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骨关节结核 (2)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18
骨与关节结核结核病是人体感染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由于人的抵抗力下降,通过血液播散到骨或关节,形成骨结核,关节结核。
近年来,由于耐药性细菌的增加,使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骨与关节结核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30岁以下的病人占80%。
这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为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
在我国,以原发于肺结核的占绝大多数。
骨关节结核可以出现在原发性结核的活动期,但大多发生于原发病灶已经静止,甚至痊愈多年以后。
在原发病灶活动期,结核杆菌经血循环到达骨与关节部位,不一定会立刻发病,它在骨关节内可以潜伏多年,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如外伤、营养不良、过渡劳累等诱发因素,都可以促使潜伏的结核杆菌活跃起来而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机体的抵抗力加强,潜伏的结核杆菌可被抑制甚至被消灭。
骨结核的好发部位:(1)脊柱结核,约占骨结核总数的一半。
脊柱结核以腰椎结核最高,其次为下胸椎,胸椎,及颈椎结核,单纯的椎体附件结核较少见。
四肢结核以膝关节结核为多见,其次为髋关节结核,肘关节结核,肩关节结核,总之四肢关节结核中,下肢关节结核较上肢关节结核发病率高,即好发部位都是一些负重大,活动多,易于发生创伤的部位。
病理: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初病理变化是单纯性滑膜结核或单纯性骨结核,以后者多见。
早期,关节功能不受影响,但后期,结核病灶侵犯关节腔,关节软骨面受损,发展为全关节结核,就会产生关节功能障碍,若不能被控制便会出现继发感染,甚至产生瘘管或窦道,此时关节完全毁损。
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及贫血等结核中毒症状;也有起病急骤,有高热及毒血症状,一般多见于儿童。
2、病变部位大多数单发性,少数为多发性,青少年患者常有关节外伤病史。
3、病变部位有疼痛,活动后疼痛加剧。
儿童有“夜啼”。
部分患者因病灶内脓液突然破溃于关节腔,而产生急性剧烈疼痛。
4、浅表关节有肿胀与积液,并有压痛,关节常处于半屈曲状态以缓解疼痛,后期肌萎缩,关节呈梭形肿胀。
骨及关节结核x线片上的特征表现和诊断1.目的与要求(1)必须了解骨关节结核的传染途径,以及在骨和关节内的发展蔓延规律,及其好发部位。
(2)必须熟悉长骨骨骺端结核的x线特征。
(3)熟练掌握关节结核和脊椎结核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2.教具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
3.内容提要(1)长骨骨骺及干骺端结核(如膝、筋等):病灶多呈局部性骨破坏,边界较清楚,常呈圆性,椭圆或分叶状。
其中可含细小死骨,附近无骨膜反应。
病灶常破坏骨骺侵入关节,形成关节结核。
(2)关节结核最常发生于支持体重大关节,如膝关节、筋关节等。
可分为骨型和滑膜型二种,前者由骨骺和干骺端结核发展而来;而后者系由滑膜直接感染而形成。
关节结核在X线片上的主要表现是:关节肿胀积液,广泛骨质稀疏;关节的非支重面(如边缘部分)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等。
(3)髋关节结核的发生率甚高(居第二位),多为骨型,病灶多从股骨头开始。
股骨头及髋臼均可被破坏而发生病理性脱臼造成畸形,骨盆倾斜、患肢缩短。
(4)膝关节结核在全身居第三位,多为滑膜型。
其主要x 线表现有:关节肿胀积液常为其最常见的主要表现。
可长期存在,发展缓慢,故可造成膝周各骺发育过大。
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骨端破坏而轮廓不整。
骨质疏松等。
(5)脊椎结核在全身的发生率最高,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多为青少年。
以腰椎椎体发生最多。
病灶有中央型、边缘型、前缘型三种类型。
中央型主要表现是椎体中央骨质破坏;边缘型主要表现是椎体间隙狭窄;前缘型主要表现是椎体前缘骨破坏。
病变发展较慢,但常引起畸形。
(6)脊椎结核的x线表现有:①椎间隙狭窄,其范围和程度有很大差别,局限性轻度狭窄不易识别。
严重的狭窄,椎间隙完全消失,使二个椎体密接,也应注意。
②椎体骨破坏及椎体变形,椎体骨质破坏,由于支重必然会引起椎体压缩变形,且二者程度一致。
常见的变形是椎体呈楔状改变,进而呈三角形甚至椎体消失。
由此又造成脊椎曲线改变,如驼背及侧弯,脱位及半脱位等。
2020年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二)》试卷(A)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骨膜增生:2、关节破坏:3、RP:4、“灯泡”征:5、充盈缺损: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脊柱结核和肿瘤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可以引起相邻椎间隙变窄。
()2、压缩骨折行CT检查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观察骨折本身,而是观察骨折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影响。
()3、骨巨细胞瘤好发年龄为20~40岁,好发部位是骨端,属于良性骨肿瘤,且其骨质破坏以纵向膨胀为主。
()4、前列腺癌最易发生溶骨性骨转移。
()5、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时,在病变骨质的周围往往可见骨膜反应,且骨膜反应的范围与病变范围相一致。
()6、双侧肾上腺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增强有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肾上腺转移瘤。
()7、腹膜后间隙肿瘤位置深邃者,早期一般无临床表现。
()8、肝硬化再生结节多表现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平扫呈稍高密度,增强早期可强化。
( )9、弹簧圈征象是肠套叠的套头部形成的X线征象。
()10、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病理状态下X线平片上才能见到的影像是:( )A.骨皮质B.骨膜C.骨松质D.关节间隙2、下列哪项不是佝偻病的X线表现:( )A.临时钙化带不规则、模糊、变薄B.干骺端远端杯口状改变C.骨质普遍疏松D.骨骺和干骺端距离加大3、硬化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可见干骺端圆形的骨质破坏区B.又称Garre骨髓炎C.骨质增生硬化为其特点D.骨髓腔可变窄4、脊椎骨折可出现:( )A.椎间隙变窄B.椎间隙变宽C.脊椎后突畸形D.周围软组织肿块5、佝偻病愈合的X线表现( )A.临时钙化带的重新出现B.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进一步增宽C.骨骺模糊D.出现假骨折线6、泌尿系检查,临床上最常用的是:()A.静脉尿路造影B.逆行肾盂造影C.膀胱造影D.腹膜后充气造影7、关于肾脏位置变化的错误说法是:()A.立、卧位变换体位上下移动1--5cmB.深呼吸时上下移动1--5cmC.左、右侧卧位变换体位时左右移动1--5cmD.女性肾脏比男性低半个椎体8、逆行性尿路造影时,如注射压力过高会造成对比剂的肾脏回流,常见的回流类型为:()A.集合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B.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C.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肾动脉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D.肾小管回流、肾小盏回流、肾动脉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9、关于肾癌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A.肾癌内常有出血和坏死B.肾癌可有假包膜C.5-10%的肾癌内含有钙化D.IVP不能显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破坏情况10、移行细胞癌最好发的部位是:()A.肾实质B.肾小盏C.肾孟D.输尿管11、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胆管不规则变窄,管壁偏心增厚,提示:( )A.胆道结石B.胆道炎症C.恶性肿瘤D.良性肿瘤12、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 )A.早出晚归B.快进快出C.延迟强化D.不强化13、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强化程度:( )A.无明显强化B.比脾脏密度高C.比肾脏高D.比主动脉高1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导致球变形的病理基础是:( )A.水肿B.疤痕C.痉挛D.以上都是15、下列哪种急腹症一般无腹腔游离积气:( )A、腹部外伤B、胃穿孔C、胰腺炎D、结肠穿孔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膝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膝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膝关节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结核病,主要影响膝关节的关节软骨、骨骼和周围软组织。
影像学检查在膝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X线检查X线检查是膝关节结核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正位和侧位X线片的观察,可以发现以下特征:1. 关节腔内病变:在关节腔内可见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和骨质密度减低,边缘模糊,关节间隙变窄。
2. 骨骼病变:可见骨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形成多发囊状病灶。
3. 软组织病变:可见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密度增加。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关节结构信息,并可以三维重建进行精确的诊断。
CT扫描对于早期膝关节结核和骨质破坏的定量评估有很大帮助。
CT扫描可以显示以下特征:1. 骨骼病变:可以显示骨骼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2. 关节腔内软骨破坏:可以清晰显示关节腔内软骨的破坏情况。
3.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可以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液。
MRI检查MRI检查是膝关节结核诊断的“金标准”。
MRI可以提供多平面、多序列的高分辨率图像,对于关节腔内和周围软组织的检查非常敏感。
MRI可以显示以下特征:1. 骨髓炎:可以显示骨骼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包括骨髓炎的信号改变。
2. 关节软骨破坏:可以显示关节腔内软骨的破坏情况。
3. 软组织病变:可以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液和脓肿等。
结论影像学检查在膝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其检出率有限。
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骼信息,MRI则对于软组织病变的检查更为敏感。
综合应用这些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膝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骨与关节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骨与关节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骨与关节结核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骨与关节结核如何诊断鉴别,骨与关节结核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骨与关节结核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结核杆菌检查、结核杆菌血清学检查(anti-TB)、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结核杆菌基因检测(PCR)*一、检查化验检查和影象学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1、X线检查:早期X光照片可无明显改变,以后有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骨质破坏和寒性脓肿。
2、CT检查:骨关节结核典型的CT 表现具有特征性,表现为多发骨破坏,边缘环绕骨硬化缘,冷脓肿形成,部分脓肿边缘可见钙化,增强后见边缘环行强化(称之为“边缘”征) ;软组织内形成钙化及死骨。
3、化验检查:红血球沉降率多增速。
在儿童有可疑时可作结核菌素试验,有关节积液时可作穿刺化验,查结核菌;有时需作培养及动物接种,必要时作活体组织检查。
*以上是对于骨与关节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骨与关节结核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骨与关节结核易混淆疾病。
*骨与关节结核如何鉴别?:*一、鉴别本病需与下面的几种疾病进行鉴别:1、与化脓性椎间盘炎的鉴别:化脓性椎间盘炎临床上可有腰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的表现,发病较急,CT 片上较早出现椎间隙狭窄,骨破坏周围可见硬化,X线平片可见化脓性病变的硬化及吸收,脓肿多局限于椎体两侧,钙化较少。
脊柱结核一般呈长期和隐匿性的病程,硬化改变较椎间盘炎少且程度轻。
2、与脊柱转移瘤的鉴别:脊柱转移瘤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有原发病灶,病变椎体破坏常呈跳跃性,附件多受累,椎间隙基本正常,椎旁无脓肿、死骨形成,病椎旁软组织肿块较局限。
CT 对干酪样物质钙化和残留骨片及死骨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测量多个CT 值,结核干酪样钙化的CT 值高于残留骨片和死骨,可能会有所帮助。
3、与脊柱真菌感染的鉴别:椎体及椎间盘的真菌感染可能侵及临近的肋骨头,常提示诊断。
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骨骼系统,其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结核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 X线表现骨结核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X线检查,其表现包括:- 骨骼破坏:骨结核可引起骨骼的破坏,表现为骨质溶解、骨质疏松以及骨髓腔的扩大。
骨骼破坏通常开始于骨骼的内部,逐渐向外扩展,形成溃疡样破坏。
- 骨膜反应:骨结核可引起骨膜的炎症反应,表现为骨膜增厚、骨膜新生以及骨质增生。
骨膜反应通常是骨骼破坏的早期表现。
- 关节受累:骨结核可侵犯关节,表现为关节的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的狭窄以及关节囊的肿胀。
- 感染性骨炎表现:在骨结核的晚期,可出现感染性骨炎的表现,包括骨质破坏、脓肿形成以及软组织肿胀。
2. CT扫描表现CT扫描在骨结核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表现包括:- 骨结核灶的定位:CT扫描可以准确地定位骨结核灶,包括骨髓腔、骨膜以及关节。
- 骨髓腔病变的表现:CT扫描能够显示骨髓腔的病变,包括骨质破坏、骨质密度的改变以及骨髓腔的扩张。
- 关节病变的表现: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关节的病变,包括关节面的破坏、关节囊的肿胀以及关节间隙的改变。
- 感染性骨炎的表现:CT扫描能够显示感染性骨炎的病变,包括脓肿形成、骨质破坏以及软组织的炎症。
3. MRI表现MRI在骨结核的影像学检查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表现包括:- 骨髓腔病变的表现:MRI对于骨髓腔的病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定性和定位信息。
- 软组织的改变:MRI能够显示骨结核引起的软组织的炎症和肿胀,包括骨膜、关节囊以及周围组织。
- 关节炎症的评估:MRI能够评估骨结核引起的关节的炎症情况,包括关节囊的肿胀、关节面的破坏以及关节囊的渗出。
- 感染性骨炎的表现:MRI对感染性骨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显示骨质破坏、脓肿形成以及周围软组织的炎症。
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1.引言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侵犯人体各个骨骼部位。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早期骨结核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结核在各种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
2.X射线检查2.1 骨干骺部破坏:骨结核最早可在骨干骺部呈现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周围受压硬化,病灶界限模糊。
2.2 骨密度改变:骨结核病灶周围的骨密度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3 软组织肿胀:病变部位软组织可呈现肿胀,出现软组织密度增加的不规则模糊阴影。
3.CT扫描3.1 骨干骺部破坏:CT能更清晰地显示骨干骺部破坏情况,包括溶骨性破坏、边缘硬化、骨质密度改变等。
3.2 骨膜反应:结核性骨膜反应在CT上表现为骨质增生、骨膜增厚及骨错构形成。
3.3 淋巴结增大:结核性淋巴结炎可引起淋巴结增大,CT 可显示淋巴结的大小、数量及形态。
4.MRI检查4.1 骨骼破坏:MRI对于早期骨结核的检出率较高,可显示病灶周围的水肿、炎性渗出、骨髓炎及骨膜反应。
4.2 脊髓受累:脊髓结核可导致髓内病灶,MRI能很好地显示脊髓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5.骨结核的并发症及机制5.1 感染扩散: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液或邻近组织扩散至其他部位,引发全身性结核感染。
5.2 关节破坏:骨结核可引起关节炎症,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和关节功能障碍。
5.3 脊柱畸形:脊柱结核引起的骨质破坏可导致脊柱弯曲和畸形。
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可在以下:[]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骨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侵犯人体骨骼部位。
7.2 影像学诊断: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
7.3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属分枝杆菌科的一种,为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7.4 溶骨性破坏:指病变区域的骨组织发生溶解现象,导致骨骼结构的破坏。
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人类骨骼系统是结核病最常见的累及部位之一。
骨结核通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骨骼破坏和骨质缺损,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
影像学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揭示骨结核的病变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结核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分为以下章节:________1.X射线检查:________1.1 骨骼破坏:________骨结核常表现为骨骼破坏区域,呈现溶骨性或硬化性破坏。
1.2 骨骼畸形:________长期的骨结核可导致骨骼形态变化,如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
1.3 软组织肿胀:________骨结核病变周围可出现软组织肿胀,如肌肉水肿、肿块等。
2.CT扫描:________2.1 骨髓炎症:________CT扫描可显示骨髓腔内的炎症变化,如密度增高、骨质增生等。
2.2 关节炎症:________骨结核可侵犯关节,CT扫描可显示关节腔内的炎症反应,如关节积液、关节骨质破坏等。
2.3 病灶分布:________CT扫描可显示骨结核病变的部位、数量和大小,有助于评估疾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3.MRI检查:________3.1 骨骼炎症:________MRI是检测骨结核炎症最敏感的方法,可显示骨骼炎症区域的信号强度改变,如骨髓炎、软骨脓肿等。
3.2 神经压迫:________当骨结核侵犯神经时,MRI可显示神经受压状况,如神经根肿胀、神经鞘增厚等。
3.3 淋巴结肿大:________在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中,MRI可以显示淋巴结的形态和信号强度改变。
4.骨扫描:________4.1 骨骼代谢活动:________骨扫描是评估骨骼结核活动性的重要工具,可显示骨髓炎症的分布和程度。
4.2 骨骼破坏:________骨扫描可显示骨骼结核破坏区域的代谢活动性,如区域性增强、活动性骨质破坏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________1.X射线片样本(附件1)2.CT扫描样本(附件2)3.MRI扫描样本(附件3)4.骨扫描结果(附件4)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骨结核:________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