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综合测试题2粤教沪版
- 格式:doc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卷(粤教沪版含答案)《机械功与机械能》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中书写单位时,均要求用字母标注,整卷三次以上未用字母标注的,最多可扣1分.一、填空题上海桑塔纳牌小轿车的功率约为66,合,该数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如图1所示,挖土机和人同时挖土,挖土机和人相比,的功率大,这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
某人用图2所示的两种方法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和绳重,他所做的有用功甲乙,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
某人用200N的水平推力,在0.5in内,将重1000N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前推动15,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_j,人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
体重相同的王刚和李明都从教学楼的一楼上到三楼,王刚慢慢走上去,李明很快跑上去;比较他们上楼所做的功,王李;比较他们上楼的功率,P王P李。
小刚用力将一桶水从井里提上来,他对做的功是有用功,他对___________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
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时,其重力势能,动能。
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如果额外功是9600j,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将重物从长4、高1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推力做的有用功是j,物体的重是N。
0.在“弯弓射雕”的过程中,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二、选择题1.如图3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图3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这说明-------------------------------------------------------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B.甲做功比乙做功快c.甲做功所用的时间比乙的少D.以上说法都不对3.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能够做功,就是说它具有能B.物体具有能,它一定在做功c.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D.一定质量的物体位置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用图4所示的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上升了l。
一、选择题1.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这样做是为()A. 增大车的惯性B. 增大车的冲力C. 增大车的动能D. 增大车的势能【答案】C2.小丽用40N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90N的箱子水平推动了1m,所用时间2s;小宇又将这个箱子匀速提上了0.4m高的台阶,所用的时间1.5s.比较小丽、小宇所做的功W1、W2和做功的功率P1、P2之间大小的关系是()A. W1>W2P1<P2B. W1>W2P1>P2C. W1<W2P1<P2D. W1<W2P1>P2【答案】A3.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A. 在b、d 两点动能相等B. 在a、d 两点动能相等C. 从b 到c 的过程机械能减少D. 从c 到d 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答案】C4.如图,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 A>m B>m C,它们在同样大的力F作用下,并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A. 一样多B. 对A做的功最多C. 对B做的功最多D. 对C做的功最多【答案】A5.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如图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学生在做模拟实验蹦极.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头,另一端固定在点a,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 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从a点到c点的运动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B. 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 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D. 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0【答案】D6.两名举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A.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小B.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大C.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他们的功率相等D. 甲、乙运动员做功相等,功率相等【答案】B7.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忽略绳子的重力)。
第十一章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B.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 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2.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顺利举行,期间我们欣赏到许多精彩的体育赛事;体育运动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应保持1s不动等待裁判确认,这1s内运动员仍对杠铃做功B. 游泳时用手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 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3.(2017•重庆)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 甲方式F1由150N逐渐变大C. 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D. 乙方式F2的功率为3W4.下列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搬石头但没有搬动B. 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升高C. 手提滑板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D.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5.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把相同的小车放在相同的斜面上自由滚下。
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其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的是()A. 甲、丙B. 甲、乙C. 乙、丙D. 甲、乙、丙6.某校举行爬楼梯比赛.若要比较参赛者的功率大小,需测出的物理量是()A. 登楼所用的时间B. 参赛者的体重,所登楼层的高度C. 参赛者的体重,所登楼层的高度以及登楼所用的时间D. 参赛者的体重,所登楼层的高度,登楼所用的时间以及参赛者通过的路程7.小华为帮助爸爸搬运装修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小华采用相同的滑轮组按不同的搬运方案,分别将地面上质量相同的材料匀速运送到二楼,所用拉力分别为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A. F甲>F乙、η甲=η乙B. F甲<F乙、η甲<η乙C. F甲>F乙、η甲>η乙D. F甲<F乙、η甲=η乙8.如图所示中的三种情形里,作用力均为F,且在力F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设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A. W1>W2>W3B. W2>W1>W3C. W1=W2=W3D. W3>W2>W19.中考体育考试测跳绳的项目中,某同学在1min内跳了200次,每次跳的高度大约5cm.他跳绳的功率大约为()A. 10WB. 50WC. 100WD. 500W10.一架在空中沿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正在向灾区空投物品,则它的()A.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1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提升重物的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B. 减小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C. 增大提升重物的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D. 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1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 运动员把弯弓拉开将箭射出B. 跳水运动员从空中下落C. 运动员骑自行车冲向坡顶D.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13.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从轨道最高处的A点由静止滚下到最低处B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在A点时只有动能,没有重力势能B. 小球在A点时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C. 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 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14.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 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C. 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小石块在C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15.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B. 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C. 两次做功一样多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二、填空题16.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A 点的重力势能________B点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皮球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有关,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若飞机、轮船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0,此时牵引力F1=________ ,当飞机、轮船以2v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________ P0,此时的牵引力F2=________ 。
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单元检测题第十一章《机械功和机械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l、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了5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 )A.重力做的功是500JB.拉力大小为100NC.拉力大小为120ND.拉力做的功为100J2、下列各项运动的物体,其势能一定增加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B.竖直匀速下降的降落伞C.匀速上坡的自行车D.匀速下坡的摩托车3、如图1小朋友沿着滑板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受到的重力不做功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C.他的动能增加D.他的机械能不变4、如图2所示是投掷铅球的场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铅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增大B.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具有惯性C.铅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D.铅球在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5、滑轮组提起某一重物时,适当增加动用滑轮个数(假定滑轮都是一样的)可以更加省力,这时机械效率将( )A.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6、关于机械效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B.机器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D.额外功与总功之比越小,机械效率越高7、2013年1月,中国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运一20”首飞成功,飞机满载时的总质量为220t,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满载时受到的重力为220tB.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C.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保持不变D.飞机水平飞行时,重力势能保持不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8、一运动员将排球扣落着地后又弹起来,在弹起上升的过程中,是能转化为能,如果不能忽略空气阻力,机械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9、弹簧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被推开后,弹簧被卷紧,具有能,放手后这种能转化为门的能,使门自动关上.请举一个生活中与其类似的例子10、质监部门对玩具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有些玩具仿真手枪发射出的硬塑料子弹能在1m内打穿三层牛皮纸,这说明硬塑子弹的能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题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质量为57kg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动滑轮的质量为3kg,忽略绳重和摩擦,则()A.经过10s建筑材料被提升4m B.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NC.经过10s工人做的有用功为2280J D.此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2、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
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A.在B点时受力平衡B.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C.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断改变D.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在常吉高速某段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其动能大小的情况是()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始终不变4、一架飞机在高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该飞机在此过程中A.动能不变B.动能减小C.重力势能不变D.重力势能增大5、2020年11月,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增娥五号”。
如图所示为“娣娥五号”绕月球做椭圆轨迹飞行的示意图,此时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嫦五号”从远月点运行到近月点,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嫦嫦五号”从远月点运行到近月点,势能增大,动能减小C.“嫦嫦五号”从近月点运行到远月点,势能增大,动能增大D.“嫦嫦五号”从近月点运行到远月点,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6、下列四幅图中,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推车未推动B.提着滑板水平前行C.搬石未搬起D.用绳子提升物体7、如图所示,将小球与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的轻质弹簧相连,小球可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有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前后轮安装在滚动轴承上,可以增大摩擦B.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C.短跑运动员在到达终点后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2、高空坠物危害大,就算一个苹果从十层高楼自由落下都可能把汽车玻璃砸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苹果具有动能B.高空的苹果没有重力势能C.下落过程中苹果的动能减小D.下落过程中苹果的重力势能增大3、为迎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积极训练。
关于图中的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做功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花样滑冰运动员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掷出后的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其重力是相互作用力4、如图所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使用的全高清4K轨道摄像机—“猎豹”。
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高速摄像设备,设计技术标准能达到25m/s。
在速滑比赛中,顶尖运动员速度可达到70km/h,“猎豹”工作时不仅能实时追踪运动员的位置,还能根据要求进行加速、减速、超越等动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猎豹”能快速移动,其最高速度为70km/hB.“猎豹”匀速转弯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猎豹”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运动,其动能逐渐增大D.“猎豹”在水平轨道上减速运动,其重力势能逐渐减小5、如图所示,将小球与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的轻质弹簧相连,小球可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
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32分,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9、10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B.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2.如图所示,小桂和小林一起坐在秋千凳上荡秋千,他们的重力分别是G1、G2,且G1<G2,某次从最高点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他们重力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重力做功的快慢分别为P1、P2。
则()A.W1>W2B.W1=W2C.P1<P2D.P1=P23.撑杆跳是使用撑杆做一系列动作使人体越过一定高度的田径项目,它可依次分解为如图所示几个连续的过程。
目前,男子撑杆跳世界纪录(6.18m)比跳高世界纪录(2.45m)高很多,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原因之一是在“举腿引体”过程中()A.利用了人体的惯性B.人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C.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了重力势能D.人体的动能转化为了撑杆的弹性势能4.滑雪是人们喜爱的运动。
如图所示,某同学坐在轮胎上从雪道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经最低点B滑行到右边坡道的最高点C,轮胎与雪道之间有摩擦力存在。
从A到C的过程中()A.重力势能一直减少B.动能一直减少C.动能一直增加D.机械能一直减少5.某汽车公司对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性能进行测试,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甲和F乙以及牵引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甲和W乙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W甲<W乙B.F甲>F乙,W甲>W乙C.F甲=F乙,W甲<W乙D.F甲=F乙,W甲=W乙6.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η甲=η乙,W甲=W乙B.η甲>η乙,W甲>W乙C.η甲<η乙,W甲<W乙D.η甲>η乙,W甲<W乙7.小鹏家购买了一箱重960N的装修材料,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装修材料匀速提高9m,用时3min,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箱子重、绳重和摩擦)。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得分:__________说明:1,全卷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聪明的毛驴也懂物理哦,如图所示一头毛驴驮着笨重的货物上台阶时,会沿着S形路线上去,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增加做功的_____,从而达到省_____的目的。
2.小雨用80N的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重200N的木箱,木箱恰好匀速直线前进,若小雨将水平推力增加到100N,并使木箱在此水平地面移动了4m,则此过程中木箱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J,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因为不可避免的要做______功,所以机械效率小于1;如果要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我们可采取______的方法(写出一点即可)。
4.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
若AB和BC距离相等,则AC和BC两段距离重力做的功WAC______WBC,AB和BC两段距离重力做功的功率P AC______PBC (选填“<”、“>”或“=”)。
5.如图所示是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会______,运动速度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有一个箱子需要从地面搬到汽车上。
小冰想用如图甲的方式搬运,小雪想要如图乙的方式搬运。
两种方式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选填“甲大”、“乙大”或“一样大”),小冰所用的力与小雪所用的力________(选填“小冰大”、“小雪大”或一样大)。
7.某矿井在5m 深处每分钟要涌出4.8m 3的水,为了不让矿井中积水,要用水泵把涌出的水不断地抽出水面。
水泵每分钟抽水要做功______J ,水泵的功率至少______W 。
(g =10N/kg )8.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则__________装置较省力,__________机械效率较高。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最近实际的是()A. 人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的功率为1kWB. 假如没有摩擦,动滑轮机械效率是100%C. 小丽把一本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上,她对课本做的功约2JD。
一同学用20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的功率约50W2.沿光滑斜面把一个物体由地面匀速拉到h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是F1,所做的功是W1。
利用定滑轮(不计摩擦)将同一物体由地面匀速提升到h高处,所用的拉力是F2,所做的功是W2, 下述关于力和功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 F1〈F2W1=W2B. F1〉F2W1=W2C。
F1<F2W1〈W2 D. F1〉F2W1〉W23.蹦床运动深受青少年喜爱,当运动员从蹦床弹起后向上运动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況是()A.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B。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C.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4.掷实心球是我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
小马参加考试(如图甲)时,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
则实心球( )A. 从a处到b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B. 从b处到c处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 在a、c处机械能相等 D。
在d、e处机械能相等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G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拉力F。
物体经过E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EG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EF段的速度大于GH段的速度 B。
物体在GK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5NC. 拉力F在EF段所做的功大于在GH段所做的功D. 拉力F在EF段的功率小于在GK段的功率6。
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撞击(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从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以木板为参照物,小球是静止的B。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A点,B 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球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小球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小球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C.小球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减小D.小球在B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由于热胀冷缩,户外的导线在夏天会变得松弛,冬天又拉得很紧。
某些地方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控制导线的松紧程度。
某次导线对滑轮N的拉力为F,配重水泥块(重为G)被匀速拉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滑轮自重,绳重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M 是动滑轮B .拉力F =2GC .拉力F 做的功为3FhD .拉力F 移动的速度与配重G 上升的速度相同3、如图所示,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高为h ,斜面长为s ,且s =3h ,物体所受重力为G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若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别用F 和f 表示,则( )A .F = 6G f =23G B .F =23G f =23G C .F = 23G f =3G D .F =2G f =6G 4、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第11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可能用到的物理量:g=10N/Kg。
1.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
一天,他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J 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W
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³J 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³W
2.如图7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
速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 B.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D.重力做了1200J的功
3.在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跳绳。
他在1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cm。
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A.5W
B.50W
C.500W
D.5000W
4.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工人师傅小
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
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 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 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 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5.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
B.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
C.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
D.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
6.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每一个滑轮的重量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
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G1=G2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则拉力做的有用功相同
D.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7.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 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在不断的变化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具有能 B.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C.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D.没有做功的物体不具有能
9.迎世博晚会上,彩色气球伴随欢庆的乐曲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气球的
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 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10.小刚和小明分别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甲、F乙把同一重物匀速拉到两个斜面的顶端,若两个斜面光滑、等高,甲斜面长4m,乙斜面长5m,所做的功跟别是W甲、W乙,则下列说法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1. 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
1k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台机器的实际功率之比为5:1,则做
同样的功所需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
12.小刚要锯开厚度均匀的木板,每拉一次,据条移动的距离为0.3m,所用的力为180N,
连续拉锯50次用了1min,这个过程中小刚做功为________J,功率______w。
13.工人用定滑轮将重24㎏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所用拉力为250N,5s内重物上升4m.此
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写出一条拉力不等于物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动力臂是阻力臂3倍的杠杆,将重600N的物体抬高4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50N,
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 ____ cm,人做的功是____ ____ J,
机械效率是____ ____。
15.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
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某时刻他
们的位置如图13所示,该时刻甲的机械能乙
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6.如图,某人用一动滑轮将400牛的重物提起5米,若人做的额外功是500焦,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则人的拉力是__________。
17.如右图所示,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200N的物体沿水平
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则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1min内
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J。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计24分)
18.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 (如图甲),再按图乙所示的连接方式组装好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1)图乙中,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A 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B 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正确的是 (选填“A ”或“B ”)同学的方法。
(2)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的拉力F 与钩码所受重力G 的大小关系为F (选填“>”“<”或“=”) G /3。
(3)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
(4)若仅提升的钩码数量增加,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19.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 (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实验数据如下表。
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20.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 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_____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_______的大小 。
图
7
21.如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
请回答:
(1) 两个实验可以说明
的同一个物理问题
是: ;
(2) 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度逐渐降低。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5)问4分,其它各问均2分,共1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 内把重为450N 的重物竖直匀速提高2m ,已知滑轮组的效率为75%,不计绳重,在上述过程中克服各种摩擦阻力做功为180J. 求:
(1) 人拉绳子共做了多少功? (2) 人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 (3) 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4) 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大?
(5) 右图中,设物体重力为G ,绳自由端的拉力为F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证明:η=G/3F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11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1、做功快慢、优秀运动员每秒做功1000J、1:5;
12、2700、45;
13、960、200、96%、绳子有重力(或系统有摩擦);
14、120、300、80%;
15、小于;
16、80%、250N;
17、80%、720;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计24分)
18、(1)B,(2)>,(3)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4)增大;
19、缓慢,动滑轮的总重(或动滑轮的个数),提升的物重;
20、(1)速度,(2)速度、动能;
21、(1)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由于空气阻力和摩擦的影响;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5)问4分,其它各问均2分,共1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1)1200J,(2)200N,(3)120W,(4)60N,
(5)设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h,因为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为3,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h,(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