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放牧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卫星放牧原理
本系统采用 甚高频数字无线通信(时分多址)技术,为一个区域内最多 个移动目标分配身份标识码,各目标利用不同时隙进行发射,通过纳秒级的时间同步,保证各发射不致冲突。每个动物佩戴小型无线电发射器,通过定位系统,将动物个体的编码数据和位置数据,实时发送给区域接收机,
再通过无线电信号发射器向数据接收机转发,将个体动物位置数据发送给 服务器端,进行统一显示、管理和数据处理。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动物携带的无线电定位发射器、区域无线电信号接收机、区域无线信号发
射机、数据接收机、服务器端和应用端组成。 动物个体上无线电定位发射器,内置定位模块,位置精度在 米,一般
安装在动物颈部,该设备定时发送牲畜预设 编号和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内置
无线发射模块、内置电池,低功耗,防水防腐蚀。设备采用科学电源管理 算法,使便携电池可保证设备连续工作 天以上。设备编号由 位数字组成, 前 位为牧民编号,中间 位为牲畜类别编号,后 位为不同序列号,保证大 量牲畜监控时,可以清晰区分自家的不同类别分布情况。
区域无线电接收机是专门负责在某一个小范围区域内( 平方公里),搜集 动物的编号和位置信息,再通过区域无线信号发射机转发出去。
数据接收机主要是接收区域转发终端转发的动物编号和位置信息,进行 数据融合和过滤,最终通过串口或者网络传输给数据处理服务器。因该接收机 需要同时接收大范围内所有数据,因此对接收天线的增益和高度有特殊要求。
服务器端和应用端对所有接收到的动物数据(包括链路和链路)进
行解析、处理、入库等,并通过网络将明码数据传输给客户端或手机客户端,可根据具体需求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监控区域所有动物的编号和位置,并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回放动物的行动路线,生活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