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格式:xlsx
- 大小:10.64 KB
- 文档页数: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全面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制定城市土地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指标体系构建:
(1)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包括建设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反映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和集约程度。
(2)土地利用结构指标: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的比例和分布情况,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和协调性。
(3)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收益、土地增值率、税收贡献等,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土地利用环境指标:包括绿地率、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等,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5)土地利用法规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土地用途管制的管理和执行情况、土地利用权的保护和维护情况等,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和法制化程度。
3.指标体系应用:
利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科学评估,为城市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城市可持
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同时,指标体系的应用还可以为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和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为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张霞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02期摘要:土地是人类生产必备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与土地有很大的关联,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人类利用土地的方式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越来越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还将迎来以大量土地为支撑的三大高峰: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和工业化高峰,这都将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在土地的利用过程中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推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就很有必要。
土地集约利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科学建立全面测度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反映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
关键词:物质基础;土地稀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1804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与土地有很大的关联,中国人多地少,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资源仅占世界的1/3,我国的耕地不到世界的10%,却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同时我国的耕地还在不断的减少,我国耕地资源的三大特点是: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中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加,粮食总量的需求将继续扩大。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乡发展空间扩张的首要载体是土地。
我国还将迎来以大量土地为支撑的三大高峰: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和工业化高峰,这些都使我国的土地资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地矛盾逐渐显现,但是在土地的利用过程中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土地供需的矛盾。
因此要破解“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难题,我国必须转变土地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走土地的集约利用道路,缓解我国发展中的建设问题及土地资源的压力,关系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长远的利益,也是建立集约型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开发区⼟地集约利⽤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区⼟地集约利⽤程度评价1 评价指标确定与计算1.1 评价指标确定开发区⼟地集约利⽤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区⼟地集约利⽤程度评价⼯作,应从⼟地利⽤状况、⽤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开展。
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标、⼦⽬标和指标三个层次。
开发区⼟地集约利⽤评价指标权重区间表⼟地⾯积、累计闲置⼟地⾯积、累计应有偿使⽤⼟地⾯积或累计应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式出让的⼟地⾯积为0时,有关指标现状值直接赋值为100。
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2.1 权重确定原则2.1.1评价指标的权重应依据评价的⽬标、⼦⽬标、指标对开发区⼟地集约利⽤的影响程度确定。
2.1.2评价⽬标、⼦⽬标、指标的权重值在0~1之间,各⽬标权重值之和、同⼀⽬标下的各⼦⽬标权重值之和、同⼀⼦⽬标下的各指标权重值之和都应为1。
2.1.3评价⽬标、⼦⽬标的权重值应符合本规程6.2.3条款的要求。
2.2 权重确定⽅法2.2.1指标权重可以采⽤特尔斐法确定。
指标权重结果应填⼊附录E相应的表中。
2.2.2特尔斐法通过对评价⽬标、⼦⽬标、指标的权重进⾏多轮专家打分,并按公式(1)计算权重值:1Ewni jji n==∑(1)式中:w i——第i个⽬标、⼦⽬标或指标的权重;Eij——专家j对于第i个⽬标、⼦⽬标或指标的打分;n——专家总数。
实施要求:a)参与打分的专家应熟悉城市、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利⽤状况,⼈数⼀般为10~40⼈;b)打分应根据评价⼯作背景材料和有关说明,在不相互协商的情况下独⽴进⾏;c)从第⼆轮打分起,应参考上⼀轮打分结果进⾏;d)打分⼀般进⾏2~3轮。
2.3 权重区间要求开发区⼟地集约利⽤评价指标权重区间要求见表2。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3.1 理想值确定原则3.1.1理想值为开发区⼟地集约利⽤各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应达到的理想⽔平。
3.1.2理想值应依照节约集约⽤地原则,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地⽅制定的技术标准、⼟地利⽤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开发区实际确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用地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工具,下面将从指标体系构建的角度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用地率逐年提高。
城市用地率是指城市用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城市用地率逐年提高,2019年全国城市用地率为39.3%,比2018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2.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是指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用地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为0.57,比2018年提高了0.01个单位。
3.城市用地结构逐步优化。
城市用地结构是指城市用地在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布情况。
我国城市用地结构逐步优化,城市居住用地比重逐年下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比重逐年提高。
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用地率、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用地效益等指标。
1.城市用地率。
城市用地率是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体现。
城市用地率越高,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城市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城市用地率的提高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来实现。
2.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是指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用地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越高,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城市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反应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土地利用集约度指的是在有限土地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能力。
它是衡量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因此,建立一套反应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是指反映土地使用效益的一组标准、方法和模型。
通过对土地利用、土地面积、土地利用功能等综合因素的评估和分析,量化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通常来说,这些指标会被用来评估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使用创造的经济效益。
二、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的分类目前,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可分为以下几类:1.国家、地区或部门的指标:这些指标是适用于全国、地区或部门的整体指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估。
2.区域指标:这些指标是适用于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指标,如经济利用率、资源利用率、生态服务功能利用率等。
3.项目指标:这些指标是适用于具体的项目或小区的指标,通过对具体项目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评估,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常见的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1.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是指一个地区或一段时间内的土地利用总面积与实际可利用土地面积的比值。
通常来说,土地利用率越高,说明土地利用效率越高。
2.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是指在土地利用中加入经济方面的指标,包括土地的增值税、土地的租金、产业的利润等。
3.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是指在土地利用中加入资源方面的指标,包括水资源利用率、耕地利用率、森林资源利用率等。
4.环境影响指标环境影响指标是指在土地利用中加入环境方面的指标,包括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退化防治等。
四、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的作用1.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建立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和可持续性。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引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城市面临的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的关键途径。
为了科学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减少土地浪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节约土地资源:城市土地资源有限,通过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3.降低环境压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城市面临的环境压力。
4.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了科学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下面是一个基于综合评价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 社会经济指标•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用于衡量城市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可通过城市用地面积与人口、经济总量等指标进行计算。
•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率:用于衡量城市土地利用的节约程度,可通过城市用地面积与人口、经济总量等指标进行计算。
•城市用地结构合理性:用于衡量城市用地的结构合理程度,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的比例和布局。
3.2 生态环境指标•城市绿地覆盖率:用于衡量城市绿地的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反映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森林覆盖率:用于衡量城市森林的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反映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湿地保护率:用于衡量城市湿地的保护程度,反映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用于衡量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供水管网的损失率、用水单位GDP等指标。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至关重要。
在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如何评价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土地节约利用评价指标1.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是衡量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指单位面积内实际利用的土地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
一般而言,土地利用率越高,就表明土地利用效率越高。
2.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土地集约利用指数是指单位面积内实际产出与总投入之比,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通过计算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可以评估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了解土地的利用效率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益。
3.土地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是衡量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指单位面积内实际产出的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数量。
通过计算土地生产率,可以判断土地的生产潜力,了解农业生产的发展潜力。
4.土地生态效益土地生态效益是评价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包括保持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等。
通过评估土地生态效益,可以了解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意义1.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土地利用率、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土地生产率等指标的评价,可以发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2.推动农业发展通过对土地生产率的评价,可以了解土地的生产潜力,进而推动农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对土地的生态效益的评价,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促进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土地利用率、土地集约利用指数的评价,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同时,通过对土地生态效益的评价,可以实现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土地生态效益的评价,可以了解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通过推动土地的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评估是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增值率、土地利用强度等。
土地利用效益可以通过计算土地所创造的GDP、税收等经济指标来衡量。
土地增值率是指土地价格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率,主要体现土地的市场价值。
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承载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密度,反映土地的利用水平。
环境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土地污染程度等。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主要考察土地的植被覆盖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因素。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资源价值,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
土地污染程度是指土地受到污染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包括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
社会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地利用公平性、住宅用地供应等。
土地利用公平性主要从土地分配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来评价,包括农民土地权益、城市土地规划等。
住宅用地供应是指城市中住宅用地的供给情况,包括住房市场供需关系、住房价格等。
以上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些主要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分配。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使用,可以全面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益和问题,为城市土地使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土地使用和管理的全面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这有助于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为政府制定土地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善城市土地利用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供参考。
然而,在建立和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评价指标应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个方面,避免片面性。
其次,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分配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主观偏见。
最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城市的具体特点和需求。
综上所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问题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使用,可以全面了解城市土地使用的状况和问题,为城市土地使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顺应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一套核心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城市土地资源宏观利用状况进行切实可行地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研究基于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实证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建立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选取的10个核心指标为基础,编制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及评判标准,最后以2003年我国31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绝大部分处于一般集约或中度粗放状态,加强和推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势在必行也大有可为;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这一趋势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现状相吻合。
1 引言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化,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人口将达到7亿左右,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左右。
由于承载人口和城市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扩大,土地利用短缺引起的土地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
据统计,从1997年至2004年,全国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达到70万亩,导致目前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13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近1/3。
鉴于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而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占用大量优质耕地、城市存量土地以及新增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利用等现象普遍存在,传统的外延式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人口激增和土地资源短缺的新形势。
因此,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势在必行。
其中,如何在保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背景下建立科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其中的核心指标正确评价我国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缓解我国人地矛盾尖锐、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粗放利用方式转变、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核心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确定。
为此,国内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如龚义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分别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评价的指标体系;林坚等提出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讦价指标体系;赵鹏军等采用目标法构建了我国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认为该指标体系由两大主目标、七大子目标和21个具体评价指标共同构成;成舜等以包头市为例分析和评价了城市宏观层面上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张富刚等则在构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异规律特征。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孙志波,许月明(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摘要在分析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结构与布局、土地投入程度、利用强度、利用效益及持续发展趋势5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6)22-6020-02In d e x S y s temon U rba n Lan d In te n s iv e U t iliza t ionSUN Zh i-bo e t a l(B u sin ess C o lleg e o f A g r icu ltu ra l U n ive rsity o f H ebe i,B aod in g,H ebe i071001)A b s tra c t In th is pape r,based onth e an a lyse s o f th e conn o ta tion o f u rbanlan d in ten s ive u tiliza tion,th e m e th od o f co llig a tion eva lu a tion w a s adop ted to e stab lish ev a lu a tion in dex sy stemfromth e five aspects o f stru ctu re an d d is tr ibu tion,in ve stm en t deg ree,u tiliz in g in ten sity,u tilizin g e ffe cts an d su sta in ab le deve lopm en t.K e y w o rd s U rban lan d;In ten s ive u tiliza tion;E va lu a tion;Inde x sy stem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