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塔技术要求
- 格式:pdf
- 大小:357.83 KB
- 文档页数:21
基于NHD吸收技术的二氧化碳填料塔工艺流程设计该回复将重点介绍基于NHD(Non-Hydrostatic Discharge)吸收技术的二氧化碳填料塔工艺流程设计。
NHD吸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气液吸收技术,适用于高压和高温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吸收过程。
下面将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1. 设备准备在进行二氧化碳填料塔工艺流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必要的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填料塔、冷凝器、循环泵、分离器、压缩机等。
填料塔是整个吸收过程的核心设备,其内部填充有高效的填料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
2. 液体底部分离在工艺开始之前,将吸收液体和循环液体分开是十分重要的。
吸收液体通常由水和一定浓度的碱溶液组成。
在分离器中,通过重力和液体流动速度的差异,将上部的循环液体回流至填料塔的顶部,而将底部的吸收液体排出。
3. 气体进料将需要吸收二氧化碳的气体通过压缩机加压,并通过适当的管道引入填料塔的底部。
4. 气液接触和吸收气体在填料塔内上升过程中,与流动的液体进行接触,从而使二氧化碳被吸收。
填料塔内的填料有助于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
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液流速度、填料形状和液体分布来控制吸收效果。
5. 吸收液体分布为了保证吸收液体均匀地分布在填料塔中,需要设计合适的液体分布装置。
这样可以提高吸收效率和液体利用率,并避免流量不均匀导致的问题。
6. 动力循环在吸收过程中,利用循环泵将底部的吸收液体回流至填料塔的顶部,形成循环。
这样可以保证液体和气体充分接触,并提高吸收效率。
7. 气体冷却和压缩吸收过程中,由于放热反应,气体温度会升高,需要通过冷凝器将气体冷却至较低温度。
冷却后的气体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储存。
8. 产品分离与回收将压缩后的气体进一步冷却,使其达到液体状态,再通过分离器将液体和气体分开。
液体可以进一步处理或回收利用,而气体则可以通过压缩机再次循环使用或储存。
以上为基于NHD吸收技术的二氧化碳填料塔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原料气处理量:5000m3/h。
2、原料气组成:98%空气+2.5%的氨气。
3、操作温度:20℃。
4、氢氟酸回收率:98%。
5、操作压强:常压。
6、吸收剂:清水。
7、填料选择:拉西环。
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填料吸收塔的塔径,填料层的高度,填料层的压降的计算。
3.填料吸收塔的附属机构及辅助设备的选型与设计计算。
4.吸收塔的工艺流程图。
5.填料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
目录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简介 (4)第一节塔设备的选型 (4)第二节填料吸收塔方案的确定 (6)第三节吸收剂的选择 (6)第四节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 (7)第二章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7)第一节填料的类型 (7)第二节填料的选择 (9)第三章填料塔工艺尺寸 (10)第一节基础物性数据 (10)第二节物料衡算 (11)第三节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2)第四节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6)第四章辅助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16)第一节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 (16)第二节支承板的选用 (17)第三节管子、泵及风机的选用 (18)第五章塔体附件设计 (20)第一节塔的支座 (20)第二节其他附件 (20)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简介第一节塔设备的选型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1、板式塔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是最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传质机理如下所述:塔内液体依靠重力作用,由上层塔板的降液管流到下层塔板的受液盘,然后横向流过塔板,从另一侧的降液管流至下一层塔板。
溢流堰的作用是使塔板上保持一定厚度的液层。
气体则在压力差的推动下,自下而上穿过各层塔板的气体通道(泡罩、筛孔或浮阀等),分散成小股气流,鼓泡通过各层塔板的液层。
在塔板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交换。
第1篇第一章引言填料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行业。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填料塔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本指南旨在为从事填料塔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技术参考。
第二章填料塔的基本原理2.1 填料塔的工作原理填料塔是一种利用填料层提高气液两相接触面积,从而实现传质、传热等过程的设备。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1. 气体从塔顶进入,通过填料层向下流动,与液体进行逆流接触。
2. 在填料层中,气液两相发生充分混合,使气体中的组分在液体中被吸收或液体中的组分在气体中被分离。
3. 处理后的气体从塔底排出,液体则从塔顶排出。
2.2 填料塔的类型根据填料的形状、排列方式和塔的结构,填料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按填料形状分类:环形填料、鞍形填料、球形填料等。
2. 按填料排列方式分类:散装填料、固定填料、网格填料等。
3. 按塔的结构分类:填料塔、固定床塔、流化床塔等。
第三章填料的选择与设计3.1 填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填料是填料塔设计的关键。
选择填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填料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气液两相接触面积越大,传质效率越高。
2. 填料的流体力学特性:填料的流体力学特性包括填料的空隙率、阻力系数等,应选择阻力系数小、空隙率大的填料。
3. 填料的化学稳定性:填料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与处理物料发生反应。
4. 填料的机械强度:填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操作过程中的压力和冲击。
3.2 填料塔的设计填料塔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塔径:根据处理量、塔内气液两相流速等参数,确定塔径。
2. 确定填料层高度:根据处理量、填料的比表面积、塔内气液两相流速等参数,确定填料层高度。
3. 确定塔内气液两相流速:根据处理量、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参数,确定塔内气液两相流速。
4. 确定塔内液面高度:根据处理量、塔内气液两相流速、填料层高度等参数,确定塔内液面高度。
前言在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塔设备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设备,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制药等过程工业上,对吸收、蒸馏和洗涤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性能的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回收率、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
所以研究新型的的塔设备和强化气液两相传质过程及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塔设备主要可分为两种:板式塔和填料塔。
板式塔和填料塔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速度有快有慢,竞争能力时有强弱。
但总的来说,工业生产中因为处理量大所以还是以板式塔为主。
而对于填料塔,一般都是用于小量原料的处理。
但是在近些年来,人们对填料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却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应用规模的填料塔最大直径可达14~20m,突破了仅限于小塔的传统观念,并在现代化工生产中得到更为普遍的应用。
对于新型的填料塔来说,它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生产能力大,在需要大理论技术的分离过程中能耗小,可以更容易满足经济的应用热泵得要求。
(2)分离效率高(3)压降小(4)操作弹性大(5)持液量小利用填料塔去分离化工过程中的产物或者处理工业生产中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已越来越普遍,而且也趋于主流,对人们的日常生过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使用填料塔进行分离物质时,必须事先对整个填料塔进行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结合能效、操作条件、经济等方面去考虑。
充分了解到填料塔中个部分的物料情况和工作效益。
使整个填料塔分离过程能符合安全、环保、节能和高效益,能真正用于工业生产中。
氨是工业生产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
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但这种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却对人的生命有着严重的危害,如果在工业生产中操作有失误,会威胁这生产人员的性命安全。
36555吨/年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计算书王栋(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07级应用化学一班)摘要: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了一个年处理量36555吨混合气体的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
进行了填料的选择与塔的工艺计算与校核。
当填料选用聚丙烯50D阶梯环,填料层高度N为3000mm,塔径为700mm,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水吸收氨;填料塔;吸收1填料吸收塔技术的综述1.1 引言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它是化工类企业中最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而塔填料塔内件及工艺流程又是填料塔技术发展的关键。
从塔填料、塔内件以及工艺流程,特别是塔填料三方面对填料塔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了介绍,说明了塔填料及塔内件在填料塔技术中的重要性。
与板式塔相比,新型的填料塔性能具有如下特点:(1)生产能力大;(2)分离效率高;(3)压降小;(4)操作弹性大;(5)持液量小。
聚丙烯材质填料作为塔填料的重要一类,在化工上应用较为广泛,与其他材质的填料相比,聚丙烯填料具有质轻、价廉、耐蚀、不易破碎及加工方便等优点,但其明显的缺点是表面润湿性能差。
研究表明,聚丙烯填料的有效润湿面积仅为同类规格陶瓷填料的 40 % ,由于聚丙烯填料表面润湿性能差,故传质效率较低,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对聚丙烯填料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润湿及传质性能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2 填料塔技术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
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防被上升气流吹动。
液体从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
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
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
当液体沿填料层向下流动时,有逐渐向塔壁集中的趋势,使得塔壁附近的液流量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壁流。
《填料塔手册》目录图表目录1. 简介1.1 填料塔的定义和用途1.2 填料塔的历史发展1.3 填料塔在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应用1.4 填料塔应用案例2. 填料塔的基本结构2.1 塔体2.2 填料层2.3 液体分布器2.4 气体分布器2.5 支撑板2.6 除雾器2.7 各部件的材质选择指南2.8 不同类型填料塔的结构差异比较3. 填料类型3.1 规整填料3.1.1 金属规整填料3.1.2 陶瓷规整填料3.1.3 塑料规整填料3.2 散堆填料3.2.1 鞍形填料3.2.2 拉西环3.2.3 球形填料3.3 各类填料的优缺点比较3.4 新型填料材料介绍4. 填料塔设计考虑因素4.1 操作条件(温度、压力、流量)4.2 物料特性4.3 塔径和塔高的确定4.4 填料选择4.5 液体分布系统设计4.6 设计软件介绍和使用指南4.7 不同行业特殊设计要求5. 填料塔的操作5.1 启动程序5.2 正常运行参数监控5.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5.4 停机程序5.5 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5.6 不同工况下的操作参数调整指南6. 填料塔的维护6.1 日常检查项目6.2 定期维护计划6.3 填料更换指南6.4 清洗和除垢方法6.5 预测性维护技术介绍6.6 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7. 填料塔性能优化7.1 压降控制7.2 传质效率提高7.3 能耗降低策略7.4 优化案例分析7.5 新技术在性能优化中的应用8. 安全注意事项8.1 操作安全规程8.2 个人防护装备要求8.3 紧急情况处理8.4 安全培训计划的制定指南8.5 国际安全标准介绍9. 环境保护考虑9.1 废水处理9.2 废气排放控制9.3 噪音控制9.4 绿色生产技术在填料塔中的应用9.5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介绍10. 填料塔相关计算10.1 传质单元数(NTU)计算10.2 压降计算10.3 填料层高度计算10.4 计算实例10.5 常用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11. 新技术和发展趋势11.1 高效填料开发11.2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11.3 模拟和优化软件使用11.4 行业专家对未来发展的预测11.5 国际先进技术介绍12. 案例研究12.1 不同行业填料塔应用实例12.2 不同规模填料塔案例分析12.3 问题诊断和解决案例12.4 失败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13. 常见问题解答14. 附录14.1 常用填料参数表14.2 填料塔故障排查清单14.3 相关标准和规范列表14.4 常用符号和缩略语表14.5 相关专业术语的多语言对照表15. 参考文献索引本手册旨在为填料塔的设计、操作和维护人员提供全面的指导。
目录概述及设计方案简介 (3)一、设计任务书及操作条件 (7)二、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 (8)三、设计方案的确定 (9)四、物料计算 (10)五、热量衡算 (12)六、气液平衡曲线 (14)七、吸收剂(水)的用量Ls (15)八、塔底吸收液浓度X1 (16)九、操作线 (17)十、塔径计算 (18)十一、填料层高度计算 (21)十二、填科层压降计算 (26)十三、填料吸收塔的附属设备 (27)十四、填料塔的设计结果概要 (28)十五、课程设计总结 (29)十六、主要符号说明 (30)十七、参考文献 (31)概述及设计方案简介一、介绍在化工、炼油、医药、食品及环境保护等工业部门,塔设备是一种重要的单元操作设备。
其作用实现气—液相或液—液相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相际间进行传质及传热的过程。
它广泛用于蒸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塔设备的合理造型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塔设备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种形式,下面我们就填料塔展开叙述。
填料塔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压力降小,传质效率高,便于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对于热敏性及容易发泡的物料,更显出其优越性。
过去,填料塔多推荐用于0.6~0.7m以下的塔径。
近年来,随着高效新型填料和其他高性能塔内件的开发,以及人们对填料流体力学、放大效应及传质机理的深入研究,使填料塔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气体吸收过程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
板式塔和填料塔都可用于吸收过程,此次设计用填料塔作为吸收的主设备。
在塔内充以诸如瓷环之类的填料,液体自塔顶均匀淋下并沿瓷环表面下流,气体通过填料间的空隙上升与液体做连续的逆流接触。
在这种设备中,气体中的可溶组分不断地被吸收,其浓度自下而上连续地降低;液体则相反,其中可溶组分的浓度则由上而下连续地增高。
二、填料塔的结构及填料特性1.填料塔的结构塔体为一圆筒,筒内堆放一定高度的填料。
塔内件安装手册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北洋国家精馏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文件JL/ZI-2004填料塔内件安装手册发布日期2004-2 2004-2 实施北洋国家精馏技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北洋国家精馏技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填料塔内件安装手册填料塔内件安装手册本标准规定了北洋国家精馏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关于填料塔塔内件安装的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用于指导由本公司设计的,或由本公司授权设计的,应用本公司相关塔内件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的填料塔的内件的安装及验收。
填料塔的内件指填料、填料支撑、填料压紧装置、液体分布器、液体收集器、液体收集再分布器、气体分布器、液体顶分布管等构件。
在遵守本标准的同时还应符合“HGJ211-85”《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第三章第四节中相关规定的要求,本标准如与上述标准或图纸技术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以要求严格为准。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塔内件的清点及验收交付安装的塔内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明书、材质单、装箱单等技术文件。
塔内件开箱应在有关人员参加下,对照装箱单及图样,按下例项目检查与清点,并填下“塔内件验收清点记录”;a )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b)内件名称、规格、代号及材质。
c)内件的尺寸及数量d)内件表面损伤、变形及锈蚀状况。
塔内件的保管a )内件安装时如集油箱、液体分布器等可放置在现场保管,但要防止变形、损伤、腐蚀等情况发生;现场应保持平整清洁,不影响其它工程施工。
特别是应保证液体分布器的清洁,不得将任何杂物落入分布器内,必须保证分布器入塔前各分布孔畅通。
b)易损易失零部件,如螺栓、螺母、连接筋板等较小部件,应按类按规格作好标记后,存放库房保管。
塔内件安装条件a )内件安装前,应对塔内安装表面进行清理,去除表面油污、焊渣、铁锈、泥沙及毛刺等杂物。
b)对旧塔进行改造需将安装塔内件的部位按改造施工图要求磨平并打磨光滑。
填料塔技术及其应用摘要:填料塔是化工工业中最常见气液分离设备之一,本文介绍了填料塔的塔型,填料选取,填料塔内件,及其内部流体力学的模拟,并对填料塔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字:填料塔;分离设备;填料Abstacat:Packed colum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liquid-vapor separation equipment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 In this paper, it has introduced the column type , the packingselected , the packing internals, and its inter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packed column. It also make a prospect of the packed column.Key Words: Packed column Separation equiment Packings塔设备早已广泛用于蒸馏、吸收、解吸、萃取、洗涤冷却等各种过程。
塔设备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填料塔可细分为规整填料塔和散堆填料塔。
有时也采用混合型填料塔,即在同一座填料塔中,有散堆填料层,也有规整填料层。
由于板式塔和填料塔的传质机理不同,故二者的性能有较大的差别。
塔性能比较最主要考虑效率、通量、和压降三个因素[1]。
塔板的开孔率一般为塔截面积的8%~15%。
时要考虑塔板有效面积和降液管面积的权衡。
填料塔的开孔面积大于塔截面积空隙率都在50%以上。
其液泛点都较高,故填料塔的生产能力较大。
通常塔板的等板高度都大于500mm,即每米理论板数不超过2块,而工业填料塔的当量理论板数可达10块以上。
因而填料塔效率较高。
一般情况下塔的每块理论板压降塔式板为0.4~1.07kp散堆填料为0.13~0.27kp规整填料为0.0013~0.107kp。
填料塔技术要求范文填料塔是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主要用于气体液体或液体液体的质量传递和分离。
为了确保填料塔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有一些技术要求需要满足。
首先,填料塔的填料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填料材料应能够耐受化学物质的腐蚀,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常见的填料材料包括陶瓷、金属、塑料等。
选择合适的填料材料能够延长填料塔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成本。
其次,填料塔的填料应具备良好的传质性能。
填料的形状、尺寸和材质都会影响传质效果。
适当选择填料的类型和形状,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和提高质量传递效率。
填料的密度、孔隙率和润湿性等也会影响传质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工艺要求来选择填料。
第三,填料塔的塔板设计应考虑到气体液体的均匀分配和收集。
塔板的布置要合理,以保证流体沿着填料塔的理想路径流动。
塔板上的孔板或波纹板应设计合理,能够均匀分布气液流量,减少液体的偏-集和阻力损失。
孔板孔径的大小和布局的间距也需要根据具体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第四,填料塔的塔体结构需要确保结构稳定和密封性能。
填料塔的塔体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装填料、气体液体压力和风荷载等外力。
为了确保填料塔的安全运行,塔体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另外,填料塔的连接处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泄漏。
最后,填料塔的操作和维护需要便捷和安全。
填料塔的进出料口、检修口和排污口等应布置合理,方便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工作。
填料塔的内部结构设计应避免死角和积液,以减少清洗和维护的困难。
综上所述,填料塔的技术要求涉及填料材料、填料传质性能、塔板设计、塔体结构和操作维护等方面。
只有满足这些技术要求,填料塔才能正常运行,实现高效的质量传递和分离效果。
第一章设计任务依据和要求一、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混合气体(空气中含SO2气体的混合气)处理量为:106Kmol/h2、混合气组成:SO2含量为6.7% (mol% ),空气为:93.3 %(mol%)3、要求出塔净化气含SO2为:0.148 %(mol%),H2O为:1.172 kmol/h4、吸收剂为水,不含SO25、常压,气体入塔温度为25℃,水入塔温度为20℃。
二、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
2、填料吸收塔的塔径、填料层高度及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3、填料塔附属结构的选型与设计。
4、填料塔工艺条件图。
三、H2O-SO2在常压20℃下的平衡数据X Y X Y0.00281 0.0776 0.000423 0.007630.001965 0.00513 0.000281 0.00420.001405 0.0342 0.0001405 0.001580.000845 0.0185 0.0000564 0.000660.000564 0.0112四、气体及液体的物性数据1、气体的物性:气体粘度()0.0652/G u kg m h =⋅气体扩散系数20.0393/G D m s = 气体密度31.383/G kg m ρ=2、液体的物性:液体粘度µL =3.6 kg /(m ·h); 液体扩散系数D L =5.3×10-6m 2/s; 密度ρL =998.2 kg /m 3;液体表面张力 4273/92.7110/L dyn cm kg h σ==× 五、 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2、填料塔图(2号图)一张第二章 SO 2净化技术和设备 一、SO 2的来源、性质及其危害二氧化硫的来源包括微生物活动,火山活动,森林火灾以及海水飞沫。
主要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自然来源主要是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地质深处的天然硫元素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燃烧氧化为二氧化硫,随火山灰一起喷射到大气中。
精馏干货22 || 塔盘、填料如何安装?这几个重要步骤不能少!化工707塔盘的安装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七友说,最重要的是保证塔板的水平度和牢固程度,螺栓不能松动。
没错,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一点。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安装流程中应该注意到的?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塔类设备塔内件、填料的安装施工,其它领域塔类设备塔内件、填料的安装施工也可参照执行。
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1 审查塔、塔盘及填料的技术文件和数据,主要包括:①产品合格证书;②产品技术特性表;③产品质量证明书;④制造竣工图及安装说明书。
1.2 到货的塔、塔盘、填料经过开箱检验,并经有关单位的共同参加,签字认可检验结果。
1.3 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明确塔盘、填料安装找正的要求、程序、注意事项等,并经过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审批。
1.4 根据合同、设计、施工规范、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2 材料准备2.1 准备部分角钢、花纹板制作吊篮吊装塔盘。
2.2 准备部分钢板、角钢制作料斗至少两个填料料斗。
2.3 准备部分布袋输送颗粒填料。
2.4 其他措施用料,如麻绳、连体服、破布等。
3 施工机具准备3.1 常用的施工设备吊车或卷扬机;3.2 常用的施工机具:①倒链、千斤顶;②2~5m钢卷尺、钢板尺、直角尺、游标卡尺、通规、止规;③石笔、记号笔;④手锤、大锤、撬棍、扳手;⑤U型水平管;⑥软梯;4 作业条件准备4.1 现场达到“四通一平”条件,施工设备、工机具及材料配备到位。
4.2 施工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配备到位,作业人员的组织管理就绪。
4.3 设计已做交底,图纸经过会审,问题处理完毕。
4.4 施工图纸、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等已准备就绪,满足施工要求。
4.5 编制了施工技术方案,明确了施工方法、要求。
4.6 对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明确了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质量记录和成品保护、HSE技术要求。
施工工艺1 施工工序1.1 塔盘安装施工程序1.2 填料安装施工程序2施工工艺要求2.1 施工技术文件编制及施工准备:①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要注意塔盘、填料的类型、产品技术特性及特殊要求。
大型石化塔器安装与技术要求摘要:随着石化行业对产量、效率要求的提升,塔器设备日益呈现大型化和非常规化,这对设备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对大型塔器的模块化施工、整体吊装、内件安装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型塔器;安装;技术要求;石化行业在石化行业,塔器一般是指本体由钢板制成的直立圆柱形静态容器,其高径比较大(一般从几到几十),主要用于气-液或液-液之间的传热与传质。
随着石化装置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塔器的应用日益普遍。
所谓大型塔器,通常是指塔体内径≥3600mm的塔器[1]。
由于大型塔器高度高、直径大,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安装难度比普通塔器大得多,因此本文对大型石化塔器安装与技术要求进行了探讨。
1 大型塔器安装方法概述1.1 塔器类型与基本结构根据内件结构差异,塔器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一般由塔体、内件、支座和附件几部分组成。
塔体是构成塔器的壳体部分,如筒节、端盖、封头等。
内件依塔器类型有别,板式塔有塔盘板、降液板、横梁、溢流堰、受液盘等,填料塔有填料、填料支撑、液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床层限位器等。
支座用于支撑塔体,有圆筒型、圆锥型等形式。
附件是塔器上与其他设备管路相连及用于维修的部分,如进出料管、仪表接管、人孔、扶梯、平台等。
1.2 塔器安装方法塔器安装大体上分为现场制作安装和工厂制作现场安装两种方式。
对于工厂制作现场安装方式,根据运输、现场吊装条件,又分为整体运输吊装方式和分段运输现场组装方式。
现场组装方式再分为水平组装整体吊装方式和分段垂直组装方式。
大型塔器受运输条件限制,一般采用现场制作安装或现场组装方式。
1.3 模块化施工近年来,随着设备制造、安装技术的提升,出现了所谓“模块化施工”的模式,即根据吊装能力将大型塔器及其附属设施(附塔结构、管线、照明、保温)尽可能在地面组装成独立的吊装模块,然后整体吊装,实现“穿衣戴帽,塔起灯亮”的施工方式[2]。
这种施工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缩短工期,安装质量和作业安全也有明显改善,因此本文主要以这种方式进行分析。
盐酸尾气吸附塔设计技术要求
一、设计方案可参如下两种:
方案1、吸附塔塔型整体为填料塔,分两级吸附处理;一级吸附为20~28%盐酸液,二级为稀液碱中和尾气,再经引风机高空排放。
需注意考虑吸收放
热因素,对塔体是否会有热过载影响,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
配套循环的
酸、碱贮罐各为10立方。
方案2、吸附塔塔型为混合结构。
若吸附放热影响因素较大,在塔体设计中部分可采用降膜结构,即不考虑外增冷凝设备等。
因此塔型为上半部份可设计
为填料塔(约2米),下半部分可设计为降膜吸附(约3米,带冷凝管等),
其它相同。
注:上下结构各占长度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用、方便安装、
维护为主。
二、处理尾气参数:
1、设计尾气塔最大处理废气总流量为: 3 m3/分钟,或为:180m3/h(指100%为
废气,不是引风机的引风量),吸附效率>95%;
2、配套引风机的引风量等.
三、塔体设计技术要求参数:
塔径:DN600(参考),塔高度:5米左右(参考)。
气体进气口管径为:DN150,气体出气口管径为:DN150;
液体进口管径为:DN65,液体出口管径为:DN65;
设计内压:常压;设计外压:400mm水柱。
处理尾气名称:氯化氢、少量氯气的混合性气体,含极少量氯苯。
物料比重:1.2计.
设计塔内使用温度(℃):≤80
填料塔工作温度范围(℃):-20~80。
对吸附塔的设计,请尽快提供设计完整的设备图纸,并提供相应报价等信息。
1.塔体直线度公差为mm;塔体安装垂直度公差mm;筒体圆度公差为mm。
注:(1)任意3000mm长圆筒段,偏差不大于3mm;(2)圆筒长度15000L mm≤时,偏差/1000L≤;筒体长度15000L mm>时,偏差0.5/10008L mm≤+;(3)塔体安装垂直度公差为1‰塔体高度,且30mm≤;(4)圆度公差参照下表塔体直径5001000DN<≤10002000DN<≤20004000DN<≤4000DN>圆度允许偏差5±10±15±20±2.裙座中心线应与塔体中心线相重合,其允许偏差为5±;裙座的基础环板应垂直于塔体中心线;裙座螺栓孔中心圆直径以及相邻两孔和任意两孔间弦长极限偏差为2mm。
3.塔的裙座螺栓采用模板定位,一次性浇灌基础。
4.当保温圈与塔体的附件(如接管、人孔等)相碰时,应将保温圈断开。
5.塔盘的制造、安装按JB1205-80《塔盘技术条件》进行。
6.管口及支座方位按本图。
板式塔塔盘部件图1. 按JB1205-80《塔盘技术条件》进行制造、安装和验收。
2.1.塔体直线度公差为mm;塔体安装垂直度公差mm;2.裙座中心线应与塔体中心线相重合,其允许偏差为5 ;裙座的基础环板应垂直于塔体中心线;裙座螺栓孔中心圆直径以及相邻两孔和任意两孔间弦长极限偏差为2mm。
3.支承栅板应平整,安装后的平面度公差为2‰D i,且不大于4mm。
注:对于填料只有一层的,或者多层填料的最底层栅板,可不提平面度要求。
4.喷琳装置的平面度公差为3mm,标高极限偏差3mm,其中心线同轴度公差为3mm。
5.当保温圈与塔体的附件(如接管、人孔等)相碰时,应将保温圈断开。
6.管口及支座方位按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