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语文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实验班)(理科)(I)卷
- 格式:doc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13
化学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字母。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Li —7C —12N —14O —16Cl —35.5Fe —56Cu—64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B .已知4P (红磷,s )4P =(白磷,s )Δ0H >,则红磷比白磷稳定C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D .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2.在25℃、101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 、285.8kJ/mol 、890.3kJ/mol 、2800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1C s O g CO g 2+=Δ393.5H =-kJ/molB .()()()()4222CH g 2O g CO g 2H O l +=+Δ890.3H =-kJ/molC .()()()2222H g O g 2H O l +=Δ571.6H =+kJ/molD .()()()()61262221C H O s 3O g 3CO g 3H O g 2+=+Δ1400H =-kJ/mol3.肼(24N H )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时在Cu 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a 。
已知:反应Ⅰ:()()()24233N H g N g 4NH g =+1Δ32.9H =-kJ ⋅mol 1-反应Ⅱ:()()()2423N H g H g 2NH g +=2Δ41.8H =-kJ ⋅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a 所示过程①是放热反应B .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b 所示C .断开3mol ()24N H g 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ol ()2N g 和4mol ()3NH g 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D .200℃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422N H g N g 2H g =+Δ50.7H =+kJ ⋅mol 1-4.亚硝酰氯(结构式为Cl N O -=)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 (结构式为N O ≡)与2Cl 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
最新学17—18学年下学期⾼⼆第⼀次⽉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奋⽃中学⾼⼆年级第⼀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说明:本试卷共分Ⅰ卷(选择题)Ⅱ卷(⾮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Ⅰ卷(选择题)⼀:选择题(每题只有⼀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4分)1、某反应CH3OH(l)+NH3(g) = CH3NH2(g)+H2O(g)在⾼温度时才能⾃发进⾏,则该反应过程的△H、△S判断正确的是()A、△H>0 、△S<0B、△H<0 、△S>0C、△H<0 、△S<0D、△H>0 、△S>02、在⼀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定温度,进⾏以下反应:H2(g)+I2(g)2HI(g).已知起始时加⼊1molH2和2molI2(g),当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φ.下列四种情况分别投⼊上述容器,且始终保持原温度,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也为φ的是() A.2molH2(g)和1molI2(g) B.3molHI(g)C.2molH2(g)和2molI2(g) D.1molI2(g)和2molHI(g)3、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如下的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量为1mol,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则x的值为( )A.4 B.3 C.2 D.14、已知450℃时,反应H2(g)+I2(g)?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0.02 B. 50 C.100 D.⽆法确定5、对于X+Y Z的平衡,若增⼤压强,Y的转化率增⼤,则X和Z可能的状态是( )A.X为液态,Z为⽓态 B.X为固态,Z为⽓态C.X为⽓态,Z为⽓态 D.⽆法确定6、在⽔溶液中存在反应:Ag++Fe2+Ag(s)+Fe3+ΔH<0,达到平衡后,为使平衡体系中析出更多的银,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度B.加⽔稀释 C.增⼤Fe2+的浓度 D.常温下加压7、在⼀化学平衡状态体系中,发⽣下列量的变化,其中⼀定会使平衡发⽣移动的是()A.体系的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物的转化率8、反应CO2(g)+2NH3(g)CO(NH2)2(s)+H2O(g) △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B.减⼩容器体积,正反应速率增⼤、逆反应速率减⼩C.增⼤CO(NH2)2的量, CO2的转化率减⼩D.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向移动9、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当反应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体的颜⾊加深,采取的措施不能达到此⽬的是( )(g)A.恒容下充⼊HI(g) B.恒容下充⼊HC.恒容下充⼊I2(g) D.减⼩容器体积10、在⼀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 C物质的浓度(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
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该混合物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7+1)N A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 A/7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a/14LD.所含原子总数为aN A/142.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3.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4.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笨6.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结构片段为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8.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10.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一)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F :19 Si :28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巴黎奥运赛场上中国运动健儿绽放异彩,“中国科技”闪耀赛场内外。
下列所涉及的材质为新型无机非金属的是()A .射击比赛服采用特制帆布和牛皮等材料B .奥运会场馆中的紫色跑道使用可循环橡胶材料C .乒乓球比赛用球采用高品质ABS 塑料材料D .自行车采用航空级纳米碳纤维材料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ClO 的分子的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形B .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C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D .用电子云轮廓图表示H ―H 的s ―s σ键形成的示意图:3.下列玻璃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合理的是( )A .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①②③B .蒸馏法分离和:②③⑤⑥C .浓硫酸催化乙醇制备乙烯:③⑤D .滴定待测液中的含量:④⑥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硝基()与46g所含电子数均为22Ti 2K S 22CH Cl 4CCl 223Na S O 2I A N 2NO 2NO A23NB .1mol 分别与足量的和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C .1mol 中的数目为D .28g 硅晶体中含有Si ―Si 数目为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稀硝酸:B .NaClO 溶液与足量HI 溶液反应:C .溶液和过量溶液混合:D .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6.葡萄糖酸钙是一种重要的补钙剂,工业上以葡萄糖、碳酸钙为原料,在溴化钠溶液中采用间接电氧化反应制备葡萄糖酸钙,其阳极区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溴化钠起催化和导电作用B .每生成1mol 葡萄糖酸钙,理论上电路中转移了2mol 电子C .葡萄糖酸能通过分子内反应生成含有六元环状结构的产物D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加成反应。
高二年化学第一次月考分析及反思王小莉本次化学月考的考试内容是第一章的内容,整个试卷的题目紧扣教材,没有偏题和怪题,难度不大。
通过近几天对学生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普遍反映,上课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上课进度有点快,但不能做好笔记,没有及时复习,对知识点巩固不够,于是在考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很多题目不知道怎么下笔,觉得力不从心。
由于这段时间是刚开学,学校各种活动多,再加上节假日放假及一些大型活动,耽误了不少时间。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留出单元测试时间,本可用两个课时讲解的,却只用了一个课时讲解。
也就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2、学生在考试中使用的化学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准确表达所想答案的意思,而且在书写当中经常出现错字和别字,导致丢分。
3.没有让学生做足够的、必要的练习题。
对于化学这门理科的学生而言,不做一定量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加强,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4、学生考试习惯不好,有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整张试卷,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觉得试卷简单,就在教室里等着交卷,没有认真检查试卷。
5.师生互动太少。
上课还是老一套,甚至是“一言堂”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时常都是我“唱独角戏”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就坐在下面听,成了古老的填鸭式教学。
很少进行师生互动。
忽略了“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主体。
”以致没有注意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6、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题目只看个大概,就急忙解答,这也是丢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和对学生的调查,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1、学生上课听讲,记好笔记是学好化学课的基础,此外,平时要加强对知识点的检查力度,强化学生的记忆,每个星期定期进行检查,让每个学生把知识记牢固,避免在考试中出现思维混乱,摸棱两可的情况。
尽可能的放慢教学进度。
南阳一中2022年秋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C-12 H-10 O-16 Cu-64 Zn-65 P-31 Cl-35.5 K-39 命题人:1-16张宁 17-20府琦萃 审题人:周云庭 李夏菡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B .2/O 22NaCl(aq)Na Na O −−−→−−−−→燃烧电解C .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D .精炼铜时,纯铜作阳极,粗铜作阴极 2.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1)OH (1)H O(1)+-+= ΔH 57.3kJ /mol =-②准确测量中和热的整个实验过程中,至少测定3次温度③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玻璃搅拌器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④24lmolH SO 的稀溶液和含21molBa(OH)的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1ΔH 114.6kJ mol -<-⋅⑤中和热测定:用50mL0.50mol /L 盐酸和50mL0.55mol /LNaOH 溶液进行实验,用量筒量取NaOH 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⑥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减少热量散失,NaOH 溶液应分多次倒入量热计中⑦用温度计测定盐酸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洗涤,直接测定氢氧化钠的温度会导致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A .①③④⑥ B .③④⑤⑦ C .①③⑤⑦ D .②③④⑤⑦ 3.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1232Fe O (s)3CO(g)2Fe(s)3CO (g)ΔH 26.7kJ mol -+=+=+⋅反应的能量变化 B .乙图表示碳的燃烧热C .丙图表示实验的环境温度为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1V 、2V 的24H SO 、NaOH 溶液混合,混合液的最高温度随V(NaOH)的变化(已知12V V 60mL +=)D .已知稳定性顺序:B A C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 C 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丁图4.已知:①42SiCl (g)2H (g)Si(g)4HCl(g)+=+1ΔH ;②22Si(g)O (g)SiO (g)+=2ΔH 。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命题人:刘小玉审题人:朱有惠(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三分,共60分)1、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He B.C.1s2D.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①HCl②H2O③N2④H2O2⑤C2H4⑥C2H2A.①②③B.③④⑤⑥C.①③⑤D.③⑤⑥3、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①CCl4②C2H5OH③CS2④CH2Cl2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4、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3s23p4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的元素符号为O 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C.可以与H2化合生成液态化合物D.其轨道表示式为5、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A.KCl B.NaCl C.AlCl3 D.Na2S6、下列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的是()7、元素M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580,1820,2750,11600。
该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是()A.MO B.MO2C.MO3D.M2O38、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F>N>O B.O>Cl>F C.As>P>H D.Cl>S>As9、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A.碘单质B.水C.苯D.甲烷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p轨道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Z元素D.X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11、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中,正确的是()A.3d94s2B.3d44s2C.3d104s0D.3d84s212、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其原子序数为()A.24 B.25 C.26 D.2713、人们研究金星大气成分,发现有一种称之为硫化羰(COS)的分子,其结构与CO2类似,硫化羰是一种与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COS的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A.COS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COS属于离子化合物C.COS的结构式为S=C=OD.COS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4、列各式中,中心原子X为sp2杂化的是()A.A—X≡B B.A===X===AC、A—X—AD、15、价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空间构型,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直线形;三角锥形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V形;平面三角形16、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县直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钠参考答案:D略2. 已知:HNCO(异氰酸,其结构是H-N=C=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和H2O。
下列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HNCO中的氮元素被氧化B. NO2中的氮元素被还原C.每生成1mol H2O转移6mol电子D. CO2是氧化产物参考答案:D3. 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的是A. B.C. D.参考答案:B4. 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A、H2OB、CO2C、C2H2D、P4参考答案:BC5. 下列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 NaOH+HCl=NaCl+H2OB. 2Na+2H2O=2NaOH+H2↑C. CaO+H2O=Ca(OH)2D. Cl2+H2O=HCl=HCl+HClO 参考答案:B略6.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将“化学生物学提升为现代最大科学”的三位化学家,利用三人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地辨识蛋白质,制造出溶液中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空间影像.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溶解B.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时,可以喝牛奶等解毒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现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皮肤发生了颜色反应参考答案:A7. 下列各组物质汽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碘和干冰的升华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D、苯和乙烷蒸发参考答案:AD8. 对于铝热反应:Fe2O3 + 2Al 2Fe + Al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若27 g Al参加反应则有3 mol电子转移C.Fe2O3发生氧化反应 D.Al被还原参考答案:B略9.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参考答案:A解: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负极,阴极上得电子被保护,所以属于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A正确;B.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使金属和空气、水等物质隔离而防止生锈,没有连接外加电源,故B 错误;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阻止了铁与空气、水的接触,从而防止金属铁防锈,没有连接外加电源,故C错误;D.镁的活泼性大于铁,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而防止铁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错误;故选A.10. 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图像叙事可以说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由古至今从未间断,只是随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变换着自身形态与表达方式。
在这一漫长的流变长河中,受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不断改变等因素影响,图像呈现出了多元的叙事文化特征。
图像叙事深度参与了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对当时人们的生活起了重要的影响。
总体来说图像叙事从原始时期面向大众的自发活动,到后期面向少数的统治阶层或宗教的叙事,再到现代社会面向大众的视觉狂欢,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传统的图像叙事主要靠手工制作,其主要面对的也是当时的宗教或者统治阶级等少数人群,直到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图像叙事逐渐超越了文字叙事的影响范围,开始大量的传播逐渐扩散到大众人群。
印刷术作为早期的机械复制技术,对图像叙事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直接改变了传统手工绘制的生产方式,也出现了如版画等新的图像叙事形式,增加了图像叙事的传播广度及速度。
因此需要提出的是在古代中国,长期使用的雕版印刷对于图像叙事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期常用于经文与插图及店招宣传等,后期发展成为版画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摄影术的发明为契机,动态影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动态图像的出现,弥补了静态图像叙事中时间不足的缺点,同时也使得传统静态图像的空间叙事有了动态的线性时间特征,这些改变也使图像叙事超越文字叙事成为当下叙事的主流。
图像叙事开始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在帮助人们交流、传情达意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新的生活方式。
如今,互联网和终端技术的发展,为图像叙事提供了多元化渠道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而广阔的交流平台。
日常生活中看电影看电视,出门逛街看到的各种广告图像、指示符号等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一时代被称为图像叙事的狂欢时代也不为过。
(摘编自马全福《图像叙事的发展流变与设计策略》)材料二: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宏大叙事的模式是最为常见的选择。
XXXX中学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我们应该号召公众从我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 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研发高效低毒农药, 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 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 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保护森林2、当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4、未来新能源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3kJ/mol(中和热)C.S(s)+ 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 △H= +116.2kJ/mol(反应热)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8、化学反应2A+3B2C,开始时A的浓度为4mol/L,8分钟后A的浓度为1 mol/L,则物质B的反应速率为()A.0.75 mol/(L·min)B. 0.5mol/(L·min)C.0.25 mol/(L·min)D.0.5625 mol/(L·min)9、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增加压强C. 使用催化剂D. 升高温度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11、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C.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D.该反应ΔH2=-571.6kJ/mol12、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的最主要原理是()A.能提高反应物的活化能B.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D.改变反应的焓变13、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 (g ) + 3H2 ( g ) 2NH3 ( g ) △H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 一定大于92.0 kJB. 一定小于92.0 kJC. 一定等于92.0 kJD. 不能确定1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 CaCO3沉淀。
河南省语文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实验班)(理科)(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一上·白城月考)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B .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 , CCl4层显橙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Br2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 .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说明H2SiO3的酸性强于H2CO32. (2分)钠着火时, 应选用下列哪些物质或灭火器材来灭火()A . 二氧化碳灭火器B . 泡沫灭火器C . 水D . 细砂土3. (2分)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A . 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B .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 . 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D . 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4.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CH4O和C2H6O一定互为同系物B . 16 g CH4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相等C . 32S与33S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是同一种核素D . 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N2和C2H4的分子数相等5. (2分) (2015高一上·辽宁月考)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B . 常温常压下,1.06克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C . 通常状况下,1NA个H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 .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离子个数为NA6. (2分) (2015高一上·青岛开学考)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各组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AB . BC . CD . D7.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B . 海洋元素﹣﹣溴的提取常用“空气吹出法”,该制备方法中溴元素依次经过被氧化、被还原、被氧化的三过程C .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D . 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8. (2分)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OH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OH的质量分别是()A . 950 mL,76.0 gB . 500 mL,80.0 gC . 1 000 mL,80.0 gD . 1 000 mL,76.0 g9. (2分) (2016高一上·长沙期中)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的稀硫酸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质量分数为2a%,此时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已知硫酸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c1 与c2的数值关系是()A . c1=2c2B . c2=2clC . c2>2c1D . c2<2cl10. (2分) (2017高三上·洛阳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SO2和N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B . 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完全相同C . Al2O3和Na2O按物质的量比1:1投人水中可得到澄清溶液D . 金属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元素的前面,铝与强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11. (2分) (2017高一上·河北期中)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A . K+、Cl﹣、NO3﹣、CO32﹣B . Ag+、K+、Cl﹣、NO3﹣C . Cu2+、SO42﹣、Na+、CO32﹣D . Ba2+、OH﹣、Mg2+、NO3﹣12.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 . 向FeSO4溶液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5Fe2++MnO4﹣+8H+═5Fe3++Mn2++4H2OC . 向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D . 用铜做电极电解NaCl溶液:2Cl﹣+2H2O H2↑+Cl2↑+2OH﹣13. (2分)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含有:Al3+、Mg2+、Fe3+、Fe2+、H+、CO32﹣、NO3﹣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A . Mg2+、H+、NO3﹣B . Mg2+、Fe3+、H+、NO3﹣C . Fe3+、H+、NO3﹣D . Cu2+、H+、NO3﹣14. (2分) (2018高二下·宜昌期末) 已知X、Y、Z为三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可分别形成Xn+、Ym+、Zn-三种离子,已知m>n且X、Y、Z三种原子的M层电子数均为奇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三种离子中,Ym+的离子半径最小B .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nZO4C . X、Y、Z一定在同一周期,且原子半径Z>X>YD . 三种元素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两两会发生反应15. (2分) (2016高三上·西安期中)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②往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2Fe3++Fe═3Fe2+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④氯化铁水解:Fe3++3H2O═Fe(OH)3↓+3H+⑤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Fe2++C12═Fe3++2C1﹣⑥碳酸氢钠水解:HCO3﹣+H2O═H3O++CO32﹣⑦通入过量二氧化硫于碳酸氢钠溶液:SO2+HCO3﹣═CO2+HSO3﹣⑧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2OH﹣+C12═C1﹣+C1O﹣+H2O.A . ①③⑤B . ②④⑥C . ②④⑤D . ②⑦⑧16. (2分) (2017高二上·贵阳开学考) 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 . 检验Na2CO3固体中是否混有NaHCO3 ,可向固体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B . 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钻玻璃,可观察到Na+离子火焰呈黄色C . 欲证明某溶液中含有Fe3+ ,滴加KSCN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会变为血红色D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17. (2分)过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固体是()A . Na2OB . Na2CO3C . Na2O2和Na2CO3D . Na2O2和Na2O18. (2分)下列反应中铁元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 . FeS+2HCl=FeCl2+H2S↑B . Fe+H2SO4=FeSO4+ H2↑C . Fe2O3+3CO2Fe+3CO2D . 2FeCl3+Cu=2FeCl2+CuCl219. (2分) (2016高一上·六安期末)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序号反应物产物①KMnO4、H2O2、H2SO4K2SO4、MnSO4…②C12、FeBr2FeC13、FeBr3③MnO …Cl2、Mn2+…A . 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B . 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或等于1:2C . 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 Cl2 ,转移电子5molD .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 >Cl2>Fe3+>Br220. (2分) (2016高一下·青海期末) 标准状况下两种等物质的量的可燃气体共1.68L,其中一种是烃,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g.则这两种混合气体可能为()A . H2与C2H4B . CO与C2H4C . H2与C4H6D . CO 与C3H6二、填空题 (共5题;共28分)21. (8分)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2﹣、X中的一种.(1)某同学通过分析比较,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①X为________.A.SO32﹣B.SO42﹣C.CH3COO﹣D.SiO32﹣②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③将0.02mol的A与0.01mol的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精确到0.1g).④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3)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硫酸,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________(填相应的离子符号).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22. (1分)因为BaSO4难溶,难于利用,所以工业上常将BaSO4 转化成BaCO3后,再将其制成可溶性钡盐.现有足量的BaSO4 悬浊液,在该悬浊液中加入饱和纯碱溶液并不断搅拌,可以将BaSO4 转化成BaCO3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23. (9分) (2018高三上·郑州开学考) 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对优化空气质境至关重要。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发生的反应如下:CH4(g)+4NO2(g) 4NO(g)+CO2(g)+2H2O(g) △H=-574kJ/molCH4(g)+4NO2(g) 2N2(g)+CO2(g)+2H2O(g) △H=-1160kJ/mol若用0.2molCH4将NO2还原为N2,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