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辛亥革命
- 格式:docx
- 大小:57.14 KB
- 文档页数:2
以下是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的提纲,供您参考: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鸦片战争的爆发: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反抗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
二、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创办近代工业、海军和学堂。
2. 戊戌变法:1898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试图改革政治制度,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 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进行革命斗争。
3. 国民革命:1924-1927年,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 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九一八事变爆发。
2. 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爆发。
中国进行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
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 解放战争的开始:1946-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大规模作战。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背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并且坚船利炮,战斗力强,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而此时的中国是封建专制的,自已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军备落后军纪败坏并闭关锁国。
原因:为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过程: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将鸦片销毁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年原因:直接:虎门销烟根本: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客观:中国落后性质: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英国舰队攻入长江,直接开到南京城的江面上——1842年8月,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南京条约》危害: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严重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加重了人民负担和政府财政困难;便利外国商品倾销、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破坏中国关税主权,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战败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2.积极参加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实力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直接:“亚罗号”事件经过:1856年8月,攻陷广州城——1860年攻陷天津,进逼北京侵略者:英法联军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沙俄趁火打劫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土地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与1851年在广西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第一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硝烟(1839年)背景 : 道光帝接受了林则徐的上书,任命其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
意义 : 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
二、鸦片战争1.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2.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3.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4.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5.战败原因:外因: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6.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三、《南京条约》( 1842年)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赔款2 100万元(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经过: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进而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结果:中国战败,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南京、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白银各800万两。
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沙俄趁火打劫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我国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最多)沙俄共割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也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革命起因、革命过程和革命结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例如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统治、贫富悬殊等。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改变现状的方法。
同时,西方思想在中国也开始流行,启发了一些人的改革意识。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二、革命起因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揭示出清朝政府的无能和腐败,这使得人们开始折磨自己国家的未来。
而且,由于觊觎中国市场的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中国各地人民生活困难,贫富悬殊日益加剧,加强了人民要改变现状的愿望。
两种情况的共同作用,使得革命的引爆成为了不可避免的。
三、革命过程辛亥革命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过了多年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革命开始至武昌起义的前夕,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sun yat-sen成立了同盟会,领导了一系列反清斗争,其中辛亥商丘起义是最早的反清起义之一。
第二个阶段是武昌起义以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变成了革命的主要任务。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清朝统治。
四、革命结果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近代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它结束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开启了民主革命之路。
革命结果的主要表现如下:1.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2.宣布人民有平等自由的权利,中国的社会制度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3.革命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中国实现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迈进之路。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
它的发生解决了中国许多积存多时的问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同时也为日后的历史献上了一个深刻的注脚。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不断向前发展。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复习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复习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事件: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这两个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展开论述,并分析它们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Ⅰ.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革命运动。
它发生在1911年至1912年期间,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点:1.1 清朝政治腐败清朝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国力衰退等问题,国内民众对清朝统治开始怀疑和不满。
清廷的内外政策失误,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
1.2 西方列强侵略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侵略,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国家的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
这引发了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辛亥革命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帝制向民主共和制度的过渡。
辛亥革命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社会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它把中国从封建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Ⅱ.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它兴起于20世纪初,是一场旨在推翻旧传统文化观念,倡导新文化思潮的运动。
2.1 思想启蒙与传统文化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源于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化的思考。
他们借鉴了西方的现代化思想,反对封建社会等旧传统,并提倡民主、科学、启蒙等新观念。
这场运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
2.2 文化产业的崛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
在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业、报纸、杂志、文学等领域迅速发展,对中国现代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批知名的文化人士如鲁迅、胡适等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非常深远,它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与文化变革。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四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探索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五四爱国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四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进攻路线:从(广州)沿海北上,直逼(天津)。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⑴割(香港岛)给英国;⑵赔款(2100万元)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⑷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1)参与国:(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2)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火烧圆明园(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是(俄国)。
表现:俄国通过(《爱辉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书第10、11页)。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洪秀全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起义)。
起义军击毙了洋枪队队长(华尔)。
(3)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侵入新疆,(左宗堂)率兵收复了新疆。
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甲午中日战争:⑴时间:1894年。
⑵重大战役:黄海海战⑶重要人物:(邓世昌)以身殉国,⑷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
⑸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内容:①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24)1、19世纪前期,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①扩大国外市场,②推销工业品,③掠夺原料2、鸦片的输入对中国的危害:鸦片不断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由于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从财务、健康、政治和军事上记忆)3、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25日意义:①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③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4、《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内容: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纳税:英商在华进出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①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②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附件(虎门条约)主要内容: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1844年,中美《望夏条约》(先);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后)】7、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56—1860年,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美两国积极支持英、法侵华。
3、条约:(1)1858年《天津条约》(2)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新增11处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4、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课一、林则徐销烟——道光年间1、鸦片贸易的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危机;②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③腐蚀统治机构,摧残吸食者体质④削弱军队战斗力,给中华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2、林则徐虎门硝烟(1839年6月3日)二、鸦片战争(1840—1842)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根本目的: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物,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1、1840年6月—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没有了自主权)。
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先进的资本主义战胜落后的封建主义社会。
第二课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主凶:英法,帮凶:美俄2、列强罪行:(1)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10)(2)俄国——占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瑷珲条约》割占最多)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5、两次鸦片战争共同原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6、太平天国运动:(目的:推翻清朝统治)(1)背景:清政府腐败,妥协退让,鸦片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爆发:1851年,洪秀全,广西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太平军”(3)经过:①1853年,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政权②李秀成在青浦打败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③慈溪战役中击毙华尔性质: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结果:被中外反动势联合镇压第三课一、新疆危机(19世纪60至70年代)1、阿古柏建立伪政权,自立为汗。
第9课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党人还发动了哪些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起义是?并分析它的历史意义(1)起义: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2)影响最大:黄花岗起义(3)历史意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1)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②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局限性:①由于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并不彻底性;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政治原则是?分权特点是?地位?如何评价它?(1)政治原则:三权分立(2)分权特点:分权制衡(3)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4)评价:①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②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
2.简述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本原因)(2)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3)袁世凯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4)帝国主义的支持3.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1)临时政府设在南京(2)新任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1.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作了哪些准备?结果如何?(1)准备: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⑤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2)结果: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提纲★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太平天国运动: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第三课收复新疆1.阿古柏入侵新疆:(1)时间:19世纪60年代(2)支持者:英国、俄国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辛亥革
命
第9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澧起义时间:1906年;地点:萍乡、浏阳、醴陵;领导人:刘道一、蔡绍南;
结果:失败;影响: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时间:1907年;地点:安庆;领导人:徐锡麟,秋瑾;结果:失败
3、广西起义时间:1907年;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结果: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4、广州起义时间1910-1911;领导人:孙中山、黄兴、赵声;结果:失败。
起义的七十二具尸体合葬与广州黄花岗,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又叫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地点:武昌
3、经过:夺取军械库,武汉三镇光复,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
4、起义的直接影响: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纷纷独立,清政府县域土崩瓦解的局面。
、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①终结封建帝制
②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制
③引发社会生活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