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央银行
- 格式:pdf
- 大小:238.69 KB
- 文档页数:9
第7章中央银行第1题:解释下列概念1.最后贷款人答: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履行“银行的银行”职能的具体表现,即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融资时,由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
2.发行的银行答:发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指中央银行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垄断货币发行权。
作为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应及时供应货币,合理调节货币流通数量,加强货币流通管理,促进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
3.银行的银行答:银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维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功能。
具体体现在:吸收和保管存款准备金、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及作为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周转不灵时,通过票据贴现等方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4.政府的银行答:政府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从事金融活动,对一国政府提供金融服务,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具体表现为:①代理国库收支;②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③为政府提供信用;④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业务。
5.基础货币答:基础货币,又称储备货币(reserve money)、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由流通中货币和银行准备金存款构成,后者是指其他存款性金融公司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和超额准备金存款。
6.外汇占款答:外汇占款,指本国中央银行通过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外汇占款将一国开放经济与本国货币供给联系起来,尤其在本国货币没有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
比如,外汇进入本国后需兑换成当地货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维持汇率等需要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因此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形成了外汇占款。
第2题:为什么要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形成有哪两种途径,请各举例说明。
答: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银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
第七章中央银行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条件中央银行是为了适应货币金融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主要有:(1)银行券(货币)的统一发行部分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不能兑现;银行券的区域流通(2)票据清算处理票据增多,银行间债权债务关系复杂,要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清算中心。
(3)最后贷款人银行会遇到临时性的资金不足,同时融资渠道有限。
(4)金融管理金融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很高的风险。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没有专门发行银行券的银行,许多商业银行除了经营一般的存放款业务以外,都从事银行券的发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许多小的商业银行都能发行银行券的办法有很大缺点:小的商业银行信用能力不强,他们分散地发行银行券,如果爆发经济危机或银行经营不善,从而引起银行券不能兑现,无法保证银行券的信誉及其流通的稳定引致信用危机;同时,许多小的商业银行信用活动的领域受到限制,他们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国内有限的地区流通,这就给生产和流通造成了很多因难,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有—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权成的集中货币发行的银行。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不断扩大,银行每天收受票据的数量日益增多,各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了,由各个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结清已发生困难。
这样,不仅异地结算矛盾很大,即使是同城结算也有问题。
因此,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社会统一而有权威、公下的清算中心,这只能由中央银行来办理。
1773年英国伦敦成立的票据交换所。
在每个营业日,各银行的收款人员都聚集到票据交换所,将本行收到的应收票据送交相应的付款行,并接受其他行送来的本行应付票据,计算其差额后与票据交换所的总结算员办理净额的款项支付。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自然演进型由一般的商业银行演变而成,如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
1694年 私人股份制银行1833年 国会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资格交易的一方以它作为支付手段时,另一方不得拒绝接受1844年 《英格兰银行条例》取消其他银行的发钞权确立了英格兰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1854年 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中心1872年 开始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成立于1800年的法兰西银行,1848年垄断货币发行权;成立于1875年的德国国家银行在20世纪初基本垄断货币发行权;成立于1882年的日本银行1923年德国一战败北之后,丧失了1/7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各种工业产品减少,同时按1921年马克赔偿1320亿元。
在操作中,德国不得不靠发行纸币来渡过难关。
当时政府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同时投放巨额纸币,债务人可以用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
“新富”们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旧富”们则相应负债累累,纸币发行过多产生了财富再分配的效应。
由于拿破伦的战车在欧洲大陆驰骋,英国被迫于1793年向法国开战,为维持部队的军事支出,政府大规模地向英格兰银行透支,使该行的金银储备不断流出。
1795—1796年间英格兰银行被迫紧缩纸币发行,结果造成流通手段不足,迫使政府不得不发行国库券以减轻压力。
由于军费支出不断增加,终于在1797年2月引起了对英格兰银行的挤兑,为防止整个银行系统陷入危机,英国于同年5月颁布“枢密院命令”,暂时中止英格兰银行用黄金赎回它所发行的银行券的义务,但这个原打算6月即告终止的计划,一直拖到1821年。
英格兰银行在此期间获得了大量发行不可兑换纸币的权力,流通中的纸币大大超过了实际的货币需要量,英镑汇率下降和用纸币计算的金价相应上升。
2.人工创设型政府的设计下直接担负中央银行只能而设立的。
美国:对权利集中的本能式的恐惧1791年 第一家国民银行--美国第一银行(政府持部分股份)特许期(20年)满,未能获得国会的重新批准1816年 美国第二银行,特许期满,也未能续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每隔数年就要爆发一次金融恐慌,于是在1913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条例》,宣告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中央银行制度是由美国银行业自由竞争传统和集中管理需要之间的混合。
全国分为12个储备区,每区各设立一个联邦储备银行,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中央一级的联邦储备理事会。
一战后,国际金融会议建议各国成立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日益普及,同时开始国有化进程,中央银行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Compound Central Bank System:(1)概念:一个国家没有设置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又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银行管理制度。
一身二任(2)代表国家:前苏联,东欧, 1984 年以前的中国。
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Unit Central Bank System:(1)概念:一国单独设立中央银行机构,全面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2)两种形式:①一元的中央银行制度: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全面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任务,成为全国的货币管理当局和金融活动的核心。
通常采取总分行制,分行是总行的派出机构,它们不能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必须执行总行所提出的方针政策。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如英、法、日和我国目前都实行这种制度;②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在一个国家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其中地方级中央银行虽也受中央级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但它们在各自的辖区内有较大独立性,与中央级中央银行并非总分行的关系。
美国、德国等联邦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属于这种类型3.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Multinational Central Bank System(1)概念:指一个货币联盟的成员国联合组成统一的中央银行的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的共同的银行,而不是某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它发行共同的货币,并为成员国制定金融政策。
(2)代表国家:欧洲中央银行、西非货币联盟、中非国家银行、东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
4.准中央银行制度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并无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是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代表:新加坡:两个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发行局香港: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进行金融监管,而发行货币却在汇丰银行,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这三家商业银行所掌握。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与作用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主要特征:(1)货币信用活动的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和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盈余上交国家。
(2)主要代表国家制定和推行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
(3)吸收存款不付利息;同时为金融机构及政府服务也不收费。
(4)其资产保持较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兑付存款,保持调节功能。
(5)作为银行,它仍办理一些银行业务。
如存贷款业务、清算业务、发行业务等;在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各种经济手段。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相同点:1、都是一国经济、金融的主体;2、都在一个经济、金融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许多中央银行是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的;4、许多中央银行的早期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不同点:1、调控者、监管者; 被调控者、被监管者2、货币信用与金融业的核心; 金融业的主体3、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以盈利为目的4、对其存款不支付利息; 对其存款要支付利息5、资产应具有最大清偿性;资产应是“三性”的最佳均衡6、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要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条件成熟时应是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对接的桥梁7、与政府是相对独立关系;政府是“自主经营、依法纳税”关系8、资本主要归国家所有; 实行股份制;9、政策性运作; 商业性运作10、分支机构有限适度; 分支机构众多11、创造基础货币; 创造派生存款12、总裁由国会、皇室或总统任命;总裁由董事会聘请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Issuing Bank含义:(1)垄断货币的发行权;(2)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不兑现银行券的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也就失去了其意义。
但是为了取信于民,各国政府往往也规定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以一定数量的国债、外汇及黄金作为保证。
不可兑换黄金的银行券之所以能够被接受,完全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心,那就是持有银行券的人相信,当他用它去和别人从事商品交换时,它同样为别人所接受。
显然,这种信心是以中央银行背后的国家强制力为支撑的。
铸币税(通货膨胀税)印刷银行券的费用和银行券的面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拥有不兑换银行券发行权的中央银行就掌握了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即铸币收入,这笔收入又通过央行利润上交的形式转化为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结果是使政府掌握了一笔巨大的财源。
2、银行的银行Banker's Bank集中保管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好处:便于央行了解各存款机构的准备金状况;可使央行组织全国范围内的资金清算。
各存款机构在央行有准备金账户,央行通过借记或贷记它们的准备金账户来完成存款机构之间的款项支付。
最后贷款人再贴现再贷款3、政府的银行State's Bank含义: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非指央行的资本归政府所有代理国库:政府的出纳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代理国债的发行和还本付息代保管和买卖黄金及外汇储备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充当政府顾问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执行金融行政管理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1)全部为国有资本二战后新设立的央行,国家直接投资;原为私人股份银行,如英格兰银行等,后由国家收买私人股份,实行国有化改造,也成为纯国家资本的中央银行。
(2)公私合资通常国家资本占中央银行资本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日本银行。
(3)私人资本中央银行的全部资本为私人股东持有,有法律授权其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如意大利、美国。
(4)多国所有资本形式跨国中央银行的成员国共同所有。
(4)无资本金形式中央银行应用的资金主要是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和流通中的货币,而自有资本只占很小部分。
仅有韩国的中央银行——韩国银行。
日本银行,55%的股份由政府认购,其余45%由民间认购,其私人股东惟一的权利是按规定每年领取最高为5%的股息。
又如比利时的中央银行,国家资本占资本总额的50%,董事由国家任命。
意大利的中央银行——意大利银行,就是由股份公司组织转变为按公法管理的中央银行,资本为30万股,每股面值为1000里拉,由储苗银行和全国性银行等金融机构认购。
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它的资本是由参加联邦储备体系的各个会员银行所认购的股份形成的,这种中央银行在实质上也是一种属于私人股份资本的中央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