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精神症状的诊断意义
E.Bleuler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归纳为基础症状和附加 症状。
基础症状包括:联想障碍、情感障碍、矛盾症状和内 向症,有4A之称(association,affect,ambivalence,autism)
附加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及动作行为障碍。
基础症状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关键!
流行病学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在1%左右。 ※发病高峰男性15-24岁,女性25-29岁;而且女性更 年期前后还有发病的小高峰。 ※女性患病率总体上高于男性,且35岁以上年龄组明 显,男女比例为1:1.6。 ※我国资料显示,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无论城乡,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 1898年,我国的第一所精神病院创办于广州。
美国 本杰明· 纳什(Benjamin Rush)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最早流行于亚洲和中 东地带,而一开始也主要用于 给那些据说鬼魂附身的人驱邪。 后来希腊人则通过放血疗法来 帮助病人恢复体内液体的平衡, 再后来,直到中世纪甚至文艺 复兴时期的欧洲,放血疗法成 为缓解炎症的重要手段——那时 候,炎症被认为是一切疾病的 根源。
(三)鉴别诊断
(1)与脑器质性、躯体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的鉴别 (2)与心境障碍的鉴别
(3)与神经症的鉴别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要点:
1.在无意识障碍及智能缺损背景下出现以思维障碍为 主的一系列精神活动紊乱。
临床表现
(一)前驱期症状
性格改变和类神经衰弱症状
如失眠、紧张性头痛、敏感、孤僻、回避社交、 胆怯、情绪不好、生活习惯改变、对抗性强、 执拗等。
注意力开始由现实世 界向内心世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