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哪些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哪些?近些年来,中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作为国,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其神奇的功效十分大家称赞。
那么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汤药内服法: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
此种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药物外用法:中医外敷法治疗血管瘤主要是通过把中药熬制成水剂或把粉剂调制成膏剂,外敷在血管瘤患处。
和中药内服法是一样的道理,对于一些位置比较表浅的血管瘤或皮表的毛细血管瘤,患者要注意避免中药的刺激和一些腐蚀作用引起血管瘤破溃出血,继发感染等情况,反而给患者增加痛苦不说还留下难看的疤痕。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艾灸:艾灸这种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
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
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多年前由于医疗水平落后,一部分地区和医生把艾灸用来灼烧血管瘤,以期通过物理的方法去掉血管瘤。
不过这种治疗方法大多数人是无法接受的。
一般来讲,中医治疗血管瘤主要侧重于药物治,通过内服汤药和外用药物内外兼治的治疗方针。
在中医治疗血管瘤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血管瘤因为中药刺激而出现破损出血,引发其他部位感染,造成患者的更大痛苦。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都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包括硬化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目前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疗法是根据中医益气养阴、凉血行瘀、疏肝理气、滋阴解毒的理论,研制出治疗肝血管瘤的纯中药方剂,具有增强血管免疫功能,改善调节人体自身机能,软坚散瘤的作用。
主要用于肝血管瘤及胸腹腔等内脏血管瘤。
1.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
2.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再配合口服“熊胆丸”和“丹火透热疗法”,疗效更佳。
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故在选用药材是,在用行气,活血药的同时,配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而且能通络止痛,具有独当一面的功效。
中医治血管瘤秘方!皮肤血管瘤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或儿童。
多见于头、颈部皮肤,但粘膜、肝脏、脑和肌肉等亦可发生,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现,以枕部的鲜红斑痣最常见。
血管瘤的手术切除,至今仍有争议,多数人认为,皮损面积不大,比较局限,又不在身体暴露部位,没有自然消退征象,可采用手术切除,特别是草莓状血管瘤和部分混合型血管瘤宜早期手术。
手术复发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毛细血管瘤类型复发率低,海绵状血管瘤复发率高。
减少出血,避免复发,警惕疤痕,有损美容等,中医中药治疗外用可发挥重要效果。
1、七仙膏「药物]牙硝、明矾、青矾各150克、砒石、斑蝥各100克、食盐75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加清水拌匀,然后加入水银100克慢慢加热溶化搅拌,如罐内水涨药浮起来移开热源,使水沉药降。
如此反复至药物快干时,加入鸦胆子油汁、百草霜各50克,调成糊状。
取棉签蘸上药膏,均匀地涂在肿瘤暴露部位上。
千燥后再用盐水轻轻洗掉药膏,继续涂药膏至肿瘤部位出现变黑或有少许渗液时,即不再涂药,宜用纱布包扎。
本药膏有毒,严禁内服。
疗效此方治疗血管瘤89例,痊愈68例,显效12例,无效9例。
[来源]周高龙、湖南中医杂志1986:(6):112、冰黄散「药物]冰片、雄黄各3克、米醋50毫升,鸡蛋1个。
[用法]将鸡蛋欣入罐头瓶坷。
加入米醋,密封瓶口,浸泡7~8天。
待鸡蛋壳溶化后去其蛋黄,放入冰片、雄黄调与备用。
使用前用温水洗净患处及周围,将药液涂于瘤体,每天3次。
[疗效]治疗小儿海绵状血管瘤21例,痊愈16例,显效3例,无效2例。
[来源]宋学贤。
中医药信息报1989年6月17日。
3、水晶膏[药物]石灰末15克,白碱6克,糯米50粒。
用法石灰用白碱以适量开水溶化倒入,再将糯米撒于灰上,以碱水渗之,陆续添加,泡1昼夜。
将糯米取出,捣烂成膏,装瓶备用。
使用前将局部洗净,75%酒精消毒,取胶布1块,视瘤体大小,将胶布中间剪1小孔,贴于患处,使瘤体暴露于外。
中医针对血管瘤治疗有何办法文章目录*一、中医针对血管瘤治疗有何办法*二、血管瘤的病因*三、血管瘤的分类中医针对血管瘤治疗有何办法1、中医针对血管瘤治疗有何办法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相互化生。
血管瘤发病多与火邪为患密切相关。
中医针对血管瘤治疗办法具体如下:1.1、多喝水补充水分有利于腺体分泌腺液,及时补充水分既可增加循环血量,又可降低代谢产物,减轻毒物对肝脏的损害,起到“内洗涤”的作用,中医有“水”灭“火”之说法。
1.2、调理好情志肝脏宜疏泄,而恶抑郁。
《素问》中说: “怒伤肝”.生气动怒容易引起肝气郁滞,肝郁化火。
所以应注意精神调养,尽量使自己心情舒畅,不生闷气,避免孤独抑郁,使内气平和,肝阳疏导。
1.3、保证营养素的供应优质蛋白、糖、维生素B族和维C等,是保护细胞必需的营养素,如果缺乏这些精微物质,会引起细胞的损害,老年人应经常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糖类可从米、面等主食中摄取;维生素类主要来自新鲜蔬菜和水果。
2、中医治疗血管瘤有什么优势2.1、中医治疗血管瘤,从全身治疗出发,不用手术,减少了手术后的感染,术中的风险,是能保证患者安全的方法。
2.2、副作用小。
纯中药方剂,具有调理血管功能,疏通分流,活血化瘀,软坚散瘤的作用,是目前小型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的首选方案。
根据中医益气养阴,凉血化瘀,疏肝理气、滋阴解毒的理论研制,具有增强血管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人体自身机能,主要用于肝血管瘤,脑血管瘤及胸腹腔等内脏血管瘤及体表深部血管瘤的治疗。
2.3、中药治疗血管瘤不用像手术那样必须住院,花钱少。
减少了病程以外的额外开销,也是工薪阶层患者最看好的一点。
3、血管瘤如何治疗3.1、全身治疗主要为激素治疗。
采用本治疗的病例必须经过严格选择,限用于婴幼儿。
适应于血管瘤生长发展迅速者。
反复发生出血、溃疡或感染者。
瘤体影响呼吸、吞咽及进食者等。
一般常用泼尼松,剂量为2~3mg/kg·d,口服2~3周。
中医治疗肝脏血管瘤的经方肝脏血管瘤是指肝脏内血管瘤样扩张的病变,通常是由于肝脏内血管的异常扩张或充血所引起的。
中医认为,肝脏血管瘤是由肝火亢盛、瘀血郁滞等原因所致,因此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中医治疗肝脏血管瘤的经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逍遥散:逍遥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它由黄芩、黄连、连翘等多种中药组成,能够清除肝脏内的湿热毒素,改善肝脏的微循环,减轻肝脏血管瘤的症状。
2.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是一种有名的中药方剂,由桃仁、红花、当归等多种中药组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血管瘤的吸收和消退。
此外,血府逐瘀汤还能够缓解肝脏血管瘤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3. 赤芍黄连汤:赤芍黄连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由赤芍、黄连、当归等多种中药组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减轻肝脏血管瘤的症状。
此外,赤芍黄连汤还能够调节肝脏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 柴胡清肝汤:柴胡清肝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柴胡、黄芩、黄连等多种中药组成。
它具有清肝利胆、解毒退热的作用,能够改善肝脏的功能,减轻肝脏血管瘤的症状。
此外,柴胡清肝汤还能够调节肝脏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中医治疗肝脏血管瘤的经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因此在使用之前应该到正规的中医诊所进行咨询和确诊。
同时,中医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该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配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肝脏血管瘤的经方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调理肝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中医治疗仍然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反应,患者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恢复健康。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异常增殖形成的良性肿瘤。
根据中医理论,血管瘤可以被归类为“瘰疬”(古代中医学中的一种肿瘤病称谓),并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针灸、中药熏灸等。
对于血管瘤的中药治疗,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针对血管瘤的中药进行配方。
一般来说,中药治疗会采用药物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功效,以减轻或消除血管瘤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三七、柴胡、水蛭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内服的方式运用,也可以配合外用的方法,如研磨成粉末后配制成膏剂或敷料,直接涂抹在患处。
另外,中医治疗血管瘤还可以采用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血管瘤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经络、调理气血来达到消散瘤肿的目的。
在针灸治疗中,中医师会选择适合的穴位,如手阳明大肠经的太冲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等进行刺激,以促进血液循环、散逸瘀血。
此外,中医的中药熏灸也可以用于血管瘤的治疗。
中药熏灸是一种通过燃烧中药材并将其烟雾熏蒸患处的方法,以达到化瘀、祛湿、活血等功效。
中医师会选用适合的中药材,如艾叶、当归、川芎等,将其研磨成粉末状后点燃,让药烟熏蒸患处,从而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瘤肿的作用。
同时,中医治疗血管瘤还需要患者在饮食上进行调理。
根据中医的理论,血液循环不畅和湿气阻滞是血管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患者需要避免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解除湿气和增加血液循环。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效果因人而异,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体质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前,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治疗血管瘤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疗程较长,患者应保持耐心和信心。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血管瘤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针灸、中药熏灸等方法。
这些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功效来改善血管瘤的症状。
治疗血管瘤的中药引言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肿瘤,它由异常增生的血管组织构成。
中医药在治疗血管瘤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以及它们对血管瘤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中药治疗方法温阳化淤法温阳化淤法是中医治疗血管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血管瘤多为寒凝所致,因此需要通过温阳化淤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淤积物的吸收和消散。
方剂推荐1.小青龙汤:由黄芩、黄连、黄柏等草药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的作用。
2.大黄花颗粒:由大黄、生地黄等多种草药制成。
可活血祛风、软坚散结。
活络通络法活络通络法是指通过活血化淤,调畅经络,以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中医认为,血管瘤多与气血不畅有关,因此需要通过活络通络来改善局部循环。
方剂推荐1.通络消癥片:由桃仁、红花、川芎等草药组成。
具有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作用。
2.活血祛瘀胶囊:由当归、川芎、延胡索等多种草药制成。
可活血化淤、消散结块。
祛风散寒法祛风散寒法是指通过祛风散寒,温经活络的方法来治疗血管瘤。
中医认为,寒凝是导致血管瘤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方剂推荐1.羌活舒筋丸:由川羌活、细辛、川芎等草药组成。
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
2.神经宁胶囊:由天麻、川楝子、白花蛇舌草等多种草药制成。
可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治疗血管瘤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机制:1.温阳化淤:温阳化淤法可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淤积物的吸收和消散。
这种作用机制可以减少血管瘤的体积,并缓解相关症状。
2.活络通络:活络通络法可以改善局部经络的畅通,促进气血循环。
这有助于减轻血管瘤引起的不适感,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3.祛风散寒:祛风散寒法可以消除体内的寒邪,温经活络。
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态,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
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血管瘤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中医医生会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法。
适应症中药治疗适用于各类血管瘤,包括毛细血管瘤、动脉瘤、静脉曲张等。
血管瘤根治圣方
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
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
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就是善于重用大剂量来达到救治危重症的典范。
即重剂可起沉疴。
本文登载的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即属重剂。
该方由吴天强老中医所献,吴老中医在其医疗生涯中使用该方二十余年。
根治血管瘤的中药秘方
秘方:水蛭100g。
用法:将水蛭曝晒干研为细末,装入零号胶囊备用。
每次服四粒,每日服两次,结合患者体质,配伍以补气养血之剂,每收全功。
方解:本方具有破血逐瘀而不伤心血之功。
主治血管瘤患者。
水蛭破血消癥,力猛有毒,为临症医家所忌,但一些药物的专门药效却不能尽致发挥。
水蛭一味,吴老中医临床运用二十余年,在其自述中未发现其有毒性作用。
疗效: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疗效独特而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中医治疗血管瘤方法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中药内服:对于小的血管瘤可以口服一些活血化淤、调和气血的中药,如益母草、丹参、桃仁、红花等。
2. 中药外敷:对于局部较小的血管瘤,可以用研成细末的中药外敷,如丹参、三七、皂角刺、地骨皮等。
3.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艾炷、火罐等针灸手段,通过调整气血运行的方式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4. 中医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按摩的方式,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体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5. 中成药治疗:在中医治疗血管瘤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如丹参酮、观音丹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效果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而定,同时中医治疗血管瘤也需要结合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射频消融等,才能真正达到治疗的目的。
肝血管瘤中医的治疗方法肝血管瘤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患者需要平时注意护理和预防。
中医认为,该病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所致,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以下将详细介绍肝血管瘤中医治疗方法。
一、肝血管瘤病因肝血管瘤的病因主要包括血管发育异常、先天性发育异常、多次妊娠、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等。
二、肝血管瘤病情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肿瘤,病情轻重不一,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症瘕范畴,多由七情内伤、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所致。
三、肝血管瘤治疗中医治疗肝血管瘤主要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方法。
具体治疗应根据气滞、血瘀之偏重来选择药材。
如以血瘀为主,可选用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等药物,以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药物,以理气开郁;丹参红花等药物,以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XXX等药物,以软坚散结、走窜经络。
如以气滞为主,可选用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药物,以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等药物,以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XXX等药物,以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四、肝血管瘤预防肝血管瘤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
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预防肝血管瘤的重要措施,及时发现病变,有助于及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尽量选择多样化的食物。
我们应该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同时,我们不应该食用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食品,少食用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
在饮食中,我们应该保持主食粗细粮的搭配,以保证营养的平衡。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中药偏方有哪些每个小孩子的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宝宝生病。
血管瘤作为比较一种常见的血管肿瘤,一般都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属于先天性的肿瘤,虽然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是对人们的外貌影响非常大,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中医治疗血管瘤的中药偏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中药偏方有哪些:治疗血管瘤的偏方一:成分: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
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服用:将上药研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服。
每次煎四十分钟。
配用蜈蚣12条,参三七15g,土鳖虫30g,研末装胶囊。
3粒(约1g)/次,一日三次,口服。
效果:用上药治疗肝血管瘤二十一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百分百。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二:成分:党参30g,赤芍、枳壳、郁金、白术、鳖甲各15g,当归、柴胡、茯苓、鸡内金、淫羊藿、山茱萸各12g,三棱、莪术各10g,丹参、何首乌各20g。
效果:经服药1个月后自觉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精神佳。
继以上方随症加减调治三个月,经ct复查肿块比前缩小1/3。
后以上方加工成药散间断服至1年。
肝脏右后叶见1个椭圆形结节状肿物,回声约2.2cm×1.7cm,肿块周边尚清晰,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较强回声。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三:成分:黄芪、土茯苓各30g,党参、蜀羊泉各20g,生地黄、何首乌、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黄柏、知母各12g,菊科蒿属植物,野生于山坡、树林等较为阴凉的地方。
同时也是一味中药。
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它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
)、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二到三次内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效果:用上药治疗肝脏血管瘤三十四例,经治一疗程后,治愈(临床症状及b超复查瘤体均消失)两例,显效,症状消失或减轻百分之七十以上,瘤体缩小,十四例,好转(体力恢复,肝区胀痛减轻百分之七十以下,瘤体缩小)十七例,无效一例,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七。
中医治疗脑动脉血管瘤,有高手!血管瘤案王某,女,19岁,1976年5月6日诊。
患者于出生后,即发现左手背有一粒芝麻大小的黑点,至满月后逐渐肿胀,并蔓延至手指、前臂,日益增大。
近年不仅肿胀较速,且疼痛难忍,不能劳动。
X片显示:左前臂及手背血管瘤,尺骨中下段增粗,尺桡远端关节脱位。
院外会诊认为已无法保留,拟予截肢治疗。
初诊:(1976年5月6日)左上肢血管瘤,左前臂周径为39厘米,左手背周径为28厘米,青筋暴露,手指肥大一倍有奇,需着袖口特大的衣服。
患肢疼痛,悬于胸前,丧失劳动力。
自觉头昏乏力、自汗。
脉细弦,舌红苔薄净。
瘀热交滞于络,随气凝结,气血乖违,留而成瘤,当清热化瘀,软坚消瘤。
紫丹参12克、生牡蛎(先煎)30克、地龙9克、丹皮9克、赤芍12克、红花9克、王不留行12克、炮山甲45克、丝瓜络6克、川芎6克、泽兰12克、地鳖虫45克、威灵仙12克。
头二汁内服,三汁外熏。
二诊:(1976年6月5日)服药以来患肢有轻松感,局部肿胀好转,脉舌同前,前方再进一步。
上方加桃仁12克,水蛭粉(另吞)15克。
三诊:(1976年7月18日)续方42帖,患肢疼痛大减,活动亦较灵活,能稍做家务工作,脉小弦,舌红苔薄净。
前方再进。
上方水蛭加至3克,生牡蛎加至60克。
坚持上方治疗1年余,症状继续好转,手臂肿痛渐消,活动逐渐灵活。
1978年1月复查,左前臂周径缩小为26厘米,左手背周径缩小为24厘米,活动度日见增强,能穿着衣服,已分配在某无线电厂工作。
先后服水蛭粉千克有余,从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患者已基本恢复劳动力,避免截肢,疗效满意。
[评析]静脉性血管瘤,多见于深层组织,常甚广泛,致使患肢肥大肿胀,而发展成为巨肢症。
此病尚无良好疗法,除截肢外,多采用对症治疗。
考《灵枢》有“筋溜”之记载,明代薛立斋《外科枢要》又有“筋瘤”、“血瘤”之说,所述症状、病理颇与本病相似。
薛氏指出,其病因为血分有热,气血凝滞,留而成瘤,治法可用凉血、活血之四物汤加丹皮等味,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治手臂血管瘤的中药方剂
摘要:
一、手臂血管瘤的定义和症状
二、中药治疗手臂血管瘤的原理
三、手臂血管瘤的中药方剂
四、中药治疗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五、总结
正文:
手臂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血管组织的异常增生。
手臂血管瘤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血管增粗、增大,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血管瘤破裂出血。
中药治疗手臂血管瘤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活血祛瘀、理气通络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药方剂通常由川芎、赤芍、白芷、生姜、桃仁、红花、当归、牛膝、枳壳、桔梗、柴胡等药材组成,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通络止痛等功效。
在使用中药治疗手臂血管瘤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皮肤瘙痒等。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时,患者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总之,中药治疗手臂血管瘤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并遵循医师的建议,以充分发挥中药治疗的优势,减少副作用
的发生。
中医药治疗血管瘤文章目录*一、中医药治疗血管瘤1. 中医药治疗血管瘤2. 血管瘤有什么危害3. 如何确诊血管瘤*二、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三、血管瘤患者适宜吃什么食物中医药治疗血管瘤1、中医药治疗血管瘤中医治疗血管瘤往往是以辩证为主,药物治疗副作用小,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用传统中药治疗血管瘤,药物有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
2、血管瘤有什么危害血管瘤生长在面部,必然要影响美容,严重者可使面部五官畸形;在颈部、咽喉部容易因进食而导致破溃,可危及患者生命;在功能部位,如眼球、舌头、手指、足趾、阴茎、阴蒂及关节等,可影响这些部位的功能。
肝血管瘤损害了肝脏的代谢作用。
肝脏是人体内最活跃的代谢器官,几乎参与体内全部物质代谢过程,对维持生命十分重要。
肝的代谢功能一但发生紊乱,整个机体将受到很大影响。
3、如何确诊血管瘤动脉性婴儿血管瘤可有明确的动脉搏动等都是血管的现象。
B超及彩超检查可见特征性影像,这也是血管瘤的诊断确认的迹象。
病损区X光造型检查可见扩张、畸形血管影,这些都是血管瘤的现象。
还有就是在CT及MRI检查呈阳性。
对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大量特征血管组织。
也是血管瘤的诊断的一个标准现象。
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1、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血管胚胎发育主要有三个时期组成,如果在发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时期出现了问题,患者的发育就会出现障碍或者是异常,那么就会出现畸形,比如说毛细血管瘤的主要发育就是在一个时期出现了问题。
随着血管的发展,在网状期就会形成一些血管聚集成团,这些就会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些血管瘤。
2、血管形成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其增殖受到严格调控,当细胞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或内皮细胞本身生理、生化、基因异常或缺陷,或由于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增高或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水平降低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迅速增殖、血管过度形成。
中药验方消瘤丸治疗血管瘤,有效率令人满意血管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国内外对此尚无特殊疗法,西医用激光、冷冻、手术、皮质醇、激素等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且治疗后常遗留疤痕组织,功能障碍,有容易复发的特点;中医用活血化瘀,软坚,外敷法,结扎法,但同样总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因此,对血管瘤的治疗仍是当前临床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以清热凉血之水蛭等药物制成消瘤片治疗血管瘤50例,取得了近期疗效。
临床观察一、观察对象:共50例。
1.性别:女性:34人;男性:16人。
2.年龄初诊年龄:17岁以下24人,40岁以上6人,年龄最小2月,最大66岁,平均初诊年龄21.76岁。
发病年龄:除4例发生于内脏而无法明确其发病年龄外,大多发生于20岁以前,其中又以出生时即发现局部小红痣,以后逐年增大,平均起病年龄17岁。
3.部位分布:以四肢及头面部多见,其他如躯干部、五官内、内脏器官如降主动脉瘤、颈动脉瘤、肝内,以及多部位泛发。
4.血管瘤形状:蕈状、蜿蜒状、罩状、条索状等。
二、诊断标准及其分类分为筋瘤型和血瘤型二类。
筋瘤型的诊断标准:色紫红而暗或接近正常,患处牵掣胀痛,肤温正常或低。
筋瘤型的诊断标准:色红较鲜,质软如绵,肤温升高,自觉灼热。
内脏血管瘤若热象不明显,只觉牵掣不适的归于筋瘤型,而全身症状热象明显,局部灼热感明显的归于血瘤型。
三、服药方法及其剂量消瘤丸服法:口服。
剂量,随年龄大小而增减。
四、疗程一月为一疗程,一般可连续用5~6疗程。
五、观察指标自觉症状:酸、胀、痛、功能影响。
局部检查:大小、色泽、质地、质温。
六、结果1.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瘤体消失,症状消失显效:瘤体缩小三分之一,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瘤体有缩小,症状缓解或瘤体停止进展,但色泽改变,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无效:瘤体无缩小,症状改善不大。
2.治疗效果:痊愈3例,占6%;显效27例,占54%;有效19例,占38%;无效1例,占2%。
总有效率为98%。
身上血管瘤用中药这样调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症状: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
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
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病因:痰热交阻,气血凝结。
治法: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方子:丹参20克、桃仁12克、牡蛎20克、地龙12克、丹皮15克、赤芍20克、红花10克、王不留行20克、地鳖虫10克、穿山甲15克、丝瓜络20克、川芎6 克、泽兰10克、威灵仙12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煎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另外把水蛭打成粉末(冲服,或者装胶囊服用),每次1.5克。
一天两次。
随汤药吃就可以。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探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
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
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介入治疗:是指在“X”导引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
常用于内脏血管瘤如肝血管瘤。
对于躯干及肢体深部血管瘤,往往因为注入剂量、剂型限制,以及血管瘤特征限制,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使用时应严格控制适应征和,避免栓塞剂流入其它器官组织。
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
但激光治疗深度一般控制在,表层皮肤~mm以内,超过mm即产生明显疤痕,故对浅表性毛细血管瘤,有一定效果,对深层血管瘤,易引发出血及疤痕畸形。
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
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
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
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
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
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
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
手术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
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原文链接:/xgl/2015/0827/23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