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绞车完好标准(安装验收)
- 格式:docx
- 大小:14.13 KB
- 文档页数:2
绞车检修质量标准1、紧固件1.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需齐全, 牢靠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棱角严重变形或变秃。
1.2螺栓不得弯曲, 螺纹损伤不得超出螺纹工作高度二分之一, 且连续不得超出一周。
螺孔乱扣、秃扣时, 在不影响机体强度前提下, 许可扩孔, 增大螺栓直径。
连接件螺栓螺纹在光孔内部分不得少于2个螺距。
1.3螺母必需拧紧。
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l~3个螺距, 不得在螺母下加多出垫圈来降低螺栓露出长度。
拉紧螺栓两端伸出泵体后长度应对称。
1.4螺纹表面必需光洁, 不得以粗制螺纹替换精制螺纹。
1.5同一部位紧固件规格必需一致, 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1.6弹簧垫圈应有足够弹性(自由状态开口重合部分不得大于垫圈厚度二分之一)。
1.7平垫不得开裂或损伤。
1.8螺栓头部或螺母必需和相接触部件紧贴。
1.9铆钉必需紧固有效, 不生锈, 不变形, 铆接对口不得有错痕迹。
10.螺钉和螺钉孔相吻合, 不松旷。
2、键和键槽2.1键表面应光滑平整, 四角倒棱, 材质抗拉强度不得低于45号钢强度。
2.2键和键槽装配后, 其工作面应贴合紧密, 接触均匀, 非工作面应留有间隙(0.1mm)。
2.3平键键槽磨损后, 许可加宽原槽5%。
轴及轮毂键槽宽度应一致。
2.4平键键槽轴心线与轴轴心线平行度小于0.03%, 偏移小于0.6mm。
2.5键槽中心线与轴孔轴心线平行度小于0.03%, 廉价小于0.06mm。
3、轴承3.1轴承元件不得有裂纹、脱落、伤痕、锈斑、点蚀或变色等。
3.2保持架应完整无变形, 滚珠无失圆或表面剥落、裂纹。
3.3转动应灵活, 无异响。
3.4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配合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无具体要求时, 应符合表1、表2要求。
不得采取在轴颈上打麻面或加垫措施来处理该项配合出来间隙。
3.5滚动轴承径向磨损间隙不得超出要求(表3)。
3.6轴承润滑油适量(1/3-1/2), 油质符合要求(1号、 2号钙基润滑脂)。
调度绞车安装验收标准一、前言。
调度绞车是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重要设备,安装验收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调度绞车的安装质量,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安装前准备。
1. 确保调度绞车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合格。
2. 检查调度绞车的主要零部件,确保完好无损。
3. 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起重机械、检测仪器等。
三、安装过程。
1. 严格按照调度绞车的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遵循正确的安装步骤。
2. 安装过程中,保持现场整洁,确保安装人员的安全。
3. 安装完成后,对调度绞车进行初步检查,确认各项安装工作符合要求。
四、功能验收。
1. 对调度绞车的各项功能进行逐一检查,包括起升、行走、转动等功能。
2. 进行负载测试,验证调度绞车的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3. 测试调度绞车的各项安全保护装置,确保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五、安全验收。
1. 对调度绞车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在工作中能够有效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2. 检查调度绞车的电气系统,确保线路接地可靠,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3. 对调度绞车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六、验收报告。
1. 对调度绞车的安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安装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功能验收结果、安全验收情况等。
2. 将验收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确保安装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七、总结。
调度绞车的安装验收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因安装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
同时,也能够提高调度绞车的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工地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各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调度绞车安装验收工作,确保每台设备都符合标准要求,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小绞车安装验收合格证年月日小绞车检查验收标准一、小绞车完好标准1、滚筒无裂隙、破损、变形,固定螺栓和油塞不得高出滚筒表面。
2、制动装置动作灵活、可靠。
JD—11.4型调度小绞车:施闸后闸柄位置不低于水平面、不超过45°。
拉杆螺栓有背帽,无显著弯曲。
3、闸皮无断裂,闸带磨抽余厚不小于3mm,铆接可靠不松动,闸座螺丝紧固有效。
4、闸轮磨损深度不大于2mm,闸轮表面无油渍。
5、底座、机座无裂纹,螺丝紧固护身板完整、无变形。
二、绞车房标准1、车房应设在顶板完整、支架完好、通风良好的地点。
2、车房高度,1.8m;深度,小绞车的外侧最突出部位距邻近轨道0.7m 以上,内侧距帮0.2m以上;车后压点柱距帮不小于1.0m。
3、上山正拉车任意一侧距帮必须留出0.8m以上的司机通道。
4上山倒拉车,车房内必须设司机躲避峒。
躲避峒规格为宽1.0m、深0.8m、高1.8m。
三、安装标准1、小绞车安装必须保证平稳、牢固、并在实底上。
2、地锚固定绞车,锚杆不少于4根,锚杆长度 1.5m以上、直径16mm 以上。
树脂药卷全长锚固。
锚杆布置在绞车前后的两根底座上,锚杆眼与底座的夹角75°—90°,锚杆与底座必须联结牢固、可靠。
3、小绞车底座必须是钢、铁材料制成,长度不小于1.8m(地锚绞车底座长度保持1.5m即可)。
四、钢丝绳及连接装置标准1、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或磨损减少的断面积不得超过钢丝绳截面积的10%。
2、钢丝绳与滚筒的连接必须采用穿入绳眼再用双压板压紧的方式联接。
3、钢丝绳滚筒上应按顺序分层排列,钢丝绳在滚筒上的容量是最外层距滚筒边缘的高度不小于该绳直径的2.5倍。
4、绳头的绳环必须套绳皮,主绳头采用4副卡子卡紧,卡绳长度不少于0.4m,满罐绳头采用3副卡子卡紧。
调度绞车安装验收标准一、绞车底座验收标准1、安装绞车的地点或者硐室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绞车安装和司机操作空间的要求,其附近无妨碍司机操作、影响绞车运行以及影响司机视线和注意力的设备、设施等。
2、绞车突出部位与最近轨道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0.4m以上的安全距离,另一侧距离墙壁或障碍物应保持在0.2m以上距离。
3、绞车使用混泥土基础固定的(水泥基础不准低于轨面),水泥底座深度不得小于0.8米,平面长宽每侧距绞车地锚不得小于0.2米。
4、倾斜井巷绞车安装,其基础螺丝或者地锚杆不得小于6根(2度以下的可用4根)。
二、绞车机械部件验收标准1、调度绞车的制动闸和工作闸带必须完整无断裂,磨损面余厚不得小于3mm,铆钉不得磨损闸轮。
2、闸轮磨损不得大于2mm。
3、表面光洁平整,无明显沟痕,无油污;4、各部位螺栓、销、轴、拉杆螺帽及背帽、限位拉杆等完整齐全,无弯曲、变形。
5、绞车闸把位置:使闸后,绞车闸把位置在水平线以上300-400时,即应闸死,闸把位置严禁低于水平线,闸的工作行程不得超过全行程的2/3-4/5。
6、绞车电动机、减速箱、滚筒、运转应无异常响声和振动。
7、轴承及其它转动需润滑部件、必须使用润滑油(黄油),机件应保持正常配合,转动灵活,各紧固件应固定牢固可靠。
三、钢丝绳安装标准1、钢丝绳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八章第三节有关规定;2、12度及其以上的倾斜巷道提升使用的钢丝绳必须加装保险绳,保险绳直径不得小于主绳,保险绳与主绳的连接规定为:将保险绳的一头绳卡卡紧,绳卡的压绳板一律在长绳的一侧,数量不得小于3道(绳直径在19mm以上不小于4道),绳卡间距应小于绳直径的6倍,并且末道绳卡距绳头应保持在100~150mm的长度,绳头不得散股。
3、钢丝绳缠满后不得超过绞车滚筒轮缘。
4、钢丝绳在绞车滚筒上的固定必须用压绳板压紧,压绳板不得少于2道,并且不得将绳芯或绳股剁掉,绳头应绑扎牢固,不得出现散股、钢丝绳在滚筒上经常预留缠绕不得少于3圈,以防止钢丝绳放空后缰绳拽托。
调度绞车完好标准
调度绞车包括(11.4KW绞车、25KW绞车、JD—55KW绞车)
一、绞车超过7°(含7°)坡的必须安装25KW绞车。
1.滚筒无裂纹、破损、变形。
2.闸把及杠杆系统动作灵活可靠,施闸后闸把位置不超过水平位置。
3.闸带无断裂,拉杆螺丝、轴销无损坏变形。
4.绞车底座无变形、无裂纹,基座螺拴紧固,护板完好齐全、无变形。
二、钢丝绳
1.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牢固,绳卡不少于两付,绳尾在滚筒上缠绕不少于三圈。
2、2度及其以上的倾斜井巷提升使用的钢丝绳,必须加装保险绳,保险绳与主绳的连接规定为将保险绳的一头绳卡卡紧,卡的压绳板一律在长绳的一侧,数量不小于4道(绳直径在19毫米以上不小于4道),绳卡间距应小于绳径的6倍,并且末道绳卡距绳头的距离应保持在100——150毫米的长度,绳头不得散股。
3.钢丝绳不打结,绳头完好。
绳头采用卡接(11.4kw调度绞车)不少于四付卡揽,25kw、55kw的调度绞车不少于8付卡揽。
4.在大于12度的斜巷内运输钢丝绳不得对接,但在小于12度斜井钢丝绳采用对接时,必须符合标准,每侧插接长度不少于绳径的1000倍。
5.使用的钢丝绳和保险绳断丝不得超过10%,断股或直径缩小10%必须更换。
调度绞车完好标准一、基础部分1、按照工作地点的实际需要合理的选择调度绞车的型号及提升钢丝绳;2、长期使用的调度绞车必须使用地锚或浇灌混凝土基础;3、缺少或不合格的螺栓、螺母、垫圈、弹簧、销等;4、安装在巷道一边的绞车,其最突出部位距轨道外侧不得小于400mm ,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5、硐室、顶、帮支护必须安全可靠,无杂乱异物,峒室尺寸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二、钢丝绳部分1、钢丝绳要求无弯折、硬伤、打结、严重锈蚀,断丝不超限;2、缠绕绳长不得超过绞车规定允许容绳量,绳径符合要求,松绳至终点,滚筒上余绳不得少于3圈;3、保险绳应与主绳直径相同且长度适当,绳端连接装臵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4、钢丝绳钩头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直径得1000倍且必须在钢丝绳钩头装设绳皮,并备齐检查记录;5、提升绳径应符合下列要求:11.4kW的绞车选用φ15.5mm的钢丝绳,25kW的绞车选用φ18.5mm的钢丝绳,40kw的绞车选用φ21.5mm的钢丝绳;6、钢丝绳、保险绳、钢丝绳插接、钩头绳皮和绳头固定牢固。
三、滚筒部分1、绞车必须安装护身板并可靠的固定在绞车底盘上;2、滚筒部分必须密封良好,不得出现漏油现象,制动闸符合有关标准规定;3、滚筒上必须有两个固定钢丝绳的压绳板,且位臵合理,压紧程度适当。
四、电器部分1、控制开关、操作按钮、电动机、电铃等应无失爆现象;2、控制开关、操作按钮、电铃等必须安装在专用的信号盘上, 信号盘应固定平稳;3、电缆悬挂整齐,接地装臵完好,信号必须声光兼备,声音清晰准确可靠。
五、其它绞车记录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及时认真填写记录,且保存完好。
调度绞车安装标准及规范要求一、绞车底座的安装要求1、安装绞车的巷道、硐室应符合设计,绞车安装和司机操作空间的要求,工程质量必须达到优良品,其附近无妨碍司机操作、影响绞车运行以及影响司机视线和注意力的设备、设施等。
2、小绞车必须安装在绞车硐室内,其绞车与周壁的有效间距不少于0.5米,检修侧设备外缘与硐室间距不小于1米。
3、绞车硐室应满足25KW绞车大于2.6m×2.0m×2.0m的要求。
4、小绞车安装在轨道一侧时,其外缘距轨道外侧不得小于0.5m,钢丝绳不磨帮、顶板及棚腿等。
5、服务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回柱绞车可打地锚或四压两戗。
打四压两戗时(绞车前段为戗柱,后部为压柱),根据我矿实际戗柱、压柱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
在顶板、地板不好地段时,需要补打四根全长锚固定锚杆对绞车四角进行固定,埋入长度不小于2.2米。
6、JD-25绞车安装可采用地锚或混凝土基础固定。
采用地锚固定时,地锚杆体直径不得小于16mm,锚杆端头要有伞帽(伞帽直径≥35mm、厚度≥4 mm),材质为35#的碳素钢,锚杆的锚固深度不得小于1m,当巷道底板为软岩或煤层时,必须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
绞车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时,混凝土基础严格按绞车厂家提供的基础尺寸浇注;基础预埋地脚螺栓应垂直于机座,下部必须有勾形,地脚螺栓直径应以小于绞车机座固定眼直径2mm为标准尺寸,杆体埋入深度与混凝土基础厚度相差不得超过50mm;如巷道底板为软岩或煤层时,还必须在混凝土基础坑内打锚杆进行锚固。
稳固绞车的地锚或地脚螺栓露出部分应能拧双帽,拧紧后螺栓头露出螺母1-3个螺距;绞车各部所加防松垫圈的规格、数量符合要求6、倾斜井巷安设的绞车,其基础螺丝或地锚杆不得小于6根(2度以下的巷道允许4根)。
7、绞车底座应与轨枕上平面持平,所有安装使用的绞车必须符合《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中有关调度绞车的完好标准。
二、绞车信号及管理排版安装要求1、所有绞车都必须安装灵敏、可靠的声光信号装置。
调度绞车验收、安装、使用、检查的规定一、验收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7条、第452条:入井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MA”标志。
根据“MA”标志的准用规定,要求有生产经营许可证和“MA 标志准用证明”,即“三证一标志”齐全。
2、电机必须经防爆小组检,合格后签发“防爆合格证”。
3、对机器主体进行验收:卷筒装置不得有裂纹,卷筒的螺钉和油堵不得高出其表面,钢丝绳的出口处不得有棱角和毛刺,内齿轮卷筒边之间应保持1.4mm 间隙;闸带:铆钉埋入闸带深度不小于闸带厚度的30%,闸带与闸皮铆接位置应紧贴、不得有间隙;闸把的施闸位置不得超过水平位置,拉杆螺栓、叉头、闸把、销轴无变形,拉杆螺栓看有无背帽、是否背紧;底座不得有裂纹;挡板是否固定牢靠。
二、入井安装1、绞车安装地点(硐室)要求:顶帮支护必须安全可靠,便于操作和嘹望,无杂物、积水和淋水(安装在巷道一帮的绞车,其最突出部位应距轨道外侧不小于500mm)。
2、安装要求:根据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机体位置:±5mm标高:±10mm纵向水平度:1/1000横向水平度:0.15/1000基础螺栓及二次灌浆必须符合,螺栓连接及二次灌浆的通用检验标准。
备注:卷筒应与滑轮或矿车挂钩中心对正。
3、试运行:性质:无负荷试运转。
时间:不小于30min(正反各15min)。
评定:空车运转应无异常响声和震动,以及无甩油现象,电机应正常,制动装置正常。
4、试运行合格后上绳,要求:选用绳径:符合绞车规定要求;固定绳头(在卷筒上):不得作锐角折曲,φ16mm以下钢丝绳不允许剁股穿绳,绳端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规定。
卷筒的缠绳长度:松绳至终点,滚筒上余绳不得少于3圈,也不得超过绞车规定容绳量。
排列:应整齐,无严重咬绳、爬绳现象。
绳端连接装置:《煤矿安全规程》第412条,倾斜井巷必须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并加装保险绳(保险绳直径应与主绳直径相同)并连接牢固。
注:连接装置应增加一副钢丝绳卡,用于观察钢丝绳有无伸长和错动。
调度绞车安装标准及规范一、绞车底座的安装要求1、安装绞车的巷道、硐室应符合设计,绞车安装和司机操作空间的要求,工程质量必须达到优良品,其附近无妨碍司机操作、影响绞车运行以及影响司机视线和注意力的设备、设施等。
2、绞车最突出部位与相邻轨道间应保持0.6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操作台距离煤帮0.8m以上。
3、倾斜井巷安设的绞车,其基础螺丝或地锚杆不得小于6根(2度以下的巷道允许4根)。
4、使用锚杆固定绞车时,杆体直径规定如下:25KW、40KW、55KW绞车锚杆长度为2.2米、直径不小于22MM。
5、安装55KW绞车时,由生产科安排队组按绞车基础要求图纸施工,待绞车调试完毕后,符合绞车安装标准。
6、绞车底座应与轨枕上平面持平,所有安装使用的绞车必须符合《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中有关调度绞车的完好标准。
二、绞车信号安装要求1、所有绞车都必须安装灵敏、可靠的“双向往返声光”信号,双向使用的绞车,禁止使用没有反馈性能的“单向信号”或“串联信号”。
2、所有投入运行的绞车,必须配齐绞车参数牌板和控制牌板(双向绞车牌板根据巷道坡度实际情况核定并填写双向运行技术参数),且必须吊挂整齐、稳固。
控制牌板上的双向按钮及信号按钮,必须方便司机在岗位上操作,技术参数牌板上的各项数据依据本部绞车的牵引力和巷道的最大坡度,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给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后填写清楚,其最多允许挂车数量必须与车场实际长度相符。
3、斜井提升的绞车,除必须在绞车附近配备一块技术参数牌板外,在斜井下部车场的摘挂钩地点处,也必须配备一块与上部车场相一致的技术参数牌板。
三、钢丝绳的标准要求1、使用中的钢丝绳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8章第三节中有关钢丝绳的规定。
JD—25KW绞车应使用6×19×Φ18.5毫米的钢丝绳,JD —40KW、55KW绞车应使用6×19×Φ21.5毫米的钢丝绳,且钢丝绳缠满后绞车滚筒轮缘余量不低于钢丝绳直径的 2.5倍。
一、调度绞车运输设施安装、完好标准1、所有调度绞车(包括临时调度绞车)必须加装导向轮,导向轮绳槽高度须与调度绞车所缠钢丝绳绳最外圈水平,调度绞车、导向轮必须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
2、绞车、导向轮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混凝土基础严格按绞车基础尺寸浇注;基础预埋地脚螺栓必须为勾形地脚螺栓并垂直于机座,地脚螺栓直径应以小于机座固定眼直径2mm为标准尺寸,杆体埋入深度与混凝土基础厚度相差不得超过50mm;如巷道底板为软岩或煤层时,还必须在混凝土基础坑内打锚杆进行锚固。
3、稳固绞车的地脚螺栓露出部分应能拧双帽,拧紧后螺栓头露出螺母1-3个螺距;绞车各部所加防松垫圈的规格、数量符合要求。
4、调度绞车必须进硐室,硐室内设施按照标准摆放整齐。
硐室规格尺寸为:深度不小于4米,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硐室规格、设施安装摆放标准附图)。
5、绞车外缘与棚腿、碹墙和轨道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绞车外缘至支护或碹墙之间最突出部分的最小距离不小于0.5米。
6、绞车钢丝绳必须从滚筒的下方出绳;钢丝绳必须缠绕均匀,不得有松绳,缠绳量符合规定即缠绕钢丝绳最外一层距滚筒边缘不得小于所用绳径的2.5倍(φ15.5钢丝绳距外边缘≥40;φ18.5钢丝绳距外边缘≥50)。
7、绞车钢丝绳绳头在滚筒上固定时,必须用特备的卡绳装臵卡牢,严禁系在滚筒轴上。
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
绞车钢丝绳松绳至终点,滚筒上余绳不得少于3圈,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张力。
8、绞车钢丝绳钩头必须使用套环,钩头固定套环采用绳卡固定时,绳卡规格必须和钢丝绳相匹配,其绳卡数量至少为4个,绳卡间距为6~7倍钢丝绳直径(φ15.5钢丝绳绳卡间距为110;φ18.5钢丝绳绳卡间距为130),绳卡方向应一致,绳卡的U形环内上部为钢丝绳工作段,下部为尾段,紧固绳卡时须考虑每个绳卡的合理受力,离套环最远处的绳卡不得首先单独紧固,第一个绳卡应尽可能靠近套环,但必须保证绳卡的正确拧紧,不得损坏钢丝绳的外层钢丝;钩头固定套环采用插接时,插接长度应大于15倍钢丝绳直径,并且至少大于300mm。
一、调度绞车运输设施安装、完好标准1、所有调度绞车(包括临时调度绞车)必须加装导向轮,导向轮绳槽高度须与调度绞车所缠钢丝绳绳最外圈水平,调度绞车、导向轮必须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
2、绞车、导向轮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混凝土基础严格按绞车基础尺寸浇注;基础预埋地脚螺栓必须为勾形地脚螺栓并垂直于机座,地脚螺栓直径应以小于机座固定眼直径2mm为标准尺寸,杆体埋入深度与混凝土基础厚度相差不得超过50mm;如巷道底板为软岩或煤层时,还必须在混凝土基础坑内打锚杆进行锚固。
3、稳固绞车的地脚螺栓露出部分应能拧双帽,拧紧后螺栓头露出螺母1-3个螺距;绞车各部所加防松垫圈的规格、数量符合要求。
4、调度绞车必须进硐室,硐室内设施按照标准摆放整齐。
硐室规格尺寸为:深度不小于4米,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硐室规格、设施安装摆放标准附图)。
5、绞车外缘与棚腿、碹墙和轨道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绞车外缘至支护或碹墙之间最突出部分的最小距离不小于0.5米。
6、绞车钢丝绳必须从滚筒的下方出绳;钢丝绳必须缠绕均匀,不得有松绳,缠绳量符合规定即缠绕钢丝绳最外一层距滚筒边缘不得小于所用绳径的2.5倍(φ15.5钢丝绳距外边缘≥40;φ18.5钢丝绳距外边缘≥50)。
7、绞车钢丝绳绳头在滚筒上固定时,必须用特备的卡绳装置卡牢,严禁系在滚筒轴上。
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
绞车钢丝绳松绳至终点,滚筒上余绳不得少于3圈,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张力。
8、绞车钢丝绳钩头必须使用套环,钩头固定套环采用绳卡固定时,绳卡规格必须和钢丝绳相匹配,其绳卡数量至少为4个,绳卡间距为6~7倍钢丝绳直径(φ15.5钢丝绳绳卡间距为110;φ18.5钢丝绳绳卡间距为130),绳卡方向应一致,绳卡的U形环内上部为钢丝绳工作段,下部为尾段,紧固绳卡时须考虑每个绳卡的合理受力,离套环最远处的绳卡不得首先单独紧固,第一个绳卡应尽可能靠近套环,但必须保证绳卡的正确拧紧,不得损坏钢丝绳的外层钢丝;钩头固定套环采用插接时,插接长度应大于15倍钢丝绳直径,并且至少大于300mm。
调度绞车安装验收标准调度绞车安装验收标准一、绞车底座验收标准1、安装绞车的地点或者硐室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绞车安装和司机操作空间的要求,其附近无妨碍司机操作、影响绞车运行以及影响司机视线和注意力的设备、设施等。
2、绞车突出部位与最近轨道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0.4m以上的安全距离,另一侧距离墙壁或障碍物应保持在0.2m以上距离。
3、绞车使用混泥土基础固定的(水泥基础不准低于轨面),水泥底座深度不得小于0.8米,平面长宽每侧距绞车地锚不得小于0.2米。
4、倾斜井巷绞车安装,其基础螺丝或者地锚杆不得小于6根(2度以下的可用4根)。
二、绞车机械部件验收标准1、调度绞车的制动闸和工作闸带必须完整无断裂,磨损面余厚不得小于3mm,铆钉不得磨损闸轮。
2、闸轮磨损不得大于2mm。
3、表面光洁平整,无明显沟痕,无油污;4、各部位螺栓、销、轴、拉杆螺帽及背帽、限位拉杆等完整齐全,无弯曲、变形。
5、绞车闸把位置:使闸后,绞车闸把位置在水平线以上300-400时,即应闸死,闸把位置严禁低于水平线,闸的工作行程不得超过全行程的2/3-4/5。
6、绞车电动机、减速箱、滚筒、运转应无异常响声和振动。
7、轴承及其它转动需润滑部件、必须使用润滑油(黄油),机件应保持正常配合,转动灵活,各紧固件应固定牢固可靠。
三、钢丝绳安装标准1、钢丝绳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八章第三节有关规定;2、12度及其以上的倾斜巷道提升使用的钢丝绳必须加装保险绳,保险绳直径不得小于主绳,保险绳与主绳的连接规定为:将保险绳的一头绳卡卡紧,绳卡的压绳板一律在长绳的一侧,数量不得小于3道(绳直径在19mm以上不小于4道),绳卡间距应小于绳直径的6倍,并且末道绳卡距绳头应保持在100~150mm的长度,绳头不得散股。
3、钢丝绳缠满后不得超过绞车滚筒轮缘。
4、钢丝绳在绞车滚筒上的固定必须用压绳板压紧,压绳板不得少于2道,并且不得将绳芯或绳股剁掉,绳头应绑扎牢固,不得出现散股、钢丝绳在滚筒上经常预留缠绕不得少于3圈,以防止钢丝绳放空后缰绳拽托。
调度绞车检验规程1.调度绞车的检验依据为《GB/T15113-2005调度绞车标准》。
2.对出厂的绞车100%进行出厂检验。
需型式检验的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全年生产同一类型的绞车中抽取一台进行型式试验。
3.检验项目:3.1外观质量3.1.1绞车卷筒边缘距钢丝绳最外缠绕层的高度不应小于2.5倍钢丝绳直径。
3.1.2绞车外露旋转件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3.1.3外露弹簧和可调螺栓等连接件应具有防锈层。
3.1.4涂漆颜色符合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规定,涂漆均匀,无脱落、流痕、裂纹等缺陷。
3.2空载试验:绞车正、反向空负荷运转各15min。
3.2.1绞车操纵机构应灵活可靠。
3.2.2绞车各密封处不得有漏油现象。
3.2.3绞车运转平稳,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振动。
3.3噪声检验:将声级计距绞车外缘1m与声源等的前、后、左、右四点处,用A声级慢档测其噪音,取其平均值。
该值不大于表1规定。
表13.4负荷试验:用垂直提升重物的方法进行负荷试验,提升高度不得小于8m。
3.4.1用额定负荷的50%作正、反向试验的次数各不得少于5次。
3.4.2用额定负荷作正、反向试验的次数各不得少于20次。
3.4.3用超过额定负荷的20%作上出绳方向的超负荷试验,次数不得少于3次。
3.4.4试验期间检查:3.4.4.1操纵机构应灵活可靠、操作方便、安全。
3.4.4.2减速器油温不得大于80℃。
3.4.4.3漏油情况符合3.2.3要求。
3.4.5用测速计测量钢丝绳的速度,应符合表2规定。
表23.4.6负荷试验后检查3.4.6.1用温度计测量减速器内部油温,不得大于80℃。
3.4.6.2拆检,检查齿轮接触精度及制动带(块),齿轮符合GB10095中规定的8-8-7级精度要求,制动带(块)接触面积不得小于80%。
4.在空负荷运转后,采用清洗、烘干、称重法检验减速器的清洁度,应符合表3规定。
表35.绞车的出厂检验进行本规程3.1~3.3项目的检验;型式试验进行本规程3.规定的所有项目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