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生命健康权教学设计第一篇:生命健康权教学设计《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和健康。
2.能力:联系实际感受,体验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反思: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了三维特点。
在处理目标时让学生默念一遍的效果不理想,有的学生应付。
可以让学生出声阅读,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重点: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难点: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三、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根据插图自编自演小品,查阅有关生命健康权方面的图书资料。
2.学生预习教材,编排小品。
反思:课前感觉准备的比较充分,但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点小问题,课堂中有学生提出伤害别人生命健康权的罪行时,我了解不多,只得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解释,课后查询。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一起欣赏了汪峰的歌曲《怒放的生命》,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回答:觉得生命应当活得精彩。
师:生命活得精彩的前提是要拥有健康的生命。
师:我们从母亲怀胎十月到呱呱坠地的婴儿,从哑哑学语的幼儿成长为今天有知识懂礼貌的八年级学生,你是否感受到生命珍贵的?请同学们一起阅读诗歌并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命,在第七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作为公民我们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要履行应尽的义务。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身自由权,这是我们的基本权利。
师引出话题: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板书课题)反思:结合师生互动和真实案例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组织的效果很好,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自主探究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议一议:以上组图中公民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学生回答: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二、教学内容1. 生命健康权的定义和内涵2. 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3. 我国法律对生命健康权的保护4. 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生命健康权5. 案例分析:生命健康权纠纷的处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内涵、重要性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生命健康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命健康权。
4. 情景模拟法: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应对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资料和案例。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知识点和案例。
3.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或器材,用于模拟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故事引起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关注。
2. 讲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 分析我国法律对生命健康权的保护,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权益。
4. 案例分析:讲解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生命健康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命健康权,分享保护方法。
6.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学会应对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生命健康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健康教育中心,了解健康知识。
2. 邀请律师或法官来校讲解生命健康权相关的法律案例。
3. 开展生命健康权主题的班会或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教学实施篇引言生命健康权是指人们享有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利,是人类基本权利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注重生命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意识,不仅是教育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以《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为例,探讨如何实施生命健康教育。
教学目标1.知道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生命健康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2.了解人类健康的七种维度,培养学生全面的健康意识。
3.学会预防常见疾病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命健康权(1)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意义生命健康权是指人们享有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利。
它是人类基本权利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生命健康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所有人都有权利享受生命健康的保障和措施。
(2)生命健康权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法律和政策对保障生命健康权作出了明确规定。
学生应当了解相关法律和政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4条、“保健法”、“医师法”等等。
2.人类健康的七个维度(1)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协调无缺陷地运行。
身体健康的维持需要习惯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习惯。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对自我和他人有正常、张弛得当的感受、体验、情绪和情感反应。
心理健康的维持需要各种适应性应对策略,例如积极面对生活、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等。
(3)社会健康社会健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和谐的社会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一个人保持生命健康。
(4)职业健康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中不受伤害并获得工作中的满足感。
合适的工作能使一个人得到工作上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5)环境健康环境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呼吸干净、清新的空气,不受各种环境因素的伤害。
保持环境健康需要人们共同努力。
(6)文化健康文化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品位等方面的优良素养。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教案【篇一:《生命和健康的权利》教学设计】《生命和健康的权利》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含义和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不容侵犯,受法律保护;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②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难点:人格权的涵义及特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
三、教学内容本框“生命和健康的权利”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人格权,让学生了解了人格权的内涵及意义;其次阐述了“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让学生明确了生命健康权的地位;最后,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保护。
由“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两目组成,分别介绍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设疑法、启发、讨论和归纳式教学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学情分析从现实角度看,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伤害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行为和隐患,作为未成年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进行了解,从而对某些行为作出是非辨别,运用法律加以维护。
从法律角度看,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受并行使其他公民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未成年人只有全面了解并正确行使了这项权利,才能保证其他权利的实现。
从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看,正确理解并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有利于生命意识、健康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等。
所以教学中,应突出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并强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引导学生懂得重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七、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相关内容的已有认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调查学生对此部分内容有何疑问,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讲解;相关知识的贮备和拓展。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2.明确自己在保护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3.掌握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措施和方法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意识和行动教学准备1.教案复印件2.PPT演示文稿3.手绘示意图4.学生练习册5.黑板和白板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引导(5分钟)1.向学生展示生命健康权的定义:“生命健康权是指每个人享有生存、健康的权利。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生命健康权?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讲述生命健康的基本要素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等。
2.分析现实生活中可能侵犯生命健康权的情况,如暴力行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等。
3.介绍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第三步:讨论与实践(30分钟)1.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命健康权的经验和方法。
2.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提问。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发现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被侵犯,应该怎么办?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急救、寻求帮助等情景。
第四步:概念澄清(10分钟)1.通过提问和讨论,进一步澄清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保护措施。
2.在黑板上整理出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生命健康权的核心要点。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1.发放学生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
2.点评练习结果,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六步:反思与总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强调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3.询问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医院、环保公司等,增加对生命健康权保护工作的实地了解。
2.邀请相关专家或志愿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主题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保护措施,明确自己在保护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和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内容。
2.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电子教室、视频、图片等。
2.教学器材:电子白板、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课堂导入(10分钟)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简单谈一下他们对生命健康权的理解。
Step 2 理解生命健康权(25分钟)1.教师结合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向学生解释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案例或故事,让学生体会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2.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内容,包括:生存权、身体健康权、身体完整权、生殖健康权等。
Step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生命健康权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2.你认为保护生命健康权有哪些困难和挑战?3.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Step 4 分组报告(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建议。
Step 5 角色扮演(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的场景,比如购物、就医、上网等。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者,其他小组成员扮演与角色扮演者相关的人物。
3.角色扮演开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Step 6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健康权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意识和责任感。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模板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兴趣和关注。
1.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健康权的定义和含义。
强调生命健康权作为基本人权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生命权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参与。
通过案例分析和故事分享,引导学生理解和关注生命健康权。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看法和观点。
第二章: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在法律上的保护。
培养学生对法律意识的重视。
2.2 教学内容: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对生命健康权的保护。
讨论法律对个人健康权益的保障和限制。
2.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法律条文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探讨法律在保护生命健康权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生命健康权法律保护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对法律法规在保护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评价和建议。
第三章:生命健康权的维护与促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如何维护和促进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3.2 教学内容:讨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和促进生命健康权。
提供一些实用的健康保健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方法。
分享一些健康保健的实用技巧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维护和促进生命健康权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对健康保健方法和技巧的反馈和评价。
第四章:生命健康权的责任与义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4.2 教学内容:讨论个人在行使生命健康权时的责任与义务。
强调个人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和后果。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到个人在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健康成长安全教育教案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健康成长安全教育教案1一、主要工作1、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照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发布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学校分管领导、教导处、总务处、学校班主任及健康教育老师各尽其职,共同做好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
2、普及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到100%;提高学校卫生健康教育质量,定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定期更新卫生黑板报宣传内容;继续开展少年儿童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的疏导及执行学校环境卫生检查、竞赛制度。
3、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到“防患与未然”;加强春季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做好对患龋齿、近视、沙眼、贫血、疥疮等常见病学生的矫治工作。
4、加强学生用眼卫生的宣传,培养正确的坐姿,劳逸结合、多做户外活动,注意营养均衡,提高眼保健操质量。
5、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月活动和红十字宣传活动;迎接县疾控中心本年度对我校的卫生监督XX县教育局督导的检查,规范爱国卫生档案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工作安排一月份:拟订《20XX年度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联合教导处落实健康教育课课时和教学人员。
二月份:1、期始大扫除。
2、期始视力测试。
3、第二周开始各班进行个人卫生检查。
4、卫生委员例会。
三月份:1、卫生委员例会。
2、卫生讲座。
四月份:1、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2、春季预防接种工作。
3、配备春游活动各种常用药品。
4、健康教育知识竞赛。
五月份:1、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2、组织学生参加红十字宣传活动。
3、全校眼保健操比赛。
4、卫生委员例会。
5、卫生讲座。
6、大扫除。
六月份:1、期末健康教育课期末测试,测试视力、身高、体重各项测试。
珍爱生命健康教育教案(通用5篇)珍爱生命健康教育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珍爱生命健康教育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珍爱生命健康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从而真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对生命的感受,体会到我们应该真爱生命,因为生命是顽强的,同时也是脆弱的。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一个较抽象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形象、具体的素材,使学生产生这种心理共鸣。
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春天的录像(无声录像)提问:(1)录像反映了哪一个季节?你从哪儿看出的?(2)这是一段很美的景色,很遗憾没有声音,你能不能为这段录像配一段解说词,表达出你对春的感受?(3)为什么你会对春天有如此的感受?在春天里,我们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充满无穷的希望,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的如此生动和精彩。
(板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如何构成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由这些丰富多彩的生命构成的。
(板书)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情景一、有一个生了重病的人,万念俱灰,后来他发现只对窗口的一颗树,秋风不断吹落了树叶,他认为当树上的最后一片树叶落下时,自己的生命也该完结了,可树上一直都有一片树叶,于是他鼓起活下去的勇气。
提问:(1)为什么,一个重病患者会因为一片树叶而鼓起生的勇气?(2)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如动物、植物,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3)你曾经被哪一种生命体感动过吗?事例:在非洲草原的旱季来临时,即将干涸的小河里有一条小鱼,为了求生,它努力挣扎希望到临近的水源中,对人而言这个距离虽然近在咫尺,但对小鱼而言却需费尽所有力气,并随时要经受蚂蚁的袭击。
小鱼最终跳到了清凉的河水里。
提问:当你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想?在我们周围存在的这些动植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那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情景二:阅读书25页关于水母的材料。
专题复习: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一、课程标准: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2、学会使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使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与权利。
3、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方法,知道如何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2)水平目标:通过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提升知识迁移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增强维权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维权方法四、学情分析:当前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存有着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等行为,所以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七、教学过程:(一)时政新闻:2015年8月12晚11时30分,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截止9月11日15时,遇难者人数升至165人,在这次爆炸事故中,有大量居民房和汽车等物资损失惨重。
提问:此次新闻中,这些公民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生答:生命健康权等。
师: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是如此的宝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实行专题复习出示题目:专题复习: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二)课程标准: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2、学会使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与权利。
3、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三)自主学习环节:1、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2、我国法律是怎样对公民生命健康权实行保护的?3、公民依法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方法有哪些?4、个人行使生命健康权的具体表现?(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个人如何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5、为什么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6、如何做到尊重和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7、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给予特殊保护?8、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特殊规定有哪些?9、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四)学以致用环节:1、情境分析:又是一个双休日,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人格权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给予特殊保护;正确分辨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生命与健康权利的了解,珍惜和关注生命健康;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人格权,树立强烈的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
人格权的涵义及特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生命是宝贵的,有了生命才能去追求一切,也有人将健康比作“1”,而名誉、金钱、地位、爱情等都是“1”后面的“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是没有了“1”,也就是失去了健康,后面再多的金钱、地位、名誉也都只是“0”。
这宝贵的生命与健康受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板书)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一、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板书)
不过在我们学习之前,得先了解几个概念,(板书显示人权关系图)
政治权生命健康权(是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经济权人身自由权(基本保障)
人权文化权人格权姓名权
肖像权
人身权名誉权
隐私权
身份权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24-25页,分析人格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的内容、重要性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并将人权关系图补充完整。
教师总结:
(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不容他人侵犯。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2)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法律禁止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活动二:学生讨论并思考回答。
材料一:2010年3月6日晚9点左右,在香港中路家乐福内,张先生被4名声称是超市保安的男子围住勒令掏包,保安怀疑他偷拿了超市物品。
气愤的张先生不服,又被带到保安工作室呆了近半个小时,最后在强行搜身没有找到相关物品后才放行。
目前,张先生正打算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张先生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材料二:一个小偷在工地上偷了工友30元钱,被逮住后,工地上的工人用皮带和竹板把他毒打了一顿,让他一个星期都下不了床。
市民A说:“他被打是活该!谁叫他偷东西,这样的人就应该让他吃点苦头!”也有市民认为,抓住小偷后应马上送公安部门处理,而不应动手打他。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小结: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经常出现,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质疑探究感悟升华
二、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板书)
活动三:展示材料:至少有1000名孩子被骗至山西黑窑厂做苦工,最小只有8岁,最大13岁。
他们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还不让吃饱饭,有时因劳累过度,稍有怠工就会被监工随手拿起的砖头砸得头破血流,然后随便拿起一块破布一裹了之,继续干活,至于拳打脚踢,棍棒伺候更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被打成重伤也不给医治.
学生思考回答:
(1)这些孩子的什么权利受到侵犯?
(2)我国法律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3)你知道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吗?
(4)“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具体可以向那些部门请求帮助呢?
教师小结: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仅用法律与国家来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还是不够的,有时候这些保护不及时,所以我们还要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远离不法侵害。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如果收到侵害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