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975.50 KB
- 文档页数:49
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其次,水是自然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形式。
水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
最后,陆地是自然环境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陆、
岛屿、山脉、平原、森林等。
陆地上的生物多样性和地形地貌对自
然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除了这些主要的组成要素外,自然环境还包括了生物多样性、
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多个方面的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
同构成了地球上复杂而丰富的自然环境。
对自然环境的全面认识和
保护,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在地理学中的位置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复习思考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
第二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第三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第四节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第五节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复习思考题1、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代表性的人物?2、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具有哪些特征?3、综合自然地理学未来重点研究领域?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系统框架复习思考题1、分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能量和要素组成。
2、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3、自然地理环境结构有何特性?4、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5、简述系统的结构类型,并举例进行说明。
第四章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节宇宙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节行星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外部联系的本质复习思考题1、太阳辐射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2、海洋潮汐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3、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4、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外部联系的本质。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化学作用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水热作用第五节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基本特点复习思考题1、人们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简述自然地理环境中四种物质循环类型。
3、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基本特点。
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复习思考题简述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发展的方向性。
高二必修1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颖而且充满挑战的学科。
高二必修1地理知识点作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地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高二必修1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对于学习地理来说至关重要。
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部分。
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而公转则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通过地球两个极点和一个给定位置之间,经过地球中心的任何纬线所度量出的角度值。
纬度则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点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4.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工具之一。
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对于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第二章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1.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来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地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助于学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员。
2. 地理调查的方法与实践地理调查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通过野外考察和实地调查,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的本质。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的自然面貌。
1.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空间中的气候、气象和空气质量等因素。
了解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
2. 水文环境水文环境是指水资源、水循环和水污染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水文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3. 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了解生物环境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自然地理学知识要点绪论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P3-P4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 P3地球表层或地理圈是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
地球外部覆罩着大气圈,大气圈之下是由海洋和陆地水构成的水圈以及疏松的土被层;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壳称为地壳,地壳以下为地幔和地核;生物的总体及其分布范围称为生物圈。
这些圈层的组合分布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环状分布,二是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第一章1.天文单位 P9长度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为一个天文单位。
2.光年 P9长度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12km,即为一个光年。
3.宇宙的组成 P9现代人类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0亿光年的巨大空间。
宇宙中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类。
恒星质量很大且能发光;行星不能发光,质量也远较恒星小,绕恒星运动;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绕行星运动,并随行星绕恒星运动;流星质量更小,也不发光;彗星是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星云是一种云雾状的天体;河外星云是恒星系统;银河星云是极端稀薄和高度电离的氢和氮的混合物。
4.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P11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共同特征: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
第1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 1.通过图解或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2.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2.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图示环境要素整体性表现气候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水文各种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水分的交换,水文现象是各种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地貌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而成,受流水、冰川、海水、风、地下水等的影响植物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2)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例如:东非高原与同纬度的刚果盆地相比,东非高原由于地形的改变而导致其他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纬度位置赤道附近赤道附近地理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地势低平,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由于降水丰沛,地表水丰富,地貌深受流水作用影响。
湿热的气候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热带雨林植被和气候、水文条地势较高,热量相对不足,且海洋水汽难以大量输送到高原上,因而形成热带疏林草原气候,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水文、生物、土壤条件和件又影响土壤的发育地貌景观(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思考1.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答案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淤积,从而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
2.为什么说自然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所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