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第一章税务筹划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638.50 KB
- 文档页数:43
税务师事务所税务筹划模板第一章税务筹划概述 (2)1.1 税务筹划的基本概念 (2)1.1.1 税务筹划的原则 (3)1.1.2 税务筹划的方法 (3)第二章企业所得税筹划 (3)1.1.3 税收减免 (4)1.1.4 税率优惠 (4)1.1.5 税前扣除 (4)1.1.6 加速折旧 (4)1.1.7 收入筹划 (4)1.1.8 成本费用筹划 (4)1.1.9 资产重组筹划 (4)1.1.10 税率优惠利用 (5)1.1.11 税率差异利用 (5)1.1.12 税率调整预期 (5)1.1.13 税收减免利用 (5)1.1.14 税率优惠利用 (5)1.1.15 税前扣除利用 (5)1.1.16 加速折旧利用 (5)第三章增值税筹划 (5)1.1.17 增值税优惠政策概述 (5)1.1.18 减免税政策 (6)1.1.19 抵扣税政策 (6)1.1.20 退税政策 (6)1.1.21 纳税筹划概述 (6)1.1.22 纳税筹划方法 (6)第四章个人所得税筹划 (7)第五章企业并购重组税务筹划 (8)1.1.23 税收政策概述 (9)1.1.24 税收政策对企业并购重组的影响 (9)1.1.25 税务筹划概述 (9)1.1.26 税务筹划方法 (9)第六章企业投资税务筹划 (10)1.1.27 税收政策概述 (10)1.1.28 我国企业投资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 (10)1.1.29 税收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11)1.1.30 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 (11)1.1.31 企业投资税务筹划的主要方法 (11)第七章企业融资税务筹划 (12)1.1.32 税收政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12)1.1.33 我国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 (12)1.1.34 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13)1.1.35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13)1.1.36 合理安排融资时间 (13)1.1.37 合理利用税收筹划工具 (13)第八章企业资产重组税务筹划 (13)1.1.38 税收政策概述 (14)1.1.39 税收政策分析 (14)1.1.40 税收筹划基本原则 (15)1.1.41 税收筹划方法 (15)第九章企业注销税务筹划 (15)1.1.42 企业注销税收政策概述 (16)1.1.43 企业注销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 (16)1.1.44 企业注销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 (16)1.1.45 企业注销税务筹划的原则 (16)1.1.46 企业注销税务筹划的主要方法 (16)第十章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管理 (17)1.1.47 税收筹划风险的概念 (17)1.1.48 税收筹划风险识别方法 (18)1.1.49 税收筹划风险评估指标 (18)1.1.50 税收筹划风险评估方法 (18)1.1.51 税收筹划风险防范措施 (18)1.1.52 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策略 (19)第十一章税务筹划与税收法规的关系 (19)第十二章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20)1.1.53 案例一:A公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20)1.1.54 案例二:B公司利用混合销售进行税务筹划 (21)1.1.55 案例一:C公司利用虚假报销进行税务筹划 (21)1.1.56 案例二:D公司利用股权转让进行税务筹划 (22)第一章税务筹划概述1.1 税务筹划的基本概念税务筹划,是指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精心安排,以减轻税收负担的行为。
第一章税收筹划概述一、术语解释1、税收筹划亦称纳税筹划或税务筹划。
它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的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为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2、税收筹划的筹划性(预期性)是指税收筹划是在未来事项所做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事先规划。
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
企业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有纳税义务,才缴纳各种流转税;在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在财产取得之后,才缴纳财产税;如此等等。
这客观上为纳税人提供了在纳税前进行事先筹划的可能性。
3、《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激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4、欠税是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而发生的拖欠税款的行为。
造成欠税的原因较多,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若是因主观原因造成的欠税,属故意欠税;若是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欠税,属非故意欠税。
5、以暴力或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
抗税是纳税人抗拒按税收法规制度履行纳税义务的违法行为。
如拒不按税法规定进行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拒不提供纳税资料,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检查,拒不执行税法规定缴纳税款,采取聚众闹事、威胁围攻税务机关和殴打税务干部等,均属抗税行为;唆使、包庇上述违法行为的,也属于抗税行为。
6、避税应是纳税人在熟知税法及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巧妙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
7、税收是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按照税收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税收法律是国家以征税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的法律规范,税法调整税收征纳双方的征纳关系,形成征纳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征纳双方都必须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