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新课标岭南美术第十册)
- 格式:docx
- 大小:17.15 KB
- 文档页数:3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表达,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觉和情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线条和色彩运用技巧,同时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和色彩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觉,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达自己的感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学生能够学会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达自己的感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品,进行讲解和示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和色彩的表达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技巧,如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等,色彩的明暗、冷暖等,并示例演示。
3.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方面的作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技巧,以及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以感觉为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出发,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教材内容丰富,步骤清晰,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非常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线条和色彩基础,对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但学生在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情感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观察还不够细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方法,学会通过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方法,能通过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线条和色彩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教师讲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运用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他评,教师总结评价。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和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理解线条和色彩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感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和色彩的基本概念2. 线条和色彩的情感表达3. 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4.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和色彩的基本概念,线条和色彩的情感表达,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视频、美术作品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通过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
b. 学生分享自己对线条和色彩的初步认识。
2. 线条和色彩的基本概念(10分钟)a. 教师讲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概念,如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
b.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特点。
3. 线条和色彩的情感表达(10分钟)a. 教师通过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如何表达情感。
b. 学生分享自己对线条和色彩情感表达的理解。
4. 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10分钟)a. 教师讲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如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感觉、情感等。
b.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5.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15分钟)a. 教师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运用。
b.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6.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和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1. 结合本节课所学,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感觉的美术作品。
9.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体验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受。
3、能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自主探索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来表现情感。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以线条与色彩创意表现意象视觉感受。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线条与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腰鼓舞---《开门红》片段,然后请学生说出观后感。
2、欣赏教材中的画家杨之光的速写作品《腰鼓舞》,引导学生学习画家怎样用线条与色彩来表达情感。
3、小结,展示课题: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索: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1、学生小组活动,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并摸一摸身边的物件,摆一摆收集到的物品,展示、体验不同的线条给与人不同的感觉。
并小组讨论线条的种类,并各可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直线代表简单、大方,给人坚毅、正直等心理感受;斜线代表运动、速度,有张力,视觉上看起来很活跃;波浪线使人看起来柔和、舒适与恬静;折线代表激动、有力与跳跃,形容波折、坎坷。
2、小结:不同的线条可以给人不同的感觉。
活动3【讲授】三、欣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1、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1)、小组讨论教材中画家和学生的作品想表现什么感觉?(2)、试着说出自己对教材中作品的线条与色彩所表现的不同感受。
《秋水回波》表现水流的波纹是弧形,由排列的节奏产生流动感,线条有远近、长短和虚实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恬静的感觉。
《腰鼓舞》用简练轻快的线条,给人飘洒的动感。
《一舟逆乱堆中过》的线条轻快流畅,表现出水流的湍急。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是迎风起舞。
《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红色、黄色使人联想到太阳、火、沙漠,产生帜热、温暖的感觉;蓝色、绿色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洋、树林,产生凉爽的感觉;白色使人联想到冰雪,产生寒冷的感觉。
新课标岭南版美术第十册全册教案完整版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2. 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形式美重点、难点: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课前准备:准备人物情感的图片、美术作品教学活动:一、导入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二、欣赏活动1.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流民图》A.谈谈对《流民图》的第一印象或总体印象。
B .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与人物画技法的简要介绍。
C.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场景气氛。
D.画家和画家的创作动机介绍。
E.对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龄、性别、衣着、道具等方面的分析。
F.作品中人物造型、肢体动作、五官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G.作品如何通过人物情感的表达来解释作品的主题。
2.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说唱俑》赏析A.作品第艺术形式与诞生年代。
B.人物身份、动态分析。
C.作品人物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是通过那些造型要素来表现情感的?D.用对比手法谈谈对《说唱俑》与《流民图》的不同观感。
3. 活动三:体验与评价A.举例说明美术作品通过那些方面来表现情感?B.用恰当词汇表达欣赏某幅人物作品的感受,如欢乐、悲伤、轻松……C.画出生活中人物某种情感的头像,或临摹他人作品。
三、板书设计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流民图》《说唱俑》课后反思: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能用恰当的词语表达作品的感受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欣赏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任务造型及情感表现;2. 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性观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九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教材版本:岭南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感觉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中的作用。
2. 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感觉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感觉。
2. 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感觉具象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线条和色彩的画作,用于引导学生。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线条和色彩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画作给你什么感觉?”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线条和色彩可以表达我们的感觉。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线条和色彩在表达感觉中的作用。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
3. 学生练习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在画纸上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2.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如何将抽象的感觉具象化。
2. 教师示范如何将抽象的感觉具象化。
3. 学生练习将抽象的感觉具象化。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在画纸上将抽象的感觉具象化。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2.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感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将抽象的感觉具象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
9、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新课标岭南美术第
十册)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
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
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五、小组评价
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课后反思: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线条与色彩,由于通过大量的欣赏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