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22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7篇以内数的认识,篇一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一下年级p31,p33)设计理念:《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接下去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较大小的基础。
本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星星为载体,通过“看星星”、“数星星”、“摆星星”、“找星星”等有效的数学活动,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得到和谐地统一起来,并力求体现数学课堂的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艺术性、生活性和综合性。
1、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的优势是每个教师都深有体会的,但是合作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合作的时机和情境,并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本堂课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各小组数星星的活动,因为数星星的方法是多样的,所以这里有必要安排小组合作,而且在这里小组成员间还要注意分工和合作,如果不注意方法,合作得不好,就会出现错误。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
如在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的,虽然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但对方法不作统一、硬性的规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慌学生的数感。
1、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100里面有10个十,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4、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学习准备:准备12瓶星星,里面放着不同数量的星星;一套课件。
一年级数学下《100以内数的认识》笔记
一、教学目标
•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培养数感和数学的应用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正确读出两位数的数,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符号。
三、教学方法
•讲解:讲解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本规则。
•示范:教师示范读数和写数的正确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纠正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游戏互动:通过数字游戏,增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记忆。
四、学习内容
1.100以内数的读法:个位、十位、百位数的读法,如23读作二十三,78读
作七十八等。
2.100以内数的写法:个位、十位、百位数的写法,如35表示三十五,46表
示四十六等。
3.数的顺序:了解数列中数的顺序,如21在20之后,30之前。
4.大小比较: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的使用,如35>27,15<27等。
五、巩固练习
1.读数练习:快速读出教师给出的数字,学生互相检查。
2.写数练习:将教师读出的数字写出来,学生互相检查。
3.比较大小:比较两组数字的大小,如35和41比较大小等。
4.数位认识:通过数位卡片,让学生认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
六、总结与作业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顺序和大小比较等知识。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通⽤5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通⽤5篇) 作为⼀位⽆私奉献的⼈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是⼩编整理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通⽤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教版⼩学数学教材⼀年级下册第48页的内容。
教学⽬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掌握整⼗数加⼀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进⼀步巩固数的组成,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加⼀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法,并能熟练地⼝算。
教学难点: 算法多样化思维能⼒的培养,提⾼学⽣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棒、⼝算卡。
教学过程: ⼀、复习引⼊ (⼀)复习旧知。
1.王⽼师昨天去给班上的同学买写字本,可是商店⾥⼀共只有23本,如果每个盒⼦能装10本,这些本⼦能装满⼏个盒⼦? 2.请学⽣回答问题,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引⼊新课。
1.呈现主题图:因为昨天买的本⼦不够⽤,所以,王⽼师今天⼜去商店了, 2.同学们请看⼤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 3.谁能提出⼀个数学问题?引导学⽣提出:⼀共有多少本写字本? 4.学⽣独⽴列出算式。
学⽣⼝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30+2和2+30。
5.点明课题:整⼗数加⼀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在复习前⾯所学知识的同时,很⾃然地引出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 ⼆、探究新知 (⼀)教学整⼗数加⼀位数。
1.独⽴思考:你们会算吗?请你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
2.学⽣汇报:谁来说⼀说你是算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可能会出现: (1)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
(2)⽤⼩棒摆。
(3)⽤计数器拨。
(4)利⽤数数的⽅法往后数。
教师对于学⽣提出的⽅法要加以肯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数数:(一)数量较少:1、1个1个数:1、2、3、4、5……2、2个2个数:2、4、6、8、10……(二)数量较多:1、5个5个数:5、10、15、20、25……2、10个10个数:10、20、30、40、50……(三)数字:100数小棒:1根1根数,数到99根,加上1根,就是100根小棒;10根10根数,每数10根,用绳子绑起来,作为一捆数到10捆,便是100根小棒;小结:10个十是一百;(四)知识拓展在此基础上练习3个3个数,4个4个数……让学生感知几个相同数字的连加,继而初步感知乘法二、数的组成:(一)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红色字体标注的可能会考填空题)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几个“十”;百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百”。
(二)数的组成:整十数:有几个“十”就是几十,如右图所示,七个“十”是七十(写作:70);几十几:几十几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如右图所示,4个“十”和6个“一”是四十六(写作:46)例题:(1)5个“十”和7个“一”组成。
(2)2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88中两个“8”意思一样吗?解析:(1)和(2)两个题目考查的是学生数的组成的掌握,很简单。
(3)在考察考查学生数的组成的基础上通过两个相同数字出现在不同数位上“误导”,让学生更近一步的去理解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不同的意思;答案:(1)5个“十”和7个“一”组成57(2)27里面有2个“十”和7个“一”(3)88中两个“8”意思不一样,左边的“8”在十位上,表示的是8个“十”,右边的“8”在个位上,表示的是8个“一”;(三)计数器的认识: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对应的数位上有颗算珠来表示对应的数字:在百位上有几颗算珠就表示几个“百”;十位上有几颗算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算珠就表示有几个“一”例题:(1)和(2)表示的数字是:解析:(1)百位上没有算珠,十位上有2颗表示有2个“十”;个位上有5颗算珠,表示有5个“一”,所以(1)表示的是:25。
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一、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目标。
1. 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
2. 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3.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知识点讲解。
1. 数数。
- 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0,这是最基础的数数方法。
例如:1、2、3、4……99、100。
- 十个十个地数:10、20、30、40、50、60、70、80、90、100。
这种数数方法有助于理解“10个十是一百”的概念。
2. 数的组成。
- 例如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如用小棒,3捆小棒(每捆10根)和5根单独的小棒合起来就是35根小棒。
- 反过来,知道数的组成也能写出这个数。
如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就是48。
3.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一(个)”是最基本的计数单位,一个一个地数时用到。
- 当数到10个一时,就可以捆成一捆,这一捆就是一个“十”,10个一是十。
- 当有10捆小棒,也就是10个十的时候,就组成了100,所以10个十是一百,“百”也是一个计数单位。
4. 数的读写。
- 读数:- 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例如:56读作五十六,80读作八十。
- 注意如果个位是0,这个0不读出来,如90读作九十;如果是中间有0,要读出来,如505读作五百零五(这里是拓展到三位数的读法,帮助理解两位数读法的原理)。
- 写数:- 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例如:七十写作70,二十三写作23。
5. 100以内数的顺序。
- 可以通过百数表来学习数的顺序。
百数表中,每行有10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每列也是10个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大10。
- 相邻的数之间相差1,如49后面的数是50,前面的数是48。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来说,理解和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一、认识100以内的数字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是我们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从1到100的数字包含了我们身边的事物、数量、时间等等方面的信息。
了解这些数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计算数值以及进行各种数学操作。
1.1 单位数字的认识在100以内的数字中,有许多个位数的数字,它们由0到9组成。
每个单位数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需要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数量意义。
举例来说,数字1表示一个,数字2表示两个,而数字0表示零个。
这些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指示数量的作用,例如购买商品、计算时间、统计人数等等。
1.2 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认识随着数字的增加,我们还需要认识10的倍数,即十位数。
十位数由10、20、30一直到90,每个数都代表了10的倍数。
除了十位数,个位数也是我们需要认识的重要一部分。
个位数由0到9构成,一共有10个数字。
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结合可以组合成1到99的所有数字,这对于我们理解100以内的数字是至关重要的。
二、100以内数的应用100以内的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2.1 数量和计数100以内的数字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计数物品。
例如,在购买食材时,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需要的数量。
当我们在计算某种商品的库存时,也需要使用100以内的数字。
2.2 时间和日期时间和日期中也经常用到100以内的数字。
小时由1到12表示,分钟由0到59表示,日期由1到31表示。
我们使用这些数字来描述和记录时间和日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
2.3 运算和计算在进行数学运算和计算时,100以内的数字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数学运算都需要运用到100以内的数字。
掌握100以内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 数字和数符的区别2. 从1到100的自然数3.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4. 减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5.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6. 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7. 数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8. 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9. 数字的组合和分割10. 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律1. 数字和数符的区别:数字是数学中表示数量和大小的符号,例如1,2,3等;而数符是用来表示数字的符号,例如+,-,×,÷等。
2. 从1到100的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依次往上的整数,包括1、2、3、4、5、6、7、8、9、10、11、12……99、100。
3.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和的运算。
例如1+2=3,3+4+5=12。
4. 减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减法是指用一个数去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的运算。
例如5-3=2,10-2-3=5。
5.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例如2×3=6,4×5×2=40。
6. 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除法是指用一个数去除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商的运算。
例如10÷2=5,20÷4÷5=1。
7. 数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数量是指某种事物的大小或数量。
用数字和数符来表达数量,例如3个苹果,5条鱼。
8. 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数字之间可以比较大小。
例如3比2大,4比5小。
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大小是相同的。
9. 数字的组合和分割:数字可以通过组合和分割来得到新的数字。
例如将1和0组合,得到10;将10分割为1和0,得到1和0。
10. 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律:数字之间有许多关系和运算律,例如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以及指数律和整除律等。
这些运算律对于数学的运算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很好,以下是更加详细的解释和举例。
1. 数字和数符的区别数字是数学中基本的元素,用来表示数值大小,例如1、5、8等,可以通过这些数字来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算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5、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二、重难点在数数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图1、师:同学们一定看过动画片《喜洋洋于灰太郎》,灰太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抓羊,一天,灰太狼正在草地上寻找目标,这时他发现草地上来了一群羊,你能帮灰太狼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羊吗?这时又一群羊被吸引来了,现在草场上一共有多少只羊呢?正在灰太狼高兴的时候,草地上又来了一大群羊,这下可把灰太狼急坏了,他不知道草地上能有多少只羊,同学们你们能帮灰太狼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只羊吗?2、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估计结果各不相同,哪位同学估的较准确呢?那么我们要想知道羊的准确数量,我们需要怎么办?(数一数)。
今天我们通过对100以内的数认识的学习看是否能找到数羊的方法。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二)操作、交流,学习数100以内各数1.操作数数。
(1)师: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大捆小棒,下面4人小组合作数小棒,数之前听清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学习要求:组内先确定怎样数,再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然后组员分工合作,最后派代表汇报你们数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详细整理一、数的认识基础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们开始系统地学习100以内的数。
这一阶段,首先需要对数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数不仅仅是用来计数的工具,还是描述数量、顺序和关系的重要工具。
1. 数的概念数是一组用来表示数量或顺序的符号,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在本阶段,我们主要学习正整数和零,尤其是1到100之间的数。
2. 数的读写学生需要学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包括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例如,数字“23”读作“二十三”,写作“23”。
二、数的组成认识数的组成是理解数的重要基础。
对于100以内的数,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个位、十位和(如果有的话)百位。
1. 十位和个位的认识两位数由十位和个位组成。
例如,数字“23”中,“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
2. 数的拆分与组合学生应能够将一个两位数拆分为两个一位数,并能将两个一位数组合成一个两位数。
例如,将“23”拆分为“2”和“3”,再将“2”和“3”组合回“23”。
三、数的顺序数的顺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1. 数的排列学生应能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组数。
例如,将数字“15”、“22”、“7”、“38”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15”、“22”、“38”。
2. 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应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数的应用学习数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它们。
以下是一些数的应用示例:1. 日常生活中的计数学生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进行计数,如数物品的数量、数人数等。
2. 简单的计算学生应能够使用100以内的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如购物时计算商品的总价、分配物品时计算每人应得的数量等。
五、数的拓展除了上述基本内容外,还可以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一些拓展学习。
1. 数的性质学生可以了解一些数的性质,如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等。
《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
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要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7、用语言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一)班级姓名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看图写数。
()()()3.5个十是(),()个十是100。
4.7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6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
5.9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个一和()个十组成32。
6.74是()位数,74里有()个十和()个一。
7.一个数,个位上3,十位上8,这个数是(),读作()。
8.57里,5在()位上,表示5个(),7在()位上,表示7个()。
9.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表示()个()10.6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和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1.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12.比89大1的数是(),比它小1的数是()。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你按要求数数:(1)从31数到42。
(2)从89数到100。
(3)从99数到90。
(4)数出50后面的7个数。
(5)数出66前面的8个数。
2、听老师读数写数:二十八三十七四十九一百七十七五十四三十二二十一六十八五十一三十三九十六二、练习七:1、第1题:这是一道数数题。
指名让学生数出本班同学的人数。
2、第2题:这是一道估数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再让学生数一数,看看自己估计的差多少,并说一说怎样数比较快?3、第3题:这是一道数数题,数出指定数的后面的五个数。
让学生同位两人合作完成,教师抽查。
4、第4题:这是一道以游戏形式复习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要求。
独立连线,指名说一说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家的2、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
先摸摸50页有多厚,再摸摸一百页有多厚,以增强学生的数感。
3、第6题:这是一道写数的题。
教师读数,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
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要求学生先想一想数序列化,再填数。
口答订正。
5、第8题:这是一个猜数游戏。
猜一猜,我卡片上的数是几?三、生活中的数:1、2000年奥运会我国取得28枚金牌。
2、今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年。
3、公共汽车准乘56人。
4、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四、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读数写数10个十是10010个一是102个十是20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的主题图及例1、2、3。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100以内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100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概念2. 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3.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4. 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100以内数的概念。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100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游戏,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出示100以内数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数的规律。
3. 新课讲解:(1)100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100以内数的概念。
(2)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3)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游戏,让学生学会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4. 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孩子,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自己的思维体系。
学数学就是在学一种思维体系,在日常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一点。
以下是整理的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
(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一、十、百是计数单位。
要写汉字)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篇二】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感受100有多少,建立数的概念,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学会数数的方法,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通过对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的估计,感受100以内各数的意义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体现数可在生活中用来表示与交流的作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校内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数数和识数,理解数的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能力,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数如零、十、百的读写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和识数100以内,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和识数100以内,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特殊的数如零、十、百的读写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数的概念。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数数和识数100以内,注意引导学生对特殊数的理解和掌握。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