与猪体表间的摩擦而使猪感到不舒服。
因此,猪舍夏季机械通风的风速不应超过2m/s;②猪舍通风一般要求风机有较大的通风量和较小的压力,宜采用轴流风机;③季通风需在维持适中的舍内温度下进行,且要求气流稳定、均匀,不形成“贼风”,无死角三、防暑降温环境炎热的因素有气温高、太阳辐射强、气流速度小和空气湿度大。
在炎热情况下,企图通过降低空气温度,从而增加猪的非蒸发散热,技术上虽可以办到,但经济上往往行不通。
所以生产中一般采用保护猪免受太阳辐。
射、增强猪的传导散热(与冷物体接触〕对流散热(充分利用天然气流或强制通风)和蒸发散热(水浴或向猪体喷淋水)等措施。
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猪的生产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建筑猪舍是为猪提供适宜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猪舍的合理设计同时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才能使猪舍的环境达到良好的状态,满足猪对环境的需求。
8、家畜在高温时是如何调节体热平衡的?高温时动物加速外周血液循环,增加皮温与气温之差。
以提高可感散热2分。
提高蒸发散热量2分,处于严重热应激情况下的家畜,增加蒸发散热是惟一有效的途径。
家畜在高温还会减少产热量2分。
9、简述动物冷应激时的热调节?答:(1)减少散热量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温下降,皮温与气温之差减少;汗腺停止活动,呼吸变深,频率下降,可感散热和蒸发散热量都显著减少。
(2)增加产热量当环境温度下降到临界温度以下时,动物开始加强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以增加产热量10、简述预防和消除舍内有害气体的措施1.科学进行畜舍建筑设计(1)合理的生产工艺设计;(2)合理设计清粪排水系统;(3)合理的通风及绿化设计;2.改进日常管理(1)及时清除粪尿、污水;(2)注意畜舍防潮;勤换垫草与垫料;(3)合理的通风换气制度;(4)通过营养手段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5)采用除臭剂、掩蔽剂。
11、减少畜舍内微粒的措施有哪些?答::①畜舍选址②畜牧场规划布局③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④选择适当的饲料类型和喂料方法⑤注意通风换气⑥绿化⑦必要时安装空气过滤设备65 空气中微生物的传播方式:飞沫传染和尘埃传染12、如何做好畜舍的防寒管理工作?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辅助性防寒保温措施1地区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防寒措施111料的独特性能形成的特殊热1寒保温1分13、简述紫外线对家畜的作用?红斑作用1111和抗病力10.50.5分。
14、如何设置牧场和畜舍的清洗消毒设施?15、如何做好冬季畜舍的防寒保温工作?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辅助性防寒保温措施1是在寒冷地区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防寒措施1111寒保温1分16、如何做好畜舍的防暑降温工作?目的1通风的建筑措施2凉棚1分。
采用有效3分。
加强自然通风和风机机械通风等对流降温措施1要意义2分。
17、为何哺乳动物善耐低温而不耐高温?18、畜舍内湿度调节措施有哪些?(1)场址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区。
(2)为防止土壤中水分沿墙上升,在墙身和墙脚交界处设防潮层(3)坚持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水系统,确保供水系统不漏水,并尽量减少管理用水(4)及时清除粪尿和污水,经常更换污湿垫料,有条件的最好训练家畜(如猪)定点排粪尿或在舍外排粪排尿(5)加强畜舍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暖设计,冬季应注意畜舍保温,防止气温降至露点温度以下(6)保持正常的通风换气,并及时排除潮湿空气(7)使用干燥垫料,如稻草、麦秸、锯末和干土等三、论述与计算1、高温、高湿、无风这种极端天气对家畜有哪些影响?如何提高这种极端天气中畜禽生产力?答:高温高湿家禽的影响:(1)有利于流行病的传播;(2)易患疥癣、湿疹病;(3)易造成饲料霉变;(4)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加;(5)不利于机体散热,易患中暑性疾病提高高温环境中畜禽生产力的措施:1、选择和培育耐热的动物品种(品系);2、改善饲养管理:(1)饮冷水;(2)减少饲养密度;(改变饲喂时间和光照制度);3、环境工程措施:(1)减少太阳辐射热向舍内的传入;(2)降低畜舍温度;(3)增大通风量;(4)加强通风,有效增加畜体蒸发散热和非蒸发散热、提高家畜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