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哈三中历史三模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5
东北三省三校2010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辽宁省实验中学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2010年高三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感冒一词竟是源于古代官场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
原来,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
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
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
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
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
这一笔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
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
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
’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
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
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
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
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
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
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
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
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24.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A.农耕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D.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25.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
这说明了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趋势C.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D.南北朝时期出现崇佛抑儒现象26.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级各极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
这一变化A.有利于扩大地方的权力 B.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27.下表1894年中国新式企业资本构成表(单位:万元),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B.西方列强加剧对华资本输出C.近代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D.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主导地位28.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
民族神话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2010年东北四校第三次高考模拟联考文科综合能力试卷历史部分(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津耀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24.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则西方人的姓则位于个人名字之后。
中国这一习俗反映了()A.在传统中国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个人B.儒家三纲五常思想的深刻影响C.在传统中国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庭D.分封宗法体制影响的历史遗存25.《荀子·王制篇》说:“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
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
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荀子所说的“中国”是指当时的中原地区B.当时政府推行重农重商政策C.当时已经存在远距离的地方性的物产交换D.商业已突破民府垄断的束缚2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成形而上的理论体系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7.1778年,一位德国学者写到:“我们怎么能相信,在欧洲的导师希腊人学会阅读以前,东方诸野蛮民族已产生编年史和诗歌,并拥有完整的宗教和伦理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学者热衷于儒家文化②该学者醉心于古希腊文化③该学者的观点带有“欧洲中心论”色彩④该学者的认识比较客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8.18世纪20年代,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续集》中的鲁滨逊来到中国,以比较的方法描述中国见闻。
20XX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吕尧孙少萍审题人:胡维祥孙巍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题,满分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24.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青铜器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的工具。
最能支撑这一论断的史料是A.周礼规定礼器的数量 B.青铜器上的文字记载C.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具 D.曾侯乙墓的战国编钟25.“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
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
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
这一演变反映了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26.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
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
从中可以看出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C.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D.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27.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决定随美国共同出兵伊拉克。
这一决议在当时遭到国内多数人反对,但是政府内阁成员却一致赞同出兵,这最能体现英国的()A.两党制B.君主立宪制C.代议制D.责任内阁制2.地方行政管理,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本朝(宋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1)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叫什么?这两种制度在地方官员的选任上有什么差异?(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宋太祖“欲息天下之兵”的原因,并从“权”、“钱”、“兵”三个方面回答宋太祖解决地方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
(12分)(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宋朝政局产生的影响。
(5分)3.现任英国国王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已经登基逾60余年,在此期间她可以()A.召集解散议会B.制定国家法律C.代表国家出访D.领导内阁政府4.秦朝丞相作为“百官之首”,其主要职能是()A.代表皇帝监察百官B.掌管律令、图籍C.协助皇帝管理军务D.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5.秦《峄山刻石》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其中的“皇帝”是指()A.夏禹B.周武王C.秦始皇D.汉高祖6.某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4.《论语》记载:“天下无道,则札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这一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君臣隶属关系瓦解B.华夷之争日趋激烈C.权力中心出现下移D.封国统治区域扩大25.《四民月令》记载了田庄主人“赈赡穷乏”“存间九族”“讲好和礼”的情形,《后汉书》记载了不少大地主“赈宗族,恩加乡间”的事。
豪强地主这一做法的主要日的是A.利用恩惠稳固依附关系B.通过血缘形成割据势力C.依靠宗族加强封建统治D.借助礼乐和谐主仆关系26.中唐晚期,啖助、赵匡和陆淳等创立了“新春秋经学”,流露出极鲜明的欲重整人伦、重正纳纪的想法,使经学由以训诂为特色的章句之学向陈析义理方向发展。
“新春秋经学”的创立A.否定了先秦传统经学B.起源于唐代三教合流C.冲击了汉代儒学独尊D.有助于宋明理学形成27.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十六目,嘉庆帝下令:“满汉(军机)章京,由内阁、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
”该指令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军机大臣的地位B.获取更高效的执行力C.维护决策体系的稳定D.树立皇帝的勤政形象28.有人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告诉我们,试图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已经垂死的生产关系以挽教旧的上层建筑的做法,就像给一个因身体机制已经坏死而俺奄一息的病人注入强心针样,或许他能够兴奋一时,但死亡却是无法避免的。
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10月月考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国家稳定后,秦始皇开始实施以秦朝的都城咸阳为中心,向外扩建交通路网,建成了连通各个区域的交通路网。
政府还编制了《行书律》,规定了丞相统筹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事务,地方主要由郡守和县令共同负责交通运输。
据此可知,秦朝交通建设A.促使边疆地区得到有效开发B.得益于法律制度的建立C.渗透着强化中央集权的意图D.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2.唐代女性可以抛头露面,进行社交或经营市场贸易。
她们往往出身于中下层,经营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生计,多为就近流动贩卖。
这一现象反映唐代A.阶层流动突破传统观念束缚B.商业发展的氛围较为宽松C.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D.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到摒弃3.宋初,政府鉴于岭南瘴疠多发,鼓励民间力量将中原医药传入。
北宋中期,政府允许前往岭南任职的官员申请增派医官,并将统一编修的《太平圣惠方》等医书颁赐到该地。
这些举措有利于A.提升岭南地区医疗水平B.改变当地经济结构C.实现对疫病的彻底防治D.推动经济重心转移4.洪武十九年,明朝制定了工匠轮班制度,规定各地匠户三年一班,每班三个月,轮流赴京服役。
后又按各工种的实际需要对轮班期做出调整,有五年一班、四年一班、三年一班、两年一班、一年一班几种方式。
上述做法A.抑制了私营手工业发展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5.《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中写道:“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建筑A.受到佛教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B.兼具行政、宗教和商业的功能C.布局和装饰严格遵循礼仪制度D.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6.李鸿章与曾国藩商议“华商领官船”问题,提议采煤炼铁,“公凑本银三十万,公举总商承揽,由官稽查”“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此等日用必需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哈三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学段(模块)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共25题,每题2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共3题)
26.(10分)
(1)欧洲在世界经济体当中的地位。
欧洲与世界经济体的关系。
欧洲是否为世界经济体的中心。
(三取一,意对即可,2分)
(2)①开辟新航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各大洲之间的贸易联系;②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加强欧洲地区与殖民地之间的商业联系;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量向海外的商品输出;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加强欧洲投资国与资金接受之间的联系。
⑤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五取四,8分)
27.(24分)
(1)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同耕共食,财产共有
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推动。
(10分)
(2)封建家长制不利于政治民主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家庭伦理观念阻碍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6分)
(3)有必要,目前中国家庭发展趋势是家庭规模变小,家庭稳定性下降,家庭压力增加,不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国家竞争力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等。
(8分)
28.(16分)
(1)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商人积极追逐利润,英国政府重视和支持海外贸易。
(4分)(2)促进殖民扩张与掠夺,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4分)
(3)工业革命推动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贸易垄断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英国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殖民统治之下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以及公司内部的腐败问题等。
(8分)。
哈三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模块历史试卷(理科)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50分)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由此可以得出()A.西周社会动荡不安B.周王分封的主体是其同姓亲族C.周王成为天下共主D.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2.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
其主要特征是()A.小国寡民、独立自治B.人某某权、轮番而至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三权分立、制约平衡3.《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纂仍是平民的胜利。
这是因为它()A.明确维护私有财产B.明确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C.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D.以成文法的形式取代传统的习惯法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共同点体现在()A.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B.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C.都有浓厚的封建残余D.都建立了某某某某政体5.以下属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并符合时代潮流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扶清灭洋”C. 《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论到实践”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二大B.国名党一大C.北伐战争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8.说“世界历史上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某某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669.《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民得买卖。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文史类)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I 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xy y A 2==,,则=⋂B A ( )A .B .C .D . 2.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且π21371=++a a a ,则=7tan a ( )A .BC .D .-3.圆心在y 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3,1的圆的方程是( )A .()1222=-+y x B .()1222=++y xC .()1322=-+y x D .()1322=++y x4.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0,002063y 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小值为( )A .B .C .D .⎭⎬⎫⎩⎨⎧>-+=011x x x B ),(10),(∞+142681,1(-)11,∞⋃+∞(-,-)()5.林管部门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为保证树苗的质量,都会在植树节前对树苗进行检测,现从甲乙两种树苗中抽测了10株树苗的高度,其茎叶图如图.根据茎叶图,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甲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乙树苗的平均 甲 乙高度,且甲种树苗比乙种树长的整齐. 9 1 0 4 0 B .甲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乙树苗的平均 9 5 3 1 0 2 6 7 高度,但乙种树苗比甲种树长的整齐. 1 2 3 7 3 0C .乙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甲树苗的平均 4 4 6 6 7 高度,且乙种树苗比甲种树长的整齐.D .乙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甲树苗的平均 高度,但甲种树苗比乙种树长的整齐.6.已知ABC ∆中,10=AB ,6=AC ,8=BC ,M 为AB 边上的中点,则 ( ) A .0 B .25 C .50 D .1007.记函数212)(x x x f --=的定义域为D ,在区间[]5,5-上随机取一个实数x ,则D x ∈的 概率是( )A .107 B .53 C .101 D .18.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算术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一,五五数之剩三,七 七数之剩六,问物几何?”人们把此类题目称为“中国 剩余定理”. 若正整数N 除以正整数m 后的余数为n , 则记为()mod N n m ≡,例如()102mod4≡.现将该问题 以程序框图给出,执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 等于 ( )A .8B .11C .13D .159.李大姐常说“便宜没好货”,她这句话的意思是:“好货”是“不便宜”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9π6+ B.6π6+Cπ Dπ11.已知函数,0,0()sin()(R a a x x f x∈<<>+=πϕωπϕω 在[]3,3-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则aω可取( )A .2πB .πC .π2D .π412.已知 ,若m x f =)(有四个不同的实根4321,,,x x x x ,且4321x x x x <<<,则()4321x x x m x m +⋅⎪⎪⎭⎫ ⎝⎛+的取值范围为( )A .()10,0B .[]10,0C .()4,0D .[]4,0数学试卷(文史类)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3.已知2tan -=θ,则_______2tan =θ.14.已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为4的偶函数,当[]0,2-∈x 时,=)(x f x2-,则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3,22352131,)1(log )(22x x x x x x f=)5(f _______.15.已知点P 为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C 上的一点,且椭圆的右焦点为)05(2,F ,线段2PF 的垂直平分线为x y 2=,则椭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16.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3264--=n a S n n ,设⎪⎭⎫⎝⎛+=21log 3n n a b ,则 数列⎭⎬⎫⎩⎨⎧⋅+11n n b b 的前10项和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且满足0)cos(3sin =++C B b B a ,19=a .(Ⅰ)求A ;(Ⅱ)若,2=b 求ABC ∆的面积.18.(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解某冷饮店上半年的经营状况,随机记录了该店上半年月营业额y (单位:万 元)与月份x 的数据,如下表:x12 3 4 5 y1113 16 15 20(Ⅰ)求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a x b y ;(Ⅱ)若在这些样本点中任取一点,求它在回归直线上的概率.附:回归方程∧∧∧+=a x b y 中,∑∑==∧---=ni in i iix xy y x x b 121_)()()(∑∑==-⋅-=ni ini ii xn xy x n yx 1221__,x b y a ∧∧-=.19.(本小题满分12分)矩形ABCD 中,22==AD AB ,P 为线段DC 中点,将ADP ∆沿AP 折起,使得平面⊥ADP 平面ABCP .(Ⅰ)求证:BP AD ⊥; (Ⅱ)求点P 到平面ADB 的距离.ABCPDPDA BC20.(本小题满分12分)抛物线x y 42=的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B A 、两点.(Ⅰ)若点)(0,1T ,且直线BT AT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求证:021=+k k ;(Ⅱ)设B A 、两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Q P 、,线段PQ 的中点为R ,求证:FQ AR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e 为自然对数的底.(Ⅰ)求函数)1(e )(1x x J x+-=, )211(e )(22x x x J x++-=的单调区间; (Ⅱ)若ax x x x≥++-)61211(e 32恒成立, 求实数a 的值.请考生在22、23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都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圆锥曲线⎪⎩⎪⎨⎧==ααsin 6cos 22:y x C (α为参数)和定点)60(,A ,12F F 、是此圆锥曲线的左、右焦点.(Ⅰ) 以原点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直线2AF 的极坐标方程;(Ⅱ)经过点1F 且与直线2AF 垂直的直线l 交此圆锥曲线于N M 、两点,求的值.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设函数)0(122)(>++-=a x a x x f ,2)(+=x x g (Ⅰ)当1=a 时,求不等式)()(x g x f ≤的解集; (Ⅱ)若)()(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1NF MF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文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ACCDCACAABA二、填空题13. 34 14. 21- 15.14922=+y x 16. 1110 三、解答题17.(Ⅰ),0cos sin 3sin sin =-A B B AA A cos 3sin =∴,0sin ≠A33tan π=∴=∴A A(Ⅱ)cc A ⋅⋅-+=∴=221942132π5=∴c 235s i n 21==∴A bc S . 18.(Ⅰ)15,3==y x 9,2^^==a b92^+=∴x y .(Ⅱ)设“在样本点中任取一点,在回归直线上”为事件A, 52)(=A P . 19.(Ⅰ)因为2,2,2===AB BP AP ,有222AB BP AP =+,所以AP BP ⊥由已知平面⊥ADP 平面ABCP ,平面⋂ADP 平面AP ABCP =,所以⊥BP 平面ADP ⊂AD 平面ADP ,所以AD BP ⊥ (Ⅱ)(法一)由第一问AD BP ⊥,已知AD DP ⊥,P BP DP =⋂,所以⊥AD 平面DBP所以平面⊥ADB 平面DBP ,因为平面⋂ADB 平面BD DBP =,在平面DBP 内做BD PH ⊥于H ,则⊥PH 平面ADB ,在BPD Rt ∆中,解得36=PH ,所以P 到平面ADB 的距离为36. (法二)由已知平面⊥ADP 平面ABCP ,平面⋂ADP 平面AP ABCP =,过D 做⊥DO AP 于O ,所以⊥DO 平面ABP ,三棱锥ABP 的高为22,23,1==∆∆ADB ABP S S ,由于ABP D ADB P V V --=,解得36=h ,所以P 到平面ADB 的距离为36.20.(Ⅰ)设直线AB :1-=x my,)()(2211,,,y x B y x A , ⎩⎨⎧=-=x y x my 412可得0442=--my y ,⎩⎨⎧-==+442121y y m y y ,)2)(2()4(2)4(2)2)(2()(22)11)(11()()1()1()1)(1()()1)(1()1()1(11212121212121122121211221211221221121=+++-=++++=+++++++++=+++++=+++++=+++=+my my m m my my y y y my my my y y my y my y x x y y x y x y x x x y x y x y x y k k(Ⅱ),0,1,2,1,,1,,21211)()()()(F y y R y Q y x A +--)1(212121211211121x y y x yy x yy y k AR +-=+-=---+=,211022yy k QF-=---=)1(2)4()4()1(2)()1(2)2()1(2)1(2)1(211212111221112212121=+-+=+++=+++-=+++-=++-=-x m m x ymy y y x my y y y x x y y y y x y y k k QFAR即QFARkk =,所以直线AR 与直线Q F 平行21. (Ⅰ))),减区间为(,)增区间为((0,01∞-∞+x J ; ),)增区间为((∞+∞-x J 211(Ⅱ)1=a ;22.(Ⅰ)消参得16822=+y x ,,6,822==∴b a ,22=∴c )0,2()0,2(21F F ,-∴, ,162:2=+∴y x l AF ,化为极坐标方程:,6sin cos 3=+θρθρ, 即.263s i n =+)(πθρ (Ⅱ)1AF l 的参数方程:)(30sin 30cos 2为参数t t y t x ⎩⎨⎧︒=︒+-=代入16822=+y x , 整理得:018634132=--t t ,,1361221=+∴t t 13612212111=+=-=-t t t t NF MF . 23.(Ⅰ)解:(1)当1=a 时,不等式)()(x g x f ≤即,21212+≤++-x x x 等价于⎪⎩⎪⎨⎧+≤--≤2421x x x ①或,⎪⎩⎪⎨⎧+≤<<-222121x x ②,或⎪⎩⎪⎨⎧+≤≥2421x x x ③. 解①求得 x 无解,解②求得210<≤x ,解③求得,3221≤≤x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320x x . (Ⅱ)由题意可得2122+≥++-x x a x 恒成立,转化为02122≥--++-x x a x 恒成立. 令⎪⎪⎪⎩⎪⎪⎪⎨⎧≥--<<--+--≤-+-=--++-=2,13221,121,352122)(a x a x a x a x x a x x x a x x h ,)(0>a , 易得)(x h 的最小值为12-a ,令012≥-a ,求得2≥a .。
2011年四校联考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学科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2页。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24.封禅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进行的祭祀大典,其祭祀的对象是A.天地 B.泰山 C.祖先 D.星辰25.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在其著述中提到“先前旧政权的消失与其说是通过外部压力,不如说是通过内爆的过程,即从内部瓦解。
因为没有面对强有力的内部抵抗或外部干涉的威胁,“革命”可能是和平的。
但是所引发的社会动荡是革命性的,因为这些动荡瓦解了现存的政府,并引起急剧的、突如其来的改变。
”帕尔默评论的是A.北美独立战争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6. 《赤壁赋》中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一观点与下列思想家对应一致的是A.老子 B.荀子 C.陆九渊 D.朱熹27.史书记载:“华夷秩序以慕化(慕夏)和“不治”为基本理念,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条约体系”下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的世界秩序——包罗宇宙的普天下的秩序”。
以下关于“华夷秩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华夷秩序”以和平交往为主流 B.是农耕时代自然经济的产物C.随列强的入侵和日本崛起而瓦解 D.中国与各国间进行平等交往28. 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伏尔泰发出感叹的是A.宗教改革学说 B.人文主义学说 C.生物进化论 D.牛顿经典力学29.亨廷顿认为“一个政治体制还应当能够成功地同化现代化所造就的获得了新的社会意识的各种社会势力。
当这些新生的社会集团要求参与政治体制之时,政治体制或是以各种与现存制度继续存在相和谐的方式提供参与关系,或是将这些集团排斥在政治体制之外,从而导致公开的或隐蔽的内乱和叛离。
”以下史实可以印证其主张的的是A.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 B.巴黎公社革命被镇压C.美国内战中北方取得胜利 D.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30.图7是1927年德国的一幅关于经济危机的预言性漫画,漫画反映的现象是A .阶级矛盾激化B .贫富分化加剧C .生产相对过剩D .股市投机严重 31.因煤矿主顽固地拒绝工人的合理要求,1902年5月,美国爆发无烟煤矿工人大罢工,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与煤矿主和工会领导人进行磋商。
当时煤矿主无理地要求政府动用军队迫使工人停止罢工,这激怒了总统,他告诉煤矿主,他准备动用军队去剥夺煤矿主的所有权,然后由军队来生产无烟煤。
这表明A .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B .总统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C .美国政治中出现军国主义倾向D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有所扩大32. 下表是1975——2003年中国国有经济发展状况表,从表2中数据不.能看出①国有经济占GDP 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②城镇人口的就业环境恶化 ③国有经济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④国有经济呈逐年衰退之势A . ②④B . ③④C . ①②④D .②③④33.战争给美国人留下的一系列痛苦图景和记忆长期困扰着他们:毁灭性的轰炸……可怖的战斗场景,被揭露出来的美国军队犯下的暴行……1970年5月,为了抗议美国入侵柬埔寨,全国学生总罢课,10多万学生涌入华盛顿进行抗议。
对此在技术上的合理解释是A .网络技术发展加快信息传播B .电视普及使人们获得更多战争信息C .美国报刊歪曲事实报道战况D .新一代的年轻人性格叛逆思想激进34.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由于短期内关税的大幅度减免,使得美、加产品大量涌入墨西哥,造成墨西哥国内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民族经济受到冲击”。
据此可以得出A .区域经济合作要求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B .区域经济合作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C .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加强民族产业的自主创新D .发达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35.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
”可见作者认为A .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B .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C .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D .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本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第36-40题为必做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1-45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条件要求做答。
40.(37分)所谓“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 人类文明结束了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早期文明中心出现了一大批思想伟人,形成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发图7 表2生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轴心时期。
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三个核心。
“这个轴心位于对人性的形成而言最卓有成效的历史之点,自它以后,历史产生了人类所能达到的一切”,“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材料二: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城邦的鲜明个性。
使古代希腊有关对人的价值的看法沿着一条人本主义的道路发展。
而吹响古代西方人类精神觉醒之号角的,应该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笔者认为古代西方人文主义最为显著的特点也就是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所没有的,那就是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和从人的自然本性上得出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这些特点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益发展成熟,构筑了以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和价值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两点:在人与自然关系(即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在人类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君---民关系)方面,特别强调民的作用。
以时间顺序来看,前者体现于春秋时代,后者则勃兴于战国时期。
——周巩固《轴心时代的中西方人道主义》材料三:春秋时的诸子百家所研究的基本上是围绕如何治国平天下,如何统治人民的经术,也就是王道和霸道之辩;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对于个人理性思考方面以及人性方面的研究也是很少。
中华文明的思维注重整体,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一种整体观的思维。
——《世界文明的轴心时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斯贝尔斯有关第一个“轴心文明”理论的基本观点。
(6分)(2)根据材料二、三,对比轴心时代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认识的异同。
(15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认识差异的原因。
(12分)(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4分)选做部分历史选考题请考生从44、45、46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做答时用2B铅笔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用签字笔将所选的题号填入括号内。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曾就读于哈佛大学,辍学后到费城一家钢铁厂做工,仅6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工人升任总工程师。
他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动作和工作时间的细致研究,制定出了单位时间内的定额原理;又通过铁铲试验,从确定铁铲的最佳重量和最佳规格入手,确定最佳效果,制定了作业标准化原理;为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还实行了计件工资制。
二三十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大亨亨利〃福特(1863—1947)……首创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业……站在传送带两旁的工人在这个劳动日中都保持很高的劳动强度,从而实现了很高的劳动效率。
……泰勒制和福特制产生后,迅速风行欧美。
材料二: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IBM公司的宗旨是尊重人、信任人,为实现这一宗旨,该公司通过各种办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荣誉感。
公司总裁办公室的大门敞开,不管是低级管理人员或是一般职工都可进去与之商讨问题或提出意见,并允许雇员搞各种实验为公司做贡献。
惠普公司废除“老板”和“工人”的称呼,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创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并为雇员提供各种奖励升迁的机会,从而激励雇员的荣誉心和责任感。
——以上材料选自《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说明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企业管理改革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10分)(2)指出当代西方企业管理改革进行了哪些创新性调整?(5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现在,联合国军的行动受到限制,相应地使中国得到了军事利益,即使如此,中国也不可能靠武力完全征服朝鲜。
因此,敌人现在已必然痛苦地认识到,如果联合国改变它力图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境内的容忍决定,而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部基地,那么,中国就注定有立即发生军事崩溃的危险。
这些基本事实确定之后,就朝鲜问题作出决定就不应再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了。
——1951年3月,麦克阿瑟声明材料二:红色中国不是一个谋求统治全世界的强大国家,坦率地说,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见,这个战略(指麦克阿瑟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战略)将会把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错误的战争。
——1951年5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材料三:朝鲜战争之前,我们的全部军事计划都是设想要打一场席卷世界的战争,并且认为,在这样的战争中,对一个遥远而又无法设防的半岛进行防御乃是愚蠢之举。
可是,朝鲜战争却使我们懂得,自此以后的一切战争必定是有限战争。
由于许多国家都拥有热核武器或者已经掌握了制造这种武器的技术,打无限规模的战争已经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
……人们开始认识到,单凭军事力量再也不能解决诸如我们在越南、老挝和刚果所遇到的问题,还必须辅之以能为各有关国人民所接受的、相辅相成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而且应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加以贯彻实施。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麦克阿瑟和布莱德利关于朝鲜战争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各自观点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