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学》-教师
- 格式:pptx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50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及答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考教师资格证的你,有压力吗?俗话说的好“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今天你努力了吗?来试试为你准备的"2019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吧!1、狭义教育2、广义教育目的3、学校课程4、教学组织形式5、班级的目标管理1、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读写算教育D、军事体操教育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 )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3、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4、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人的自然发展学说C、 * 主义人的本质观D、 *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A、授受关系B、指导和被指导关系C、相互促进关系D、相互制约关系7、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 )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C、知识性课程D、工具性课程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力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9、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班级教学10、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掌握知识B、激发情感C、道德内化D、活动和交往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教育的过程。
2、古代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____、乐、射、御、书、数。
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
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____。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学》题库参考教材: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单项选择题(15题,15分,见题库一)二、多项选择题(10题,10分,见真题题库)二、改错题(填空题)(15题,15分,见真题题库)三、名词解释:(5道题目,20分)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同时,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3.教育学: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4.传统教育:a)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按教育者的意图主动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严密的教育学体系,按这个体系实施的教育被称为传统教育。
他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个阶段。
b)后赖恩把原来的第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5个阶段。
19世纪后半叶流传甚广,对欧美教育有很大影响。
20世纪初传入中国。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模式称为“传统教育”或“旧教育”。
5.现代教育: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一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32、学生应尽的义务与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帮助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2)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3、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
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
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世纪大学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
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
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一、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1、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教育学教育学、、学校教育学校教育??⑴教育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⑵⑵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⑶⑶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新生的一代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它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教师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⑴构成要素:教育者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
⑵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原因: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②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③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③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4、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⑴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教师资格考试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
一、教育学。
1. 教育的本质。
教育学啊,首先得搞清楚教育是啥。
教育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法,它能把懵懂无知的小娃娃变成有知识、有素养的大人。
它可不是简单地给人灌输知识,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
比如说,老师教你数学,不是为了让你只会算几道题,而是要培养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在悄悄发挥作用呢。
2.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就像是灯塔,给教育这艘大船指引方向。
它决定了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是培养能搞科研的学霸呢,还是培养擅长艺术创作的小艺术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教育目的都有差别。
就像古代中国,教育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能治理国家的官员,所以读书人大都奔着科举考试去。
现在呢,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让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又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身体和审美能力等好多方面的素养。
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传统的讲授法,就像老夫子讲学一样,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听。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知识。
但是呢,它也有缺点,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
所以现在又有了好多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式教学。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像“植物为什么会向着阳光生长呢?”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
学生们就像小侦探一样,查资料、做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的可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还锻炼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小组合作学习法,同学们分组讨论问题、完成项目。
你想啊,在小组里大家各抒己见,能碰撞出好多思维的火花呢。
二、心理学。
1.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就像是心理学的大框架,它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
比如说,人的感觉和知觉。
感觉就是我们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像你摸到一块冰,感觉它是冷的,这就是感觉。
而知觉呢,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你看到一个红色的、圆圆的、有果柄的东西,你知道那是苹果,这就是知觉。
2020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要点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语录)、《孟子》、《礼记》、《四书集注》《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产婆术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劳动起源论—前苏联古代社会的教育:(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全民化(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第二章教育与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2.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4.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指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指学校教育选择文化中有价值的一部分进行传递和传播。
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指教育根据主流文化的要求,整合多样性的文化,并呈现给学生。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出新的文化知识体系。
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A复习资料绪论3、教育情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简答题:1、情境教育学的主要构成纬度:是由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三个纬度构成。
第一章教育的属性第一部分:教育的定义、要素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要素:(二)教育要素的关系:1、教师是中介;2、教育影响桥梁;3、学生是依据。
(三)教育的发展:1、远古教育: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教育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二部分: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与结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p26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四、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意领域第三部分:教育的功能一、教育的个体功能(一)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三)教育个体功能的概念与内容1、个体社会化得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第四部分:教育效应一、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二、现代教育的特点:P60-61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第二章教师第一部分: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一、理解学生:二、与学生和谐相处:三、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其举动变得敏感而有节制四、教育的期待:第二部分:教师的智能结构一、教师的知识结构(一)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二)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二、教师的能力结构(一)预见能力(二)传导能力(三)控制能力第三部分:教师的角色一、教师的教员角色(最基本的角色)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解决学生的人生方向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第四部分: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特殊的复杂性;(一)劳动对象复杂性(二)劳动任务具有复杂性:教书和育人(三)劳动方式具有复杂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二、强烈的示范性;三、独特的创造性;(一)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四、显著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五、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六、劳动量的隐含性;七、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八、劳动的协作性第三章学生和师生关系第一部分: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人: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二)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三)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五、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六、学生的社会地位:(一)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第二部分: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阶段是指12—15岁,又称学龄中期,少年期和青春发育期(一)生理上的激变期(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三、性格差异与教育(一)性格有好坏之分(二)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洛克曼性格矫正(三)良好性格可以自我塑造的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一)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四)自我探索中的迷惑;(五)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第三部分: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表现(一)工作关系(为完成一定教育任务而产生)(二)人际关系(指向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三)组织关系(四)心理关系1、认知关系2、情感关系(五)非正式关系二、师生关系的构建(一)师生关系的类型:对立型、依赖型、放任型、民主型(二)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构建: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考试报名须知
一、考试与报名时间
(一)考试时间
2021年4月10日。
每科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上午考试时间为9:00—11:30,下午考试时间为14:30—17:00。
(二)网上报名报考时间
2021年3月1日12:00—5日18:00
二、报名报考方式
(一)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考试实行网上报名报考,考生可在报名报考规定时间内登陆新疆招生网进行报名报考及缴费。
(二)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调整我区自学考试有关收费标准的通知》(新计价非字[2000]1468号)规定,考生报考每门课程须按现行标准(35元/科)交纳报名考试费。
报名确认后因故未参加考试者,所交费用不退。
(三)报名报考成功的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周登陆新疆招生网网站打印《准考证》。
三、考试教材
教育学(07501):《基于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编写组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第1版;
心理学(07502):《心理学》,叶奕乾、祝蓓里、谭和平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5版。
四、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采取纸笔考试,考生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答卷。
五、成绩查询
考生可于考试结束后次月25日起,登录新疆招生网或新疆教育厅门户网查询本人考试成绩。
成绩合格的考生可前往考试所在地的教育局自考办或高校考点领取成绩合格证。
成绩合格证有效期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