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起重机日常保养点检表
- 格式:xls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2
桥式双梁起重机点检检表点检人:点检时间:项目点检内容及要求异常情况及具体损坏部位备注主要零部件与机构钢丝绳1.钢丝绳是否有断丝,磨损,损坏等现象;是否有由热或电弧造成的损坏;绳股是否有折断情况;钢丝绳是否有扭结弯折和其在平衡滑轮处的磨损情况;2.钢丝绳长度是否合适,润滑是否良好。
吊钩1.吊钩完好,转动灵活;吊钩的磨损情况是否正常。
2.过镗销等防松装置完好有效,罩壳完好,螺丝齐全紧固;动滑轮轴螺帽是否松动;车轮1.大小车轮踏面和轮缘的磨损情况;2.与轨道接触无明显啃轨现象,走动灵活无异声。
卷筒1.卷筒磨损情况;表面无裂纹;轴承座无裂纹;2.各部螺丝齐全紧固,钢丝绳压板螺丝不松动;滑轮组1.滑轮应该灵活可靠,平衡滑轮无卡死现象;滑轮与轴承外圈无相对转动。
2.滑轮无破碎不偏斜,绳槽绳壁磨损不超标(绳槽绳壁磨损不过绳径1/2);轴无磨损且两端压板齐全。
制动装置1.制动轮表面无油污。
制动须联接可靠,松紧适度;2.制动轮及制动刹瓦的磨损情况,制动刹瓦磨损小于有关标准(磨损小于50%)。
减速机1.减速机润滑充分,无明显漏油现象;2.地脚螺丝紧固齐全,运转时无异声。
联轴器1.螺丝齐全紧固,内外齿之间润滑良好,无严重磨损;外齿与轴无松动现象;2.接轴串动量在规定范围之内(5mm左右)。
安全装置及其他缓冲器及防护罩1.缓冲器螺丝齐全且紧固,不偏斜,无明显损坏;固定撞头焊接处牢靠;2.传动部位防护罩齐全,端部止挡,轨道末端立柱齐全有效。
护拦门窗1.上、下扶梯、走台、栏杆牢靠,门窗能否关闭有效;大车走台上余孔应该封盖;2.司机室有合适有效的灭火器。
悬臂吊起重机点检检表点检人:点检时间:项目点检内容及要求异常情况及具体损坏部位备注主要零部件与机构钢丝绳3.钢丝绳是否有断丝,磨损,损坏等现象;是否有由热或电弧造成的损坏;绳股是否有折断情况;钢丝绳是否有扭结弯折和其在平衡滑轮处的磨损情况;4.钢丝绳长度是否合适,润滑是否良好。
设备型号:点检日期:项目
内容/部位方法技术要求点检周期检查结果异常处理意见及建议1
润滑部位检查油嘴完好、不缺少,无漏油现象1次/月2
行走减速机检查无跑冒滴漏现象,运行无异常声音1次/月3
定滑轮检查无裂纹、缺损,转动灵活,座子焊接部位无裂纹1次/月4卷筒检查无裂纹和无异常磨损,钢绳固定压板不松动,钢丝绳排列整齐,导绳器完好,运转时减速机部位无异常声音,外壳无碰撞变形痕迹
1次/月
5吊钩组观察吊钩无裂纹,无严重磨损,各部转向灵活,葫芦板板不裂开、不变形,吊钩脱扣器完好
1次/月6
缓冲器及车档检查缓冲器牢固、不损坏,车档无脱焊现象1次/月7
车轮组检查车轮踏面表面无剥落现象,轴承座无裂纹,运行时轴承无异常声音,温度不超过65度1次/月8
轨道检查轨道压板、连接板螺丝不送动,行车运行时无剧烈的声响1次/月单梁桥式起重机点检记录表
安装地点:
点检人签字:。
桥式起重动机周度保养点检项目表介绍桥式起重动机是一种常用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地、码头等场所。
为确保桥式起重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进行周度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桥式起重动机周度保养点检项目表,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全面、准确地进行保养工作。
保养点检项目表概述桥式起重动机的周度保养点检项目表包括了对各个部件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下面是一个桥式起重动机周度保养点检项目表的示例:结构部分1.桥架:检查桥架上是否有任何损坏或变形,如有,应立即检修或更换。
2.主梁:检查主梁上是否有任何变形或裂纹,如有,应立即检修或更换。
3.起重等工作机构:检查起重等工作机构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有,应紧固。
电气部分1.开关:检查所有开关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更换。
2.控制按钮:检查所有控制按钮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更换。
3.电缆:检查电缆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
润滑部分1.齿轮齿条:检查齿轮齿条是否充分润滑,如有需要,应添加润滑剂。
2.轴承:检查轴承是否充分润滑,如有需要,应添加润滑剂。
3.链条:检查链条是否充分润滑,如有需要,应添加润滑剂。
安全部分1.安全设备:检查安全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如制动器、限位器等。
2.高压电气设备:检查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是否良好,如有问题,应维修或更换。
3.钢丝绳:检查钢丝绳是否磨损或断裂,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
检查步骤和注意事项在进行桥式起重动机的保养点检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以下事项:步骤1.按照保养点检项目表的要求,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
2.将检查结果记录在保养点检记录表中,包括发现的问题、处理措施和维修结果。
3.如有需要,进行必要的更换、维修或调整工作。
注意事项1.在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务必切断电源,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事故和伤害。
2.检查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和听取异常声音,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