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格式:ppt
- 大小:7.19 MB
- 文档页数:2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目标:1.会使用放大镜耐心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发现昆虫王国的更多秘密;知道使用工具比只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更多。
2.知道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了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3.在学生获得更多昆虫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昆虫或昆虫标本、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2.有关昆虫世界的图片、视频资料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对话:我们曾经观察过蚂蚁、蝗虫、蚕蛾,他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2.讲解: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
3.你知道蝗虫头上的触角是什么样的吗?谁能来画一画?像昆虫的触角、眼睛、耳朵这些细小的器官我们平时看得并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它们的特殊构造,也许会发现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
二、观察昆虫的部分器官1.教师提供昆虫或昆虫标本,学生分组观察蝴蝶的翅,蜻蜓或蝗虫的眼睛,昆虫的各种触角、口器等。
要求先用眼睛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边观察边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里。
2.交流自己的发现。
蝴蝶的翅交流自己对蝴蝶翅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的翅,并呈现文字“每个美丽的鳞片都有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上的鳞片窝里。
鳞片上有几十条到上千条脊纹,它们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
脊纹上还有很多并列的薄片,像书页一样叠合在一起。
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射出美丽的光芒”。
昆虫的复眼交流自己对昆虫复眼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的复眼,并呈现文字“蝴蝶有 1.2 ~1.7 万个小眼,蜻蜓则有 1 ~ 28 万个小眼,家蝇有 4 千个小眼。
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蜻蜓可以看到 1 ~ 2 米远,苍蝇只能看到 40 ~ 70 毫米。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科学教学反思《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是一本以昆虫为主题的科学教学教材。
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态环境、生命过程和行为特点,帮助学生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对教材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首先,教材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将昆虫作为学科内容,教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设计符合现代科学教育的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然而,教材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过于注重对昆虫物种和特征的介绍,而忽视了昆虫生态环境的展示。
昆虫的栖息地和相互关系对于学生理解昆虫的生命过程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图片和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昆虫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联系。
其次,在实验设计上,教材设计的实验内容和步骤较为简单,缺乏探究性和创造性。
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等步骤,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另外,教材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需要进行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述和学生听讲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可以采用问题导向、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合作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我有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在教材的内容组织上,可以增加对昆虫生态环境的展示。
可以通过图片、图表和现场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昆虫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在实验设计上,可以引入更具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实验内容。
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等。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一、教材简析:本课将引领学生用放大镜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对昆虫观察的活动,是从昆虫的身体构造到昆虫的生活习性,由易到难,由静到动。
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活动要延伸到课外。
教科书共两页,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奇特的身体构造”;第二部分是“蚜虫和它的天敌一草岭”。
二、教学背景:昆虫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生活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
在三年级上册的动物单元他们对昆虫已有一些接触,但远远不能满足探索的好奇心。
而且许多昆虫个体较小,仅用肉眼人们无法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也不便于观察它们的活动和生活习性。
而借助放大镜在探索中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三、教学设计:f观察的都 是昆虫的标本,如果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观察它们, 在蔚蓝的天空下,在蝉的歌唱声中去观察,一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并且还会 发现更多的秘密。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观察范例“蚜虫和它的天敌一一草蛉”。
(其中部分瓢虫也捕食蚜虫)2、小组制定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内容、地点、方法。
汇报、交流小组的观察计划。
提出观察要求,包括环境保护和安全注意事项。
【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 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 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结课,拓展延伸1. 总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生回答要点: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使用放大镜 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2. 延伸:教师:关于昆虫世界可以研究的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例如:昆虫的触角类型虫和它的天敌一_草蛉(读音 ling)1、教师:我们前面蜻蜓复眼苍蝇复眼邪齿飒融闻 坏E 状融向 活动二:r /七配:4 T i. I- H. r tPI ¥Un 2 另 F蝴蝶翅膀 辗阮戟融角 飒栉齿就割极)融舒 每球就S 角 削毛映(H 角 续故(窥坡J 胜南 蜓d 泱膝枚〔肘拙J ■--—■■■ —»r. 耳芒律触席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二【课时目标】1、会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并能作好记录。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科学教学反思《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是一本以昆虫为主题的科学教材,旨在通过放大镜下观察昆虫的生态习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这本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材偏重于描述昆虫的生态特征和形态结构,却忽略了对昆虫分类和进化历程的介绍。
从科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昆虫的分类和进化历程是了解昆虫世界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
因此,在未来的版本中,应该增加对昆虫的分类和进化历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建立起更系统和完整的昆虫知识框架。
其次,教材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尽管教材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却缺乏一些具体的实践操作指导,如如何收集昆虫标本、如何观察昆虫行为等。
这些实践操作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未来的版本中,应该增加一些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提供详细的实践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昆虫世界。
此外,教材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可以更加丰富多样。
教材大部分内容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呈现,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过程,学生可能会缺乏直观的理解和感受。
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材可以增加一些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昆虫的特征和行为。
此外,可以引入一些案例研究,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案例来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教材虽然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但是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教师在使用这本教材时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这本科学教材在内容设计、实践操作、知识呈现方式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学科学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作用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3. 让学生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认识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放大镜、昆虫标本、昆虫图片、纸张、铅笔、设计好的观察表格。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放大镜,问学生放大镜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放大镜是一种能够放大看不清的东西的工具。
第二步:激发兴趣(10分钟)向学生展示几张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让学生猜测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会有什么发现。
第三步:实验探究(3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放大镜、纸张和铅笔。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只昆虫标本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外貌特征、颜色、纹理等,并记录在纸上。
3. 让学生互相交换观察结果,比较不同昆虫的特征和相似之处。
第四步:总结归纳(10分钟)邀请学生依次展示自己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并进行总结归纳。
指导学生发现昆虫具有六只腿、翅膀等特点,并结合观察结果讨论昆虫的生活习性。
第五步:拓展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教室或校园周围的昆虫,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种类、特征等。
2. 让学生尝试画出观察到的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的理解。
第六步:巩固练习(10分钟)给学生出示几张昆虫图片,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并写出观察到的特征。
检查学生对昆虫特征的掌握程度。
第七步: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鼓励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昆虫,并培养保护昆虫的意识。
教学延伸:1. 建议学生做一个小昆虫收藏盒,将自己观察到的昆虫标本放入,每个学期都可以增加一些新的标本。
2. 鼓励学生观察昆虫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观察昆虫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放大镜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引导学生发现昆虫的特征,并通过观察记录、总结归纳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昆虫的认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2课时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一、学情分析昆虫世界种类繁多,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因此有许多丰富的可供观察的内容。
但许多昆虫个体较小,仅用肉眼人们无法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也不便于观察它们的活动和生活习性,本课将引领学生用放大镜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
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
虽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有过观察昆虫的经历,但远远不能满足探索他们的好奇心。
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使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2.认识到工具对观察活动的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放大镜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的昆虫。
【教学难点】懂得借助工具展开观察活动,并及时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小小的蚂蚁在地上爬来爬去,辛勤工作,我们该怎样更好地观察它们?生: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
2.师:昆虫有许多奇特的本领,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昆虫,发明出各种具有高强本领的设备。
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用放大镜来观察昆虫。
设计意图:本堂课以问答互动的形式展开,引出本节课观察昆虫的主要工具——放大镜,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观察昆虫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新知扬帆活动一: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1.师:苍蝇为什么能在竖直的玻璃上爬行而不掉落?昆虫的复眼有什么作用?蟋蟀的耳朵在哪里?昆虫的“嗅觉”和它们的触角有什么关系?美丽的蝴蝶翅膀又有哪些秘密?在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的活动中,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
2.教师展示苍蝇在玻璃上爬行的动图:师:苍蝇为什么能在竖直的玻璃上爬行而不掉落?请大家用放大镜观察苍蝇的脚。
学生进行观察。
师:苍蝇的6只脚上各有一个“爪”,在爪的基部还有一个被一排茸毛遮住的爪垫盘。
当苍蝇在玻璃片上走动,脚部茸毛尖处便分泌出一种液体,具有一定的粘附力。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教材分析】这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一单元——微小世界的教学內容,昆虫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生活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
在三年级上册的动物单元他们对昆虫已有一些接触,但远远不能满足探索的好奇心。
而且许多昆虫个体较小,仅用肉眼人们无法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也不便于观察它们的活动和生活习性。
而借助放大镜在探索中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师:今天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同学们紧张吗?下面我们就来观看一个视频,轻松一下,但是同学们脑子别放松,想一想,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2、播放视频《昆虫记—与人类共处》片断(视频来自优酷网)3、提问:观看了视频,你知道了什么?4、生答5、课件出示: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但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
让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看看能发现什么?6、师: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板书课题)二、奇特的身体构造1、课件出示问题,“想一想:人在冰面上行走,常常被滑倒,而苍蝇在垂直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能自由地爬行,这是为什么?”2、生答:3、师:也许看了这幅图片,4、课件出示:苍蝇脚放大后的细节图(图片来自百度图片)5、简述苍蝇脚的构造6、师:用肉眼和放大镜看苍蝇的脚一样吗?三、观察与发现1、师: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们认识那些常见的昆虫?2、生答3、师: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昆虫标本,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材料一来看看4、师:老师现在最想知道同学们看到蝴蝶标本后,最想观察蝴蝶的哪一个部位?5、生答6、师:观察前,老师还想知道同学们准备怎么去观察昆虫?还有,观察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7、生答(师选择板书)8、生小组观察,师巡视观察9、小组展示汇报:观察什么?发现什么?不同的请其他小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