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消化道穿孔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16
消化道穿孔怎么护理?消化道穿孔指的是消化道壁出现穿透性缺损,使肠道内容物进入腹腔或其他腔室而引起的急性病症,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速、致死率高等特点,需要及时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才能改善患者预后。
下面来说说消化道穿孔怎么护理?1.禁食消化道穿孔发病急性期或术后早期需禁食,因为消化道穿孔后,肠道已经受到了损伤,如果再进食,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患者需要禁食,以减轻肠道负担。
一般来说,急性期需禁食2-3天,术后需禁食24小时。
2.静脉营养护理在禁食期间,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营养需求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给其提供个性化的静脉营养支持护理,静脉补充营养通常以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为主。
给患者静脉补充营养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输液速度,避免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会导致循环超负荷,而过慢的输液速度则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静脉营养护理过程中,定期更换输液管道,保持局部清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免其发生感染、静脉炎、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等并发症。
3.胃肠减压护理对消化道穿孔患者而言,胃肠减压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因为通过胃肠减压,可排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降低腹胀程度。
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道内容物进一步污染腹腔,减轻腹膜刺激,降低感染的风险。
胃肠减压可促使胃肠道壁的穿孔处闭合,从而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
胃肠减压还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胃肠减压护理方法:通过胃管或肠管进行胃肠减压,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排出,减压过程中应严格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等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另外,在胃肠减压期间,应尽可能减少对胃肠道不必要的刺激,如避免使用泻药、胃肠道动力药物等。
4.病情观察护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不稳定等症状。
检查患者的腹部,观察是否有腹壁静脉曲张、肠型和蠕动波、腹水、腹壁紧张等体征,注意患者是否有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等异常体征。
上消化道穿孔的护理措施1. 引言上消化道穿孔是指胃、食管或十二指肠的穿孔,可能由于外伤、溃疡、炎症或肿瘤引起。
这种情况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上消化道穿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照顾患者。
2. 护理措施2.1 快速评估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腹痛、呕吐、腹膜刺激征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
切勿给患者进食或饮水。
2.2 巧妙的体位为减轻患者疼痛,可以采取伴侣体位,并垫高患者头部。
这有助于减少腹腔内压力及胃内容物的进一步泄漏。
2.3 必要的治疗准备首先,护士应开通/保持静脉通路,以供应补液、输血等治疗所需。
同时,要准备必要的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2.4 限制口服摄入患者口服摄入对于穿孔位于胃的患者非常危险,因此需要限制口服摄入。
为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可通过中心静脉途径进行营养支持。
2.5 管道护理对于穿孔位于食管或胃的患者,需要进行导管插入。
在插入导管前,护士应备好必要的器械和导管,同时要注意导管插入的技巧和安全性。
2.6 注意感染控制上消化道穿孔后,感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症状。
对于有感染迹象的患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2.7 疼痛控制上消化道穿孔会导致严重的腹痛,因此疼痛控制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需要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2.8 早期活动对于无感染和无高风险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但需要注意活动的限制和患者自我感觉。
2.9 密切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排泄状况、皮肤情况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感染、出血等。
2.10 宣教和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要进行宣教工作,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上消化道穿孔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