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统图案欣赏临摹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84
宝宁寺水陆画大威德不动尊明王图轴我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工作,负责全省文物的修复保护。
期间临摹了辽代娄睿墓壁画、元代永乐宫壁画等,足迹遍布各地大小石窟、寺庙,纵观全国各地寺观壁画、水陆画后,被宝宁寺那传统的工笔重彩水陆画精湛的技法、神秘的故事、富丽的色彩、流畅而富有变化的线条等高超的技艺深深吸引,激发了我强烈的再创作欲望,最终立志对宝宁寺水陆画进行临摹、学习、研究。
水陆画是伴随佛教盛大的水陆法会发展起来的一个宗教画种,“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
水陆画是悬挂于水陆法会内坛“水陆道场”的必不可少的圣物,代表法会中所邀请的对象,为一种特别功德之物,内容以佛、菩萨、明王、罗汉、诸大天王、护法诸天、天龙八部等,兼及六道众生形象,可以说,是佛教世界观中这个宇宙三维时空中各种有情生命群像的体现。
水陆二字所表示的祈福与超度的范围与力量广大无边,遍满十方法界。
其内容主要为设斋育经,礼忏施事,集中体现佛教普济群灵、救度众生的精神。
建于明代天顺四年(1460年)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寺内遗留下一堂非常完整的弥足珍贵的明代水陆画,共136幅绢本,除9幅大佛像为5尺整张,其余均为4尺。
少数因岁月沧桑受潮或被烟熏,绢色较暗或稍有裂纹。
这批画是550多年前明朝廷敕给宝宁寺的,为生民造福的圣物,名曰:“定边水陆神帧,”是我国明代绘画宝库中的精华。
1953年从宝宁寺调藏于山西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艺术———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临摹札记赵庆生火焚屋宇军陈阵伤残等众图轴. All Rights Reserved.宝宁寺水陆画一、历史悠久,使命特殊明代前期在山西大同、右玉县及河北长城一带,边境人口、财物常常遭受北方蒙古鞑靼、瓦剌族的侵害,兵燹不绝。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23岁的英宗效仿先帝亲征瓦剌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英宗被瓦剌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我国目前拥有全球各种陨石数据库除了相关科研单位就只有湖南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在文物鉴定上得到很多地方司法机构判案认可。
·这是饕餮纹·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
“饕餮纹”是后人附会的称呼。
饕餮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与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研究者称为兽面纹。
▼·夔纹素材·夔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青铜器上的装饰。
夔是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
一说为龙纹、蜗身兽纹。
《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
”释文:“夔,一足兽也。
……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蝉纹素材·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器上。
《说文》:“蝉,以旁鸣者。
”蝉又名蜩,《诗·大雅·荡》:“如蜩如螗”,毛享传:“蜩,蝉也。
”螗也是蝉的一种,别有寒蝉称蜺。
蝉是季候的虫,《诗·豳凤·七月》:“五月鸣蜩。
”旧说,汉代侍中以蝉为冠饰,取其居高食露,精洁可贵之意。
青铜器蝉纹,蝉体大多作垂叶形三角状,腹有节状条纹,无足,近似蛹,四周填云雷纹;也有长形的蝉纹,有足,也以云雷纹作地纹。
盛行于殷末周初,主要装饰在鼎、爵的流上,少数觚、个别盘上也饰有蝉纹。
可能意味蝉纹和饮食及盥洗有一定联系,其取义大约是象征饮食清洁的意思。
蝉又名复育,《论衡·无形篇》:“复育转而为蝉”。
蝉纹中有的无足,似蛹,可能就是复育,如此,蝉纹还有象征死而转生之意。
▼·重环纹素材·重环纹是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
课题:中外传统图案课型:讲解示范课时:6 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掌握图案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具有装饰造型、纹样组织、构图、装饰色彩的运用能力以及优秀的审美观,对美的洞察力以及一种超越常人、与众不同的装饰美感。
从而培养对于视觉艺术设计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图案的基本概念,图案特点、分类、与装饰画的区别。
中外传统图案的认识和了解难点:为装饰图案的写生。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教具准备:铅笔、直尺、橡皮、圆规、毛笔、水粉颜料、水、调色盘、白卡纸。
集体备课情况:研究讨论教学方法第一节课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定义:什么是图案?图案是艺术的一种,图案设计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在工艺材料,功能用途,经济条件和社会审美需求等前提条件制约下,充分发挥艺术想象,调动一切可视的图形,色彩,构图,技法,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装饰美的艺术形式,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美化人们生活.2、我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图案是预先绘制的工艺美术品或实用美术品的造型,纹样,色彩的图样或方案的总称狭义:图案是指器物上的图形与色彩的设计。
以上两种说法表面看来是多与少,广与狭的差别,实则是对现代图案与传统图案不同的诠释. 二:图案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图案是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使其造型、色彩、构图等适用于审美目的的一种设计图样。
装饰图案作为一种基础的艺术训练,在设计艺术中作用很大,它不仅在形象思维上解决装饰造型的基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全面遵循艺术形式美的规律,为以后的装饰绘画课程打下基础。
3图案的特征:图案是一种装饰手段,它通过艺术手法,把生活和实用中的装饰需要,用装饰的造型、装饰的色彩描绘出来。
特征:是将人们在生活中的观望、愿望、理想和自然美,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象征手法,通过它特有的形式法则,进行再创造。
三要素:1:图案的造型2:图案的色彩3:图案的构图三:课堂小结:四:讲评作业,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赞誉。
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诞生了无数杰出画家,也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画作,在中国及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画在古代被称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等三大类,而之所以分为这三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
《洛神赋图》1、《洛神赋图》,由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作,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但是原卷现在已经遗失。
《洛神赋图》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
其传世作品主要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前段时间《国家宝藏》节目中便有一期介绍了辽宁博物馆的《洛神赋图》,故事情节真挚动人。
2、《步辇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内容反映的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唐宫仕女图》3、《唐宫仕女图》描述的是唐代美女众生像,最杰出的包括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主要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那时候的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
《唐宫仕女图》为后世研究唐代贵族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佐证材料。
中外名画赏析作品在艺术史上,名画是指那些具有卓越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绘画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创作才华,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生动记录。
中外名画涵盖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和流派,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赏析一些中外名画作品,探索它们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幅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当时京师东京(今北京)城市的繁华景象。
画面上人物众多,有商贩、行人、官员等,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多彩生活。
画家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构图技巧,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活力和细致的细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幅作品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珍贵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西方艺术,欣赏一幅名画《蒙娜丽莎》。
这幅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画之一。
画中的女性神秘而优雅,微笑着凝视着观者,给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
达·芬奇运用了光影的技巧和细致的表现力,使得这幅肖像画具有了超凡的艺术魅力。
《蒙娜丽莎》不仅是达·芬奇的杰作,更是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社会和文化的生动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除了这两幅经典的名画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中外名画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例如,荷兰画家凡·戴克的《夜巡》,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美国艺术家华盛顿·克劳斯的《自由引导人民》,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
通过赏析这些中外名画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体会艺术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影响。
每一幅名画都是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诠释,是对人类文明的珍贵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名画作品,传承和弘扬艺术的精神,让艺术继续为人类社会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第一篇简单易临摹的世界名画《四十幅世界名画欣赏》四十幅世界名画欣赏1、蒙娜丽莎 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简单易临摹的世界名画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
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3、无名女郎 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99cm 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4、女占卜师卡拉瓦乔油画 1590年99×131厘米藏巴黎卢浮宫5、宫娥委拉士贵支 1656年318×276厘米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宫6、海伦娜.弗尔曼肖像鲁本斯 1620-1625年79×54厘米现存伦敦国立美术馆7、珍珠女郎柯罗 1868-1870年70×55 厘米巴黎卢浮宫藏第二篇简单易临摹的世界名画《世界名画欣赏》第三篇简单易临摹的世界名画《从世界名画提炼出的十种经典色调》简单易临摹的世界名画从世界名画提炼出的十种经典色调来源:视觉中国编辑:wing简单易临摹的世界名画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5日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不代表火星时代同意其观点或描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西方古典家具纹饰之比较(上)xxxx金凯莎发布时间:2010-11-21查看次数:486中西古典家具的精美的雕刻纹样是家具作为传统手工艺形式的主要装饰手法,蕴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
古典家具的精品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其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主流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
明清家具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集大成者,无疑有很丰富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
倘若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
明清的装饰图案题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动物纹样动物纹样包括蟠龙纹、蟠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大都选用人们崇拜喜爱之物,其中以龙纹、凤纹尤为突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
它刚强劲健,富于变化,性猛而威,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故龙纹多用于宫廷与皇族家具上。
凤,古人称之为神鸟,百鸟之王,出于东方君子之国,每当天下大宁,其声若萧,清高雍容。
龙凤形象均是人们杜撰假想出来的祥瑞象征形象,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现象的服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明清家具中的动物纹样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的遗风--雄浑而博大、深厚而拙朴。
2、xx植物及人物纹样吉祥植物纹样有牡丹纹、灵芝纹、莲花纹、海棠纹、梅、兰、竹、菊、松、葡萄等。
还有各种植物变形图案,如卷草纹、反草纹、缠枝纹、芝麻梗、藤等,各种植物什锦图案,如蔬菜及各种瓜果等。
吉祥植物纹样深受当时绘画的影响,极具富丽堂皇、绚丽多彩之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的审美追求。
像"岁寒三友"等植物形象,由于其某些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生哲理和人生观的理解和信奉,于是也成为人们争相刻画的纹样。
山水人物纹样多半是反映历史典故、诗词故事和文人生活的画面,如游归图、南山观瀑、五老图、东篱采菊等景象,并以中国画的散点绘画技法为基础进行生动地描绘和展现。
敦煌壁画的鉴赏与临摹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2-137-01论文概要:敦煌壁画,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
图案画、飞天技乐画、菩萨佛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供养人画。
特征,形象、用钱、用色。
临摹,整理画稿、过稿、托背、裱板、做底、上色、勾提神线传承与创新敦煌壁画主要指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西千佛洞,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5万多平方米,是世界范围内壁画最多的石窟群。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样,跨越时间久远从前秦建元2年第一个建窟到元代都有大量的壁画作品留存!它和其他宗教艺术类似,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美好善良的愿望的艺术。
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是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扎根于名族艺术又结合和吸收世界艺术精华的艺术典范,也被称为千佛洞。
是我国四大古窟之一,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按照本人多年的临摹经验概括,将敦煌壁画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图案画: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边饰图案、椽间图案等。
用来装饰石窟墙壁以及对佛像雕塑、壁画等主要内容的装饰2、飞天技乐画:在佛国世界里奏乐献花,端盘伺候的人物形象3、菩萨佛像画:作为佛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
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或单独被塑造。
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4、经变画:利用绘画的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用绘画的手段表现经典内容的叫“变相”,即经变画。
5、故事画:为了大力宣传佛教,广泛吸引群众,古代画家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形象的画面形式展现给观众,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