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文学上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23 MB
- 文档页数:24
儿童戏剧文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儿童戏剧文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西门豹治邺》、《枣核》两个戏剧故事。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战国时期西门豹治理邺地,通过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邺地重焕生机的故事。
故事展现了西门豹的勇敢、智慧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枣核》是一则民间戏剧故事,讲述了聪明伶俐的枣核与恶霸地主斗智斗勇,最终战胜恶霸地主,为人民谋福祉的故事。
故事彰显了正义必胜,邪恶必败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戏剧故事。
2. 通过对两个戏剧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把握戏剧故事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道理。
难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戏剧文学的特点,提高创意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响、投影仪学具:课本、笔记本、画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表演一段戏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戏剧的魅力。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门豹治邺》、《枣核》两个戏剧故事的主要内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析两个戏剧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道理。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戏剧故事。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创作戏剧故事,锻炼创意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创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7. 作业布置:请学生课后编写一篇戏剧故事,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戏剧文学特点:1. 人物形象鲜明2. 情节安排紧凑3. 道理深刻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西门豹治邺》和《枣核》两个戏剧故事,哪一个更具有现实意义?请结合故事内容进行阐述。
答案:两个戏剧故事都具有现实意义。
《西门豹治邺》通过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邺地重焕生机,启示我们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
《枣核》则告诉我们,在面对恶势力时,要勇敢斗争、智慧应对,为人民谋福祉。
最新儿童戏剧文学上课课件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三章《童话世界的奥秘》中的内容,详细探讨童话文学的构成要素、创作手法以及其在儿童戏剧中的应用。
重点分析《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童话作品,深入理解其文学价值和舞台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话文学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创作手法。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儿童戏剧文学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儿童戏剧文学的创作方法,激发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童话文学创作手法的运用与实践。
教学重点:童话文学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经典童话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儿童戏剧视频,引发学生对童话文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童话文学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
(2)分析经典童话作品《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文学价值和舞台表现。
3. 例题讲解:以《白雪公主》为例,讲解童话文学的创作手法。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的创作手法,改编经典童话故事。
六、板书设计1. 童话文学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2. 经典童话作品分析《白雪公主》《灰姑娘》3. 童话文学创作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丑小鸭》为例,运用童话文学创作手法进行改编。
2. 答案要求:(1)保持原故事的基本框架。
(2)运用所学创作手法,如夸张、拟人等,增加故事趣味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童话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组织学生参加戏剧表演活动,亲身体验童话文学的魅力。
(3)开展童话文学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尽解析与经典案例分析。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实践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区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深度。
儿童戏剧文学上课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三章《儿童戏剧文学》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儿童戏剧的特点与分类、儿童戏剧的剧情结构和角色设定、以及儿童戏剧的创作与排练技巧。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儿童戏剧的魅力,学会欣赏和创作儿童戏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戏剧的基本特点、分类及剧情结构。
2. 培养学生创作儿童戏剧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增强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戏剧的创作与排练技巧。
教学重点:儿童戏剧的特点、分类、剧情结构和角色设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儿童戏剧片段,引发学生对儿童戏剧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1)讲解儿童戏剧的特点与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2)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儿童戏剧的剧情结构和角色设定。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创作一个儿童戏剧,要求剧情完整、角色鲜明。
(2)创作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展示创作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1)分析教材中的一则例题,讲解儿童戏剧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儿童戏剧文学1.1 特点与分类1.2 剧情结构与角色设定1.3 创作与排练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儿童戏剧,要求剧情完整、角色鲜明。
答案示例:【剧情简介】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动物们过着和谐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群破坏环境的怪物,动物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为了保护家园,小动物们决定展开一场环保行动,与怪物们展开斗争。
【角色设定】1. 小猴子:聪明、勇敢,负责带领大家进行环保行动。
2. 小兔子:善良、勤劳,负责照顾受伤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