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doc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8
初中历史中的洋务运动教案一、洋务运动的背景1. 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清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2.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剧了清朝政权的危机。
二、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及领导阶级1.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2. 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 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三、洋务运动的口号及内容1. 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
2. 内容:(1)军事方面:建立新式军队,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工业方面: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
(3)教育方面: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四、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1. 封建性: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
2. 对外国的依赖性: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3. 管理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五、洋务运动的教训1. 改革必须符合国情:洋务运动试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但最终失败,说明改革必须符合国情,否则难以成功。
2. 发展资本主义是历史趋势:洋务运动的失败启示我们,发展资本主义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3.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洋务运动过于依赖外国,导致最终失败。
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
通过本次教案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失败的原因,从而认识到洋务运动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中的教训。
引导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评价洋务运动,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洋务运动[课程标准]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28——3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冲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两次鸦片战争使清王朝在政治、经济上元气大伤。
为了适应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对人民革命的镇压,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次颇有声势的运动——洋务运动爆发了。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中比较开明的洋务派做的一场“强国梦”,“好梦”就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破灭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如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观看影视片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看录象、阅读课文、探究问题,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打破原有的封建统治,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图片,设问: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以此导入新课。
初二历史上册第 6 课《洋务运动》导教案新苏版【学习目标】洋务派创立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知识梳理】【一】从19世纪60年月到90年月,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在中央以为代表,在地方以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
【二】 1、洋务运动先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纳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立了安庆内军器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些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立的轮船××局、张之洞创立的、湖北织布局等。
【三】 1862 年建立的京师同门馆是洋务派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四】洋务运动:1、结果: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三军淹没,标记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破产。
2、性质: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故交替的特别历史阶段中,是一次的自救运动。
3、目的:是保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4、作用:它没有使中国兴盛起来,但引进了西方技术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公司。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公司累积了生产经验,培育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使作用,为中国的近(地位 )代化开拓了道路。
【自主检测】【一】1、迅先生回史:〝中国太改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
中国自己是不愿的。
〞第二次片争的‘一鞭’使清代一些有之士到要利用西方先生技富国兵。
于是开始了〔A〕A、洋运B、戊戌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2、史料: 1876 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司李圭初次参加在美国的世界博会,他美国展品〝居十之八〞,而中国〝无一物于此〞。
会后,他高声疾呼〝机器正当求〞。
一主属于以下哪个派〔 B〕A、固派B、洋派C、新派D、革命派3、〝洋运是中国向近代化的初步〞,它的本含的理解是〔 C〕A、它是地主的改进运B、它促了官僚本的展C、它使中公民族本主工起D、它用机器生取代手工4、毛曾:〝〔在中国〕重工,不可以忘了之洞〞。
初中历史中的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与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洋务运动的发起和进展;
2. 洋务运动的影响与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被列强侵略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提出急需振兴的问题,并引入洋务运动的话题。
二、讲授(15分钟)
1. 洋务运动的起因和发起者;
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 洋务运动的成果和影响。
三、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环境下有何意义?
2. 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
3.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是什么?
四、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教科书上相关习题;
2. 就洋务运动的意义、影响和失败原因写一篇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但在讨论环节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第6课 洋务运动1、知道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
熟练记忆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学会正确全面的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体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深远影响。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简述鸦片战争的危害和影响。
4.列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5.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6.列举《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7.列举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大条约。
8.列举清朝后期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 背景: 后,清朝内外交困。
2. 目的:利用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
3. 代表: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 、 、、 。
4. 时间:19世纪 到掀起的一场 “ ” 的洋务运动。
5、内容:(1)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 ”为口号,创办了 、 福州船政局等。
(2)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 ”为口号主要有在上海创办的 、张之洞创办的 和 。
(3)近代海军:筹建了 、 、三只海军。
(4)近代教育: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成立的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6、结果:在 中,全军覆没,洋物运动也随之破产。
7、评价:(1)局限性: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 的自救运动。
其主观目的是维护 而不是把中国引向 。
它没有 。
(2)积极性: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 。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 ,培养了 ,在客观上为 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开辟了道路。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 )1 2 3 4①开办民用工业②筹建海军③兴办新式学堂④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2.以下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3.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其标志事件是()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D、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4.以下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C、阻碍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D、客观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5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初中洋务运动历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洋务运动的起因、发展和影响;
2. 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
3. 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实施过程;
2. 洋务派和自强派的主要观点和政策。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出现洋务运动?有什
么具体内容?
2. 学习(30分钟)
a. 洋务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b.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
c. 洋务派和自强派的对比分析。
3. 引申(15分钟)
讨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及启示。
4. 活动(15分钟)
小组活动: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海报或PPT介绍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四、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
2. 完成小组活动设计的展示海报或PPT。
五、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 背景和起因
- 内容和实施
- 洋务派和自强派
- 影响和启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但在活动设计方面可以更具创意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增加实践性强的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北京再次被外国军队占领,战争和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洋务运动期间制造的军舰性能,教师指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后,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
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过程被称作洋务运动。
平远号军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小结、过渡:这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呢?请看新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自强”与“求富”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8——30页本目的内容,并根据《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10页的练习题,由学生自己先在课本上做读书标记,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补充订正,接着当堂进行“接龙”活动。
(第一个学生由教师指定,其余由答对的学生选择自己准备考察的对手,答错者不得分,答对者得分并有权提问一个同学。
出题者可看教材,“接龙”者不能看书,其他人不许插嘴提示。
)1、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
(中央代表是恭亲王奕訢,地方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2、洋务派先后提出什么口号?(先“自强”——军事上,后“求富”——经济上)3、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前期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还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4、据图填表,认识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分为军事和民用两种,要求工业名称与人名、二、洋务运动的评价学生阅读30——31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
2019-2020学年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新人教版一、教材内容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标准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列举洋务派所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认识洋务运动的背景与影响、地位与困境,认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通过精选材料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知历史本质的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体会洋务派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艰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中兴煤矿公司旧貌张学良的股东证明中兴公司新貌材料:1861年,洋务派发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洋务派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而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兴公司正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派米协麟、戴华藻筹资5万元,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注销“华德”字样,完全为华资经营,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公司)中兴煤矿公司(原中兴矿局),矿厂位于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市),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也是中国近代设立较早的民族资本煤矿。
至30年代,中兴煤矿公司与当时的开滦、抚顺齐名为中国三大煤矿,而且是其中唯一的“民族股份制企业”。
“能与外煤抗衡者惟中兴公司也”,中兴煤矿公司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以上是我们家乡的课程资源“中兴公司”的图片资料和文字介绍,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学生:中兴煤矿公司地址是枣庄。
学生:中兴煤矿公司兴建于洋务运动期间。
学生:中兴煤矿公司是一个股份制企业。
学生:少帅张学良曾是中兴煤矿公司的大股东。
教师:同学们捕捉信息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嘛。
中兴煤矿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呢还是民用工业?洋务派还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他们为什么要创办企业?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6课洋务运动。
板书:第6课洋务运动(设计意图:此设计注重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吸引学生进入预设的课堂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进课堂中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彷徨——为什么要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的背景)展示:材料一: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写道,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其在《原叙》中如是说:“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中国近代史》材料三: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的重要性。
教师:根据材料一,魏源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概括地回答)?学生:“师夷长技以制夷”教师:根据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学生:太平天国运动涉及大半个中国,拥有了半壁江山,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教师:鲁迅先生说的打在中国人背上的“很大的鞭子”指的是什么事件?它使中国人开始了什么行动?学生: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教师: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用一句话归纳概括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学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出现内忧外患(内外交困)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出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领会“论从史出”的观点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教师:在清政府内忧外患背景下清政府内部有什么分化?学生: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对立。
教师:“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
指诸如外事交涉、签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那何谓“洋务派”?学生: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教师: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展示:图片学生:中央的奕教师:同学们,你能替他们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吗?学生:加强军事学生:改革制度教师:改革制度这一个层面,洋务派别应该没有触及到。
但我们的这个同学想的很深,很远见。
谁还有补充?学生: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建造坚船利炮。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建议,活跃学生的思维,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但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赞许,鼓励学生更进一步地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
我们先来看一下洋务派代表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的主张。
展示: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纡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船制炮,大可期永远之利孔子和老子: 仁者与智者的思考——曾国藩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教师:从展示的资料中我们分析出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共同观点是什么?学生: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教师:他们提出这些观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学生: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教师:他们是怎样实践自己的观点,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呢?二、践行——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的内容)展示:图片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教师:这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图片。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领导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28页到30页的有关内容,归纳出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的实践活动(总体概括)。
学生:创办军事工业学生:创办民用工业学生:筹建近代海军教师:还有没有补充?学生:兴办新式教育教师:总结(板书)四大举措。
也就是洋务运动的内容。
把全班划分出四大组,分别承担四个方面的探究任务。
如果提前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务,可以涉及其他方面的探究任务。
展示:(先把四个方面的探究任务全展示出来,然后依次检查、点拨探究结果)创办军事工业的探究任务:1.制作洋务派别创办的军事工业简表(表格内容包括创办时间、口号、企业名称、创办人)2.比较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和手工制造的武器,分析总局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选择优秀者展示)展示:洋务派别创办的军事工业简表教师:洋务运动从军事工业的创办开始,突出体现出洋务运动的哪个目的?学生:强兵(设计说明:本环节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制作表格并完成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择优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展示:(从1865年到1890年,洋务派在全国共创办了20个军事工业)教师:全国这么多军事工业,全部运转起来需要很大的财政资金,慢慢地,大多军事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无法正常运作。
怎么办?学生:到70年代,洋务派发现要维持军事工业的运转还要解决资金、燃料和原材料等来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洋务运动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展示:创办民用工业的探究任务:1.制作洋务派别创办的民用工业简表(表格内容包括创办时间、口号、企业名称、创办人)2.结合课本29页的小字,分析湖北织布局的作用?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选择优秀者展示)展示:洋务派别创办的民用工业简表教师:分析湖北织布局的作用?学生:较好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设计说明:本环节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制作表格并完成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择优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洋务派创办的这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个共同点,都是采用的机器大生产的方式。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展示:筹建近代海军的探究任务:洋务派共筹建了哪几支海军?筹建海军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洋务派共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筹建海军的目的是加强海防。
教师: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的总体实力在当时排在世界第四,可见清政府在海防建设方面是花了大力气的。
展示:兴办新式教育的探究任务:1.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2.与以前学过的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和目的比较,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什么变化?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①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成立京师同文馆②派遣留学生学生: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目的是考取功名;洋务派兴办学堂学习近代文化,目的是办洋务,富国强兵。
教师: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30多年,富国强兵的目的达到了吗?三、反思——学习西方的效果怎么样(洋务运动的评价)展示:材料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
”材料二:教师:材料一中说练兵、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指的是什么?学生:“纸糊的老虎”指的是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教师:材料一中的“破房子”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指的是清朝腐朽的制度。
教师: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教师:请结合以上内容和第一单元所学的在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遭遇说明“洋务运动实现它的目的了吗?”学生:没有。
讨论:洋务运动没有如愿地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呢?教师:给出当今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要观点和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大家可以讨论后表明你的态度,你支持哪一种?展示当今观点:A.彻底否定,没有价值B.全面肯定,无可挑剔C.虽然失败,但作用明显(设计说明:学生做出选择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选择的原因。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内容的学习加深理解。
)教师:老师选择C . 因为这是一种公正全面的评价。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物和一件事的时候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请学生阅读理解课文30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强调: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