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
航道疏浚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我标疏浚土方50万方,其中水下方约24万方,水上方约26万方。
2、编制依据:⑴、苏南运河无锡洛社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图纸。
⑵、《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⑶、《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⑷、《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⑸、《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314-2004)⑹、《内河航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33/386-2002)⑺、苏南运河无锡洛社段航道整治工程LSD-1合同段评定单元划分二、航道疏浚施工方案:(一)、落实弃土区和运输路线:弃土区:陆区运输路线:从苏南运河经直湖港到达陆区(二)、水上方施工:水上方采取挖机直接挖土装船,运至弃土区。
(三)、水下方施工根据本项目疏浚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将采用抓斗挖泥船施工,泥驳运土。
1、施工工序水下土方施工流程:放样定线→设置样架→设置水位尺→抓斗式挖泥船挖泥→泥驳运输→浮吊船、挖掘机卸土上岸挖泥船施工工艺流程图2、挖泥船工作原理抓斗挖泥操作过程为:张开空挖斗放至开挖点——闭斗切土——提升挖泥——转动斗臂至自航泥驳上方——开斗卸泥——反向转动斗臂。
为提高生产效率,抓斗在切泥后提升与转动斗臂同步进行。
由前后锚控制船位,在一个锚位疏浚完成后再定位,循环往复3、抛锚定位挖泥船的定位及前后移动是依靠卷扬机、缆绳和锚来进行的。
一般挖泥船抛三只锚,前一后二。
定位时,用卷扬机把前后缆绳拉紧;移动时,先松后边的缆绳,再收前面缆绳,前进到位后收紧前后缆绳,进行施工。
4、水下疏浚水下疏浚采用分槽、分层、分段开挖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
4.1、分段施工抓斗挖泥船均按顺流方向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由于疏浚长度较长,挖泥船施工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长度约100m左右,前段疏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段的施工。
4.2、分条开挖由于挖泥船斗臂长度的限制,在每段必须分条施工,条与条之间之间至上有0.5~1.0米的重叠区,避免形成欠挖土埂。
疏浚工程施工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航运、港口建设以及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疏浚工程作为这些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对一次疏浚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本次疏浚工程位于某内河港口,主要包括港池、航道和锚地的挖深、拓宽以及淤泥处理。
工程量约为300万立方米,施工期限为5个月。
工程采用的主要设备有耙吸船、绞吸船、抓斗船等。
二、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了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制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对施工设备进行了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此外,我们还与当地政府、海事部门等进行了沟通,取得了施工许可。
三、施工过程1. 耙吸船施工耙吸船主要用于开挖港池和航道,本次工程共投入了3艘耙吸船。
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水位、地质等条件,合理调整船速、开挖深度和宽度,确保开挖质量。
同时,加强船舶间的协调,避免施工冲突。
2. 绞吸船施工绞吸船主要用于处理港池和航道中的淤泥。
本次工程共投入了2艘绞吸船。
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淤泥的厚度、湿度等因素,调整绞吸速度和排泥距离,确保淤泥得到有效处理。
3. 抓斗船施工抓斗船主要用于开挖锚地,本次工程共投入了1艘抓斗船。
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地质条件,合理调整抓斗大小、开挖深度和宽度,确保锚地质量。
4. 淤泥处理本次工程共设置了3个排泥场,对挖出的淤泥进行处理。
我们采用了固化、干化等方法,确保淤泥达到环保要求。
同时,加强对排泥场的管理和监测,防止淤泥泄漏对环境造成影响。
5.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控制。
建立了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施工成果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本次疏浚工程提前完成。
港池、航道和锚地的挖深、拓宽达到了设计要求,淤泥得到了有效处理。
工程质量得到了业主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内河疏浚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内河疏浚工程旨在清淤、疏通内河,提高内河航道的可通行性,保障水域安全和船舶交通畅通。
本施工方案为某内河疏浚工程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安全、高效、顺利完成。
二、工程背景某内河位于城市中心,河道长度约10公里,是城市主要的交通运输线路。
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导致河道淤积严重,影响了内河的通行能力,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因此,急需对内河进行疏浚工程,以恢复内河的正常通行能力,保障城市内河的交通安全。
三、工程目标1. 清理内河淤泥,恢复内河通畅;2. 提高内河航道的可通行性和安全性;3. 修复内河河岸,维护内河生态环境。
四、工程内容1. 清理内河淤泥;2. 疏浚内河航道;3. 修复内河岸线。
五、施工方案1. 前期准备施工前需要对内河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内河的地形、淤积情况、水文水质等情况。
同时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预案,明确施工的具体步骤和安全措施。
2. 清理内河淤泥清理内河淤泥是本工程的首要任务。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挖掘机和运输车等设备进行淤泥清理工作,将淤泥挖掘出来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3. 疏浚内河航道疏浚内河航道是本工程的核心内容。
采用吊杆、浮吊、抓斗等设备,对内河航道进行疏通作业,清理航道中的障碍物并加强疏通,以提高内河的通行能力。
4. 修复内河岸线修复内河岸线是本工程的最后阶段。
通过植被恢复、沿岸绿化等工作,对内河岸线进行修复,改善内河的生态环境。
六、关键技术和措施1. 安全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设立安全警示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等,加强安全管理。
2. 环保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环保设备和工艺,加强尾水处理,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同时,严格控制噪音和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航道疏通技术在疏浚内河航道过程中,要根据内河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疏浚设备和工艺,确保航道的顺畅通行。
七、施工组织1.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并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水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内河航道通航条件,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航运效率,本工程对某内河航道进行疏浚施工。
本工程疏浚范围包括河道主航道及两侧辅航道,总长度为XX公里。
二、工程目标1. 疏浚后,河道主航道水深达到XX米,满足船舶航行要求;2. 疏浚后,河道辅航道宽度达到XX米,满足船舶停靠要求;3. 疏浚过程中,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三、施工方法1. 施工设备:本工程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作业,配备泥驳、泥浆输送管道、泥浆处理设备等。
2. 施工流程:(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对河道进行测量放样,确定疏浚范围和深度;(2)锚缆定位:利用绞吸式挖泥船的锚缆系统,将船体固定在预定位置;(3)挖泥作业:启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水下挖泥作业,将泥浆输送至泥驳;(4)泥浆处理:对泥浆进行沉淀、浓缩等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5)回填作业:根据实际情况,对疏浚后的河道进行回填,确保河道稳定。
3. 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挖泥深度,确保河道主航道水深达到设计要求;(2)挖泥作业时,注意观察河道两侧地形,避免损坏河道岸线;(3)挖泥过程中,注意保护水下生物,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泥浆处理过程中,确保排放达标,防止水体污染。
四、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 施工实施阶段:根据工程量,预计需3个月;3. 工程验收阶段:1个月。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前,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 施工过程中,对挖泥深度、泥浆处理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质量;3. 施工结束后,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六、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区域的巡查,确保施工活动符合环保要求;2. 挖泥作业时,采取防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3. 泥浆处理过程中,确保排放达标,防止水体污染;4.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恢复原貌。
疏浚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分析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内河航道运输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而内河航道运输的正常发展,离不开航道疏浚工程。
及时疏浚河道,对其进行开挖,能够增强河道防洪泄洪能力,尽可能降低洪水所带来的灾害影响,保障周边地区居民生活及经济运转。
作为中国第一长河,长江涉及范围广,其疏浚工程对整个航道运行影响极大。
尤其是中下游段河床条件复杂,疏浚工程施工需克服种种技术难点。
基于此,本文以长江中下游为例,分析其疏浚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提出在疏浚时应注意的事项,希望能为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航道疏浚;技术难点分析1.概述1.1 河道特征由于地形起伏较大,长江上游河床的比降也比较大,使得水流较为湍急,加之水量充沛,上游水利资源十分充足。
但是对比长江上游,中下游河流所流经之地多为丘陵平原,使得河道较为曲折,江面更为宽阔,河床比降较小,水流速度较慢。
而且,长江中下游湖泊分布较密,且支流甚多,受雨水影响较大。
与长江上游河段相比,中下游河段更容易受到冲刷或造成淤积现象,这样一来河流的外形必然会不断变化,最终导致河床稳定性更弱。
1.2 疏浚方式在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挖泥船等其它各种相关工具对航道水下的泥沙进行清理,成为航道开发、维护的重要手段。
疏浚工程发展较早,在历经数世纪演变后,疏浚设备大致可分为水力式和机械式这两大类。
水力式疏浚设备包括耙吸式、绞吸式等挖泥船,主要是通过高速离心泵对切碎的泥土进行抽吸,并可进行输送。
而机械式疏浚设备则包括抓斗式等挖泥船,通过这些泥船实现周期性挖泥、运泥、装驳等作业。
对比机械式挖泥船,水力式挖泥船连续性更强,且效率高。
因此,在对长江中下游航道进行疏浚时,选择水力式挖泥船更为妥当。
1.3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常见疏浚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耙吸式、绞吸式、抓斗式等挖泥船,三种挖泥船各具特色,在进行疏浚工程施工时,必须根据航道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挖泥船。
内河航道维护疏浚施工中的生态影响及其对策分析摘要:内河水运事业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内河航道的维护疏浚工作意义重大。
对于管理部门而言,在进行航道维护疏浚施工的同时也要做好河流的生态保护工作。
基于此,本文对航道维护疏浚施工中的对河流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和相关保护措施做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内河航道;航道疏浚施工;河流生态影响;相关对策分析内河航道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因此,在开展内河航道养护疏浚工作时,要充分意识到施工中对河流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做好相关环境生态影响的保护工作,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努力提升航道养护质量,不断满足内河航道维护的发展要求。
1. 内河航道疏浚的概念及特点疏浚是实施内河航道工程管理和养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通过水力、机械或其他方法,开挖水下沙石并运输至别处,从而实现保证航道维护尺度或航道通航条件的提升。
内河航道疏浚工程相比于其他航道工程,具有施工灵活、效率高、操作简单便捷的特点,河道疏浚工作完成后可以最大程度扩大航道尺寸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施工材料和人力物力等。
但是由于疏浚施工将水下的沙石大量运往别处,从而改变了河道的局部环境,所以内河航道维护疏浚工程会不可避免的会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疏浚施工中往往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以降低其中的不利影响。
2. 内河航道疏浚对生态的影响2.1对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和的影响在实际的航道维护疏浚施工中,为确保航道尺度满足维护要求,一般会在维护尺度的基础上采取加宽加深开挖的措施,且疏浚深度一般都超30cm。
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河道中大多数的河底栖息生物生活在表面约30cm厚的沉积土中,故疏浚施工会导致河底栖息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特别是的贝类、螺类等会被掩埋甚至清除,在短时间内对该水域环境造成的极大损坏,这类损坏一般需要1~6个月的时间才开始恢复。
港口航道工程中的护岸及疏浚工程施工工艺摘要: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规模有所扩大,而工程施工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无法保证环境的稳定发展。
为了使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带来的影响减小,应将环保理念渗透到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内,使施工地进行符合环保要求。
因此,应对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环保效果,可使工程施工的实施得到支持,进而推动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发展,为港口的交通运行提供良好条件,同时为环境保护带来保障。
关键词:港口;航道工程;护岸;疏浚工程引言: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规模有所扩大,而工程施工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无法保证环境的稳定发展。
为了使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带来的影响减小,应将环保理念渗透到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内,使施工方法符合环保要求。
1.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1.挖槽施工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施工中,相关人员应基于工程设计图纸挖槽。
其中,挖槽施工的关键在于加强相邻挖槽交叉施工时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严谨地控制挖槽宽度,整体宽度不超过 5m。
施工期间,需要重视基础测量工作,绘制完整的航道截面图,从而准确地定位挖船位置,降低漏挖风险。
另一因素在于控制挖槽深度,为确保挖槽深度符合疏浚工程建设要求,施工人员可通过试挖的方式,分析各项施工参数的合理性,补充测绘图信息,评估各开挖方式的适用性。
试挖结束后,优化挖槽施工方案,规范开挖程序,减少挖槽作业中的回淤、漏挖风险。
1.2淤泥处理淤泥处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淤泥的挖掘、淤泥的处理以及淤泥的输送。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有“水下抛淤泥”、“吹填法”等。
其中,水下抛砂方法是在港池所在水域,选取稳定,水深和面积满足抛砂条件的水域,作为抛砂地点。
吹填法是根据土体的回流规律,对土体进行二次利用。
但是,在施工之前,有关人员必须按照挖泥船的数量,排泥管道的设计,事先建立一个泥堆,并完成排水和排泥所需要的水沟。
京杭运河洙水河航道(嘉祥船闸下游段)改造工程施工五标段航道疏浚专项施工方案江苏海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京杭运河洙水河航道(嘉祥船闸下游段)改造工程施工五标段项目经理部航道疏浚专项施工方案一、概述(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疃里镇内,施工范围:26K+243--29k+062,29k+985--31k+430。
全长4264m。
本标段航道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航道底宽30m,航道宽度60m,设计水深3.5m,最小弯曲半径500m。
二、编制依据本工程引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7.《京杭运河洙水河航道改造工程(嘉祥船闸下游段)五标段标段招标文件》(包括《山东省交通行业与产业项目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5年版)(内河航运土建工程施工)与《项目专用本》)8.《京杭运河洙水河航道改造工程(嘉祥船闸下游段)五标段标段26kK+243~29K+062,29k+985-31k+430施工图设计(招标版)》9.《京杭运河洙水河航道改造工程(嘉祥船闸下游段)五标段标段同段合同文件》三、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原则(一)安全生产原则1.坚持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2.坚持生产与安全必须同步实施的原则;3.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二)安全生产目标活动、产品和服务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责任事故死亡率为0,重伤率为0,轻伤率为≤0.3%;船舶重大事故率为0;施工机械事故频率小于1.0%,一般以上火灾事故为0;重大交通事故为0;一般交通事故控制在车辆总数的1%以内;(三)项目工作内容本标段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水上及水下土方开挖、围堰施工及小码头拆除工程。
本段基本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疃里镇内,疏浚长度长度约4264m,现状等级VI级,河宽而直,面宽40m~50m,水深3.5m,水流平稳,水位变幅小。
区域治理水利资源与建设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张亚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湖北 武汉 430014
摘要: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是维护管理航道和港口建设的关键措施。
因为疏浚工程是水下作业工程,施工的隐蔽性较高,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较大。
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结合自身相关经验,对疏浚工程施工相关流程、施工技术和工艺等进行讨论,希望可以为之后的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
一、疏浚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布置阶段
在施工布置阶段,应以招标文件固定作为基础,根据文明安全施工的沿着进行施工布置。
考虑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对区域、流域的水利和水资源有效规划,调整河道的布局[1]。
此外,必须保证施工周围的生态环境,不能因为施工而破坏当地的土地、植被等,要保证原有水系的完整。
2施工设备准备阶段
施工设备的质量决定和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的效果。
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在结合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选择适合用在本工程的施工设备。
此外,还要综合考虑施工设备的采购费、运送费和维修费等。
在选择疏浚清淤设备时,首先要保证设备的性能和状态需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适用性,然后根据工程实际排距、挖泥船只平面进度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度确定挖泥船和附属船只。
3工程测量、放样阶段
工程测量和放样的难度较大,必须使用科学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疏浚测量和放样。
现阶段一般使用GPS定位系统和测探仪,不过需要在无雾和风浪较小的天气开展作业。
二、疏浚工程施工方法
1施工前的试挖
在施工之前安排专业的有经验的挖泥人员上台试挖操作,选择项目各种挖泥技术参数,比如挖泥船的移动速度、进档距离和主机的转动速度、泥浆的浓度等。
这是保证挖泥工作顺利开展,保证挖泥施工预期效果的关键。
2疏浚挖槽施工
在疏浚挖槽中,首先必须以试挖的数据作为基础,确定抓斗下方的深度,把握挖槽的深度,保证施工的最佳效果。
内河航道疏浚是公共会要结合实际情况,比如回淤的情况和挖泥泄漏的情况等适当增加施工挖泥的深度,根据施工初期的试挖确定施工超深厚度。
此外,在挖槽边坡分层分阶段施工时,注意重叠部分,有效避免浅埂遗留,此外在开外中要定期仔细地检
测开挖部位,一旦出现漏挖的形象必须及
时调整船位,补挖漏挖的部位,保证设计
要求。
3疏浚泥浆输送
在疏浚工程施工开展中可能会受到船
只进出和调头的干扰,一方面为保证船只
正常通行,另一方面为避免受到干扰,水
土输泥管道必须保证水上浮鼓封闭没有遗
漏,可以避免在风浪的冲击下下沉。
输送
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泥泵和接力泵
输送,输送以案例是先将泥浆存储在泥浆
池中,泵站和吹泥船各自作业,然后利用
接力泵站和吹泥船串联方法布置。
第二种
是利用泥泵输送,工作原理是在钻井时泥
泵首先进入到井内,达到清洗钻具、冷却
钻头和带回钻井泥浆等目标。
采用该方法
时,泥泵可以独立完成输送工作,其工作
时主要分成两个连续的环节,一个是吸泥,
另一个是排泥[2]。
4内河航道疏浚泥土处理
对疏浚泥土进行处理的办法概括起来
包括水下抛泥、边抛法和吹填法三种。
4.1水下抛泥法
水下抛泥法是一种施工效率较高、回
淤率较低的泥土处理办法。
但是也有几点
需要注意:第一抛泥的距离尽量缩短;第
二抛泥区不能阻碍船只的进出和调头;第
三注意沿途水域风浪不能妨碍抛泥作业;
第四,不能影响水上交通和其他用水事业,
必须符合环保要求;第五抛泥区的流速要
小,同时流向偏离挖槽的一边。
4.2边抛法
边抛法指的是一边开挖泥浆,一边将
泥浆排入到水中,然后在水流作用下将这
些泥浆带走。
在航道挖泥整治时,挖泥船
为能够随挖随抛,一般会将排泥管设置在
船舷外长臂驾上,这样粗的泥浆颗粒会陈
沉入水底,而细的泥沙则会在水流作用下
被冲走。
位保证较好的疏浚效果,一般应
将更多泥沙带出到槽外沉积,保证较快的
水流速度,同时要求挖槽轴线和水流方向
有一定的夹角,夹角越大排泥的效果就越
好。
4.3吹填法
吹填法指的是将泥土运送到填土地
点,对泥土进行综合利用。
这种方法不但
可以使得泥土得到循环利用,而且也避免
了疏浚泥土回淤航道的可能性。
不过在采
用该方法处理泥土时,首先要合理选择填
泥场地,尽量选择有利于容泥土的地方,
泥场的容量和范围要结合挖槽的数量、土
质等进行选择。
为保证水顺利排出,选择
的泥场应和周围沟渠想通。
在不具备接力
泵条件时应采取就近吹填的方法,根据挖
泥船厂排泥管道的长度、挖泥船的扬程等
确定泥场的容量和数量。
三、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在施工中可能会遇到桥梁等建
筑物出现在疏浚位置,不能因为疏浚施工
而影响它们运行或适当建筑物受到破坏。
第二,在岸墙、闸和桥等建筑物四周进行
施工时,注意采用合理的处理措施保证建
筑物的安全。
第三,在施工中当在水下
遇到障碍物时必须立即向相关监察部门报
告,并做好标注保证施工的安全。
第四,
在吹泥过程中不能出现超挖现象,一旦出
现应根据设计的要求修正设计边坡。
在岸
边出现堤防和房屋等建筑物时必须禁止超
挖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内河航道疏浚施工时,
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工程质量监督、进程
监督、工期监督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合
理的措施。
只有按照疏浚工程标准和施工
程序开展作业,不断提升工程管理能力,
才能在疏浚施工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促
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伟.三峡成库初期泥沙淤积对
变动回水区航道尺度提升的影响及对策研
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2]马艳君.浅谈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
工技术分析[J].中国水运,2015(02):
248-249.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