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村庄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200.27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村庄基础资料汇编

一、区位概况

区位一:莆田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北依省会福州市,南靠闽南“金三角”,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全市东起东经119°2’的莆田县南日群岛,西至东经118°27’的仙游县度尾镇境内,南自北纬25°2’的湄洲群岛,北到北纬25°46’的莆田县大洋乡境内。东西长122.4公里,南北宽80.5公里,面积3800平方公里。东北与福清市交界,西北与永泰县、德化县毗邻,西南与永春县、南安市、惠安县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从东至南有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海湾,湾内有南日岛、乌土丘岛、湄洲岛等诸多岛屿,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距台中港仅70多海里。

区位二:华亭镇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西南部,东邻新度镇,西毗仙游县,南接灵川镇,北靠常太镇。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万亩,山地面积11.5万亩,森林覆盖率71%。辖1个社区、34个行政村。324国道过境,横贯境内15.6公里,濑榜公路过境7.5公里,区位二:园头村位于华亭镇西部,莆田与仙游交界处,东临万坂村,西靠南湖村,南依仰天山,北伴木兰溪,距镇区仅4公里。

二、历史沿革

园头村古属闽中郡,名为“云庄”,也叫“王仓”,中晚唐期间划归清源(今仙游县)唐末后隶属莆田县文赋里管辖(含金西湖、后山村),现属城厢华亭镇管治。园头村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几百年来,境内聚集其他各姓氏如陈黄曾许张林卢杨詹等组合成的大村庄。清同治三年(1852)木兰溪上游山洪爆发,特大洪水把仙游石码桥冲毁,洪水把盖尾白湖村劈开成南北二个村(白湖村和高峰村)波涛涌入园头时,被溪心小山峦鲎山挡住,湍流涌入后山村又冲成一道新溪流,直到下游,分而又合,造化了木兰溪两岸唯一的溪心小岛,成为现在园头村。

三、自然环境与资源

1、地形地貌

园头村地形特点为南部山体,中部北部为冲积小平原。依山地势整体由南、北向中间木兰溪倾斜。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低山丘陵和河流谷地貌为主。

2、气象气候

园头村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夏不酷热,冬无严寒,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冬短夏长,霜期短暂,冰雪罕见,全年平均气温16-20℃,无霜期为346.4天,全年降水量在13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996小时,年平均风速2.4米/秒,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夏末秋初间有台风或带有暴雨,并有可能成灾。

3、水文条件

过境园头村的主要是莆田市的母亲河——木兰溪,木兰溪全长105公里,自仙游汇流后流入华亭,横贯华亭镇内18个行政村,镇域内流程15.2公里,年产水量为5.59亿方。木兰溪水文历年最大和最小水量、最高和最低水位相差悬殊,水位最高日期和流量最大日期大部分出现在每年的6-9月份,尤在6-7月出现最多。解放以来发生过三次大洪水,其中七三年洪水最大,木兰溪流量濑溪水文站最高达3710平方米/秒,水位达15.77米。

4、自然资源

人工果园果林:根据实地调查,人工果园果林是园头现状生态基线最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现状用地及其周边,包括广大的山前地带、山包台地、片区平地坡地、溪河沟渠沿岸、以及村庄房前屋后等均有大面积、或成片或成带的茂密人工果园果林分布。现状果园果林类型,主要有龙眼林、枇杷园、以及上述果树混交等类型。

5、人文景观资源

园头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或人文景观资源,根据本次实地调查及资料调研和不完全的统计,主要包括已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6处,尚未列入4处,古民居8处,还有3处古井,因此又有“文化村”美誉。

古建筑统计一览表

序号名称类别

建筑规模(平方

米)

始建备注1闻香寺市级

670(其中342m2

为新建)

明万历寺庙2观音亭市级973.8明代寺庙

3存养堂市级603.5明末寺庙

4畏所岩市级209.5明代寺庙

5静本堂市级331.44明嘉靖寺庙

6新兴社市级360清宣统寺庙

7三一堂正在申报市级159清初寺庙

8芳乐庙正在申报市级164明代寺庙

9参政堂正在申报市级328清代古建筑

10明心祠正在申报市级250清代寺庙

11怡园220解放后

(1)闻香寺,俗称“下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位于园头村东南部,坐落在宋钱四娘选筑木兰陂的将军岩山脉和仰天山脉交接处的云山风岚山麓,东依万坂山,西邀木兰水,南迎大蛇嘴,北临龟石潭。整个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轴,左下为钟楼,右下为鼓楼,附有斋堂僧舍,两侧有石阶与通道,两边偏门可通各处。殿堂内供奉释迦摩尼、观音大士、关公和韦陀,呈现出“紫林竹间观自在,金莲座上现真如”鼎盛气象。

随后,闻香寺几经兴衰,到上世纪二十年代香火式微,僧侣散尽,仅一“菜公”维持至四十年代初,后由释月莲主持,尼姑日增。原寺受白蚁之灾和山洪袭击,大殿部分受损,后重建,改上下结构并列双进格式,左右双层厢间,全部用白岩石建筑,保留原有风格增加大殿视野,并重塑金身。

步出闻香寺可看到,东向钱四娘建陂遗址,南向仰天山的“假生碑石”、“母子情石”、“十八狮”等奇岩怪石和林氏古屋遗址。

(2)观音亭,其前身名普山堂。相传:古时,此地乱石堆积如山,顶上有一个天然石洞,宋时船人在洞中供奉一尊观音菩萨圣象,及至明清,又有人在此增奉三教圣象。二十世纪初叶,由当时本村行善清修的龚姓女士(法名普珠)主持开山创建,初名普山堂,后称观音亭。1984年11月,真琦主持将原有旧屋拆除,改建新殿宇,于1992年6月落成,并于当年10月正式举行开光大典。并将后座命名为“定光楼”,前座则为观音亭。

(3)存养堂:该堂于明末由功德主黄南七五舍地创建。相传村内一乡绅黄公,常年出海经商贸易,一夜遭遇飓风,黄公掉落海中,心中默念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并仰首发愿,此番若能获救,平安返回故里,愿舍地创建庵堂供人礼佛。黄公心念随愿,霎时风平浪静,游来一头神龟,驮着黄公平安靠岸。心诚则灵,回家后即创本堂,号称存养,告诫世代修行礼佛者“存心为善一尘不染,养德修行六字恒持”。即存养堂由来。后厥有清代乃至民国期间,几番兴废,史迹不详,现有建筑物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甲午主尼禅音修建。后2007年信众募资增建堂后住舍。现今主持释宽辉,存养堂每逢圣诞佛事,十方信众较多,为宗教活动聚集场所。

(4)畏所岩九座寺,位于园头村中社。早年园头村是木兰溪中的一块沙洲,沙洲上有座小石山,俗名“石头顶”。西面是前社,东面属后社。石头顶下的石阶边有一碑曰:“畏所岩”。岩顶上有株大榕树,在石头顶北面,则是“云庄书院”。书院石壁上刻有“与木石居”至今清晰可见(“畏所岩”、“与木石居”均为明代光禄寺少卿马思聪所书)。穿过书院小池塘,沿小路东行即是九座寺的遗址——佛厅。

九座寺建于何年代,现已无从查考。据当地老乡介绍:后社陈姓迁始祖实岩公,在明嘉庆年间(1522-1566),因避倭乱投身九座寺打工,后娶妻生子,繁衍后社陈氏宗族。昔日九座寺殿宇堂寮,错落有序,庄严别致。九座寺有可能是寺堂多达九座而得名。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后仅存“佛厅”已是该寺唯一遗址。

(5)三一堂:古时村中部有一条面积只有七八家铺子的路角商业街,,这里是园头有名望的黄氏文山派族居聚点,约在公元1550年,由黄石金尊黄维宗迁徙泉州铺、创立文山派,后经常行货莆田经商,看这里风景秀丽,遂卜局下来。于清初期,择“淈头”,始建三一堂。

该堂坐北朝南,有一个敞口厅,上有楣额,一根灯梁,二房间双角头,一口天井,五柱落地,穿扇加嵌肚,外加防护墙,设有一个宽敞的外大埕,用于举办祭典活动,墙上有石刻“小草”,厅堂里祀奉林龙江坐像。

三一堂多神并存,除林龙江诞辰、忌日、普渡等祭典外,“天地生”、“观音生”、“土地公生”等祭典都在这里举行。该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草台戏、排宴戏、斋菜、放鞭炮,烧贡元、上香跪叩。

(6)新兴社:清宣统年间,在中社陈已废的祠堂遗址筹建村社,社名为新兴社。社内厅堂供奉社公,头戴状元帽,插有金花,文静自然。社妈慈祥仁爱,左边文昌帝君,右边司马圣王,厅堂高悬“新兴社”大匾。

据传,园头的村民是自明代倭寇侵莆,由黄石、阔口、许厝等地先后迁入,他们见这里风景秀丽,遂卜居之。由于人口不断增加,来自风俗习惯和文化渊源的不同,免不了产生摩擦,有摩擦到整合,便形成了和谐共处的共识;他们有一个共同愿望,家庭兴旺、家族振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