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播控系统中存储子系统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26.82 KB
- 文档页数:2
播出系统中的主备控制机制探讨本文讨论了分立主备、完全主备和混合主备三种方式各自的特点,并对播出控制方式做了预想。
播出控制分立主备完全主备混合主备在硬盘播出系统中,安全问题一直是技术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安全可以说是播出系统的重点特性,一个播出系统建设的好与坏,安全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因素。
要想提高一个系统的安全性,最常见的办法是增加设备的冗余度,如果认为系统中的某个设备非常重要或容易损坏,就可以为它配一人备份设备,起到一种“双保险”的作用。
不过由于在设计系统时必须要结合台内经济情况考虑成本,就不可能给播出系统中的所有设备都来个“冗余备份”设计,所以播出系统中的设备冗余主要还是局限于核心的以及在线播出的设备。
在一般的播出系统中,需要冗余的设备主要指播出视频服务器、播出控制机、播出切换设备、数据库等关键核心设备。
在当前主流的硬盘播出系统中,90%的播出节目信号是由视频服务器来完成播出的。
可见视频服务器进行主备配置是没有疑问的;此外,视频服务器播出什么样的素材,是由播出节目单决定的,而解析播出节目单并向视频服务器发出播出控制指令的是播出控制工作站,所以播出控制机也是播出系统中需要主备冗余的设备之一。
视频服务器是“手”,而播出控制机是“大脑”;而“手”与“脑”之间的协调统一,也离不开它们之间的信息交互。
从播出安全角度看,除了要给视频服务器和播出控工作站冗余配置以外,它们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也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做才能实现既分散风险又协调统一呢?本文将从播出控制的角度,探讨几种播出控制方式,来阐述播出控制与播出安全的问题,抽出冗余设计的关键设备。
目前,播出控制机和视频服务器在主备控制机制上已经发展出了三种模式,即分立主备方式、完全主备方式和混合主备方式。
一、分立主备方式分立主备方式的结构最为简单,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于软件的主备逻辑也比较简单。
简单地说,分立主备就是采用“主控主、备控备”的方式,即主播出控制机仅控制主视频服务器,备播出控制机仅控制备视频服务器(其实两台视频服务器互为对方的备份,主和备的叫法只不过是给两个服务器起了名字而已)。
电视台播控系统节目数据存储的考虑数据存储在硬盘播出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如何合理配置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否越大越好?选用哪种硬盘合适?硬盘数据管理采用哪种方式最佳?本设计给出了以下方案。
硬盘播出系统数据存储分为三种方式:在线存储、近线存储、离线存储;在线存储: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工作站)中的数据是直接用于节目播出的,这类数据安全性最为重要。
在系统中采用主备视频服务器,因此,数据也就随之备份。
但要注意主备数据的同步迁移,即要保证主备数据同步传送和删除,否则,容易出现数据管理错误,可以采用XML数据库内置技术,与SQL技术相比,使得数据管理的更方便,数据存储更安全。
为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便于实现在线数据恢复,视频服务器中外置硬盘阵列柜的硬盘采用RAID技术,确保素材信息的安全性。
近线存储:我们还可以在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工作站)之外设置大容量的磁盘阵列,一方面用于大量的数据存储,另一方面,用于数据迁移和素材共享。
这样的存储设备我们称之为“数据服务器”或“存储服务器”。
这样的存储方式被称为二级存储或近线存储。
有些数据被暂时保存在上载站的硬盘中,同样也属于近线存储。
为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便于实现在线数据恢复,存储服务器中的硬盘阵列通常采用RAID技术,而上载工作站中一般不采用。
离线存储:以上两种存储方式都是将数据保存在播出系统中,由于播出系统中的存储容量有限,大量的节目数据需要保存在播出系统之外,这种在播出系统之外的数据存储方式称之为离线存储。
离线存储有三种存储媒体:活动硬盘、光盘和数据流磁带。
此外,还应考虑以下问题:1、关于离线存储当采用磁带播出时,节目素材是以磁带为载体的。
传统的磁带存在霉变、磁粉脱落、成本高、保存时间短、存取速度慢等不利因素,在电视台数字化编辑和播出的改造中,数字化的节目素材存储将逐渐被其它媒体所取代。
硬盘存储:将节目数据存储在“活动硬盘”中。
可以在上载工作站上安装硬盘抽屉,“活动硬盘”可以在上载工作站的硬盘抽屉中安装和抽出,使用十分方便。
1 前言安徽广电新中心播控网中的制作和播出各自采用独立的数据存储系统,制作和播出分离工作。
播出系统内数据存储采用存储池,包含3个横向扩展节点;制作、资料库数据存储采用另一个套独立存储池,包含4个横向扩展节点,播出数据是制作的子集部门。
在播控网使用过程中,各自采用存储池的技术本身安全可靠。
为了进一步确保数据绝对安全,继续深化设计,将两套存储池互为备份。
这样,当一套存储池出现灾难性问题而影响到播控网的运行时,可以通过修改相关配置,启用另一套存储池顶替使用,从而确保制播两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2 现状分析安徽台的播控网核心存储均采用(1)播出网数据存储由存储节点堆叠组成,在播出网中采用3个节点,播出网有效存储空间设计为10TB。
内部3个节点分别通过内部高速数据交换机互联,将播出库与公共库音频数据资源集中存储,通过URL方便进行快速调用,实现统一集中存储和管理。
由于播出数据直接从这里读取,这部分的安全性极其重要。
(2)制作网数据存储制作及资料库网中采用4个节点,制作网与资料库系统共用一套存储池,存储池有效空间设计为40T,根据功能的不同划分不同的逻辑空间,其中资料库为10T,制作和个人空间合计维持性能的特性,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继续生存的关键,可分为稳定鲁棒性和性能鲁棒性。
存储的鲁棒性是指分布式存储系统在某种类型的干扰、影响作用,系统某个性能指标保持不变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较强。
鲁棒性和稳定性是包含关系,稳定性仅仅是鲁棒性的前提条件。
由于系统在不稳定前性能已经有所下降,而鲁棒性最终目的是使系统满足抗干扰和高速响应要求。
由于播控网内都是采用存储池技术,存储池本身安全性非常高。
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认真思考在极端情况下,比如整套播出存储池或者制作存储池损坏时,如何保证电台业务的正常运行。
摘要:目前,播控网中的制作和播出各自采用独立的数据存储系统,虽然都有很强的安全稳定性,但没有考虑极端情况下对存储性能和响应能力的保障问题,本文通过对播控网数据存储的鲁棒性设计,大大提高了网内数据存储抵抗干扰和响应的能力。
TECHNOLLGY APPLICATION电视制播系统中的存储管理技术分析■■北安市融媒体中心:牛思超【摘要】电视制播系统中重要的组成之一就是存储系统网络平台,目前存储系统网络平台的要求中,不仅包括数据访问、数据传输性能,还需要考虑存储容量。
储存系统的性能对电视制播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电视制播系统中存储技术进行比较,然后分析电视制播系统的存储管理方案的制定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制播系统;存储管理;技术储存系统网络平台是电视制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对其数据的管理、访问与传输具有较高的要求,对储存容量等也有要求,其性能好坏对于制播系统影响较大。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随之发展,储存技术分三种:网络附加存储(NAS)、直接附加存储(D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三种技术其技术优势不同,在电视制播系统的储存管理方案设计过程中,又可以发挥自身的优点。
1.■电视制播系统中存储技术的比较1.1 DAS存储技术DAS通常是在传统的计算机中应用的,服务器是其工作的基础,外部的数据存储设备与内部总线直接挂接,服务器中存储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服务和文件服务是服务器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通过同一服务器对客户机的数据出入和服务请求进行处理。
由于DAS的所有访问工作都需要由服务器完成,因此,如果服务器满负荷运行或用户量快速增多,则服务器的相应速度会相对变慢,出现传输速率的降低和延迟,即使带宽是非常富裕的,也会受到服务器的限制。
1.2 NAS存储技术NAS存储技术对文件储存管理是通过专属文件服务器。
NAS存储系统的内在文件管理工作实现是依靠服务器或客户机的命令完成的。
通常来说NAS实现访问服务的标准化是通过UDP/IP或TCP/IP 协议,可以在异构服务器之间实现数据的共享。
NAS所应用的操作系统是直接针对用户制作的,并且专属于数据存储,在系统中就内置了与网络进行连接的协议,因此NAS存储系统的优势是设置简单且管理便利,相当于一种插即用型的产品。
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及安全维护措施分析摘要:播控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够充分实现电视行业振兴目标。
播控技术可以充分强化音视频质量,保证安全维护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播出信号安全性。
对此,本文阐述了播控技术安全维护必要性,介绍了数字播控技术,并提出几点安全维护措施。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播控技术;安全维护广播电视播控技术运行以及使用应该进行系统设计提供良好保障。
播控系统结构中涵盖较为复杂的元素,工作人员应该科学调配影音等系统。
为了充分保证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播放质量,相关人员开展系统结构建立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播控系统构成。
一、播控技术安全维护必要性1.为数字化高清音像提供良好保障在广电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数字化音像质量,体现出播出节目时的技术能力,对于节目的播出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建立播控系统时,通过存储以及中控等系统的建立与协调配合,形成完整系统。
将总控系统具体机制充分发挥出来,能够保证电视节目有序播出,并高效处理信号。
2.对播控系统安全性能进行充分优化播控系统中软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等均会出现技术风险,同时基于运维风险与管理风险等方面影响,导致应用播控系统过程中出现较大威胁。
对于此种情况来讲,应该积极开展播控技术安全维护工作,将维护人员技术优势等充分发挥出来,对播控系统安全性进行充分优化,防止影响播控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
二、数字播控技术1.音频与视频编译码对于编译码而言,主要是对原音频、视频文件进行其他格式文件转换,借助文件与设备对节目素材进行编码采集工作与解码播出处理。
解码器主要涵盖音频与视频两种类型。
数字化的视频信号具有较大带宽,通常在20MB/s以上,促使计算机处理工作更加困难。
所以,应该选择压缩技术,促使视频信号在1—10MB/s范围内,促使计算机能够满足处理要求。
现阶段,MPEG与JPEG两种技术较为常用。
其中,JPEG技术主要为静态图像两种压缩标准,在灰色图像以及连续色彩处理方面具有良好适用性,压缩比例小。
浅析电视播控安播技术构架
电视播控安播技术构架是指在电视台或视频平台上播放过程中,对节目内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术体系。
以下将从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以及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对电视播控安播技术构架进行浅析。
在硬件设备方面,电视播控安播技术构架主要包括服务器和编码器两类设备。
服务器主要负责存储、传输和管理节目内容,包括中央服务器和分布式服务器。
中央服务器作为核心设备,负责节目内容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分布式服务器则负责提供节目内容的分发和辅助存储。
编码器主要负责将节目内容进行编码压缩,以便在传输过程中减少带宽占用。
在软件平台方面,电视播控安播技术构架主要包括节目管理系统、播控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三个部分。
节目管理系统主要负责节目内容的录入、编辑和存储,包括导播台、编辑室和节目制作室。
播控系统主要负责对节目播放过程进行控制和调度,包括播出控制中心和调度室。
安全保障系统主要负责对节目内容进行安全管理和防护,包括内容鉴别和密码保护。
在安全保障方面,电视播控安播技术构架主要采取物理安全和数字安全两种手段。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护、封装和监控,以确保设备不被非法入侵和损坏。
数字安全主要包括节目内容的加密、签名和权限管理,以确保节目内容不被非法复制和播放。
广播电视自动播出系统存储技术和维护管理策略探析蔡琼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广播电视自动播出系统储存技术早已随着是时代的发展而在实际中普遍地应用开来,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了电台技术系统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对整个电台节目的播放安全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
如果能够恰好地做好安全管理的话,就能够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顺利展开。
所以这两项在广播电视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出于这个考虑,本文将就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存储技术和维护管理展开讨论。
关键词:广播电视;维护管理;自动播出系统;存储技术随着世界经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也随之产生,它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它的发展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
当今社会,各个行业都在主张创新,之前的缓慢播放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如今时代的需求。
如何落实广播电视自动播出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是目前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心。
一、广播电视自动播出系统自动播放系统,说白了就是广播电视最初的形式,那时候所采用的M-JPES格式,这种格式的重要特征就是其压缩率比较低、容量反而较大。
那种条件之下,因为当时电脑的处理速度比不上现在,这种自动播出的系统是才可以保障节目顺利播出,所以它才被广泛地运用开来。
而它的工作原理也非常易懂,即将模拟的信号输入到电脑光盘里,然后再把节目重新整理。
由于其系统具有成本较低、播出效果较好等特点,满足了如今广播电视行业的需求、顺应了相应的历史发展趋势,所以它的稳步上升已成为了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二、自动播放系统的优点其作用说白了就是在登陆的时候操控部分视频、音频,从而将部分音频视频压缩存盘,解压之后再恢复,然后体现出VID的当前时间码和状态。
它具有的优点就是可以编辑设置当前节目的音频视频文件,因为硬盘自己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能够设置一些方法来观看视频,也就躲避了在此播放,为人民带来困扰,使用这些存储系统中的播放文件重新形成一个新的频道。
因为这种手段综合了互联网和数字,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了日后的广播电视系统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长远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