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FDD与HRPD系统邻频共存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5
LTEFDD与其它通信系统的隔离度分析作者:李俊黄伟锋林青群梁景舒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04期【摘要】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意中国电信LTE FDD实验网的建设,并且中国电信本着深化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目的, LTE FDD与其它通信系统共站共建势在必行,而天线隔离度是共站共建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隔离度的含义,然后推导出LTE FDD与其他通信系统的空间隔离度的阈值,最后给出两通信系统共存时天线之间的空间要求,从而可以指导工程施工或者是工程验收。
【关键词】 LTE FDD 干扰共存天线隔离度一、前言为了减少电信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针对即将启动的新一轮LTE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继续强调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目前工信部已经同意中国电信建设LTE FDD网络[1], LTE-FDD系统内外干扰问题是网络部署时必须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现阶段主要是通过频率选择、空间隔离或增加滤波器等手段减低干扰的影响。
本文仅考虑基站(铁搭)共站时天线间的空间隔离度问题,这里将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即最小耦合损耗法(MCL),分析1.8GHz频段LTE FDD与现有民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共存问题。
本文安排,首先对基站共站干扰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对干扰类型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各通信系统的隔离度要求来选择隔离手段。
二、干扰分析两无线通信系统之间互干扰的原理分析如下,干扰系统的干扰信号经过馈线,从天线口发射出去,经空间传播,通过被干扰系统以及馈线进入被干扰接收机。
若隔离不满足相关要求,进入被干扰系统的干扰信号将会使接收机信噪比恶化,通信系统之间产生的干扰主要有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
在实际测试中,互调干扰相比于杂散干扰、阻塞干扰的影响要小得多。
因此,以下将详细分析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对LTE-FDD与现有民用通信系统的共存影响[2]。
1 引用2016年9月,某高级峰会在城市A举行,届时将产生大量国际漫游用户4G网络服务需求。
此前城市A、城市B乌镇已启动4G融合组网试点项目,为城区及景区场景融合覆盖,提供并验证了一系列技术指标参数。
目前尚缺乏对高铁场景应用研究,为更好地满足国际漫游入用户出行时4G网络服务需求,需进行某高铁4G融合组网试点。
某高铁连接长三角经济区两个核心城市,沿线经济发达,流量需求日益增长,随着LTE-TDD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LTE-TDD网络小区负荷较高,影响用户感知。
因此需要进行某高铁LTE-FDD建设及LTE-TDD-FDD融合组网,满足某高铁不断增长的容量需求,保障高铁4G用户业务体验。
2 技术方案分析2.1 指标要求分析以车内接收信号为参考值标准,并要求控制周边基站信号强度,确保高铁线路具有主导信号。
4G融合组网在高铁列车内连续覆盖标准如表1所示。
公专网设置:本次高铁的覆盖沿用高铁专网覆盖模式,合理利用单双向邻区关系,过渡带小区设置,基于频率优先级的重选与切换,区分高、低速用户的切换等手段实现良好的专网、公网协同覆盖。
2.2 组网方式分析融合组网可采用GL升级及TF融合两种建设方式,如表2所示:方式一:GL升级(2T2R),现网部分设备射频部分支持,可利旧原BBU框,增加基带单元及控制单元直接升级。
GL升级(4T4R),利旧原有BBU框,增加基带单元及控制单元,新增射频设备(RRU),并更换天线。
方式二:TF融合,利旧原有BBU框,新增基带板,增加射频设备(RRU),并新增天线。
某运营商LTE-TDD网络采用F频段主覆盖,D频段解决容量,采用方式二对LTE-TDD网络冲击较大,清频难度相对高。
2015年以来某运营商LTE-TDD网络流量占全网数据流量不断提升,截至2016年8月已达到95%以上,LTE-TDD网络已经成为某地运营商的主要数据承载网络,G网承载能力得到释放,客观上有利采用GL 升级。
2.3 频段选择分析现阶段高铁已使用GSM900频段、TD-LTE F频段及D频段实现全路段组网覆盖,地市间衔接区域采用DCS1800频段进行容量保障覆盖,高铁现网站址布局可满足各频段覆盖距离和切换带要求,如表3所示:通过FDD技术特点可以得到:收稿日期:2018-01-03作者简介:梅士华(1977—),男,浙江嘉善人,本科,工程师,从事无线网络相关咨询设计工作;王广增(1983—),男,江苏邳县人,本科,工程师,从 事无线网络相关咨询设计工作。
2012-07-13###F #D ##D ####L #T ##E ##与#201T 2D -0-7L -T 13E ##基###站##2#邻012频-07-13########杂散辐射的研究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工程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高 荣 王海燕石美宪 曾志民 摘 要 随 着 LTE 技术的初步商用 ,F DD LTE 和 TD-LTE 基站邻频共存的情况 很 可 能 出 现 , 这 两 种 LTE 基站间将会产生邻频干扰 。
基站发射机输出的信号通常为大功率信号 ,基 站 发 射 信 号 有可能会在有用频带之外产生较大的杂散辐射 。
杂散辐射对异系统的影响在这两种基站工作频段 相邻时更为严重 , 本 文 正 是基于这种场景对两种 LTE 基站之间邻频共存的杂散辐射和干扰问题 进行了研究与测试分析 。
关键词 LTE F DD LTE TD-L T E引言系统带宽、 超过 200M b i t/s 的下行峰值速率和更短的 传输 延时, 极大地提高了频谱效率 , 这 些 特 性 使 得 LTE 在一段时期内能够保持相对其它移动通信 系统 的竞争优势。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永远与频谱资源息 息相关,依据 3GPP 的频段划分,TD -L TE Band38 的频1 L TE 系统是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融 合,它采用 OFDM 和 MIMO 等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 扁平网络结构和全 I P 系统架构, 支持最大 20MHz 的!!!!!!!!!!!!!!!!!!!!!!!!!!!!!!!!!!!!!!!!!!!!!!!!!!!!!!!!!度,推动 LTE 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系统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陈邦媛. 射频通信电路. 科学出版社. 2010朱辉. 实用射频测试和测量.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吴伟陵,牛凯. 移动通信原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2 参考文献3 41 沈嘉,索士强,全海洋等. 3GPP 长期演进(LTE)技术原 理 与TD-LTE a nd F DD L T E B a s e S t a t i on Tr a ns c e i v e r RFT e s t i ng M e t hods Com pa r i s onAbstract LTE t e chno l og y co m p r i s e s FDD LTE and TDD LTE. TDD LTE i s a l s o c a ll e d TD-LTE. Th i s paper f i r s t g i v e s a short summary of the b a s i c t e chno l og y d i ff e r e nc e s between TD-LTE and FDD LTE, then g i v e s an i n t r oduc t i on of the RR U structure and r e l e v a n t RF t e s t i ng i t e m s , f i n a ll y f ocu s e s on the co m p a r i s on of the d i ff e r e nc e s between TD-LTE and FDD L TE2012-0b a 7s e -s t a 1t i o 3n #t r a #n s c #e i #v e #r R #F t #e s #t #i n #g m #e #tho #ds #.##2012-07-13#######2#012-07-13########图 1 FDD LTE 与 TD-LTE 邻频示意图图 2 FDD LTE 与 TD-LTE 共天馈系统示意图率范围是 2570~2620M H z ,F DD LTE Band7 的 频 率 范 围 是 上 行 2500 ~2570M H z , 下 行 2620 ~2690M H z ( 见 图 1)。
WCDMA和LTE系统邻频段共存性能研究
王静;杨大成;郑瑞明;张欣
【期刊名称】《邮电设计技术》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对在同一地理区域邻频段共存的WCDMA和LTE系统进行了干扰分析.通过静态蒙特卡罗仿真法评估系统共存的性能损失.根据不同系统干扰源给出了多个干扰场景下的仿真结果.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王静;杨大成;郑瑞明;张欣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北
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北京,1008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WCDMA与cdma2000相邻频段共存性研究 [J], 苏洁;匡晓烜;李国庆
2.2.1 GHz频段LTE与WCDMA的干扰共存研究 [J], 王伟;聂昌
3.2.6 GHz频段TD-LTE系统与其他业务的共存研究 [J], 周瑶;聂昌;毕猛
4.WCDMA与GSM (DCS1800)相邻频段共存性研究 [J], 苏洁
5.WCDMA与cdma2000相邻频段共存性研究 [J], 苏洁;匡晓烜;李国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DD和FDD移动通信系统邻频应用研究何继伟;王大鹏;李行政【摘要】The application of adjacent TDD and FDD IMT system has become a trend, but it also brought some interference issues. In this paper, a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e adjacent TDD and FDD was carried out, and som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efifcient use of frequencies are made.%TDD和FDD移动通信系统邻频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干扰问题。
本文就TDD和FDD邻频应用时的关键因素展开研究和分析,对高效利用频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TDD;FDD;干扰;规避措施【作者】何继伟;王大鹏;李行政【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05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TDD和FDD移动通信系统邻频应用研究何继伟1,王大鹏2,李行政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053)摘要 TDD和FDD移动通信系统邻频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干扰问题。
本文就TDD和FDD邻频应用时的关键因素展开研究和分析,对高效利用频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TDD;FDD;干扰;规避措施中图分类号 TN92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5599(2015)06-0007-05收稿日期:2015-05-17无线电频谱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图1 放大器原理图散干扰不超过-96 dBm/100 kHz ,由此可以推导出LTE 系统共存时,为防止杂散干所系统间隔离度(Isolation_SEM )要求,如下:Isolation_SEM ≥-96(dBm/100kHz)–(-126(dBm/100kHz))=30(dB)(12)2.2 阻塞干扰对隔离度的要求阻塞干扰是指基站接收机接收移动终端微弱的上行有用信号时,受到带外强干扰信号影响,会引起接收机放大器工作偏离线性区,进入非线性失真甚至饱和区,产生非线性失真甚至阻塞。
3GPP 协议[1]对LTE 系统接收机抗阻塞的要求为:当干扰信号不高于16 dBm 时,系统仍可以正常工作。
假定LTE 主设备的典型发射功率为46 dBm ,可以推导出要使干扰系统发射的信号到达被干扰LTE 系统接收机时功率不超过16 dBm ,从而不阻塞接收机所需要的隔离度(Isolation_blocking )为:Isolation_blocking ≥46(dBm)-16(dBm)=30(dB)(13)综合以上公式(12)和(13)可以得出,LTE 系统共址合路时,从控制杂散阻扰指标要求来看,合路的系统间要求有30 dB 以上的隔离度,这也是3GPP 隔离度要求的来历。
3 LTE 系统邻频合路隔离度要求分析现有技术标准和规范中的“共存”和“共址”都是针对室外宏站独立天馈的建设模式而言,并没有特别考虑到室内分布系统多网共用室内天馈系统这一更为特殊的基站共存形式。
合路的系统间不仅基站共址,而且所信号合路器共用室内分布天馈,实现一套天馈共同覆盖。
基站“共址”,覆盖“共存”。
共址基站没有物理空间分隔,系统间避免干扰需要的隔离度无法像室外基站那样通过空间隔离实现,而只能通过合路器端口间的隔离来实现,从而避免相互间的干扰。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1.8 GHz F D D 室分合路不仅具备上面提殊的基站“共存”特点,同时,由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LTE 系统的频段是邻频分配的,所以两者间的“共存”还具备很多其它特征,对两者合路需要的隔离度也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